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豐,李雄飛,李 博,李 明
(海軍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骨科脊柱外科,上海 200433)
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側凸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是脊柱在三維結構上異常彎曲并伴有椎體旋轉的一種畸形[1,2]。流行病學統(tǒng)計 AIS 的發(fā)病率為 2%~3%[3],其中女性的發(fā)病率是男性的8倍[4],并且10~16歲的AIS女性患者是發(fā)生脊柱重度畸形的高危人群[5]。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癥狀或僅表現出輕微的腰背痛,嚴重的脊柱側凸患者(Cobb>40°)可能會出現心肺功能障礙,甚至影響女性的生育功能[6,7],同時約有32%的AIS患者表現出嚴重情感和心理障礙。對于中重度的AIS患者,目前脊柱后路三維矯形手術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方法[8]。
自從AIS的手術治療發(fā)展以來,關于AIS患者術后的生存質量(quality of life,QoL)一直都是患者關注的重點也是脊柱外科醫(yī)生研究的熱點方向[6,9~13]。無論是AIS圍術期的管理[14]、手術入路方式的探索[15~17]、融合節(jié)段的選擇[18,19]、手術器械的迭代[20]、導航技術的更新[21,22],還是術后護理[23]和康復訓練等[24],均為有效地提高AIS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隨著現代醫(yī)學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患者對生存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AIS的手術治療已不能停留在消除潛在危害、改善患者外觀和提高生存質量上,對于女性患者而言,術后還更要關注妊娠相關的問題。由于AIS好發(fā)于女性,發(fā)病年紀較輕,正好在生育年齡之前[25]。目前對于AIS術后對女性患者的妊娠相關問題的研究較少,并且在現有的研究報道結果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矛盾。因此,本篇綜述將從AIS女性術后患者性生活質量、妊娠期腰背痛和產科相關問題三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提高AIS患者及家屬對術后生存質量的認識,并為廣大學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在早期研究中,Danielsson等[26]報道了AIS女性患者在接受手術或支具治療后,與同等年齡的對照組相比,均出現性功能障礙。2015年Falick-Michaeli等[27]應用女性性窘迫量表(female sexual distress scale-revised,FSDS)比較妊娠組與非妊娠組的AIS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研究提示妊娠組的AIS患者FSDS得分較低,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術后患者對性生活的不滿,與Danielsson等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兩者在統(tǒng)計學上均沒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同時Danielsson[26]提出患者出現性生活障礙的原因,更多的是難以進行性生活中的大幅度活動,以及患者對自身外觀的感知,而非疼痛所致。
在2019年的一項隨訪至少5年的研究中發(fā)現,AIS患者術后健康相關生存質量總體上較為滿意,同時提示AIS患者術后組和健康女性人群中,女性性功能指數(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評估的得分相似,未發(fā)現手術對女性的性功能有影響。雖然在性功能障礙的評價上,與上述研究所使用的的評價工具不同,但兩者的研究結果一致[4]。關于AIS患者性生活質量的報道,總的來說無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7,28]。
研究稱在健康的普通人群中腰背痛的發(fā)生率在60%左右[29]。與同齡人相比,AIS患者表現出更多的慢性腰背痛或劇烈疼痛[26]。在一項為期50年的隨訪研究中,AIS患者的腰背痛發(fā)生率為77%,而對照組為37%[29]。正常人群妊娠期腰背痛很常見,約有25%~65%的健康孕婦會出現中度或重度腰背部疼痛[25,30,31],若研究對象 AIS 女性患者且有妊娠史,則在妊娠期間發(fā)生腰背痛的概率會更高,妊娠期腰背部疼痛護理的需求高于正常人群(P<0.05),但是這種妊娠相關的腰背痛大多在分娩后會緩解。
關于AIS患者術后妊娠期的腰背痛的問題,Falick-Michaeli的研究表明,約有40%的AIS患者在妊娠期腰背痛加重[27]。在 Danielsson 等[27]的研究中,這一數據為36%。
Grabala等[4]在2019年的一項為期至少5年的隨訪研究中發(fā)現,有48%的AIS術后且妊娠的患者妊娠期出現腰背痛,健康對照組為34%,并且這兩組人群在產后均有43%左右的人群出現持續(xù)的腰背痛。該研究還發(fā)現,AIS手術下固定椎的選擇與妊娠期發(fā)生腰背痛有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手術下固定椎選擇在L3或L4的融合組,妊娠期腰背痛的發(fā)生率(40%)明顯高于L3以上的融合組(P<0.05)。
