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護理管理學》指出,心臟病發(fā)病急驟、兇險,極大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冠心病一直以來是嚴重威脅患者的重要疾病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和不良生活方式的逐漸增多,冠心病已成為了一個常見病。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漸攀升,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情緒波動、越來越高強度的工作方式、作息不規(guī)律等都會為身體健康埋下隱患。近年來,在因心臟原因所導致的突然死亡或猝死患者中,冠心病是“第一大殺手”。83%中國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伴有心絞痛發(fā)作。疼痛不僅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影響治療,還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現(xiàn)階段,臨床護理的主流理念推薦疼痛護理,即全面評估疼痛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目前,疼痛已經被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疼痛護理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醫(yī)護人員所重視。合理規(guī)范的疼痛護理也是規(guī)范醫(y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疼痛的影響因素較多,個體差異也很大,而且每個人對疼痛的描述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應以整體的觀點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護理。主要是從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發(fā)作和持續(xù)時間的綜合評估,并且聯(lián)合心理護理。由于患者遭受長期病痛的折磨,會使患者產生不良心理,從而加重病情。因此,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已成為減輕病痛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具體措施上,應該根據(jù)患者疼痛持續(xù)情況制定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選擇適合的評估方式,積極地運用溝通技巧和肢體語言等,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和護理。對于冠心病患者,應重點詢問病史,包括癥狀的特征和持續(xù)時間,重視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評估。
《老年病護理管理學》是2019年由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由侯金榮編著。本書主要介紹了老年病護理管理,分十四章展開論述,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對老年病護理管理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分析;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和常見癥狀體征護理進行了概述;第五章至第十三章針對不同科室的老年疾病護理展開了全面的介紹,包括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感官系統(tǒng)、骨科系統(tǒng);第十四章闡述了老年患者的臨終關懷。本書內容是評估老年病護理的入門書籍,其知識內容十分適合想要深入學習冠心病的疼痛護理理論的相關醫(yī)師和護理人員。本文結合《老年病護理管理學》的相關知識點,以下簡要介紹疼痛護理在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室中的應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對于臨床穩(wěn)定的胸痛患者,應與患者共同討論臨床決策;對患者提供有關不良事件風險、輻射暴露、成本和替代方案的信息,以便充分討論。疼痛護理可從患者的感知、生理反應、行為反應、應對疼痛的認識四方面綜合評估。疼痛程度采用數(shù)字分級法(NRS),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劇痛。疼痛程度分級標準為:0:無痛;1~3:輕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評估時間選擇在入院時進行首次評估。對于疼痛評分≤6分的患者,每日評估2次,連續(xù)評估3天,改為每日評估一次;對于疼痛評分>6分患者每日評估2次,連續(xù)3天;對于評分≤6分者,改為每日評估一次;出現(xiàn)爆發(fā)性疼痛應立即評估,給藥半小時后再評估。心絞痛常呈緊縮感、壓榨感、壓迫感、燒灼感、胸憋、胸悶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訴說為胸部不適,每個人的主觀感覺差異較大,但一般不會是針刺樣疼痛,有的表現(xiàn)為乏力、氣短。典型的心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圍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頸部、咽部、頜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和左手指側,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絞痛還可以發(fā)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頸部等。胸痛不僅僅意味著胸部的疼痛,對于胸部、肩部、手臂、頸部、背部、上腹或下顎的疼痛、壓迫、緊繃感或不適,或呼吸急促和疲勞,均要考慮心絞痛的可能。出現(xiàn)急性或穩(wěn)定性胸痛的患者,應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如果急性心力衰竭或者急性廣泛心肌梗塞,常根據(jù)醫(yī)囑給予阿類片的鎮(zhèn)痛藥,如鹽酸哌替啶和嗎啡等,盡快地緩解疼痛。對于難以忍受的疼痛,根據(jù)病情需要可間斷或者連續(xù)使用,延緩并控制疼痛的加重。飲食應該少吃多餐避免過飽過饑,進行操作時要避免情緒激動和疼痛,同時指引患者做好控制,消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實行人性化的護理,觀察疼痛狀態(tài)。持續(xù)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常提示急性重癥疾病的發(fā)生,或者是原發(fā)病癥下出現(xiàn)了嚴重的并發(fā)癥,應及時處理。
疼痛護理主要是讓患者了解什么是疼痛、為什么要報告疼痛、如何報告疼痛這三個方面,使患者認識到不能忍痛、有痛就要及時報告的重要性。根據(jù)護理制度,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對每個門診和住院患者應進行相應的護理評估,全面把握患者的現(xiàn)狀和診療服務的要求,為制定適宜于患者的診療方案提供依據(jù)和支持。疼痛護理要盡量減少對患者日常功能活動的影響,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和相應的疼痛護理目標。制定疼痛護理目標的原則是使疼痛緩解到一定程度,患者在這一疼痛強度下可以保證基本的舒適和完成一般生命功能。疼痛護理能對患者及時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輔導,對于改變患者的負性情緒,避免意外發(fā)生是必要的。通過詢問患者過去的疼痛經歷和應對方式,有助于理解患者的行為改變,由此疼痛護理對患者的實際需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如果對患者的疼痛不治療,會導致不良后果,導致多系統(tǒng)并發(fā)癥和慢性疼痛,繼而嚴重影響患者各系統(tǒng)的功能、生活質量和康復。另外,未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或評估不全面,與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有關。成功地疼痛護理、控制疼痛有賴于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基礎,讓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疼痛的管理是關鍵,嚴格遵守有效控制疼痛的指導原則,掌握正確的評估方法,實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完善的護理方法,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使冠心病患者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