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山東 濱州 251900)
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目標的設置,可使運動員在目標的引導下自覺做出努力,提升技能發(fā)展水平,有效預防出現(xiàn)競技能力發(fā)展的不足,切實促使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綜合素質、競技能力良好進步。
目標設置在人類行為方面和成績方面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主要具備引導作用、動力作用、行為持久性促進作用等,使個體在行動的過程中能夠自覺淘汰無效的措施,有效完成目標,并且發(fā)現(xiàn)能夠快速完成目標的新方式。而在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期間設置目標,只要確保目標具備一定的有效性、青少年運動員能力水平符合要求、作出相應的目標承諾,且青少年運動員具備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合理進行目標的反饋,就能進一步增強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發(fā)展水平。
近年來,在羽毛球競技水準快速提升的過程中,競技規(guī)則發(fā)生不斷的變化,比賽節(jié)奏加快,強度有所提升,就很高程度的對抗性,在此情況下,要求運動員具備一定的專項體適能。而青少年運動員是身體素質快速變化的重要階段,科學合理進行訓練,培養(yǎng)其專項體適能十分重要,直接影響青少年運動員的羽毛球競技能力發(fā)展水平。而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專項體適能,主要涉及以下幾點:其一,心肺適能。簡而言之,就是運動員在參加競技比賽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適應短時間高強度和多次短期間歇運動的能力,以心肺適能的有氧能力為基礎,為身體提供體能;其二,肌肉適能。從實際情況而言,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肌肉適能主要涉及到肌肉力量、耐力和爆發(fā)力。其中肌肉力量指的就是肌肉對抗羽毛球競技運動期間某種阻力的一次收縮所可以發(fā)出的最高力量,肌肉耐力則是指運動員在運動期間肌肉持續(xù)性應用某種肌肉力量的反復數(shù)量和時間,而肌肉爆發(fā)力則是在運動員競技運動期間,短時間之內(nèi)爆發(fā)力量的能力。雖然青少年羽毛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中肌肉適能屬于基礎的專項體適能,但是如果可以增強肌肉適能,就能使運動員其他的專項體適能有所提高。例如,增強青少年運動員的肌肉適能,可以使其在羽毛球賽場中借助肌肉爆發(fā)力,有效完成拍扣球的動作和跳躍救球的動作等,甚至還能做出對對手更具備威脅性的進攻,獲得更多的比賽分數(shù);其三,速度素質。指的就是青少年運動員在羽毛球競技活動中具有一定的位移、動作和反應速度,為增強羽毛球擊球的進攻性,需要具備一定的動作和位移速度,減少反應的時間。因此,目前在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訓練過程中,多數(shù)教練員都比較重視對運動員專項速度能力的培養(yǎng)和培訓,促使運動員速度能力的發(fā)展和素質的進步;其四,靈敏性。運動員在非常復雜和繁瑣的競技比賽環(huán)境中,快速及時進行身體姿勢的調整、運動方向的調整等非常重要,提高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也是增強靈敏素養(yǎng)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在培養(yǎng)青少年運動員靈敏性的過程中,可使其按照對手的情況、比賽的狀況等,對比賽節(jié)奏進行合理的把握,提升競技比賽的成績。因此,在對運動員進行競技能力訓練期間應重點發(fā)展其動作的靈敏性,促使競技能力的不斷提高。
從本質層面而言,羽毛球運動主要就是將技術作為指導的隔網(wǎng)對抗運動,對運動員技術的全面性要求很高,而專項技術能力是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主導部分,由于羽毛球運動技術非常復雜繁瑣,具有多變性的特點,劃分的層次非常細膩,主要是結合運動員擊球的位置,將其分成中場類型、前場類型和后場類型的技術,同時,根據(jù)戰(zhàn)術風格又可以劃分成為進攻類型和防守類型的技術,只有青少年運動員全面掌握此類技術,才能適應多種類型的戰(zhàn)術,有效彌補專項體適能方面的不足。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專項技術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點,6-9周歲左右是專項技能模仿和協(xié)調的時期,而7-12周歲左右是掌握專項技能的重要時期,不同時期青少年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發(fā)展目標不同,合理進行不同目標的設置非常重要。
雖然意志品質屬于心理能力,但是也是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尤其是當前我國在羽毛球競賽方面開始落實新的規(guī)則,需要遵守每局21分和每球得分的制度要求,競技比賽期間的擊球速度和節(jié)奏有所加快,比賽勝負與否的偶然性提升。在競賽過程中失去的分數(shù)非常清晰,需要運動員保持極高的注意力,這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在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期間,除了要促使專項體適能、專業(yè)技術技能的提升,還需重點培養(yǎng)其較為良好的意志品質,增強意志力,避免不良情緒或是心理問題,對比賽成績造成影響。
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研究分析不同目標設置對其競技能力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主要通過設置9個月的長期目標和每個月的短期目標,進行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水平的分析。
(1)心肺適能。
