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維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長)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距今發(fā)表八十周年,其思想地負海涵,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我們的文藝是為什么人服務(wù)以及怎樣服務(wù)的問題。詩詞當然是文藝作品的一種形式,當然存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姑且將其簡化為“為誰寫”和“怎么寫”的問題。
為誰寫,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shù)都是為人民大眾的?!绷暯接?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fā)揮最大正能量?!眱烧叩闹行乃枷胧峭耆恢碌?。怎么寫的問題,涉及立意、方法、語言等諸多問題。毛澤東將其歸結(jié)為“普及”與“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語言問題。毛澤東指出:“許多文藝工作者由于自己脫離群眾、生活空虛,當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語言,因此他們的作品不但顯得語言無味,而且里面常常夾著一些生造出來的和人民的語言相對立的不三不四的詞句?!绷暯健对谖乃嚬ぷ髯剷系闹v話》中這樣來定義優(yōu)秀作品:“優(yōu)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tài)、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yōu)秀作品?!庇纱耍覀兟?lián)系當前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現(xiàn)實傾向,從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角度,不妨把“為誰寫”和“怎么寫”的問題轉(zhuǎn)化為“詩詞創(chuàng)作的精英化與大眾化取向問題”。
精英化創(chuàng)作傾向表現(xiàn)為:主張復古傳統(tǒng),堅持典雅風格;極端者主張大量用典和生僻字,甚至還有要求用繁體字來寫詩填詞的。誠然,詩詞畢竟是傳統(tǒng)文言語境的產(chǎn)物,借鑒一些古典意境,運用一些典雅的語言沒有什么不好的。但要是存心讓人看不懂,那就是偏離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方向。不是說“人民”就代表文化水平低,而是“人民”是生活在當代白話語境下的,只有少部分人熟練地掌握了文言。如果只為這少部分人服務(wù),那就是純粹“精英化”的創(chuàng)作傾向。極端者甚至成了只為自己或者小圈子服務(wù)了。
大眾化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為:主張充分體現(xiàn)時代性,允許運用新詞時語,堅持通俗表達或者提倡用“白話”創(chuàng)作詩詞,提倡用《中華通韻》等新韻;但極端者則主張完全廢除格律束縛,采用口水化甚至是粗俗化語言。不難考辨,唐宋元明清,任何時代的詩詞都會與時代不可分割,都具有“時代性”。主張使用新詞時語,采用白話和新聲韻創(chuàng)作,完全是個人的自由。但要全面顛覆傳統(tǒng),比如去“格律”、去語言的“斯文性”,則是片面地理解了“大眾化”,是將“大眾化”低級化和庸俗化。人們耳熟能詳?shù)睦畎椎摹鹅o夜思》、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紳的《憫農(nóng)》,哪一首是佶屈聱牙的呢?哪一首是粗俗不堪的呢?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边@完全是一種“大眾化”語言的佳作,其特點就是既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好“精英化”與“大眾化”的關(guān)系呢?如果不走極端,這二者應該是兼容并蓄、相融共生的。“精英化”應該拆除藩籬,面向大眾,擴大作品的受眾面;“大眾化”也應該合理吸收精英化的營養(yǎng),提升大眾化的品位。兩者的兼容并蓄、相融共生應該是當代詩詞發(fā)展的方向,其中“創(chuàng)新”是當代詩詞發(fā)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