◎唐 力
微雨其濛。
拾階而上’我是否有著民國的心情?一種古舊的、靛青色的心情?一種蒼翠的、水洗藍的心情?微雨輕灑’如粉、如塵’如夢、如幻’是否就是我此時的心情?
拾階而上’仿佛我是逆著時光而行。
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時間的階梯上’青青的蒼苔’每走一步’都仿佛踩著一個隱藏的、塵封已久的故事;飄飄的落葉’輕輕地接下的一片’都有著歲月的嘆息。從郁郁林間吹來的風(fēng)’清峻、薄寒’仿佛都來自線裝書的冊頁。
手撫著石墻’巨石嶙峋’凸凹有致’仿佛是大地的骨骼’讓人感受到深沉的力量’厚重的歷史。
巨石斑駁’上面掛著風(fēng)化的細灰’那是時光的容顏。觸摸遒勁的刻痕’幾十年前一個工匠的體溫’透過線條傳遞到我的手中’仿佛是我握住了他手中的鏨子’仿佛是我剛剛刻下這些粗獷的、粗壯的線條’時間就一下子過了幾十年。
微雨其濛。
拾階而上’我整理著紛亂如雨的心情。
一個老人沿階而下’面容清癯’如林間疏石’滿是恬淡之氣;一縷長須’瑩瑩如雪’滿是飄逸之氣。寬寬的袖中’滿是風(fēng)云舒卷;炯炯的眼里’盡是凜凜冰霜;而蕩蕩的胸懷’盡是磊磊丘壑。他一襲素凈的長袍’藍色如洗’仿如山間清流。
他拄著黑色如漆的竹杖’敲擊著石階’篤篤’每一下都是歷史的逗點;篤篤’每一下都是戰(zhàn)時的槍炮之聲;篤篤’一下、一下’引我靜聽’穩(wěn)重中又包含著多少倉皇?
我側(cè)開身子’目送著他沿階而下。他遠去’在微微的細雨中’只留下一個民國模糊的背影。
微雨其濛。
微雨其濛’泉聲叮咚。
小樓隱隱’在郁郁蒼松翠柏之中;
小樓隱隱’在潺潺溪流泉水之間。
微微的細雨’如輕紗織錦’而泉聲依然透過輕紗而來’時而清晰’時而朦朧。時而臨近’如在眉睫;時而遙遠’如在遠山。
踩著樓梯而上’婉轉(zhuǎn)在小樓之中。泉聲傳來’仿佛是踩著泉聲:珠圓玉潤’泠泠淙淙’泉聲在足底打滑;虎嘯龍吟’窾坎鏜鞳’奔雷在足底炸響……
泉聲在樓’樓在泉中。
徘徊在小樓之中’泉聲’縹緲而來’時遠時近。人的身心’就沉浸在泉聲之中’時而寧靜如潭’時而奔流如瀑;時而溫潤如玉’時而豪邁如虎……
泉聲叮咚’其來自東。
這時不免要懷疑’仿佛整座小樓’都是由泉聲砌成的。屋頂上的青瓦是飛沫凌空’四處流瀉’傾覆而下;房屋的青磚是崖壁垂流’急湍跳波’奔涌而至;房屋下的基礎(chǔ)則是崖泉跌瀑’巨浪疊空’虎嘯深澗’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人在樓中’亦在泉聲之中矣。
微雨之時’一個人’登小樓’或憑欄’或坐憩’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看山林朦朧如畫’泉聲縹緲如鐘’一人、一樓、一山、一泉’心無點染’塵俗盡忘。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是我聽泉聲’還是泉聲聽我?
微雨其濛’泉聲叮咚。
在歷史的拐角’我看到一個老人’在倚杖聽泉。
虎嘯凌空’已高過了他頭上的房頂。
急湍奔流’勢如猛虎;雪浪排空’響若驚雷。
一個老人’暮年聽虎’我不知道他是怎樣的心情?遠處’虎吼在深林之外’在峽谷之間’來往沖撞’輾轉(zhuǎn)翻騰。而在更遙遠的遠處’是槍聲如瀑’是炮聲如雷’是轟炸騰起陣陣煙霧。在更遙遠的遠處’有難民的饑啼’有死者的骸骨’有流落者的血淚’隱隱都在泉聲中。
大地淪陷’他在倚杖聽泉’聽到的可是自己心中的嘆息?
神州陸沉’他在拄杖聽虎’聽到的可是自己心中的憂憤?
暮年聽虎’他聽到的可有幾多心酸?幾多倉皇?幾多無奈?幾多悲傷?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他聽的可是勇士的熱血?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他聽的可是慷慨如鐵的男兒’赴死的腳步?他在虎嘯之中’是否在尋找一雙巨手’修補殘缺的天空?
暮年聽虎’他也許在用虎嘯’敲打一顆衰老的心。
“飛閣峙崔巍’異采都成龍虎氣;懸流看浩渺’高懷長共鷺鷗盟”’時光荏苒’歲月倏忽’異采消散’鷺鷗遁逝。而今登臨小樓’聽泉的老人已拄杖離去’那“篤篤”的杖聲已匯入流瀉的泉聲’身影已融入歷史的波濤’漸漸遠去’只留下眾多遺跡’供人瞻仰。
抗戰(zhàn)硝煙散盡’民國風(fēng)云不在’只有那峽中虎嘯’在澄澈、清遠、平靜、祥和的空氣中悠然傳響’如同久遠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