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呂布形象演化考論

      2022-11-25 06:05:49
      關鍵詞:平話貂蟬董卓

      陶 雨

      (哈爾濱師范大學 文學院,哈爾濱 150025)

      關于呂布形象的研究,目前已有論文從不同角度論之,多數(shù)論文立足《三國演義》文本或單一三國故事作品探究呂布形象。 少數(shù)論文在研究貂蟬形象時帶出一些對呂布形象的分析。 總體來看,目前關于呂布形象流變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學界對呂布形象的評價多是貶斥大于褒揚。 本文擬在前賢與時人研究的基礎上①①目前研究呂布形象的代表性論文有唐良鵬《論呂布形象單一化的演變過程》,載《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張寅瀟《呂布輕狡反覆辨析》,載《渤海大學學報》,2018年第6 期;張曉曉《悲劇人物呂布的英雄情結》,載《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8年第4 期。,注重以古籍文獻為基本依據(jù),立足《三國志》、元雜劇“三國戲”、《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等文本,側重從動態(tài)演化的流變中細密分析呂布是如何從一個歷史人物變成一個藝術典型的。

      陳壽在《三國志》中總體評價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1]144從這段總結性的評價中可以看出陳壽對呂布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 陳壽指出呂布雖然武力出眾,但欠缺謀略,道德品行不佳,其走向滅亡是必然的。

      一、《三國志》中有勇無謀、好色重利的無德小人形象

      研究歷史上的呂布形象,當以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注為主要依據(jù)。 《三國志》中呂布形象從才能層面視之是驍武的典型:“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1]133。 但有勇無謀。 陳壽指出“布勇而無計”[1]136、“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1]137。

      從道德品德層面來看,呂布貪財好色,唯利是視。 典型的事件是其為利背主。 《三國志》中記載“卓以布見信于原,誘布令殺原”[1]133,呂布殺丁原的原因是受董卓的誘惑。 雖然并沒有實指誘惑是什么,但顯然是呂布通過正規(guī)途徑不能輕易得到的東西。 覬覦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是貪婪。

      呂布投到董卓處又趁董卓讓其守中閣的職務之便與董卓侍婢私通。 《三國志》裴松之注中也側面從曹操之口指出呂布人品不佳。 在呂布被曹操生擒之后,呂布對曹操道:“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耳?!保?]138曹操說道:“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保?]138可見呂布好色且不專,人品極其惡劣。

      《三國志》中描述董卓與呂布的相處模式是:“(董卓) 性剛而褊……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由是陰怨卓。 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fā)覺,心不自安?!保?]133呂布在王允的勸說下殺死董卓。 王允勸呂布殺董卓的理由是:“君自姓呂,本非骨肉。 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1]133呂布殺董卓的原因雖有怨恨董卓的喜怒無常,更主要的是怕自己與董卓侍婢私通的事泄露,所以先下手為強。 在自己個人利益、個人性命可能會受到損害的時候呂布選擇手刃董卓。 這里呂布色膽包天,為了顧及個人私利而背棄主子的丑陋形象躍然紙上。

      從氣質稟性層面來看,呂布剛愎自用。 《三國志》裴松之注中寫到呂布自以為殺了董卓有功,所以投到袁紹處之后,居功自傲:“輕傲紹下諸將。”[1]134“輕傲”二字,把呂布眼高于頂、不尊重他人的盲目自大形象顯露無遺。

