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軍
(松桃苗族自治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貴州 銅仁 554100)
獼猴桃果肉鮮美,富含豐富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推出了無公害水果栽培技術,其中就包括無公害獼猴桃栽培,能夠確保獼猴桃的質量。
獼猴桃是一種陽性樹,喜歡陰涼、濕潤的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適合在微酸性的沙質土壤中生長。獼猴桃營養(yǎng)價值高,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通過應用無公害獼猴桃栽培技術能夠保證獼猴桃的質量。
獼猴桃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尤其是對水分、土壤和氣候等條件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要做好選擇種植地的工作。在選址的過程中,應選擇背風向陽、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和遠離污染源的地區(qū),減少外界自然因素對獼猴桃的影響。充分利用光照條件促進獼猴桃的光合作用,增強養(yǎng)分的吸收和糖分的積累。遠離污染地區(qū)能夠減少有害物質對果實中的影響,減少對人體的傷害。選擇排灌方便和土質優(yōu)良的土壤,滿足無公害獼猴桃栽培對土壤的需求,保證土壤結構良好,并且土壤中富含豐富的有機質,促進獼猴桃健康生長,為保證獼猴桃的產(chǎn)量和質量奠定基礎。
為了確保獼猴桃的健康生長,選擇種植地后要科學規(guī)劃,提高獼猴桃的種植效益。結合種植地的生長環(huán)境選擇多樹種復合的經(jīng)營模式,為獼猴桃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可以在種植地周圍種植杉木和楊梅等,為獼猴桃創(chuàng)造良好的緩沖林帶,避免大風對獼猴桃造成損傷??梢栽讷J猴桃種植地的空余地塊種植經(jīng)濟作物,增加種植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抗病蟲害能力。為了減少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要做好種植園翻耕工作,及時清理園內(nèi)雜草,通過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氣性,滿足獼猴桃生長需求。
在栽培獼猴桃的過程中,選擇品種非常關鍵,是提高無公害獼猴桃產(chǎn)量和質量的關鍵。應該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有效避免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fā)生。同時滿足市場需求,提高果農(nóng)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此外,要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和土壤條件選擇適合在本地區(qū)種植的獼猴桃品種。
選擇獼猴桃最佳的嫁接時間,有些地區(qū)是每年2月中旬至3 月上旬,在平地可采用南北行栽培,行間距為3.5~4 m,株間距為2.5~3 m。在整地過程中,應建立寬1 m、深0.8 m 的定植溝,然后分層填埋有機肥料,控制好劑量。在定植當年做好搭架工作,主要選擇T 型架和犁架,在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搭架地上高度為1.8 m,地下深度為0.5 m,通過合理搭架保證植株的通風透光性,有利于獼猴桃生長。
獼猴桃屬于多肥植物,為了滿足獼猴桃的生長需求,要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無公害肥料包括有機肥和復合肥,也可使用腐熟的優(yōu)質農(nóng)家肥、綠肥、腐殖酸類肥料和氨基酸類復合肥、果樹專用肥等,為了保證獼猴桃無公害栽培,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和礦物源肥料。堅持以下施肥原則:基肥和追肥相結合、土壤施肥和葉面噴肥相結合,保證獼猴桃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yǎng)分。
1.5.1 基肥
在土壤封凍前施入基肥,在果實采收后施肥越早越好,提高肥料的吸收率,補充樹木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手饕┘痈斓膬?yōu)質農(nóng)家肥、沼肥和餅肥,配合施用適量的礦質肥料。調(diào)查研究顯示,基肥用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60%以上,不同的獼猴桃樹齡所需要的施肥量不同。在施入基肥的過程中深耕土壤,如果是幼齡獼猴桃園,選擇環(huán)狀溝、條狀溝和放射狀溝的施肥方式,溝寬為30~40 cm,溝深為40~45 cm,不能損傷根部。如果是成齡獼猴桃園,可將肥料均勻地撒在樹冠下面,淺翻1 次,不能損傷根部,蓋住肥料即可,在施肥后及時澆水,保證根部對養(yǎng)分的吸收。
1.5.2 追肥
