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鹿角是以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的牛耳朵為母本、鈍齒報春苣苔為父本雜交選育的新品種,2018年獲得了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協(xié)會授予的認證證書。
1.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基生,肉質(zhì),卵形或狹卵形,邊緣有齒,葉長11~13厘米、寬5.2~6.8厘米。葉肉綠色。葉脈銀灰色,密被短柔毛。葉柄長4.5~6.5厘米。聚傘花序,每花序有15朵花,花序梗長17.9~18.4厘米,花萼長0.8~1.0厘米,花冠紫紅色,長4.5~4.6厘米,口部直徑2.7~3.0厘米,花期4—5月。適宜生長溫度為15~30℃,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和耐寒性,可耐受40℃高溫及0℃的低溫。當冬季溫度低于5℃時,葉片邊緣甚至整片會偏紫紅色,但無明顯凍害,當春季溫度升高后又逐漸變成正常的花葉。具有良好的耐陰性,可在光照強度為2000~10000勒克斯的條件下正常生長開花。適合作為室內(nèi)盆栽花卉觀賞,或者栽植于疏林下、林緣等有散色光照的區(qū)域。
2.栽培技術(shù)要點。該品種可采用扦插或組培的方式繁殖。扦插繁殖:選取生長健壯的葉片作為材料,扦插基質(zhì)為粗蛭石,待苗高5厘米左右、根系發(fā)達時可進行移栽。組培快繁:以嫩葉片作為外植體,培養(yǎng)條件為溫度25℃、濕度75%~85%、人工光照14小時、光照強度2500勒克斯。
移栽選擇通風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夏季應(yīng)注意遮陰。盆土宜選擇疏松透氣、偏酸性的基質(zhì),pH值為6.5左右最佳。澆水應(yīng)做到見干見濕,避免植株爛根。若天氣晴好,溫度較高,可每隔1~2天澆水1次;若溫度較低,植物處于生長停滯階段,則可每隔1~2周澆水1次。生長旺盛時可每隔7~10天施1次水溶性復(fù)合肥,開花前期可增施磷酸二氫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