      二、《三國志平話》中勇武重情、為妻殺主的猛將形象

      《三國志平話》因是說話人的底本,所以情節(jié)相對粗糙,但是呂布的形象還是比較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在才能層面上,《三國志平話》與史傳《三國志》在突出呂布的武勇上具有一致性。 為突出呂布的戰(zhàn)斗實力,《三國志平話》虛構出呂布與十八路諸侯作戰(zhàn)的情節(jié)。 在《三國志平話》中,以曹豹與孫堅二人為代表的十八路諸侯均不是呂布的對手。 《三國志平話》中袁紹對諸侯說道:“溫侯呂布,身長九尺二寸,使方天戟,無人可擋。”[2]30一句“無人可擋”顯示出呂布無人能敵的武勇。此外,在反復刻畫渲染呂布武力高強的同時,為迎合市民百姓“擁劉反曹”的審美價值追求,《三國志平話》虛構出張飛獨戰(zhàn)呂布和張飛三出小沛的故事情節(jié)。 這兩個事件重在突出呂布雖武勇但是單打獨斗方面不是張飛的對手。 該情節(jié)故事被元雜劇“三國戲”繼承。 《三國志平話》與元雜劇表現(xiàn)呂布武勇的同時又突出強中更有強中手的張飛,主要是因為民間百姓對劉備集團尤其是對張飛的接受與喜愛。 《三國志平話》與元雜劇“三國戲”中雖然有張飛戰(zhàn)敗呂布的情節(jié),但并不影響對呂布英雄形象的塑造。

      在道德層面上,《三國志平話》對呂布殺丁原和董卓都給出了新的解釋,尤其在殺董卓的理由上,變成了呂布為奪妻子貂蟬而殺董卓。 這樣的情節(jié)改變與《三國志》相比,使得呂布在道德層面上不再完全被批判了。 《三國志平話》改董卓誘使呂布殺主人丁原為呂布為赤兔馬主動殺丁原。表面上呂布是為利反主,實際上呂布殺丁原又另有隱情。 《三國志平話》中呂布對董卓說道:“屢長主公常辱我,以此殺了丁丞相是實?!保?]26這里可見呂布是因為丁原經常對其辱罵所以反主。 雖然《三國志平話》中呂布也有為利殺丁原的一面,但相較單純?yōu)槔粗?,呂布形象要相對正面一些?/p>

      關于呂布殺董卓的原因,《三國志平話》亦與《三國志》不同。 《三國志》中呂布好色不專,與董卓侍女私通,殺董卓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度龂酒皆挕分袇尾际菫槠拮吁跸s與董卓反目?!度龂酒皆挕诽摌嫵觥斑B環(huán)計”情節(jié),具體敘寫呂布為何殺董卓。 在“連環(huán)計”情節(jié)中,宰相王允無意間在自家后花園中看到養(yǎng)女貂蟬燒香禱祝。 王允詢問貂蟬為何禱祝,貂蟬道:“賤妾本姓任,小字貂蟬,家長是呂布,自臨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見面,因此燒香。”[2]33王允知道貂蟬與呂布是夫妻關系,便利用貂蟬。 他先請董卓宴飲,借機把貂蟬介紹給董卓。 董卓乃酒色之徒,自然被貂蟬迷得神魂顛倒。 之后王允又請呂布宴飲,在宴會中讓貂蟬獻曲。 呂布對王允說明其與貂蟬的夫妻關系,王允順水推舟承諾選擇一個好日子送貂蟬與呂布團聚。 待呂布去往曲江,王允把貂蟬送與董卓。 呂布從曲江回到太師府后打聽到董卓新得一婦人,叫貂蟬。 呂布十分吃驚,走到廊亭中看見貂蟬“推衣而出”更是非常惱怒。 于是呂布提劍入堂,一劍砍斷了董卓的脖子。 與元雜劇“三國戲”《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相比,該連環(huán)計情節(jié)相對簡略,沒有過多寫到呂布的心理變化。 但《三國志平話》中呂布為妻子殺死董卓的相對正面形象初具雛形。

      在氣質稟賦上,《三國志平話》表現(xiàn)出呂布具有英武、猛虎之氣。 《三國志平話》中呂布一出場即“有如猛虎”[2]26,接著又從董卓的眼中描繪呂布:“董卓見呂布,身長一丈,腰闊七圍,獨殺百十馀人,如此英雄,方今天下少有。”[2]26《三國志》中并沒有具體交代呂布的身高長相,到《三國志平話》中把呂布外形塑造成身長腰闊、孔武有力,符合市井百姓對英雄形象的審美期望。