按照我國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方面的心肺測試指標,主要涉及到肺活量和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指標、男生1000m與女生800m跑的指標,此情況下,可以將其作為基礎分析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心肺適能。而從本質層面來講,羽毛球運動的過程中需要不同供能系統(tǒng)的合作,確保為運動提供能量。例如,羽毛球競技競賽期間殺球動作或是前后場快速移動的動作,主要是磷酸原系統(tǒng)供應能量。而在比賽時間增加之后,則是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供應能量,完成多局比賽之后則是由有氧供能系統(tǒng)供應能量。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在實際訓練期間,通常會采用配對訓練的方式或是一人主練兩人配合的訓練方式,每一段的訓練時間長度在15-20min左右,主要是通過有氧系統(tǒng)供應能量,長時間進行訓練能夠促使運動員心肺耐力的提高。
通過不同目標的設置,可以發(fā)現(xiàn),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組合之后,男生1000m跑和女生800m跑的成績有所提高,可見不同目標的設置能夠促使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心肺體適能的增強。主要原因是在運動員參與訓練活動的過程中,設置短期目標能夠增強使運動員在快速完成短期目標的情況下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繼續(xù)參與訓練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具有訓練效果維持的作用。而將長期目標的設置作為輔助,能夠使青少年運動員以長期目標為目的做出努力,使青少年運動員可以按照既定的短期、長期心肺體適能發(fā)展目標進行訓練,增強訓練的效果,促使運動員心肺體適能的良好發(fā)展。
(2)肌肉適能。
羽毛球運動主要就是運動員進行全身肌肉的協(xié)調與配合所完成的運動,通過背力測試可以發(fā)現(xiàn)在羽毛球運動期間背部、腿部、手臂和腰部等眾多位置的肌肉都會參與其中,所以在研究分析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期間肌肉適能水平的過程,就可采用背力測試的方式。與此同時,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在運動期間核心力量的高低對核心器官產(chǎn)生直接影響,提高四肢肌肉和肌肉群的接觸,能改善青少年運動員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且在訓練期間增強運動員的肌肉核心力量,還能提高其競賽的應對能力。
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fā)展期間設置不同的目標,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機整合開展訓練活動,有助于增強青少年運動員的肌肉體適能。按照我國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方面的內(nèi)容和青少年羽毛球運動比賽測試的相關內(nèi)容,可使用平板支撐的方式或是1min仰臥起坐的方式等進行運動員肌肉耐力的評價,考慮到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肩帶肌肉和上肢肌肉的力量對發(fā)球質量與擊球速度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需要重點進行運動員上肢爆發(fā)能力的測試,例如,以實心球前拋動作為基礎,測試運動員的上肢爆發(fā)力,可以發(fā)現(xiàn)設置短期和長期目標之后,青少年運動員的上肢爆發(fā)能力有所提升。同時,在1min仰臥起坐與平板支撐測試的過程中,青少年全身各個位置的肌肉力量較高,能夠滿足羽毛球競技能力發(fā)展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設置長期目標的情況下,會導致運動員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再加上不能合理進行時間的分配,很容易出現(xiàn)難以完成長期目標的問題,而配合設置不同的短期目標,即可引導運動員階段性完成不同的目標,增強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堅持達成長期目標。
(3)速度素質。
羽毛球運動期間除了要求運動員能夠快速進行位置的移動,還需確保有一定的快速啟動能力和活動能力,為快速位移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同時運動員具備一定的位移速度,還能提升擊球點的掌控效果,充分發(fā)揮擊球的技術,避免在比賽中由于位移速度過低處于被動的局面。而在為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設置不同訓練目標的情況下,可通過設置每個月的速度素質發(fā)展目標,使運動員為完成短期目標積極參與訓練,循序漸進提升位移的速度和各類動作的速度,明確自身速度素質存在的不足,做出一定的整改和優(yōu)化,通過不斷完成短期訓練的目標,更好地達成長期訓練目標。與此同時,在實際訓練期間為羽毛球運動員設置短期和長期的目標,還能根據(jù)每個月對運動員速度素質的測試結果,對之后的短期目標進行全面調整,得到不同階段青少年運動員的速度素質發(fā)展水平的反饋,利用短期目標的達成激勵運動員,為長期目標而做出努力,進而有效提高速度素質。
(4)敏感性。
為促使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敏感性能力提升,可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有機整合,例如,設置短期性的雙搖跳繩運動訓練目標、10s鐘象限跳運動訓練目標等。主要因為此類訓練方式不會受到場地或是氣候的限制,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夠在短期之內(nèi)促使運動員手腕耐力、肌肉力量和敏感性的提升,在隔網(wǎng)對抗的比賽過程中利用自身高敏感性能力,準確感知對手的變化、預測比賽的發(fā)展趨勢。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運動員為了完成短期目標而做出努力,通過達成不同短期目標最終完成長期的目標,有效提高羽毛球比賽的敏感性,促使競賽成績的提升。
