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琴藝術融入古代文學課程的意義與實踐

      2022-11-13 03:49:22馬瑜理
      戲劇之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琴歌琴曲古琴

      馬瑜理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 湛江 524088)

      2019 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部等13 個部門聯(lián)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力求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把古琴藝術融入高校古代文學課堂,不僅是對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也是文學與音樂藝術交叉學科融合的新趨勢,適應了新時代中國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需要。早在1956 年,國家文化部和北京古琴研究會已經(jīng)合作整理編纂了《琴曲集成》《現(xiàn)存古琴曲譜》等古琴文獻,可視為文學與藝術學科融合的最佳范例。

      一、古琴文化與儒家“樂教”思想的契合

      無論在西方教育史上,還是中國古代教育中,樂教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鬃又匾曉娊毯蜆方痰慕Y合,儒家提倡用“樂教”來實現(xiàn)人的道德修養(yǎng),以詩、書、禮、樂造就君子品格?!墩撜Z·憲問》有“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以禮樂修養(yǎng)身心,可逐漸養(yǎng)成君子人格。而在儒家的樂教中,古琴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鬃訉W琴于師襄,從琴曲《文王操》中感受周文王的氣質神韻,從而讓自己的精神與古代圣王相接。在鼓琴的過程中,孔子將道德教育與禮樂活動融為一體。東漢蔡邕《琴操》載:“伏羲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辈嚏邔⒅谱鞴徘俚哪康纳仙叫奚淼母叨龋奚碓凇抖Y記·大學》一篇中則是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根本:“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睂W習古琴,可以滌蕩邪念,如保赤子之心。正如桓譚在《新論·琴道》所論:“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yōu)。古者圣賢玩琴以養(yǎng)心?!眰鹘y(tǒng)的士大夫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保持操琴的習慣,特別在遭遇坎壈之時,操琴可獨養(yǎng)其志。明末嶺南愛國詩人陳子升目睹山河破碎,感慨萬千,作了古琴曲《水東游》,以此來寄托家國之恨與身世之感。此曲可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育深厚的民族感情。嵇康《琴賦》曰:“是以伯夷以之廉,顏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辈恼J為琴有廉潔之德,顏回認為琴有仁義之志,比干認為琴有忠誠之德,尾生認為琴有誠信之志。這便是古人認為通過撫琴所能達到道德修養(yǎng)的境界。以琴養(yǎng)德,正是古人自覺地將古琴作為修身養(yǎng)德、育人育己的良友。如琴曲《幽蘭》以蘭花喻指獨善其身的操守;《梅花三弄》以寒梅歌頌不屈不撓的傲骨;《鷗鷺忘機》以海人與白鷗嬉戲,勸人忘卻機心;《欸乃》以青山綠水之景,肯定淡泊的生活;《平沙落雁》以雁落平沙的生趣,歌頌天人合一的追求。

      當代大學生學習古琴,既可以豐富業(yè)余生活,提高審美能力,又有助于陶冶情操,舒緩情緒,還能弘揚傳統(tǒng)音樂文化,增強愛國熱情。陜西師范大學已經(jīng)率先把古琴納入公共選修課中。華南師范大學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古琴選修課程,分為古琴文化課、古琴演奏課兩種,以學習古琴文獻與古琴演奏為主,使得古琴藝術更好地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中山大學哲學系成立澄心琴社,邀請嶺南派古琴藝術家謝導秀先生、謝東笑老師為指導,將古琴藝術與傳統(tǒng)哲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高校教師在古代文學授課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將古琴藝術納入課堂,進行古琴音樂和藝術的普及與傳播,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的熏陶,使教學內容多元化、多樣化,有利于學生多學科的學習和發(fā)展,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古琴琴曲與詩歌、辭賦的密切聯(lián)系

      古琴音樂與古代文學密不可分,古琴文化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中。先秦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詩、歌、舞的合而為一。周代的禮樂文化和制度,決定了《詩經(jīng)》與音樂相伴共存的關系?!对娊?jīng)》中的篇章,或為鄉(xiāng)飲酒禮之唱,或為宴享贈答之歌,或為祭祀舞蹈之樂?!秲x禮》中記載鄉(xiāng)飲酒禮的情形:“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南垓》《白華》《華黍》,乃間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狈泊怂璧脑S多篇目皆是《詩經(jīng)》中的詩篇。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載:“詩三百,孔子皆弦歌之?!笨芍?,《詩經(jīng)》中的305 詩篇皆可弦而歌之。先秦時期的“弦”主要指琴、瑟兩種?!对娊?jīng)》中對鼓琴的記錄也有很多,如《關雎》中有“琴瑟友之”,《鹿鳴》中有“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棠棣》中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的描寫,體現(xiàn)了古琴頻繁參與當時的禮樂生活?!稑犯娂沸蛟唬骸肮徘偾形迩乓?。五曲一曰《鹿鳴》,二曰《伐檀》,三曰《騶虞》,四曰《鵲巢》,五曰《白駒》?!逼渲兴浀墓徘傥迩詾椤对娊?jīng)》中的作品。在先秦文學的教學中,可以把《詩經(jīng)》中的古琴曲引入課堂欣賞,在某種程度上再現(xiàn)周代禮樂文化之精神。