      三、元雜劇中能文能武、渴望夫妻團圓的俊勇丈夫形象

      元雜劇“三國戲”是元代歷史劇中最為繁盛的一類,對呂布的描寫比重比較突出。 胡適從元雜劇所寫人物角度把元雜劇“三國戲”劃分為六類,其中就有呂布故事一類。①六類分別為:呂布故事,諸葛亮故事,周瑜故事,劉、關、張故事,關羽故事,曹植、管寧等小故事。 參見《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書店1980年,復印實業(yè)印書館,1942年版第383 頁。元雜劇“三國戲”涉及呂布的完整雜劇有《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關云長單刀劈四寇》《張翼德單戰(zhàn)呂布》《張翼德三出小沛》,共五部。②參看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 頁對“三國戲”存佚情況的考辨??傮w觀照元雜劇“三國戲”對呂布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取材民間故事之處頗多,與《三國志平話》有著一致性。 元雜劇的大部分作家作為士人群體,也有著他們自己對三國人物的獨特理解。 他們亦借三國人物的軀殼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愿望與心理,“以史寫心”。 因此,元雜劇“三國戲”在人物塑造上比《三國志平話》又增添了新的文化質素。 這也是呂布形象演化的一個新階段。 相較于《三國志》《三國志平話》,元雜劇“三國戲”中的呂布形象在道德、才能、氣質稟賦等層面均有所豐富與變化。 這是人民大眾的道德理想與審美理想的融合體現(xiàn)。

      從道德層面比較來看,《三國志》中直斥呂布“輕狡反復”[1]168,顯然針對呂布兩次背主,即殺丁原和董卓之事批判呂布是一個背恩忘義、不忠之人。 元雜劇“三國戲”較《三國志》和《三國志平話》淡化了呂布為利背主的一面。 元雜劇“三國戲”《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中有呂布背棄丁原的原因,呂布自述道:

      一日丁建陽令吾濯足,丁建陽左足上有一玄瘤。 某問其故:“足生一瘤者何也?”丁建陽言曰:“足生一瘤者,有五霸諸侯之分?!蹦嘲迪肽阕闵涣觯杏形灏灾T侯之分,某足生雙瘤,我福分更小似你那? 某綽金盆在手,一金盆打殺了丁建陽,就乘騎卷毛赤兔馬而馳,后拜董卓為父。[3]68

      雜劇中呂布的心理活動非常明顯,他想要建功立業(yè),不甘于在丁建陽之下。 雜劇《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中交代呂布是在殺丁原之前就有赤兔馬了。 與《三國志平話》其為馬殺丁原和之后小說《三國演義》里董卓以赤兔馬相誘使呂布殺丁原均不同。 可見雜劇中呂布反丁原與財利無關。 雜劇里呂布反主在道德層面上弱化了其見利背義的一面。

      元雜劇“三國戲”《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繼承《三國志平話》的一些內容,虛構出呂布殺董卓是為了報“奪妻之恨”。 呂布與貂蟬本有夫妻之實,這就淡化了其為色而背義的形象。 雜劇中貂蟬本是呂布失散的妻子,所以呂布為貂蟬殺董卓是把呂布塑造成勇于護妻、重視家庭關系的溫情丈夫形象。

      元雜劇“三國戲”《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中呂布與貂蟬本為夫妻,因黃巾起義二人失散。 重見之時呂布分外歡喜,甚至喜極而泣。 雜劇原文是“呂布掩泣科”[3]160,并且對貂蟬說道:“貂蟬,兀的不想殺我也!”[3]160當王允以呂布與貂蟬兩人不守禮而斥責貂蟬時,呂布非常有擔當?shù)刂鲃幼o妻,說道:“這都是呂布之罪,不干他事。”[3]160當呂布把夫妻分別的原委向王允道明之后,呂布道:“只望老宰輔怎生可憐見,著俺夫妻再得團圓。 呂布至死也不忘大德,當效犬馬之報!”[2]160呂布承諾若王允幫助他們夫妻團圓,他一定有恩必報。 從這里可以看出呂布的重情、念舊以及他對貂蟬的珍視。

