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雙減”需要進一步解決四大問題

      2022-11-18 04:08:04熊丙奇
      上海教育評估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輔導雙減機構

      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030)

      2021年12月21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司負責人介紹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有關情況時稱,目前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1]

      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大幅壓減、資本撤離,意味著校外培訓機構的野蠻生長已經得到有效遏制。推進“雙減”政策,下一步需要解決四大問題。一是怎樣讓“營改非”后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為學生提供差異化教育培訓服務;二是怎樣治理轉到地下的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三是如何形成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的長效機制,有力疏導學生(家長)的培訓需求;四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徹底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傾向,創(chuàng)造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教育生態(tài)。

      一、學科類培訓機構“營改非”后的規(guī)范經營問題

      尚存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都要“營改非”。這類培訓機構一旦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后,由于資本已經無法逐利,非營利性機構能否規(guī)范經營,主要就看政府的指導性定價了。

      從各地公布的政府指導定價標準看,存在價格過低、機構可能很難正常運營的問題。如海南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教育廳印發(fā)的《關于明確我省部分市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相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海南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班型,分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種類型,基準價分別為25元/課時人次、7元/課時人次、5元/課時人次。[2]

      這一定價標準被網友稱為“白菜價”。雖然這一定價體現了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公益性要求,但是從機構經營角度看,按照這一定價標準,機構將很難支付教師薪酬、房租與管理等費用。如果真執(zhí)行這樣的政府指導定價,可以預計會出現兩種走向:一是有一批學科類培訓機構選擇退出;二是機構違規(guī)經營,與家長簽“陰陽合同”,這會導致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收費監(jiān)管措施難以落地。

      要求非營利性學科培訓機構按政府指導定價收費,其主要目的是遏制培訓機構的天價收費。制定政府指導定價應符合基本的市場規(guī)律,要根據機構的平均經營成本、市場對培訓的需求、當地的消費水平合理制定。低于市場價格的政府指導定價就有不是為了遏制天價收費,而是“逼”機構退出的意圖了。

      “雙減”意見并沒有要求關停學科類培訓機構,而是嚴禁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資本化運作,過度逐利,并限制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培訓時間。其主要考量是,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只要其不在學校教育之外“再造一個教育體系”,而是發(fā)揮積極的補充作用,就應允許其存在。這是治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應該有的基本認識,不能在推進“雙減”過程中發(fā)生治理目標偏移。

      二、怎樣治理轉到地下的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減少,與學生家長的學科培訓需求減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科類培訓機構減少,是供給減少;如果需求繼續(xù)存在,培訓就可能轉到地下和家庭。校外培訓監(jiān)管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并出臺措施治理轉向地下、家庭的隱形、變異培訓。但必須承認,這類培訓的分散性、隱蔽性頗強,存在認定難、查處難、監(jiān)管難等現實難題,這是接下來監(jiān)管的重點領域。

      根據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隱形或變異的培訓包含:違反培訓主體有關規(guī)定,證照不全的機構或個人,以咨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名義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培訓;違反培訓人員有關規(guī)定,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培訓,在職中小學教師違規(guī)開展有償補課;違反培訓時間有關規(guī)定,通過“直播變錄播”等方式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培訓;違反培訓地點有關規(guī)定,組織異地培訓,在居民樓、酒店、咖啡廳等場所,化整為零在登記場所之外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學科類培訓;違反培訓內容有關規(guī)定,以游學、研學、夏令營、思維素養(yǎng)、國學素養(yǎng)等名義,或者在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等非學科類培訓中,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培訓;違反培訓方式有關規(guī)定,線下機構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方式違規(guī)開展線上學科類培訓;其他違反相關規(guī)定的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7類。[3]明確隱形或變異培訓的類型,為監(jiān)管那些轉向地下、家庭的培訓提供了依據。但是由于其具有分散性、隱蔽性,在具體監(jiān)管時主要依靠舉報線索,因此會存在兩大現實問題。

      一是鑒于家長對學科類培訓存在現實需求,依靠家長舉報來查處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并不現實。要對轉入地下、家庭的學科類培訓進行有力監(jiān)管,只有強化監(jiān)管力量,實行網格化監(jiān)管,但即便如此,由于這類學科類培訓在學生家庭中進行,是很難取證、查處的。對于家長通過請私教、聘請住家保姆等方式開展學科培訓,監(jiān)管部門能管的主要是家政中介公開推薦住家教師服務,以及通過網絡發(fā)布的聘用私教廣告等。

      二是發(fā)動居民舉報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會制造居民間的矛盾,產生不良的社會風氣。在推進“雙減”過程中,已經出現家長舉報與反舉報的現象,如對學校組織學生考試,有家長舉報這違反“雙減”規(guī)定。從落實“雙減”看,舉報并無問題,可卻有不少家長站出來“反舉報”,贊成學校的做法,并邊緣化舉報的家長。很顯然,如果有居民舉報鄰居請私教,產生的矛盾會更多。

