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剛
青島市南區(qū)濰縣路19號里院,是老青島的典型里院式建筑,又名“泰興里”。
該院1920年建成,為極具特色的L形里院,有房間150間,建筑布局形式極富特色,是僅次于廣興里的青島地區(qū)規(guī)模第二大的里院。
泰興里的最早房主為上海人梁永興。 到了1930年代,這里更是店鋪林立,熱鬧非凡。作為中西式合璧的獨特建筑,一層臨街的房屋面積較大,常用于開辦店鋪,經(jīng)營高檔綢布的久新綢布公司、主打瓷器的開泰祥百貨店、從事外貿的“大成棧”、生產糕點的萬康公司、可以喝茶看戲的新樂茶社、粵菜館廣安隆、淮揚菜館可可齋等都在不同時期落戶于此。1980年代初,在青島制作出品的老電影《十五六歲》曾經(jīng)在這里進行過取景拍攝工作。
泰興里可謂人杰地靈。中國畫研究院特約畫家梁天柱、1986版《西游記》唐僧扮演者徐少華、島城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軍喬云萍的啟蒙教練姜德君……都曾經(jīng)在這里出生長大,甚至度過了自己的全部人生旅程。一串串熠熠生輝的名字,無聲地向世人訴說著這里輝煌的歷史。
梁天柱本為西醫(yī),出身醫(yī)生世家,60歲始正式作畫,80歲揚名天下,開創(chuàng)“梁家山水”獨特一派。他曾在泰興里一處14平方米的小閣樓居住作畫一二十年,爬上去要經(jīng)過搖搖晃晃的、狹窄的木樓梯,房頂是斜坡式的,最矮處人無法直起身子。在這小小天地里,梁天柱既作臥室,又作會客室,還作畫室,即使這里夏天常常停水,每隔個把月要請人換煤氣,他也無怨無侮,精神上很富有,很充實,心無二念地全身心撲在藝術上。他黎明即起,在自已睡覺的地方支起一塊大面板,癡情揮毫作畫,任憑山水縱橫。那數(shù)以千計的水墨畫,記載了他的喜怒哀樂。
1958年,徐少華出生于青島,在泰興里,他度過了自己美好的童年,8歲時父母就看出他的藝術天賦,把他送到少年宮學習芭蕾舞蹈。一次偶然機會,徐少華參加了《白毛女》舞蹈劇,并在這次演出中展現(xiàn)出自己表演上的天賦,從此以后徐少華便與表演藝術結下了緣。
在當今世界乒壇,活躍著一張張為人熟知的青島面孔,他們身上都有著一段抹不掉的島城記憶。而他們中有很多人都來自于同一個地方——青島市第二體育場。第二體育場乒乓球隊經(jīng)過王澤甫、姜德君、周鵬舉等幾代教練員們的努力和辛勤培育,隊伍規(guī)模不斷壯大,是一支在國內乒壇有著較高知名度的優(yōu)秀運動隊。二體乒乓球隊先后向國家隊輸送了喬云萍、張繼科等多名優(yōu)秀運動員。而姜德君就曾是青島市第二體育場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喬云萍的啟蒙教練。喬云萍曾多次獲得世界冠軍,她的成績與姜德君的悉心培養(yǎng)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