Falick-Michaeli等[27]在 2015 年,應用 SRS-24的問卷隨訪研究了AIS患者接受后路三維矯形手術后,妊娠與未妊娠的腰背痛的發(fā)生率,結果顯示,AIS患者術后在妊娠期腰背痛的發(fā)生率高于非AIS患者婦女(P<0.05),并且在分娩后有76%的AIS患者有持續(xù)的腰背痛,這部分人群在SRS-24疼痛領域中得分較低(3.69/5),而健康對照組中并沒有背痛的報道。
有學者分析提出AIS患者術后妊娠期腰背痛可能發(fā)生的原因:(1)脊柱融合手術導致背部僵硬,活動減少;(2)AIS患者術后在妊娠期間缺乏矢狀面平衡的代償;(3)AIS融合術后相鄰節(jié)段發(fā)生退行性改變,懷孕可能加速了退變進展;(4)融合節(jié)段較低引起的生物應力改變可能導致骶髂關節(jié)疼痛增加[27]。但是每一項原因都需要進一步的臨床對照研究來證實??紤]到妊娠期間發(fā)生腰背痛的現象普遍存在,根據目前的研究很難從客觀的角度評估AIS術后患者妊娠期以及分娩后的腰背痛的根源[27]。
因為年輕女性是AIS的高發(fā)人群,所以AIS女性術后患者的產科相關問題一直是患者家屬和醫(yī)生擔憂的重點[32]。既往研究表明,AIS患者的不孕率較高[33~36]。有研究發(fā)現,AIS患者有更高的生育治療需求[35]。研究中令人滿意的一點是,無論是選擇保守還是手術治療,AIS患者的平均孕齡和子女數量與普通產婦人群相同[37]。根據報道AIS婦女在婚姻、子女數量、首次懷孕年齡、孕齡和圍產期情況,包括圍產期并發(fā)癥方面與健康對照婦女相似[38]。
在女性產科相關問題中,是否需要剖宮產術(cesarean section,CS)也是患者及家屬關注的重點之一。Danielsson等[26]進行了20年的隨訪,比較了267例脊柱側凸患者(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與年齡匹配的健康對照組的妊娠方式,結果提示兩組中CS率無明顯差異。在一篇回顧性文獻分析中,21.4%的AIS患者的CS率是健康組(13.1%)的兩倍,然而經過多變量統(tǒng)計分析后,并沒有發(fā)現AIS是CS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還推測AIS組CS率高的原因似乎與其未產、引產和母親年齡有關[35]。
然而在近幾年的研究中,接受后路三維矯形手術的AIS患者對CS的需求似乎有所增加。Grabala等[4]的研究發(fā)現,與健康婦女相比,AIS術后患者的選擇剖宮產術的占比較高。進一步研究發(fā)現AIS脊柱融合手術下固定椎的選擇與分娩方式有相關性,結果顯示,與融合至L3相比,當下固定椎融合至L4時,CS的占比更大,并且研究還提示在CS中最常見的鎮(zhèn)痛方式是脊髓麻醉,但是對于全身麻醉的需求,融合至L4的患者明顯要多于融合到L4以上的患者。同時研究也發(fā)現手術入路方式(前路和后路)與CS概率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Swany等[39]在研究中探討,接受后路三維矯形手術的AIS患者是否是增加CS需求的因素,研究發(fā)現對于手術融合到L3及L3以下的患者中,有43%需要CS,相比之下手術融合到L2及L2以上的患者中,這一比例為32%(P<0.05),研究結論為接受后路矯形手術的AIS患者需要至少一次CS,AIS術后患者的CS需求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尚不清楚AIS術后患者為什么會增加CS的需求,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fā)現,AIS的融合節(jié)段,特別是下固定椎的選擇,似乎是促使CS發(fā)生率增加的因素之一。La Grone[40]在先前文獻中提出,下固定椎選擇越低,限制了脊柱的活動度,使宮縮的能量減少,進而導致分娩(例如第三階段)困難,但是這項研究的患者樣本量較小。然而在Grabala[4]的隨訪研究中發(fā)現CS發(fā)生率增加大多是因為產科醫(yī)生的建議,除了下固定椎融合至L4之外,沒有發(fā)現AIS的手術治療與CS需求增加之間的相關性。目前認為CS的適應證應由產科醫(yī)生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來決定,必要時應與脊柱外科醫(yī)生、神經外科醫(yī)生、婦科醫(yī)生協(xié)同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進一步明確AIS術后患者妊娠和分娩的風險,并制定AIS矯形手術與術后護理的方案。
綜上所述,年輕女性是AIS的好發(fā)人群,術后妊娠相關問題也是AIS術后關注的重點之一。無論是保守還是手術治療,AIS患者均不會出現性功能障礙的相關問題,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針對于AIS術后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礙的報道。妊娠期腰背痛在AIS術后患者的發(fā)生率較高,但腰背痛的原因復雜,除了最近的研究報道稱下固定椎融合至L3及以下會比融合至L3以上的腰背痛發(fā)生率高之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認手術治療是否是引起妊娠期腰背痛發(fā)生或者加重的原因。當前的研究提示脊柱融合術中下固定椎的選擇(L2、L3或L4)與CS的需求量增加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目前缺乏大樣本量的佐證,同時關于CS在AIS術后患者的適應證,仍需要多學科多中心共同進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