通常情況下,追肥4 次/年。在萌芽期追施第一次,能夠促進枝葉的生長和花芽分化,采取穴施或者溝施的方式,施肥后覆土,選擇腐熟的人畜糞肥、沼液、復合肥、尿素或者過磷酸鈣等。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第二次肥料,滿足果實和新梢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在獼猴桃坐果10 d 內(nèi)追肥,主要施用磷肥和鉀肥,采取穴施或者溝施的方式,施肥完成后覆土,主要使用人畜糞尿、沼液、磷酸二氫鉀和獼猴桃專用的復合肥。在生長旺盛期進行第三次葉面噴肥,主要是為了滿足樹體生長的養(yǎng)分需求,每隔7~10 d 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3~4 次。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無風的晴天或者在陰天9:00、16:00 噴施,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害的發(fā)生概率。如遇到降水天氣應及時補噴,控制好葉面噴肥的濃度。在果實采收前20 d 進行第四次葉面噴肥,滿足果實對各種微量元素的需求。在追肥的過程中應大力推廣沼液肥,保證獼猴桃的質量。
獼猴桃的根系較淺,必須把握土壤質量,確保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透氣、沒有雜草,以淺鋤為主,深度為5~10 cm,避免傷害根系。如果遇降水天氣,在土壤沒有干燥前及時鋤地松土,避免土壤板結,同時消除雜草。最好選擇人工除草,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除草,滿足無公害獼猴桃栽培要求。
在獼猴桃園建園后要建立排灌設施,并且保證灌溉水源清潔。獼猴桃怕澇也怕浸,應適量灌溉,降水后要及時排水。高溫、干旱時要及時灌溉,在雨季要及時排水,避免出現(xiàn)澇災。
灌溉3 次/年,第一次結合施肥澆灌催芽水,滿足苗木的萌芽和花芽的分化;第二次在落花后10 d、果實膨大期追肥時澆水,能夠促進果實膨大,保證獼猴桃的高產(chǎn)和穩(wěn)產(chǎn);第三次選擇澆灌越冬水,在土壤封凍前澆灌越冬水,通過越冬水能夠促進根系生長,同時起到防凍作用,改善土壤團粒結構。
1.8.1 抹芽
在春季進行抹芽,在芽體萌發(fā)到10 cm 左右時,及時抹除結果母枝上的畸形芽、雙生芽、細弱芽和遲發(fā)芽,減少養(yǎng)分消耗。
1.8.2 摘心打頂
針對結果母枝外圍掛果的結果枝,進行兩次摘心處理,越早摘心越好,通過科學、嚴格的摘心工作,能夠提高抗風能力。
1.8.3 人工授粉
通過人工授粉能夠提高獼猴桃的結果率,每天6:00~8:00 可以集中采收正在開放、花瓣泛白的新鮮雄花,選擇軟質牙刷刷取花藥,并且晾干(溫度在25~30 ℃)、碾碎,放在塑料瓶中密封12~24 h。人工授粉時將碾碎的花粉裝入軟體塑料瓶,然后對準雌花捏噴,要掌握好授粉時間,必須在12:00 前。如果遇到陰天,只要溫度不低于15 ℃也可進行人工授粉[1]。
1.8.4 疏果定果
通常情況下,保留結果枝2 個/m2,各結果的母枝保留8~12 個/m2結果枝,每個結果枝有3 個果實,保留40~60 個/m3果實,確保平均產(chǎn)量為22 500 kg/hm2。在開花后10 d,要檢查果實的生長情況,及時摘除畸形果、斜肩果、鉤刺果和果線開裂果等,使果實可以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
1.8.5 果實套袋技術
在無公害獼猴桃栽培的過程中,可以提倡果實套袋技術,在定果后套袋,通過該項措施能夠避免果實和農(nóng)藥直接接觸,減少果實農(nóng)藥殘留量,保證果實外觀品質。在套袋前要噴灑一次無公害的殺菌劑,可以選擇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在藥液充分干燥后再套袋。要把握好套袋時間,在晴天8:30~10:30 或者14:30~18:30,選擇專用的無公害水果袋。在套袋后每隔10 d 隨機檢查1 次,在采收前30 d 要解袋和放風。為了解決套袋導致果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較低的問題,在果實生長的后期階段可以噴施2~3 次增糖增質劑,禁止使用獼猴桃膨大劑[2]。
1.8.6 做好冬季的防凍工作
在越冬前要做好防凍工作,在修剪后可對地面以上60 cm 內(nèi)的樹干進行纏裹,也可以選擇玉米秸稈包裹捆扎。在纏裹袋中要裝入土、灰、麥秸和鋸末的混合物。此外,可對主干部位涂抹5%黃腐酸鉀、氨基酸鈣和氯化鈣等。如果在第二年春季遇到凍害,應對凍害造成的裂口涂抹拂藍克。在秋季對獼猴桃幼樹進行培土,保證根部不受損傷。
2.1.1 加強植物檢疫工作
要做好獼猴桃苗木和接穗的引進工作,嚴禁從有病蟲害的地區(qū)引進,從源頭上杜絕病源的擴散和蔓延。
2.1.2 做好栽培管理工作
第一,加強園址的選擇工作,最好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做好田間排水工作,定植不能太深,選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第二,選擇抗病能力強的砧木,做好樹苗培育工作,提高苗木抗病能力。第三,科學施肥,適當增施有機肥,盡量提早施用基肥,結合土壤肥力使用有機肥,控制好各種肥料之間的比例,保證養(yǎng)分積累,增強樹木的抗病能力。第四,科學合理地修剪。保證枝條能夠合理、均勻分布,枝蔓不纏繞,提高獼猴桃園的通風透光性,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3]。