我國青少年羽毛球競賽的規(guī)則中,要求在對運動員競賽名次排名的過程中,按照技術考核評價分數(shù)、身體素質和比賽成績的分數(shù)進行排列。其中,專項技術考核評價分數(shù)占有40%而比賽成績的分數(shù)占有20%,部分地區(qū)在青少年羽毛球競賽的比賽規(guī)則中規(guī)定,運動員必須要保證綜合素質測試分數(shù)達到50分的情況下才能進入總決賽,而專項技術評分是綜合素質測試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大約占有40%左右。由此可見,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發(fā)展,促使專項技術技能的提升非常重要。
雖然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單獨設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聯(lián)合設置長短期目標,運動員的專項技術測試分數(shù)都能有所提升,但是通過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聯(lián)合設置,有助于利用短期目標引導運動員階段性掌握不同的專項技術技能,通過階段性目標訓練,增強運動員發(fā)球的精確性。同時,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機整合,還能利用短期目標的設置階段性提升運動員的各類專項技術掌握能力,避免單純設置長期目標,而導致運動員感覺達成目標壓力過高,預防單純設置短期目標而使運動員沒有長期努力的方向。在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機整合的情況下,通過短期目標的設置為運動員定期反饋專項技術能力的評價結果,使運動員有著清晰合理自我認知,積極參與各項訓練活動,長期堅持訓練,從而循序漸進達成長期的專項技術能力發(fā)展目標。
雖然在對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進行意志品質能力鍛煉的過程中,單純設置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將長短期目標有機整合,都能夠促使運動員意志品質的提高,但是單純采用短期目標的設置,只能在運動員獨立思維能力和果斷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方面起到幫助。而單純設置長期的目標雖然能夠促使運動員自制力和堅韌品質的提高,但是會導致運動員感覺長期的目標完成壓力過高,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而將長短期的目標有機整合,就能夠利用設置短期增強自覺性、自制性、堅韌性、獨立性和意志力等不同的短期目標,使運動員在不同目標下做出努力,每個月更換短期目標,利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激發(fā)運動員參與意志品質訓練的積極性和興趣。例如,在設置提高運動員自覺性的訓練目標過程中,采用無球訓練的方式、有球訓練的方式和移動步伐訓練的方式等,在一個月之內(nèi)指導運動員完成相應的訓練任務。培養(yǎng)運動員果斷性意志品質期間,模擬真實的羽毛球競賽比賽環(huán)境,設置在一個月內(nèi)增強運動員果斷性意志品質的目標,在訓練過程中,動態(tài)性反饋運動員意志品質的發(fā)展情況,使青少年運動員能夠按照反饋信息不斷作出努力。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簡單的短期目標降低運動員訓練的心理壓力,還能分層次進行運動員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和訓練,提升整體的訓練效果,更好地達成長期目標。
為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設置競技能力發(fā)展的不同目標,可以利用長期和短期目標的合理設置,調動運動員的內(nèi)部動機,通過短期目標增強其參與訓練和競技能力發(fā)展的自信心,有效預防出現(xiàn)焦慮情緒和緊張情緒,促使運動員專項體適能和專項技術能力的進步。與此同時,增強運動員參與訓練和運動的自信心,還能起到提升其運動技術能力和戰(zhàn)術運用能力的促進作用,且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機整合,還可以階段性為運動員反饋短期目標的達成情況,使其在訓練過程中投入努力、集中注意力,增強整體的運動能力。除此之外,為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設置長期和短期的目標,還能增強運動員的喚醒水平,通過提高喚醒水平提升運動員參與訓練和運動的愉悅感與興奮感,減少消極情緒和緊張情緒,為達成每個月的訓練目標做出努力,在每個月訓練目標的作用下,掌握更多的競技技能。由此可見,在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訓練期間進行不同目標的設置,是提升其競技能力的重要舉措,教練員應重點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的羽毛球競技能力發(fā)展類型和特點,科學合理進行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設置,提升訓練工作效果和水平。
綜上所述,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需要具備的競技能力主要涉及到專項體適能、專項技術能力和意志品質能力等。為運動員設置長期與短期的訓練目標,能夠通過短期與長期目標的設置促使其專項體適能的發(fā)展、專項技術能力的發(fā)展和意志品質的發(fā)展。因此,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建議教練員結合青少年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發(fā)展需求,合理進行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設置,將短期與長期目標有機整合,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