      當呂布看到貂蟬被送進董卓的府邸時,他十分疑惑地找王允問詢。 從王允的口中呂布得知,他的妻子貂蟬竟然被董卓納為妾,呂布自然氣不過。 “(呂布云)這老匹夫原來行這等不仁的勾當,兀的不氣殺我也?!保?]165此處呂布說董卓不仁,是名副其實的。 因為呂布并不知道這是王允使的連環(huán)計。 在呂布看來,董卓強行霸占兒媳婦的行為簡直禽獸不如。 雜劇中呂布道:“董卓老匹夫,好無禮也。 我呂布與貂蟬,本是綰角兒夫妻。 那老匹夫既認呂布為義子,豈有這等家法?”[3]166呂布知道董卓霸占了自己的妻子,其失望、憤怒之情迸發(fā)得異常強烈,自然手刃董卓也是情有可原。

      丈夫護妻本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正和林沖林教頭一樣。 面對比自己位高權重的人,況且此人還是他的義父,呂布不是沒有過掙扎。 在呂布看來是董卓不仁在先,所以為了夫妻團圓,呂布必須要殺董卓。 注意雜劇在這里設置的是呂布和貂蟬本為夫妻,所以較后來《三國演義》中為爭奪一絕色美女而殺董卓,呂布形象要可愛一些。

      從雜劇家的創(chuàng)作心理來看,雜劇在道德層面上美化呂布形象的原因似乎有兩個:一是雜劇家自身的地位處境。 元代社會十儒九丐,作為儒生的雜劇家自身價值也得不到體現(xiàn),所以他們希望借筆下人物之口呼喚能夠識人用人的伯樂、明君,不想明珠暗投。 孔子:“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保ā墩撜Z·八佾》)孟子:“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保ā睹献印るx婁章句下·第三節(jié)》)從儒家思想來看,在強調臣以君為綱的同時也看重君臣之間的相處方式。 從孟子開始“士”階層地位逐漸提高,也說明臣子對君主不是毫無原則的絕對服從,臣子也有選擇的權利。雜劇里呂布反丁原似也有作為封建士階層崛起的雜劇家心聲的體現(xiàn)。 二是從元雜劇產生的元代社會現(xiàn)實來看,元代的百姓處于雙重壓迫之下。 連年的動亂以及異族的統(tǒng)治,這些社會的外因加大了對家庭穩(wěn)定的破壞力。 “因此,在元雜劇作品中,呼喚家庭完整、夫妻團圓就成了主旋律之一?!保?]從這個角度來看,雜劇設置呂布為家庭團圓而背主似乎情有可原。

      從才能層面進行比較觀照,元雜劇延續(xù)《三國志》呂布的驍勇且對呂布武勇的夸耀更進一步。 《三國志》提道:“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保?]133可見呂布馬上作戰(zhàn)非常嫻熟。 為了突出呂布的武勇,元雜劇延續(xù)《三國志平話》中虛構的十八路諸侯在虎牢關與呂布作戰(zhàn)的故事情節(jié)。元雜劇《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從張秀的口中稱贊呂布:“那呂布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拈,無有不會,威震天下?!保?]56呂布已從《三國志》中僅是擅長弓馬變成了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在才能方面呂布不僅能武,元雜劇“三國戲”把呂布塑造成了一個既能武也能文的稍有謀略的將領。 《三戰(zhàn)呂布》中呂布自述:“幼而習文,長而演武,上陣使一枝方天戟,寸鐵在手,萬夫不當,片甲遮身,千人難敵?!保?]68“幼而習文”表明呂布并非頭腦簡單的武將。 《連環(huán)計》中王允道:“更和那呂溫侯氣昂昂智勇兼全。”[3]156用了“智勇兼全”形容呂布。 《單刀劈四寇》中呂布自道“胸中端的多才智”[3]252,再次強調呂布有才又有智。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元雜劇“三國戲”有、而《三國志》《三國志平話》與《三國演義》均無的一個情節(jié)。 雜劇《關云長單刀劈四寇》中,當四寇索呂布、王允及李肅去西涼作戰(zhàn)時,李肅信心滿滿地要打頭陣迎戰(zhàn)。 呂布卻急止李肅,說道:“這西涼府地方,你不知道路境……他那里盡都是高山峻嶺難行地。 樊稠他深知妙策曉兵機?!保?]252從這里可以看出呂布也并不是仗著自己武勇就橫沖直撞去作戰(zhàn)的莽夫,他也會因時因地、因作戰(zhàn)對象而分析戰(zhàn)勢,體現(xiàn)了他稍有謀略。 雜劇第二折寫到李肅沒有聽呂布的告誡,貿然進兵與四寇交戰(zhàn)最終兵敗自刎。 這也再次印證了呂布當初的想法沒有錯,從而體現(xiàn)了呂布有智謀的一面。

