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彩麗
他初入教壇,一鳴驚人,用智慧和勇氣鞭策自己;
他堅忍執(zhí)著,春風化雨,在課堂上打磨錘煉自己;
他不畏挑戰(zhàn),勇?lián)熑危霌P“好人文化”。
他就是人大附中通州校區(qū)黨總支書記、物理特級教師徐良云。
從教四十年來,徐良云像三月的春雨,滋潤千禾卻無聲無息。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個風趣的師長、豁達的良友,也是大家遇到難處時第一時間想要求助的好領導。他堅信一個樸素的理念:當老師,就要成為“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事舒心,領導放心”的老師;課堂上,就要“讓學生喜歡,將學生越教越聰明”;辦學校,就要辦“學生喜愛,家長向往,社會贊譽,國家放心”的學校。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花哨的噱頭,質樸中蘊含著力量,本真中彰顯著執(zhí)著。
正式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時年16歲、讀高二的徐良云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江西省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任物理教師。20世紀80年代的鄉(xiāng)鎮(zhèn)條件艱苦,他每天在煤油燈下熬夜備課,既要掌握學情,又要研究教學方法,煢煢燈火見證了他的努力與智慧。鄉(xiāng)鎮(zhèn)學校缺資源、缺教具,他冥思苦想如何“就地取材”做教具,一截橡皮管、一張白紙在他手中都能做出十幾種物理實驗。同學們很快就被這位知識淵博、教法靈活、語言風趣的徐老師所折服,教學相長,進步飛速。
教了一學期,在全縣組織的統(tǒng)考中,他所教的初二班、初三班均是所在年級全縣第一。這可是破天荒的“新聞”!無論是生源,還是教學條件,鄉(xiāng)鎮(zhèn)學校都相對薄弱,為何兩個年級的第一名都被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占去?一打聽,原來是因為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于是縣中的校長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去自己學校任教。
在此后的從教歷程中,徐良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奇跡”,他當班主任帶高考復讀班,家長擠破頭想讓孩子進他帶的班,最多時一個班竟達到了108人,學校將禮堂騰給他作教室。因為大家都知道,“徐老師”有想法,更有辦法,帶出了一茬茬的好學生。1994年,江西省教委主辦“全省青年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經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徐良云以絕對的優(yōu)勢最終獲得這項比賽的第一名。31歲的他被譽為“盱江上空的一顆星”,他的故事也被拍成了專題片。
因為出色的教育教學能力,徐良云被調到了南昌市鐵路第一中學任教。臨行前,他受邀到全區(qū)各個學校作巡回講課。徐良云的“巡回課”很特別,根據(jù)各個學校老師的需求進行“獨家定制”,絕不重復。每天上午講課,下午給老師們作講座,從實踐到理論,幫助老師們提升。晚上,他再為第二天的講課做準備。雖然每堂課僅用一晚上備課,但由于前期的豐厚積淀、扎實的教學技巧和科學的教學理念指導,他做到了“堂堂課都精彩”,老師們“堂堂課有收獲”。
來到南昌市鐵路第一中學后,徐良云不僅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課堂經驗分享給其他老師,有時候一個月會上30多節(jié)示范課。不僅是本校的老師,許多來校參觀學習的老師也聽他的課,他的公開課成了學校交流的一個“保留節(jié)目”。
在不斷的分享與打磨中,徐良云的授課水平越來越高。在2001年舉行的全國首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大賽上,他捧回了高中組全國一等獎。此后,全國各大教學改革研討會的觀摩課上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與全國各地優(yōu)秀教師的交流,給徐良云帶來了取長補短、精益求精的好機會,他不斷反思教學、教材、教法,不斷學習同行們先進的經驗,以不斷超越的勇氣、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給自己的教育生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每一次教學比賽都能拿第一,秘訣是什么?堂堂課都精彩,秘訣又是什么?課堂上精妙的教學設計、良好的課堂氛圍、收放自如的課堂行為背后,是徐良云多年沉淀的教學理念在引領、支撐。
徐良云重視教學目標和學生興趣。他說:“教師備課要多下功夫。不是備課案寫得多漂亮,而是要想這節(jié)課的目標是什么,我通過什么樣的手段、方式,讓學生能夠高效而有興趣地落實目標?!?/p>
在徐良云的課堂上,教學行為永遠為教學目標服務?!奥鋵嵞繕?,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否則無論看起來多么精彩,都只是花架子?!币淮涡炝荚茀⒓忧嗄晡锢斫處熣n堂教學大賽,那堂課的授課內容是“單擺”。他想了兩套授課方案:第一套方案,他邊講邊向學生演示;第二套方案是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小單擺,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探究的方案在當時尚屬“教改前沿”,但是這套方案突出不了這堂課要解決的問題。權衡再三,他最終還是決定以課堂實際需求為主。
徐良云對學生興趣的重視,其根本出發(fā)點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美國著名教育家威廉·亞瑟·沃德有句名言——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好的老師解釋知識,優(yōu)秀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學習知識。徐良云做的,正是激發(fā)學生。他把“學生喜歡”作為一堂好課的標準?!皩W生喜歡了,他的興趣、動力被激發(fā)出來,這與你逼著他去背誦、去做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睘槲龑W生,他對講課的語言、提問的方法、授課的方式等都進行了研究設計。一位曾任人大附中學生會主席的學生記錄了徐良云的課堂:第一次給他們班上課,結束時教室里響起了嘩嘩的掌聲;后來,這掌聲成為課堂上的常態(tài)。學生對他課堂的喜歡,不言自明。