      兩漢時期,古琴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產(chǎn)生了大量的琴賦。據(jù)《全漢賦》的粗略統(tǒng)計,漢代直接或間接寫到古琴的賦共有20 多篇,如劉向的《雅琴賦》、傅毅的《琴賦》、蔡邕的《彈琴賦》、司馬相如的《美人賦》《長門賦》。相關的琴學理論也日益發(fā)展起來。如劉向的《琴說》、桓譚的《新論·琴道》、楊雄的《琴清英》、馬融的《琴賦》、蔡邕的《琴操》等,對古琴的起源、形制、演奏、功能、美學都有了較為深刻的分析與探討。過去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少或幾乎未曾提到這些琴賦,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在今后的授課中,適當?shù)貙⒁粌善儋x作品加入漢代辭賦的講解中去,既可為學生展示古琴藝術與漢賦文學相互交織的絢麗世界,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感受力。

      三、古琴意象與戲曲、小說中的情節(jié)的融合

      古琴在元明清的雜劇、戲曲、小說中,是較為常見的意象和情節(jié),以琴曲傳情達意則是構思男女愛情的常用手法。

      琴挑的情節(jié),最早源于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以琴心挑之”的故事,司馬相如創(chuàng)作的《鳳求凰》琴曲收錄在《樂府詩集·琴曲歌詞》之中。后代的戲曲小說創(chuàng)作常常援引《鳳求凰》的古琴曲,作為男女傳情表意的媒介。如王實甫《西廂記·聽琴》一折中,崔鶯鶯已對張生心有愛慕之意,但因母親賴婚又產(chǎn)生了幽怨之感,當她走近西廂聽到張生一邊彈奏《鳳求凰》,一邊歌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崔鶯鶯聽后不覺淚下,從此明白了張生的一番心意而變得更加堅定。在南戲《琵琶記》第二十二出《琴訴荷池》中,蔡伯喈依次彈奏了《雉朝飛》《孤鸞寡鵠》《昭君怨》《風入松》《思歸引》《別鶴怨》六支琴曲,來委婉傾訴自己對趙五娘的思念,還巧妙運用了“舊弦已斷,新弦不慣”“待撇了新弦難棄”等與彈琴相關的語言刻畫了他既留戀原配又撇不下新人的復雜矛盾的心情。而明代高濂的《玉簪記·琴挑》一出中,書生潘必正和道姑陳妙?;ヒ郧偾鷣肀硇膫髑椤E吮卣纫詿o妻之曲《雉朝飛》調之,陳妙常則以一曲清冷孤寒的《廣寒游》答之,二人情意盡在琴曲之中。

      在講授元雜劇《西廂記》時,教師可將雜劇文本與古琴音樂《鳳求凰》結合起來,深化學生對《西廂記》第二本“崔鶯鶯夜聽琴”的理解,提高審美品味?!而P求凰》為古琴入門之曲,短小易學,師生均可自學。在講授南戲《琵琶記》和明傳奇《玉簪記》時,可為學生適時講解蔡伯喈、潘必正、陳妙常所彈古琴曲,以及曲中蘊含的感情,用多媒體播放一到兩首古琴曲,既可加深學生對戲曲人物內心世界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戲曲作品藝術特色的欣賞能力,又通過古代文學與古琴藝術的融合對學生實現(xiàn)了審美感化。

      清代小說《聊齋志異》中的古琴小說有三篇:《粉蝶》《宦娘》《局詐》。《粉蝶》中的陽生為轉世的粉蝶彈奏《天女謫降》操,試圖勾起他們在神仙島的回憶。《宦娘》中愛琴的鬼女宦娘為酬謝溫如春的授琴之恩,促成其與世家千金的姻緣?!毒衷p》中嗜琴成癖的程道士為騙取李生的好琴,設計讓美人彈琴將其迷惑。古琴在蒲松齡的筆下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意象和情節(jié),引發(fā)人們對人生的思考。且上述作品中提到的《御風曲》《湘妃》《閑情之賦》《天女謫降》《颶風操》這些琴曲,或出自傳說典故,或出自詩文作品,或為蒲松齡杜撰。若能在教學中,對古琴琴曲故事來源和琴曲內容進行解說,定能令學生體會到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蒲松齡高超的寫作技巧。