      從氣質稟賦層面比較,元雜劇“三國戲”較《三國志》突出呂布的英俊。 因是表演藝術,所以較《三國志平話》更好地展現(xiàn)了其容貌英俊的一面。 《三國志》中對呂布的外貌基本沒有介紹,所以呂布是否英俊我們無從得知。 雜劇中對呂布的五官并沒有具體刻畫,但從雜劇特有的穿衣扮相中可見呂布的帥氣。 《三戰(zhàn)呂布》扮相是“畫戟金冠戰(zhàn)馬奔,征袍鎧甲帶獅蠻”,“紫金冠,分三叉,紅抹額,茜紅霞。 絳袍似烈火,霧鎖繡團花。 袋內弓彎如秋月,壺中箭插街鋼鐵。 跨下南海赤征馬宛,匣中寶劍常帶血。 聲名揚四海,英勇戰(zhàn)三杰。相貌無人比”[3]75。 《連環(huán)計》中有“人又英雄馬又驍,太師親賜赤麟袍”[3]158-159。 呂布的扮相是赤麟袍加身,一身似火,很有少年俠氣之感。 元雜劇作家筆下只有英俊武勇的呂布才配得上如此精美的服裝和鋒利的武器。 《單刀劈四寇》中更是直接借呂布之口說出他相貌無人比:“我是那人中呂布,容貌威儀?!保?]251

      四、《三國演義》中無謀好色、忠義皆失的將領形象

      從道德層面比較,小說《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不同,小說仍然延續(xù)《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突出呂布見利忘義、好色背主的形象。 小說中呂布殺丁原是因為董卓的利誘,其中就包括日行千里的名馬赤兔馬。

      《三國演義》借李肅之口描繪呂布形象:“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5]27與元雜劇呂布為謀個人發(fā)展主動手刃丁原不同,小說中呂布是為金銀珠寶等一己私利反叛丁原。 《三國演義》寫董卓想要招安呂布,派李肅去當說客。 李肅作為呂布的同鄉(xiāng),認為用董卓的赤兔馬及金珠就可以“以利結其心”[5]27。 因是同鄉(xiāng)所以較他人更了解呂布為人,可見呂布從小在家鄉(xiāng)就是一個愛財重利之人。 羅貫中僅從這一個小的細節(jié)就把呂布“見利忘義”形象刻畫得躍然紙上。

      需要指出的是,《三國志》對呂布背叛丁原是完全的批判態(tài)度。 《三國志平話》與元雜劇《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弱化了呂布為利背主的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塑造的呂布形象更加復雜。 他背叛丁原確有為了錢財之因,但也有“擇主而事”之故。 羅貫中在塑造呂布時兼顧到呂布多重復雜的心理,既體現(xiàn)了呂布性格主要層面的為利可以不顧一切,也體現(xiàn)出他性格的次要層面。 我們試看呂布與李肅之間的對話:

      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陽處,亦出于無奈?!泵C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 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保?]28

      從上面的對話可以看出呂布背棄丁原亦是因為他想要有更好的平臺從而大展宏圖,他棲身丁原只是權宜之計,伺機而待。 接下來李肅勸呂布早圖歸董卓,呂布沉吟良久才道:“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何如?”[5]28這里的一個細節(jié)是呂布沉吟良久,表現(xiàn)出呂布內心的掙扎。 他并不是見到董卓托李肅給他的金珠、玉帶就見財眼開地馬上允諾歸順董卓,他也是經過內心的強烈斗爭后下的決定。 從以上兩處可見,呂布殺丁原的原因在羅貫中筆下更加復雜。

