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啟安
(廣西桂林荔浦市馬嶺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 546601)
一般情況下,平養(yǎng)雞群生產出薄殼雞蛋或軟殼雞蛋后,容易直接漏到架板下面或破碎到蛋窩和墊草里,很難收集、統(tǒng)計。而籠養(yǎng)雞群生產這樣的異常雞蛋后,也因雞只的阻擋而卡在雞籠底部無法正常滾落下來,所以管理人員需要認真觀察架板或籠底下面的雞糞,才能盡快發(fā)現這些異常雞蛋[1]。
通常情況下,引起蛋雞產出薄殼蛋或軟殼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在母雞產蛋早期,母雞卵巢發(fā)育過度,卵泡連續(xù)掉落到輸卵管傘內,在第一個卵黃沒有形成完整的蛋殼前就開始排第二個卵黃,這樣整個輸卵管分泌的鈣質無法滿足連續(xù)生產雞蛋的需要,致使蛋殼變薄或變軟。
其次,雞群感染某些疾病后,整個輸卵管系統(tǒng)受到侵害,如蛋雞感染產蛋綜合征、鼻炎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后非常容易生產薄殼蛋和軟殼蛋。另外,雞群在高溫環(huán)境中采食量減少,營養(yǎng)攝入不足,同時雞只新陳代謝旺盛,對鈣質流失比例增加,形成蛋殼的鈣源不足,直接促使雞群生產出薄殼蛋或軟殼蛋。
雞群感染傳染性新城疫或支氣管炎等病毒性疾病后,不僅蛋內容物稀薄如水樣,而且蛋殼增厚且局部比較粗糙,尤其在雞蛋鈍端更加明顯。雞群感染疾病后,因品種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有所區(qū)別,一般情況下,雞蛋蛋殼增厚或呈沙皮蛋,但內部質量變化不大。作為種蛋時,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可以經過種蛋垂直傳播給后代雛雞,雛雞時刻會受到病毒的威脅,極易感染發(fā)病。如果在蛋殼較薄且尖端粗糙,這種情況往往由雞群感染滑液囊支原體引起,支原體能直接損害生殖器官,在雞蛋蛋殼表面可以看到明顯的分界線,且尖端部分比較光亮。
產蛋期隨著雞群周齡的增加,雞蛋重量越來越大,而輸卵管內提供的鈣源有限,尤其在產蛋后期,促使雞蛋蛋殼發(fā)脆,且薄殼蛋比例增加。另外,在高溫季節(jié),雞只采食量減少,雞體攝入鈣源數量減少,再加上代謝過程中流失鈣量增加,促使雞體內血液鈣量很少,蛋殼上面沉積鈣量不足,也容易產出脆皮蛋。
在雞蛋形成過程中,如果比正常雞蛋生產時間延長6h,輸卵管分泌的鈣在蛋殼表面沉積過多會形成鈣斑蛋。一般在墊料或架板上面容易發(fā)現這種雞蛋,因為在蛋雞產蛋時會爬臥在這些地方。為了預防雞群感染球蟲病,往往在飼料中添加抗球蟲藥物,這樣容易引起褐殼蛋雞生產出白殼蛋。因為抗球蟲藥物的毒性較強,會促使蛋殼顏色變淺。另外,雞群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或鼻氣管炎等疾病后,褐殼蛋雞也會產出白殼蛋[1]。
蛋雞在育成后期,如果飼料增加過度,每周周增重過多,促使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迅速?;蛘咴谀鸽u開產前光照刺激過度或在光照刺激后2~3周增加飼料過多,會刺激卵巢過度發(fā)育,促使兩個卵泡同時脫落掉入輸卵管傘部,進而形成雙黃蛋。
雞群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轉群、免疫接種、更換飼料、環(huán)境條件突變等應激情況,輸卵管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容易促使雞蛋小端頂部形成脊狀。
蛋殼表面污濁或粉塵較多,一般是由于蛋窩內墊料臟亂或籠底網較臟雞蛋滾落過程中形成的,有的蛋殼表面沾染血漬,往往是蛋雞發(fā)生啄肛后,泄殖腔破裂流出的血液沾染到雞蛋蛋殼上。有的因蛋雞生產雙黃蛋,脫肛后形成血蛋[2]。