      四、古琴琴歌與詩詞創(chuàng)作的相互融合

      古琴音樂最早是以弦歌的形式出現(xiàn)的,用五弦琴(古琴最早的形制)來伴奏歌唱。琴歌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堯帝時代,《五禮通考》記述:“堯之《神人暢》,為和樂而作也?!庇形墨I可考的最早的琴歌便是《神人暢》?!妒酚洝窌份d:“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上古琴歌影響最大的當屬舜帝的《南風歌》。唐代琴歌得到充分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量以詩句為辭的琴歌,很多詩詞皆可入樂歌唱。如琴歌《陽關三疊》即源于王維的《渭城曲》詩;琴曲《湘妃》皆采劉長卿、李賀、孟郊等所作詩句以為琴歌;《雉朝飛操》采李白、韓愈、張祜之詩入樂;《別鶴操》則選韓愈、楊巨源、王建、張籍、杜牧等人詩句入樂歌之。琴歌體現(xiàn)了古琴音樂與詩詞相結合的特點。

      宋代琴歌已相當成熟,許多文人樂意為古琴曲作詞,歐陽修、蘇軾先后用長短句的形式為琴曲《醉翁操》作詞,朱熹為《招隱操》作詞。黃庭堅、秦觀、葉夢得等人的詞集名均為《琴趣外編》,說明許多詞人已將琴歌與宋詞視為一體了。這些著名文人如歐陽修、蘇軾兼具詞人與琴家的雙重身份,為古琴音樂與詞樂兩種音樂體系的融合提供了契機。宋詞中出現(xiàn)了一些以琴曲為詞調的現(xiàn)象,如琴曲《醉翁操》《風入松》《凄涼調》逐漸演變?yōu)樵~調,正是兩種音樂體系交融的結果。姜夔所作《白石道人歌曲》中有三首是用古琴調所出的音律,分別是《古怨》《徵招》《角招》,其中《古怨》是傳世的經(jīng)典琴歌。這表明宋代出現(xiàn)了琴曲與詞調、琴歌與宋詞相互融合滲透的新趨勢與新特點。

      到了清代,便出現(xiàn)了在一首琴歌中以不同詞牌的歌詞連綴為一個整體的體例,以及先有琴歌后譜曲入琴的創(chuàng)作方法,替代了傳統(tǒng)的依曲填詞的模式。如清代著名琴歌《梨云春思》,琴歌凡十段,皆由毛先舒按詞牌創(chuàng)作,分別為《鵲橋仙》《點絳唇》《好事近》《畫堂春》《少年游》《風中柳》《謁金門》《醉花陰》《一剪梅》《千秋歲》,共十個詞牌連綴成一首琴歌,類似于元曲中的套數(shù)。琴曲作者在小序中記敘了他因愛其詞,故為之重新譜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予獨愛其詞,遂依韻另諧新聲,內有喉音字,需借黃鐘以補中聲,因曲意綿延,彈之不忍釋手,聽之不能去懷,易名《梨云春思》。”這既是作者的創(chuàng)新,也是琴歌與詞作交融影響的必然結果,由此形成了清代以詞入琴歌的風尚。

      一些琴歌的創(chuàng)作、琴歌故事的流傳與著名文人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古琴入門的一首琴歌《古琴吟》便與蘇軾有關。《琴學入門》云:“昔蘇子瞻宿靈隱山房,夜半聞女子歌,跡之,至墻下而歿。明日掘之,獲古琴一張,如歌而作詞曲。”《古琴吟》詞曰:“音音音,真負心,恁負心,辜負俺?!缃衿参以诠艍﹃?,秋風衰草白云深,流水高山,流水高山也何處尋,悲悲切切,冷冷清清,教人怎禁?!贝饲偾幻鞔詠淼亩喾N琴譜收錄,較早被收錄于楊表正撰輯的《重修真?zhèn)髑僮V》中,其他傳譜譜本有《重修真?zhèn)鳌贰独硇栽拧贰段淖⑶僮V》。此曲把無人彈奏的古琴比作被遺棄的女子,來抒發(fā)怨恨寂寞的情緒,以及知音難覓的感慨。曲調凄美哀怨,悲切感人。

      教師若能把古琴琴曲與琴歌的相關知識融入到宋詞研究的課堂中,既可填補文學史關于宋詞詞調音樂研究的空白,讓學生對詞調與宋詞均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又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猜你喜歡
      琴歌琴曲古琴
      趙元任早期琴曲的“選(編、創(chuàng))曲配伴奏”思維分析
      樂府新聲(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琴歌縱說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7:34
      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琴歌研究述評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0
      琴曲《幽蘭》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與含半音五聲音階
      夜的鋼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尋訪千年古琴
      文獻記載與琴歌歷史發(fā)展
      絲路藝術(2018年10期)2018-04-02 02:16:28
      海阳市| 衡阳市| 安康市| 资溪县| 策勒县| 本溪市| 明光市| 镇宁| 托里县| 洛扎县| 天长市| 巧家县| 南和县| 湖南省| 和平县| 墨竹工卡县| 嘉禾县| 通城县| 盱眙县| 库尔勒市| 永州市| 会同县| 株洲县| 资阳市| 萝北县| 南漳县| 安陆市| 宿州市| 文安县| 牡丹江市| 长乐市| 呼伦贝尔市| 义马市| 钟祥市| 黄骅市| 阿克陶县| 郯城县| 涞水县| 普安县| 同江市|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