      小說《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平話》、元雜劇“三國戲”不同,完全刪除了貂蟬與呂布原是夫妻這一人物關系。 這就使得呂布殺董卓的理由不再那么情有可原。 在道德層面上,呂布只是為了美色就可以背主,這樣的呂布形象較元雜劇“三國戲”大打折扣。

      《三國演義》第八回中王允仍然使用連環(huán)計,這里的呂布形象與元雜劇不同,他主要是因為好色而與董卓決裂。 在《三國演義》中交代貂蟬是年方二八、色伎俱佳的美女。 當王允喚貂蟬出來與呂布相見時,呂布是“驚問何人”。 一個“驚”字既突出貂蟬的美,也反映出呂布被貂蟬的美色給勾走了魂。 接下來呂布是“目不轉睛”地看貂蟬,再次突出呂布被美色所迷惑。

      從王允的口中也再次證實呂布之好色:“董卓有一義兒,姓呂,名布……我觀二人皆好色之徒?!保?]65《三國志平話》與元雜劇去除了呂布好色不專的一面,小說《三國演義》復歸《三國志》,再次突出呂布之好色。 元雜劇中呂布兩次反主似乎情有可原。 三國時代是一個高唱著“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時代,所以呂布棄丁原而投其心中的“明主”也算合理。 在呂布看來,董卓不仁在先,為妻子殺董卓也可以說的過去。 而小說中呂布兩次反主均是其見利、見色忘義的結果。

      從氣質稟賦層面比較,小說《三國演義》較元雜劇更加夸耀呂布的俊美。 羅貫中仍延續(xù)元雜劇寫人的手法,沒有直接描寫呂布具體的容貌特征,而是先借李儒之眼側面刻畫呂布的整體形象:“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zhí)方天畫戟,怒目而視?!保?]26接著對呂布的著裝進行重點描寫:“頂束發(fā)金冠,披百花戰(zhàn)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保?]27“頭戴三叉束發(fā)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huán)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5]45《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服飾著裝和元雜劇“三國戲”的描寫比較接近?!凹t錦百花袍”與雜劇中的“赤麟袍”相似。 “束發(fā)金冠”與“紫金冠,分三叉”也幾近一致。 兵器的使用也是一樣的,手持方天畫戟,坐下赤兔馬奔馳。 寫人的手法均是用留白、意會的方式。 讀者發(fā)揮想象,在頭腦中勾勒其高大英俊的相貌。

      從才能層面比較,元雜劇與小說較一致的就是呂布的武勇。 《三國演義》關于呂布的英武形象描寫要比元雜劇更豐富。 《三國演義》有而雜劇沒有的情節(jié)之一是,《三國演義》第三回中呂布第一次出場,其為丁原而與董卓開戰(zhàn)。 小說描寫呂布身手是“飛馬直殺過來”[5]27。 從董卓的口中評價呂布:“吾觀呂布非常人也。 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5]27“飛馬”的動作生動形象,配合同樣是武將的董卓的贊美,英雄惜英雄,可見呂布確實武力非凡。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一樣,為突出呂布的武勇,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中,也寫到呂布與十八路諸侯作戰(zhàn)的情節(jié)。 《三國演義》寫到董卓聞知以孫堅為首的十八路諸侯前來搦戰(zhàn)時大驚失色。 反觀呂布卻鎮(zhèn)定自若地挺身而出,曰:“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保?]41果不其然,十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迎敵呂布,都被呂布殺得四散潰敗。 小說把呂布虎虎生威、臨危不懼的英勇武將形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需要指出的是,元雜劇“三國戲”與小說《三國演義》都寫到了赤兔馬,但在羅貫中筆下赤兔馬顯得特別重要。 一是它代表著呂布因利背叛丁原。 二是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中馬襯人,人襯馬,它象征著呂布的勇猛和威嚴,只有英勇的呂布才能配得上如此的良馬。 三是成也赤兔馬,敗也赤兔馬。 小說中呂布武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借助赤兔馬使他武力更強。 在小說中沒有了赤兔馬的呂布寸步難行,最終兵敗被俘。 《三國演義》交代呂布失敗,赤兔馬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又將赤兔馬贈予關羽。 關羽有了赤兔馬之后增強了他的武力。 赤兔馬的兩個主人,呂布和關羽,作者都突出了二人的武勇和百戰(zhàn)不殆。