2.1.3 清潔果園和果樹
第一,在秋冬季節(jié)做好獼猴桃樹的修剪工作,徹底清理干凈發(fā)病的枝梢和葉片,并集中燒毀或者深埋處理樹皮和樹枝,減少病蟲害,避免病菌的擴散和傳播。第二,徹底清理果園內(nèi)的枯枝和落葉,做好雜草清理工作,減少越冬病蟲的基數(shù)。
2.1.4 樹干涂白
在冬季用晶體石硫合劑、生石灰和水混合均勻涂白樹干,能夠滅殺越冬的病蟲害;改善田間環(huán)境,降低冬春季節(jié)的晝夜溫差,增強樹體的抗病蟲害能力。
2.1.5 噴灑石硫合劑
石硫合劑具有很好的殺蟲殺菌作用,能夠有效防治紅蜘蛛和潰瘍病。在冬季涂白樹干后可以選擇晶體石硫合劑100 倍液均勻噴濕全園的枝蔓,然后封園處理。
2.1.6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可有效減少介殼蟲和食心蟲等害蟲的為害,保證果實的品質,在獼猴桃花謝后的30 d 開始套袋,能降低果實中的農(nóng)藥殘留,保證果實表面的清潔度[4]。
2.2.1 安裝殺蟲燈
針對害蟲趨光性和趨波性等特點,可以選擇在果園內(nèi)懸掛殺蟲燈,能夠有效滅殺成蟲,減少田間落卵量,降低蟲口基數(shù),同時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量和次數(shù),降低農(nóng)藥殘留??稍诿磕?—11 月在果園內(nèi)懸掛頻振式殺蟲燈或者太陽能殺蟲燈,要控制好懸掛殺蟲燈的數(shù)量,能夠有效誘殺金龜子和卷葉蛾等成蟲[5]。
2.2.2 懸掛有色板殺蟲
利用某些害蟲的趨色性特點可在田間懸掛黃板誘殺,能夠誘殺蚊蟲和蚜蟲等小型昆蟲。適合在蟲害發(fā)生的早期階段以及蟲量較少時使用。
2.3.1 種植三葉草和紫花苜蓿等植物
種植三葉草和紫花苜蓿等植物能夠有效控制獼猴桃園內(nèi)惡性雜草的生長,達到消滅雜草的目的,減少使用除草劑,同時能夠給天敵營造良好的繁殖生長環(huán)境,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2.3.2 推廣使用生物農(nóng)藥
針對某些蟲害可以選擇生物農(nóng)藥進行防治,如5%天然除蟲菌素和甜核蘇云桿菌等,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可使用有機礦物油防治蚧殼蟲,選擇0.5%幾丁聚糖等生物農(nóng)藥誘導植株產(chǎn)生抗性,能夠有效防治炭疽病和褐斑病等。此外,選擇農(nóng)用鏈霉素和春雷霉素能夠有效防治潰瘍病[6]。
在選擇藥劑防治的過程中,應選擇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藥劑,針對不同的病蟲害要科學合理用藥,最大程度減少因為使用農(nóng)藥而造成的不利影響。
2.4.1 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第一,潰瘍病。在早春或者晚秋季節(jié),選擇農(nóng)用鏈霉素、春雷霉素4 000 倍液、45%晶體石硫合劑100 倍液涂刷主干防治病蟲害,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二,花腐病。在萌芽前選擇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萌芽期到開花期噴施喹啉酮,使用0.3~0.5 波美度石硫合劑,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第三,熟腐病。在坐果后,選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倍液、50%敵菌丹1 000 倍液進行防治,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第四,根腐病。刮除病菌后選擇藥劑涂抹傷口,可使用50%甲基托布津或者腐霉利,防治效果明顯。第五,葉斑病。選擇50%多菌靈可濕性粉或者75%百菌清1 000 倍液,用藥2~3 次即可,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第六,煙煤病。為了提高對該病的防控效果,選擇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噴霧防治蚜蟲,或者利用天敵進行防治,如黑緣紅瓢蟲和中華盾瓢蟲,降低介殼蟲數(shù)量,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2.4.2 主要蟲害的防治技術
第一,金龜子。其是獼猴桃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害蟲,選擇50%辛硫磷1 500 倍液,能夠滅殺幼蟲。在開花前2~3 d 或者謝花后,選擇20%氰戊菊酯3 000 倍液噴霧防治,2~3 次即可。第二,介殼蟲。每年4 月下旬至5 月,是該類害蟲的孵化盛期,可以選擇25%噻嗪酮乳液1 200 倍液、40%毒死蜱1 000 倍液進行防治,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葉蟬。該蟲害是獼猴桃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害蟲之一,在若蟲期可選擇10%吡蟲啉3 000 倍液進行防治,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