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坤
百川匯海,大愛無疆
2022年6月,鄭州的地面溫度“噌噌”往上升,這樣的天氣也被人們稱為“桑拿天”。朱電榮爺爺拉著一車西瓜,跑了七八十千米,來到鄭州。瓜攤兒還沒開張,他突然接到了家里人讓他回去收割麥子的電話。
朱爺爺今年73歲了,是開封市尉氏縣蔡莊鎮(zhèn)大朱村人。2021年10月,3歲的孫女被鄭州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和腫瘤醫(yī)院確診患有“神經(jīng)母細胞瘤”。一年多來,進出醫(yī)院多次,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為了支付昂貴的醫(yī)療費,兒子外出打工。孫女的病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必須做手術(shù)的地步,但因無法湊齊手術(shù)費,一家人急得團團轉(zhuǎn)。于是,朱爺爺將西瓜拉到了鄭州,希望能賣個好價錢。
看著太陽熱辣辣的天空,牽掛著家里的麥子,朱爺爺感到進退兩難。如果回去收麥子,沒有三五天是不行的;如果將瓜拉回去,即使不被顛壞,也耽誤了給孫女籌錢。無奈之下,朱爺爺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寫了一張“賣瓜救孫,需要者自行掃碼,20元一個”的紙板,把兒媳婦的微信收款碼掛在車廂后面,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鄭州。
一位市民發(fā)現(xiàn)無人值守的西瓜攤兒,非常好奇,等他走近西瓜車,才看清楚了紙板上面的內(nèi)容,付款后,卻沒有拿走西瓜。一些路過的市民得知情況后,也紛紛前來“購買”西瓜。更有人將朱爺爺賣瓜的紙板拍成照片,在朋友圈里轉(zhuǎn)發(fā),熱心網(wǎng)友和市民紛紛來到這里獻愛心,買瓜的人都付了幾倍的錢才將瓜拿走。
朱爺爺急匆匆地回到家,他聽到兒媳婦手機上的收款提示音響起,懸在嗓子眼兒的心落到了胸里,終于有人買瓜了。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讓全家人吃驚,20元、50元、500元……不斷地進賬,幾天過去了,原本只能賣兩三千元的西瓜,竟然賣了兩萬多元。一家人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是好心人在幫他們。
收好了麥子,朱爺爺急匆匆趕到鄭州,結(jié)果又讓他吃了一驚。西瓜并沒有賣完,還剩一半,市民們?nèi)圆粩嗟刳s來掃碼付款,朱爺爺感動得淚如雨下。
一些熱心市民還為朱爺爺開了直播。直播間開通不到24小時,就有幾百萬人次觀看、留言。來自全國各地的熱心人通過直播間進行愛心捐款。
“無人售賣”的西瓜攤兒變成了愛心捐款打卡地,一條條轉(zhuǎn)賬記錄和暖心留言提示聲不斷在手機上響起, “加油,照顧好孩子”“沒拿瓜,這是一點兒心意”“祝愿孩子早日康復(fù)”……截至2022年6月22日,朱爺爺已經(jīng)收到40多萬元捐款。 “滴水匯成江河,微善匯集成大愛?!背霈F(xiàn)在鄭州街頭的“無人售賣”的西瓜攤兒,見證了滾燙的愛心,朱爺爺一家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謝大家的幫助,更希望孫女早日康復(fù),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人。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