      關于呂布的兵器方天畫戟,在《三國志》中沒有交代。 大約從《三國志平話》開始,將方天畫戟作為呂布的專有兵器。 根據(jù)一些學者的考證,漢代時期畫戟多為儀仗用品。 “方天畫戟”被作為兵器大約是唐代之后,且使用此兵器難度極高。 關于呂布使用方天畫戟的描寫,是作者著重強調唯有器宇軒昂、威風八面的呂布,才能襯得上如此的兵器。

      在才能層面,《三國演義》與元雜劇不同,其延續(xù)了《三國志》呂布無謀的形象。 借李肅之口說呂布是“勇而無謀”[5]27。 第九回從李傕口中再次強調“呂布雖勇,然而無謀”[5]78。 曹操也提道:“吾料呂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5]93總體來看,小說中作者主觀命意是要突出呂布的無謀。

      《三國演義》中作者突出呂布失敗的原因是其有勇無謀、驕傲自大和不得人心。 主要表現(xiàn)在陳登、陳珪父子經常虛夸呂布,呂布十分受用,被吹捧迷失了該有的方向。 陳宮好心提醒呂布要提防陳登父子,盲目自大的呂布根本聽不進陳宮的建議。 呂布被陳登父子設計,最終丟了徐州與小沛。 呂布居下邳之后,曹操繼續(xù)攻打呂布,小說寫道:“呂布在下邳,自恃糧食足備,且有泗水之險,安心坐守,可保無虞?!保?]164呂布無謀,分不清形勢,自傲地以為憑借下邳的地理優(yōu)勢就能夠克敵。陳宮屢出謀略讓呂布屯兵城外備敵,但呂布都猶豫不決。 呂布不與謀臣商量應敵之策,反而去內室和自己的妻子嚴氏、貂蟬商議。 呂布聽從妻子之言不出城迎敵,錯失了戰(zhàn)勝曹操的機會。 這里呂布不聽謀士陳宮的建議反而心軟地偏聽妻妾之言,可見呂布沒有戰(zhàn)略眼光。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呂布的評價頗低,其后司馬光亦評價呂布:“布者反覆亂人,非能輔佐漢室,而又強暴無謀,敗亡有證?!保ㄋ抉R光《傳家集》)[6]元代郝經曰:“呂布翻覆,虓猛而不知義。 至于禽戮,乞解縛自效,豈天哉?!保?]從上述史官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執(zhí)筆史書者對呂布均持批判態(tài)度。 三人均強調呂布不義且對這種不義提出強烈批判。 歷史上“忠”“義”皆失的呂布是不可能得到史官的認同。 知史可以明鑒,史官將其作為反面例子來垂鑒后世是史書編纂的本義之所在。

      《三國演義》復歸《三國志》反復塑造呂布是個“不義”之人,頻繁使用“虎”字來描寫呂布。 雖然獸中之王體現(xiàn)出呂布的威猛有力,但是小說也反復強調:“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钡谑刂\士審配對曹操說道:“呂布,豺虎也?!保?]103糜竺亦說:“呂布乃虎狼之徒,不可收留;收則傷人矣?!保?]103這都是借用他人之口體現(xiàn)呂布是頗有狼子野心的不義之徒。

      小說作者對呂布形象的塑造總體上是貶大于褒的。 但是《三國演義》中也偶爾寫出呂布仁義之舉的一面。 小說塑造呂布在和劉備的爭斗中,兩次俘獲劉備家小,兩次保護了劉備家小。 第一次,攻入徐州,他“令軍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門,諸人不許擅入”[5]122,同時“又常使侍妾送物,未嘗有缺”[5]122。 第二次攻入沛城,呂布道:“吾與玄德舊交,豈忍害他妻子?!保?]161讓糜竺保著玄德家屬去徐州安置。 小說中呂布殺董卓也確實是為色迷惑,但是王允那句“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5]56這也可算作呂布殺董卓的一個原因。 呂布聽從王允的勸說,似乎也想做個“忠臣”。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是一個復雜多面的藝術形象,他的失敗結局主要因其見利忘義、勇而少謀且驕矜自傲。 但是他同時又具有一種英雄情結,不甘屈居人下,注重夫妻感情。 呂布是羅貫中塑造的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 作者并沒有把他寫得十惡不赦。 呂布是三國眾多人物形象中獨特的一個。

