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桂華
(阜新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林業(yè)分公司 遼寧 阜新 123003)
山棗為鼠李科棗屬灌木或小喬木。多分布于荒山、田埂、溝幫,多為野生,鮮見大面積及人工栽培。山棗喜陽光、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強,易于栽培和管理。阜新地區(qū)山棗高2 m 以內(nèi),多為根蘗繁殖,成簇狀生長,小枝粗壯,具有枝刺,暗紫紅色。葉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1.5~5 cm,寬1~3 cm,具有托葉刺?;S綠色,兩性,成果為球形核果,黃紅色,直徑0.5~1.5 cm,表面光滑,基部凹陷。
酸棗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及經(jīng)濟價值,山棗種子具有安神、消炎、鎮(zhèn)痛之功效,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在成藥中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廣闊,因此發(fā)展酸棗產(chǎn)業(yè)是當?shù)亓洲r(nóng)增收的一個重要途經(jīng)。但山棗苗木僅靠自然繁殖生長較慢,生產(chǎn)中我們常采用種子育苗的方式來生產(chǎn)合格的山棗苗木。
1.1 采種時間。開花平均時間為5 月中、下旬,果實成熟期為9 月中旬,因此采種時間定于9 月中旬以后。
1.2 采種。①一般選山棗樹集中生長的地塊,并用GIS 做好采種點標記,記錄好種源地的林分因子、立地條件、采種時間等明細。②人工直接摘取。將帆布鋪于樹下、坡下,用木棍擊打山棗樹小枝條,果實落到帆布上再進行收集。
2.1 果實皮、肉處理。山棗果實表皮及中果皮較厚,具有食用價值,富含各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可以加工成飲料、食品、藥用材料。具體處理方法是用水把果實洗凈,挑選優(yōu)質(zhì)棗果,再用脫皮機進行果實皮、肉的脫離,得到的堅果種子反復搓揉并進行水選,然后進行晾曬,干透后收藏。
2.2 種子處理。收藏的種子在11 月中旬用溫水(22 ℃~26 ℃)浸泡24 h 撈出,按照1∶3 比例摻入到含水60%的濕沙(細沙)中攪拌均勻,然后埋于背風背陰處進行沙藏,沙藏深度在40 cm 以下。
3.1 土壤處理。播種前1年秋季深翻地40 cm 以上,春季旋耕、碎土,撿出多年雜草宿根,施基肥后作壟??捎每税偻w粒劑混細土拌入壟表層8 cm 左右厚土中,以防治蠐螬等害蟲。
3.2 作育苗床。首先將育苗地進行平整,然后起低床,床寬0.8 m,長5~6 m,四周留床埂。
3.3 施底肥。山棗喜微酸性土壤,應多施農(nóng)家肥。用充分腐熟的馬糞(或羊糞)拌土弄細鋪于床底,或上山挖取棕壤土鋪于床底,并摟平床面。一般底肥層厚5 cm 左右。底肥施好后用百菌清溶液噴灑消毒。
3.4 鋪土。在底肥層上面均勻鋪一層6 cm 左右的原土,弄平后在上面再鋪2 cm 左右的細沙拌土,細沙與土比例為1∶2。
3.5 播前起壟。在平整的苗圃地上起壟,壟間距60cm,先施底肥,合壟時加農(nóng)家肥,再將壟臺拍平,臺寬15cm,播種時起雙行。土壤用百菌清溶液噴灑消毒。
4.1 播種時間。5 月10~15 日。
4.2 播種前種子處理。在播種前1 d 將沙藏種子取出,用細篩將種子篩出,噴灑百菌清或高錳酸鉀消毒,再將細濕土與種子按照2∶1 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備用。
4.3 種子用量。本地區(qū)山棗千粒重為200 g 左右,種子產(chǎn)苗量為1 500 株/kg 左右。播種量為12 g/m2左右,每畝產(chǎn)苗13 000 株。
4.4 播種。床播:在床上橫向用細鎬拉溝進行撒播。壟播:在壟臺上進行雙溝撒播,深度3 cm,覆土壓實。下種后進行灌水,水要澆透。待水沉下,表土發(fā)干時用木滾進行拖拉,以防表土板結(jié)。
5.1 噴淋。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用噴灌進行噴淋,以促進種苗出土,出苗后防止日灼。
5.2 及時除草。采用人工或者化學藥物除草。
5.3 間苗。出苗6 周后間苗,每畝留苗15 000 株左右。再過2 周定苗,最后定苗為13 000 株/畝左右。
5.4 施肥。7 月初及7 月末施尿素40 kg/畝。
5.5 越冬水。10 月末澆上凍前的透水,準備越冬。
5.6 第2年春季管理。4 月初澆解凍水,用1年生苗上山造林的可直接在5 月初起苗造林;培養(yǎng)2年生苗木的可直接留床或裝杯培養(yǎng)營養(yǎng)杯苗。
5.7 苗木標準。1年生苗木苗高35 cm 以上,地徑0.45 cm 以上,主根長18 c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