雞群感染腸道疾病時往往會發(fā)生腹瀉,糞便稀軟容易黏附到蛋殼表面,引起污染現象。另外,產蛋窩關閉不及時,蛋雞在蛋窩內排泄或爬臥時間過長,都會對雞蛋造成污染。
剛產出的雞蛋溫度維持在38℃左右,且沒有形成氣室,如果不進行熏蒸消毒,種蛋炒面黏附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雞蛋溫度突然下降的過程中,會因雞蛋內容物收縮而吸入雞蛋內部,對蛋清或蛋黃造成污染,如果是種蛋會明顯降低孵化率和出雛率,甚至危害雛雞的身體健康,由此可見,保持蛋殼表面干凈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雞舍糞便,運輸到遠離雞舍的地方進行無害化處理,殺滅里面含有的病原體,并進行清洗和全面消毒,減少環(huán)境中病原微生物數量,降低雞群感染發(fā)病的風險。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程序進行免疫接種,提高免疫接種效果,降低雞群感染傳染性疾病的機會。同時供給營養(yǎng)全價的飼料,保持飼料中各自營養(yǎng)成分含量平衡,尤其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含量充足,不僅有利于提高雞體體質和抗病能力,還可避免鈣源不足引起的薄殼蛋和軟皮蛋。
隨時調整蛋雞飼料配方,在產蛋后期適當增加飼料中鈣磷含量,補充機體蓄積鈣磷數量,減少蛋殼發(fā)脆現象。一般雞蛋蛋殼在晚上沉積而成,需要在白天盡量促進雞只采食量,有利于提高機體血液中鈣的含量,盡量增加蛋殼厚度和韌性[3]。
保持環(huán)境溫度適宜,切忌忽高忽低或晝夜溫度差異過大,防止雞群受涼發(fā)生腹瀉或消化不良現象。保持雞舍干凈干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以免對雞體造成侵害。最重要的是避免高溫引起的食欲下降問題,在炎熱夏季采取防暑降溫措施,加大雞舍通風量和風速來降低雞群體感溫度,結合濕簾達到降低舍溫的目的,進而減少高溫對雞蛋帶來的影響。
在育成期需要根據體重來增加飼料量,避免育成后期生殖系統(tǒng)過度發(fā)育。合理飼喂,按照飼喂程序進行,尤其是開產前需要適當減少飼喂量,避免雞群是上高峰前體重增加過度,形成更多的雙黃蛋。最重要的是合理進行光照刺激,避免過早刺激,促使雞群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過度而產生更多的雙黃蛋。
在日常生產中,需要保持雞舍環(huán)境安靜,減少噪音給雞群帶來的驚嚇。讓飼養(yǎng)人員按照操作程序輕拿輕放,避免制造無謂的噪音。盡量讓蛋雞實施一段式飼養(yǎng),也就是育雛、育成和產蛋在一個雞舍內飼養(yǎng),減少轉群給雞群帶來的應激。需要更換飼料時應逐步過渡,以免營養(yǎng)突然改變給雞群帶來不適應。需要接種免疫時盡量選擇在晚上關燈后進行,可以減少應激反應[3]。
總之,蛋雞遺傳因素決定著雞蛋的形狀,通常情況下,飼料中微量元素、鈣、磷含量不足或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容易生產出薄殼蛋、軟皮蛋、沙皮蛋或脆皮蛋,尤其是剛開產的母雞卵巢中卵泡發(fā)育過度,或者在產蛋后期的雞蛋重量較大時也容易發(fā)生上述異常雞蛋。在高溫條件下,雞群精神狀態(tài)變差、食欲下降也容易產生異常雞蛋。因此,在實際生產中需要根據雞蛋發(fā)生異常的原因,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控,確保雞蛋蛋殼質量穩(wěn)定,蛋殼表面和內部質量良好,減少雞蛋異常問題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