      結語

      從《三國志平話》、元雜劇“三國戲”到《三國演義》,呂布從一個不那么重色重財、稍有謀略也較重情義的武將變成了一個好色貪財、忠義皆失的將領。 總結《三國志平話》、元雜劇“三國戲”與小說《三國演義》,在才能、氣質稟賦層面,呂布的高大帥氣、勇猛善戰(zhàn)都是一脈相承的。 小說中似乎更加夸大呂布的戰(zhàn)斗實力。 不同的一面是,《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中呂布的形象與歷史真實的呂布相去較遠,道德層面淡化了其為利、為色背主不義的一面,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呂布。 小說復歸《三國志》對呂布“唯利是視”“見利忘義”的評價。 《三國演義》較《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呂布更趨向反面形象,但與歷史真實又不是完全一致,其人物形象更加復雜。

      《三國演義》較《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更加突出呂布無義形象的原因:一是隨著封建制度的強化,忠義觀念亦逐漸深化。 羅貫中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用到了道德尺度評量選取材料。儒家正統(tǒng)觀念強調忠信,呂布恰是儒家強調的反面例子,對呂布不忠不義行為進行批判能更好地凸顯小說忠君之主旨。 二是與《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塑造人物使用對比襯托等藝術手法相關。 魯迅評《三國演義》時寫道:“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寫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保?]雖然上文論述到小說中呂布形象也有多樣化的一面,但整體上小說寫呂布時濃墨重彩地突出其“見利忘義,有勇無謀”。 這種形象塑造的單一化可以說正是例證了魯迅先生的評價。

      呂布形象的刻畫是作為對比襯托劉備集團尤其是關羽形象而存在的。 小說要強調的是同為人臣,關羽始終堅守本義,呂布卻見利忘義,反復無常。 和呂布相比,關羽是被歷代所贊賞的忠義之士。 關羽受曹操之恩卻不忘與其桃園結義的劉備之義。 小說中寫到關羽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保?]222與呂布的形象相比,關羽是逐漸向忠君愛國的賢臣典范上靠攏,而呂布則是作為不義之人的典型被歷代所唾棄。 所以《三國演義》為了逐步塑造關羽這一忠義典范,羅貫中必然將呂布的無義最大化地呈現(xiàn),這是呂布形象較《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矮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猜你喜歡
      平話貂蟬董卓
      三十六計之連環(huán)計
      近二十年廣西平話研究回顧與展望
      北方文學(2020年17期)2020-11-06 04:03:38
      三國鼎立之王允計除董卓
      從效攝字讀音探尋臨桂區(qū)平話的形成
      文化學刊(2018年11期)2018-12-18 02:46:06
      閉月羞花
      “關羽斬貂蟬”是否是傳說
      新天地(2018年3期)2018-03-21 10:08:50
      漫話貂蟬
      新天地(2018年1期)2018-01-23 18:47:57
      王允計除董卓
      巴甫洛夫斯卡婭的《新編五代史平話》研究
      國際漢學(2017年2期)2017-01-28 04:05:39
      淺談平話文化的傳承、繁衍與促進
      視聽(2015年12期)2015-04-10 06:01:56
      南木林县| 孟州市| 依兰县| 大关县| 东明县| 南涧| 花垣县| 应城市| 文安县| 沙田区| 印江| 民和| 外汇| 宁强县| 毕节市| 九龙坡区| 陕西省| 潢川县| 平果县| 太仆寺旗| 星座| 改则县| 新邵县| 南郑县| 扶风县| 酒泉市| 阿图什市| 若尔盖县| 上犹县| 克拉玛依市| 宜城市| 龙门县| 江口县| 泾阳县| 商都县| 南华县| 乌恰县| 河东区| 绥中县| 康定县|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