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李守山,史碩達,熊化萍,蔣文慧,姜雪松,韓良
1 江蘇省淮安市泗陽縣中醫(yī)院 江蘇泗陽 223700
2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江蘇南京 210009
放療是目前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患者接受放療后容易引發(fā)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RP),患者常表現(xiàn)為干咳、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放療效果和后續(xù)治療依從性[1-2]。國外相關文獻報道指出[3],RP發(fā)生率約為29.6%~50.3%,是惡性腫瘤患者放療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若不予以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容易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西醫(yī)治療RP常采用糖皮質激素,雖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副作用明顯[4]。近年來綜合中醫(yī)治療的優(yōu)勢逐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RP的效果。沙參麥冬湯首次記載于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養(yǎng)陰清肺的代表方,具有清肺、生津、潤燥等功效[5]。本研究主要探討沙參麥冬湯在治療RP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參照《急性放射性肺炎診斷標準》中RP的診斷標準[6]。中醫(yī)診斷參照《中醫(yī)病證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中定氣陰兩虛證中的辨證標準[7]。
1.2 納入標準 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胸部惡性腫瘤者,需進行放療;符合RP的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18~75歲;身體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70分;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放射性損傷分級標準RTOG 分級在5級以內;患者神志清楚,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影像學檢查顯示肺部出現(xiàn)明顯纖維化改變者;合并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者;胸部放療史;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者;嚴重過敏體質或對藥物成分過敏者;治療依從性差。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RP患者6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別,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3.1 對照組 患者采取平喘、化痰等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措施,并予以潑尼松龍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771)口服治療,每次40 mg,于晨起時頓服,發(fā)熱者分3次服用,病情穩(wěn)定后逐漸減量,維持每日5~10 mg。
3.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沙參麥冬湯治療,方藥組成為:沙參、麥冬各15g,桑葉、天花粉、桑葉、扁豆各10g,甘草6g,隨癥加減:氣虛明顯者加黃芪、黨參;痰多者加枇杷葉;胸痛者加郁金、赤芍等。1劑/d,由本院藥劑科煎煮制備,水煎取汁300mL,指導患者分早晚2次飯后溫服。2組均以治療7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指標改善情況。
4.1 主要癥狀評分 分別對患者治療前后的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氣短乏力主要癥狀進行量化評分,分值范圍為0~3分,評分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
4.2 實驗室指標 采集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3mL,分離血清后,儀器使用賽默飛世爾醫(yī)用酶標儀FC(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IVD 型號),采用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操作步驟嚴格遵循人TNF-a試劑盒(上海嶸崴達科技公司,規(guī)格:1088939001)人TGF-β1 ELISA試劑盒(深圳市科潤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規(guī)格:EIA-1864)、人IL-6 ELISA定量試劑盒(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規(guī)格:KET6017)說明書進行。
4.3 RTOG評分 按照美國腫瘤治療放射協(xié)會組制定的RTOG分級對患者治療前后的RP分級進行評分,0、1、2、3、4級分別計為0、1、2、3、4分,評分越高提示RP病情越嚴重。
本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均應用SPSS23_.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表示為(±s),2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或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中相關內容制定臨床療效評價標準,臨床控制:X線檢查顯示病灶完全吸收,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率>90%,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顯效:X線檢查顯示肺部陰影緩解面積>50%,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60%~90%;有效:X線檢查顯示肺部陰影緩解面積為20%~49%,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率為30%~59%;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2.1 主要癥狀評分 2組患者治療后要癥狀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t=17.47、8.95、15.20、10.40、15.28、10.49,P均=0.000<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氣短乏力癥狀評分明顯更低(t=9.49、8.34、10.12,P均=0.000<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s)