徐良云判斷一堂好課的第二個標準,是“通過這堂課是不是讓學生更聰明了”。在徐良云看來,為求分數(shù)讓學生把某個知識點背下來、把某道題多練幾遍,這樣會把學生的思維禁錮了,也就不能讓學生更聰明。如果只瞄準題目、分數(shù),是對學生不負責。“有多少課堂上講過的題,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能用得上的?用得上的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彼f,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個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要被點燃的火炬。老師不是灌輸知識的“匠人”,而是智慧的傳播人,應該采用不同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傳道、授業(yè)、解惑。徐良云“讓學生更聰明”的理念背后,是讓學生看到學習的意義,獲得促進人生成長的內容;是點燃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發(fā)展的理念;是要求老師不要只做“匠人”,而要做“詩人”——把教育當成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技術。
“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事舒心、領導放心”是寫在徐良云教案本上的一段話,也是他多年教育工作中形成并踐行的質樸理論。他說:“當老師一定要受學生歡迎,要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什么事情都愿意跟你說;教學成績要讓家長滿意;調皮學生多的班要能教好、能管好,優(yōu)秀學生多、家長要求高的班級也要頂?shù)蒙希煌孪嗵幰拐\相待;工作教學能讓領導放心。”這些標準,接地氣卻不可謂要求不高。徐良云卻說:“對一個喜歡教育工作的人來說,做到這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
2007年評上特級教師后,徐良云有過一段迷茫期。他想接受更多挑戰(zhàn),走出工作和生活的舒適圈。2009年暑假,他恰好讀到了一本書——《人生為一大事而來》。書中所描述的“中國素質教育的旗幟和品牌”和開明且極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劉彭芝校長,令他激動不已——這是他向往的學校,也是讓他熱血沸騰的新賽道。徐良云的教學經歷、謙和踏實的品格也與人大附中“傾蓋如故”。于是,他帶著向往和傾慕來到了人大附中。
進入人大附中后,徐良云憑借著過硬的教學功底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同時在人大附中這個廣闊自由的平臺上,不斷提升和挑戰(zhàn)自己,視野變得更加寬闊。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區(qū),他被推舉為高中物理總督學。2020年,他榮獲海淀區(qū)督學特別貢獻獎。
隨著人大附中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不斷輻射,徐良云的職業(yè)生涯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6年,人大附中承辦通州區(qū)第三中學,他被派往通州三中進行教育幫扶,在這里開始了新的征程。
如何將人大附中通州校區(qū)辦成一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優(yōu)質學校?面臨這生源、師資、教學條件、教學質量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在時任人大附中聯(lián)合總校黨委書記、人大附中翠微學校校長劉小惠的帶領下,徐良云和同仁們一起以教學為切入點,每天深入老師和學生之中,從早上第一節(jié)課一直聽到晚上第九節(jié)課。課下和老師交流、做指導;給老師們上示范課,講授先進的教學理念。通州校區(qū)的老師們也很努力,很快便從最初的“與要求相差甚遠”到講課水平躋身全區(qū)前列。
人大附中通州校區(qū)秉承人大附中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管理模式,以“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突出特長,擁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高尚品德”為培養(yǎng)目標,采用行政班加教學班分層教學的模式開展教學?,F(xiàn)在,原通州三中的老師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理念和模式。
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教授曾到學校調研,問徐良云:“你是怎么把人大附中的文化和原通州三中的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他給出的答案是“好人文化”?!叭舜蟾街泄倘挥蟹浅:玫奈幕珓e人對這種文化不了解,不是短時間就能認同的。通州三中也有自己的文化,不是輕易就能舍棄的?!毙炝荚朴兄L期擔任班主任的經歷,對如何凝聚團隊有自己的理解。基于兩校融合的情況,他充分發(fā)揮管理智慧,以“人”為切入點開展工作?!拔覀兿嘈潘腥硕际呛萌?。作為會影響、改變他們的‘外來者’,可能一開始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我們。我們選擇能接受、愿改變的,先帶著這些人做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這群人的努力,人大附中好的理念、方法,在學校的教學、管理方面很快見成效,于是原先旁觀的人也加入隊伍?!啊萌宋幕褪蔷奂萌?,發(fā)揮好人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慢慢地就形成了特有的和諧的文化?!毙炝荚迫绱岁U釋這個理念,和他提出的其他理念一樣樸實而切實有用。
凝聚人心的文化引領,師資力量的加強,教學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大附中通州校區(qū)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就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在當?shù)匦纬闪肆己玫目诒?/p>
而今,作為人大附中通州校區(qū)的黨總支書記兼執(zhí)行校長,徐良云又兼任了北京學校執(zhí)行校長。杏壇放歌四十年,從鄉(xiāng)村到首都,他一直奔跑在教育這條道路上。辦“學生喜愛,家長向往,社會贊譽,國家放心”的學校是他不變的初心。唯有用心,才能不負初心。因為初心不改,所以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