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杰
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階段中,需要做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從招投標、采購、施工、竣工結算等方面入手,借助跟蹤審計掌握工程造價實際情況,從而采取有效的控制,保障各方利益。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運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保障造價控制合理性的基礎所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作為建筑企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資金保障的流程之一,關系到了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規(guī)模等方面。因此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跟蹤審計研究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在建筑項目施工階段實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其實就是將原有的成本控制從事后轉移到事前,有著動態(tài)性、主動性、時效性的特點。通過在項目實施期間開展全過程造價控制,在投資偏差發(fā)生前能做到有效的預防和合理的控制,從而避免投資失控。傳統的事后審計對象主要以竣工驗收的項目為主,施工階段中涉及的設計變更和重要隱蔽工程已成既定事實,在結算過程中各方容易產生爭議,且對最終投資的影響也不可逆轉。要求審計人員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去全程跟蹤,一是可以針對重大隱蔽工程做好取證與記錄等工作,避免出現偷工減料等問題,減少參建各方的爭議;二是可以在設計變更發(fā)生之前審核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并預估設計變更發(fā)生后對工程造價影響,從而有效地進行造價控制。因此現場施工階段中引入跟蹤審計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在投資階段中實施跟蹤審計有利于改善財務支付的合理合規(guī)性,使得成本支出能更加準確合理,透明公開。例如預付款的支付、質保金的扣回、階段性付款的比例等關鍵節(jié)點,經跟蹤審計審核后能有效避免超付、少付等問題,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都有積極的作用,減少參建各方在建設工程中產生的不必要資金索賠。因此就需要從采取有效的跟蹤審計模式出發(fā),著重關注工程中的細節(jié)部分,全面開展款項控制工作,消除資金支付中存在的不合理等問題,避免對建筑工程運轉產生不利影響。
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想要全面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就需要在實施過程中全程跟蹤,公平公正的發(fā)現隱患、解決糾紛。如果僅在竣工驗收后進行造價審查,對已經形成質量問題和投資浪費等問題補救難度較大。因此就需要在實施過程中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及時找出建筑工程中存在質量隱患,糾正不必要的設計變更,控制浪費和損耗,提高投資效率。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引入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管理人員參與監(jiān)督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可以實現材料成本節(jié)約目標,保障成本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等問題。對于潛在的違規(guī)行為應當采取有效的防備措施,得到應有的投資效益。
在原有的審計模式中,主要以事后審計為主,審計工作介入的時間往往在項目竣工驗收以后,審計人員難以掌握隱蔽工程、物資設備、設計變更等的實際做法和要求,僅能根據相關簽證單、驗收單等進行審核,使得審計風險相對較大。但是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運用下,審計人員可以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去,及時掌握施工材料的實際使用情況、物資的進出情況、設備設施等的安裝情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設計人員對實際情況了解不足而產生的風險問題,使得工程造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保障。
工程造價作為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之一,對企業(yè)經濟效益、保障造價質量等方面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需要做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發(fā)揮出監(jiān)督與控制作用,在控制好工程造價的基礎上保障資金運用的合理性,實現合理利用資金目標。在開展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時,應當從靜態(tài)控制出發(fā),轉變成為動態(tài)控制方法,以事前控制為主,實現對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階段中引入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無論是對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一方面施工單位能夠借助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及時發(fā)現現場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在結合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同時跟蹤審計及時審核已經完工程量,能實現對進度款支付的有效審核與控制,避免出現工程超付、少付等問題,減少各方糾紛。另一方面建設單位借助跟蹤審計單位能實現對工程變更的有效控制,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出優(yōu)化措施與方案。在審計階段中還需要針對現場簽證手續(xù)進行核對,確保手續(xù)的及時性、真實性與完整性。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勘察施工現場,在做好變更簽證核對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做好索賠項目審核工作,確定工程投資。此外還要做好分階段已經完工的部分進行核對,制定結算報告,確保工程造價計算工作的規(guī)范開展。
在建筑工程中所選擇的施工單位對保障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等方面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階段中,需要提升對施工單位的重視度。審計人員應當深入到施工現場中去,掌握施工單位資質情況、準入條件等信息,在做好檢查、審核等工作的同時找出存在的問題。當發(fā)現施工單位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制定有效的處理措施,避免出現非法轉包等問題。在開展具體工作時,要求審計人員需要掌握工作具體情況,做好細節(jié)研究工作,針對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已制定的質量標準等開展審核與研究工作,對于出現的變更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檢查,確保規(guī)范標準的有效性。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設計單位承擔了項目設計工作,其中涉及了建筑工程整體結構、施工方案等方面,只有做好設計工作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現場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在實際中發(fā)現,因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使得設計單位在圖紙設計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很容易產生設計誤差、失誤等問題。也正是受到誤差、失誤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后續(xù)工程現場施工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如所設計的數據與真實數據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返工、停工等。也正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給企業(yè)、建設方成本投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造成了經濟損失。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要求設計人員針對影響設計的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在保障設計質量的基礎上提升施工效率,實現控制成本目標。如在設計階段中應當提升工作重視度,最大限度避免因設計問題產生的變更問題。一旦出現設計變更,必然會出現現場簽證,使得工程造價增加。因此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階段中,需要提升對設計變更重視度,做好費用等方面的研究。
對于監(jiān)理單位來講,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一樣,歸屬于服務型機構,也被稱為項目第三方,以業(yè)主委托為主。通過簽訂委托協議、合同等,以此來開展監(jiān)理工作。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監(jiān)理人員應當及時掌握跟蹤審計、方案具體情況,采取先進、高效的監(jiān)理措施,以全面提升監(jiān)理工作質量為主,為后續(xù)工作開展提供支持。因此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要求跟蹤審計人員應當及時與監(jiān)理人員溝通,做好工作配合,完成核算工作。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找準問題切入點,做好問題深入研究工作,在找出實質性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嚴格按照監(jiān)理流程開展跟蹤審計工作。
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應當全面提升對跟蹤審計工作的重視度,做好深入研究與分析工作。第一,審計項目負責人應當及時掌握當前實際情況,做好風險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施工方案。通過對當前施工情況進行分析,明確質量、進度、投資控制重點和難點,落實設計標準與施工要求,確保安全防護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對建設工作的規(guī)范化部署。第二,在開展跟蹤審計工作時,需要全面掌握施工現場中的實際施工情況,分析出審計工作中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嚴格把握質量控制關和投資控制關,為后續(xù)結算審計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第三,積極開展審計宣傳工作。審計人員應當及時掌握審計程序,結合現場情況制定審計流程,做好各方面的溝通交流工作,加大控制力度,保障規(guī)則的完善性。被審計單位也要清楚認識到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重要性,掌握審計程序,確保在審計過程中能夠主動配合審計單位,及時完成審計工作。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中引入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對保障施工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等方面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開展跟蹤審計工作時需要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組織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到跟蹤審計中去,確保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同時還要落實規(guī)范標準與工作要求,找出潛在風險,做好改正與完善工作,提升建筑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