表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 例數(shù) 干咳痰少 咽干口燥 氣短乏力觀察組 治療前 31 2.49±0.58 2.34±0.62 2.04±0.58治療后 0.61±0.15*△ 0.57±0.19*△0.42±0.11*△對照組 治療前 31 2.42±0.50 2.51±0.57 2.19±0.60治療后 1.37±0.42△ 1.22±0.39△ 0.95±0.27△
2.2 實驗室指標 2組患者治療后TGF-β、IL-6、 TNF-α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t=19.44、10.27、20.56、12.51、11.90、4.93,P均=0.000<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TGF-β、IL-6、 TNF-α水平顯著降低(t=7.85、11.04、7.92,P均=0.000<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3 2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TGF-β/ng·L-1IL-6/ng·L-1TNF-α/ng·L-1觀察組 治療前 31 135.21±18.52 51.54±6.51 105.85±20.86治療后 61.27±10.28*△25.78±2.51*△55.72±10.73*△對照組 治療前 31 134.88±18.79 51.79±6.47 105.27±19.89治療后 88.71±16.54△ 34.88±3.84△82.82±15.74△
2.3 RTOG評分、KPS評分 2組患者治療后RTOG評分、KP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改善(t=22.63、18.39、10.64、4.84,P均=0.000<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RTOG、KPS評分更優(yōu)(t=11.13、7.09,P均=0.000<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RTOG評分、KPS評分比較(±s)
表4 2組治療前后RTOG評分、KPS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RTOG評分 KPS評分觀察組 治療前 31 3.42±0.67 74.85±1.54治療后 0.61±0.17*△ 80.54±2.55*△對照組 治療前 31 3.59±0.58 74.29±1.38治療后 1.37±0.34△ 76.31±1.87△
2.4 臨床療效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臨床有效率更高(χ2=4.77,P=0.029<0.05),見表5。
表5 2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于胸部惡性腫瘤的特殊性,肺部又是輻射中度敏感器官,患者接受放療后容易出現(xiàn)急性肺部炎癥反應,而臨床多采用潑尼松龍進行治療,潑尼松龍屬于腎上皮質激素,長期使用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9]。既往研究指出[10-11],將中醫(yī)藥與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應用于RP患者中,能夠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中醫(yī)學中根據RP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發(fā)病特點,將其納入“喘證”“咳嗽”等范疇,若久病不愈可納入“肺萎”疾病范疇,《臨證指南醫(yī)案·肺痿門》中記載道:“肺痿一癥,蓋屬津枯液燥……為津亡而氣竭也”。其病機主要在于氣陰兩傷、熱毒熾盛,而熱毒之邪是關鍵的致病因素[12]。多數(shù)中醫(yī)學者認為肺為較臟,不耐寒熱,而放射線濕熱性質顯著,屬于溫邪中的熱毒之邪,容易侵襲肺臟,造成肺臟受損,難以驅邪外出,肺失宣降,出現(xiàn)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13-14],治療宜遵循清熱養(yǎng)陰潤肺、益氣活血的原則。
本研究所用的沙參麥冬湯出自《溫病條辨》,書中對其描述為:“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麥冬湯主之?!笔丘B(yǎng)陰生津代表方劑之一[15]。方中沙參、麥冬共為君藥,起清熱潤燥、養(yǎng)陰潤肺之功效;玉竹、天花粉共為臣藥,以增強君藥養(yǎng)陰潤肺的功效;佐以甘草、扁豆可益氣和胃,佐以桑葉可清肺止咳;甘草為使藥,可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養(yǎng)陰潤肺、益氣活血之功效,其功效與中醫(yī)治療氣陰兩虛型放射性肺炎的原則相契合,體現(xiàn)出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治療思想?,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北沙參中含有的異歐前胡素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16-17]。桔梗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腫瘤等作用[18]。有研究指出[19-20],沙參麥冬湯可通過作用于PI3K-Akt 信號通路進而發(fā)揮多方面抑制細胞凋亡、抗腫瘤的作用。同時沙參麥冬湯能夠通過抑制多種促炎因子和促纖維化細胞因子釋放,進而減輕炎癥損傷,發(fā)揮抗炎作用。本研究將沙參麥冬湯應用于RP患者的治療中,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0.3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74%;且治療后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氣短乏力主要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沙參麥冬湯能夠進一步提高RP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21],RP發(fā)病機制與氧化應激、炎癥反應等有關,其中炎癥反應是RP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IL-6、TNF-α等促炎因子被大量釋放,進而促使機體出現(xiàn)炎性浸潤、肺纖維化等,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程度。TGF-β是一種與組織纖維化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是反映RP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22]。本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TGF-β、IL-6、 TNF-α水平明顯更低,提示沙參麥冬湯治療可降低RP患者血清TGF-β、IL-6、 TNF-α水平。此外觀察組治療后RTOG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KP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了沙參麥冬湯在RP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沙參麥冬湯治療RP療效良好,對緩解臨床癥狀、降低TGF-β、IL-6、 TNF-α水平具有顯著效果,有助于改善肺炎分級和身體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