      三、形成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的長效機制

      遏制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野蠻生長之后,如何疏導培訓需求是家長和社會輿論最關切的問題。有效的疏導措施之一是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家長的教育需求。這方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加強考試和作業(yè)管理、推進課后服務全覆蓋、開展初中晚自習與學科輔導等措施,已在全國各地學校探索、推進,但存在如何構建長效機制的問題以及把校外補課轉為校內補課的質疑。

      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激發(fā)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4]提出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增強學校辦學內生動力、提升辦學支撐保障能力、健全辦學管理機制四項措施,其中,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中明確學校在遵循教學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有“五個自主”,包括自主安排教學進度、自主運用教學方式、自主組織研訓活動、自主實施教學評價、自主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這對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調查顯示,推行“雙減”之后,各地中小學教師在校時間均延長,教師的負擔和壓力有所增加。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地從教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環(huán)境。執(zhí)行“雙減”要避免出現增加教師負擔、壓力的走向,因為如果教師壓力增大、教育倦怠感增強,將不利于學校教育提質增效。

      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關鍵在增加財政投入?!半p減”扭轉了以往減負存在的“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問題,強化了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這一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意味著要加強對學校的保障,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經費保障。筆者測算,要開展高質量的課后服務以及針對部分學生的學科輔導,按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在校生1.56億人,每生生均費用3000元計算,如果全部由政府買單,全國的經費投入可能要達到5000億元。如果沒有這部分經費保障,課后服務和學科輔導就只能由教師無償加班提供,或者向學生家長收費。前者不具有可持續(xù)性,后者則可能出現亂收費、增加家長經濟支出的問題。由財政支出保障課后服務和學科輔導的費用,一方面可組建多元的教師隊伍,并尊重在職教師的自主選擇權利,教育部門和學校也可以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外聘教師,而不是只依靠學校教師;另一方面可提高家長對課后服務、學科輔導的滿意度。

      四、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在由教育部門、學校提供的服務中,學科輔導是富有爭議的。2021年12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財政局印發(fā)了《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試行)》,其中提出,北京市將搭建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管理服務平臺,鼓勵中學教師發(fā)揮自身教育特長和優(yōu)勢,提供多種形式的在線輔導服務,供全市中學學生按需選擇。據介紹,這一教師在線輔導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一對多實時在線輔導(互動課堂)、問答中心及微課學習4種輔導方式。[5]北京市把這作為保證“雙減”政策落地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一“雙減”措施被認為是務實之舉,但也引發(fā)了輿論擔憂。在從嚴監(jiān)管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之后,校內補課合法化,家庭的培訓支出的負擔會有所減少,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并沒有減輕。這一問題需要理性看待。

      對于給學生減負應該有合理的期待?;貞M庋a課變校內補課的質疑,需要直面現實。治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之后,在教育評價體系沒有進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大幅壓減、甚至關停校外培訓機構,學生、家長的培訓需求就沒了。在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之下,學生、家長對學科培訓、學科輔導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在培訓需求現實存在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公開的渠道滿足學生家長的需求,這部分需求就會轉到地下。在從嚴治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之后,要避免學科類培訓轉到地下,就必須由教育部門和學校出面,增加這方面的供給,以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由學校、教育部門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科輔導服務,這是面對現實的選擇。與之前的“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相比,由教育部門、學校滿足學生的學科輔導需求,即使補課、輔導費用由財政買單,減輕了家庭的教育培訓支出負擔,但是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壓力依舊存在,沒有真正減負。

      要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和家長的焦慮,就必須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有兩大因素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家長不得不“內卷”。一是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使基礎教育競技化,同學之間不得不為名次而競爭;二是教育仍被視為分層的工具,中考時的普職分流就被認為是對學生進行分層,考分低的學生被分層到中職,成為“低人一等”的職校生。這一教育評價體系不改革,學生和家長也就難以從升學競爭、分層壓力中解放出來。只有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把職業(yè)教育真正建設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6]給學生多元成才的選擇,才能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概而言之,治理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只是治標,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才能治本。

      猜你喜歡
      輔導雙減機構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xù)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科教新報(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湘阴县| 封开县| 民权县| 阳城县| 邓州市| 比如县| 新河县| 观塘区| 夏河县| 延边| 彰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涿鹿县| 天气| 新沂市| 赫章县| 尖扎县| 徐水县| 涞水县| 广西| 武清区| 江陵县| 宜城市| 宿松县| 淳化县| 西畴县| 诸暨市| 郴州市| 延长县| 英山县| 桑植县| 太和县| 建阳市| 河间市| 阜阳市| 蓬溪县| 从江县| 全椒县| 故城县| 怀安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