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鄭芳
患者,男,20歲,因發(fā)現(xiàn)HIV抗體陽性1個月、皮疹4 d于2020年11月13日入院?;颊?020年9月27日于當?shù)丶膊☆A防控制中心確認HIV-1抗體陽性,CD4+計數(shù)300×106/L。10月23日開始服用拉米夫定、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依非韋倫抗病毒治療。入院前4 d無明顯誘因軀干四肢出現(xiàn)紅色斑疹,無明顯破潰及滲液,不伴發(fā)熱。入院查體:貧血貌,消瘦,皮膚鞏膜無黃染,顏面部、軀干、四肢可見紅斑疹,伴瘙癢,無破潰、脫屑、結(jié)痂,口腔黏膜無白斑,心肺腹未見明顯異常體征。肺部CT平掃無明顯滲出病灶,腋窩較大淋巴結(jié)。入院后立即停用依非韋倫,予地塞米松(10 mg/d)抗炎。11月20日,患者發(fā)熱,皮疹增多,呈紅色斑疹,部分破潰,累及顏面部、軀干四肢??糁芩[明顯并結(jié)膜下出血。予去甲萬古霉素抗感染,改用甲潑尼龍(120 mg/d)抗炎。11月23日患者最高體溫40℃,PCT 2.0 ng/ml,ALT 1 110 U/L,AST 881 U/L,肌酐113.3 μmol/L,加用美羅培南抗感染、人免疫球蛋白抗炎,暫??鼓孓D(zhuǎn)錄病毒治療。11月27日患者最高體溫38.5℃,四肢、軀干、生殖器彌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紅斑,部分融合,顏面部、雙手掌、腳掌皮疹破潰,PCT 5.0 ng/ml,ALT 553.7 U/L,AST 687.8 U/L,SCr 132 μmol/L,血培養(yǎng)有頭狀葡萄球菌,停去甲萬古霉素,改美羅培南聯(lián)合利奈唑胺抗感染。11月29日皮膚科會診后診斷為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EN)。12月2日行血漿置換(PE),共置換血漿2 000 ml。2周后患者皮損好轉(zhuǎn),復查PCT、肝腎功能均正常。遂重新啟動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方案為艾考恩丙替片。12月21日患者出院,出院3個月后未再發(fā)皮疹,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PCT均正常。
討 論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一種發(fā)病率低但病死率高達30%~50%的嚴重藥疹[1],其病理組織學特征是角質(zhì)形成細胞迅速廣泛凋亡,導致表皮與真皮分離,其臨床表現(xiàn)為起病快、大面積表皮反應、紅斑、滲出、糜爛或淺表性潰瘍、壞死和剝脫。根據(jù)表皮脫落面積的大小,TEN可分為3種類型:脫落面積<10%的稱為Stevens-Johnson綜合征(SJS);剝脫面積>30%的稱為TEN;剝脫面積占10%~30%的稱為SJS/TEN重疊[2]。TEN有斑疹型和無斑疹型,致病的藥物多為抗生素、磺胺類藥物、抗驚厥藥物、解熱鎮(zhèn)痛藥及消化系統(tǒng)藥物等引起[3-4]。
患者用藥史、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和組織病理學通常作為診斷TEN的依據(jù)。TEN主要與多形紅斑、尋常型天皰瘡、金黃色葡萄球菌燙傷樣綜合征、泛發(fā)性大皰性固定性藥疹等疾病相鑒別。TEN的診斷一旦確定,通常按照燒傷原則治療,同時使用TEN嚴重程度量表(SCORTEN)評分系統(tǒng)評估TEN的嚴重程度,確定治療方案及預測預后[5],基于7個獨立指標(年齡、有無惡性腫瘤、心率、表皮剝脫面積、血清尿素、血糖及碳酸氫鹽)進行評價,將3分及以上的患者收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
TEN的最佳治療方案一直備受爭論,也沒有推薦的首選治療方案,目前針對TEN的治療主要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和抗組胺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 IVIg),使用英夫利昔單抗等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環(huán)孢素及血漿置換等。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質(zhì)激素(glucocorticoid,GC)等作為TEN的一線治療方案,但臨床療效欠佳。GC是治療重癥藥疹的首選藥物,但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的患者大劑量使用GC后極易引起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非激素治療重癥藥疹變得越來越重要[6]。近年來有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GC與IVIg聯(lián)合治療可更快地控制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減少GC總使用量。在TEN的治療方法中,血漿置換是其他治療方法無效時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7]。血漿置換可以迅速清除血液循環(huán)中的藥物、抗原、抗體和免疫復合物,迅速改善病情,減少GC用量,降低各種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血漿置換療法對有較嚴重和難治性肝腎功能損傷者尤為積極。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GC和IVIg無明顯療效的情況下,改用血漿置換,不僅患者的表皮細胞迅速再生,而且其整體癥狀也得到了改善。血漿置換法治療在國內(nèi)外報道中不斷增多,每次治療置換血漿2 000~3 000 ml,每周1~3次,一般治療1~7次[8]。
本例患者在診治過程中,停用依非韋倫,予甲潑尼龍聯(lián)合免疫球蛋白后患者皮損面積仍擴大,且迅速出現(xiàn)PCT、肝腎功能進行性升高,遂立即采取血漿置換,患者僅進行了一次血漿置換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在診治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病情監(jiān)控,尤其是皮膚感染、水電解質(zhì)平衡、肝腎功能等的監(jiān)測。最終療效較為滿意。由于缺乏臨床經(jīng)驗,該患者未做組織病理檢查,此為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TEN臨床表現(xiàn)類型多,病理機制尚不明確,且TEN進展迅速、病情兇險,準確診斷、進行病情評估并及時予以規(guī)范化治療對緩解病情及改善預后非常關(guān)鍵,臨床應該對HIV感染合并TEN強調(diào)多途徑、多步驟的綜合性治療,并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對患者的全身狀況也應予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