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進風
文無定法。這幾篇文章,或敘事抒情,或感懷故人,或?qū)懢笆闱椋形臉?gòu)思各有特點。
《稻香》以一只名叫袁花花的貓的口吻,用擬人的手法,描述袁隆平爺爺日常的生活場景和工作畫面,摹寫出了袁隆平爺爺和藹、樸實、堅定的崇高形象。小作者通過袁花花的見聞感受,寄托了對袁隆平爺爺?shù)纳钋袘涯?,謳歌了袁隆平爺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p>
《我的小抱被》一文,小作者主要通過設(shè)問來謀篇布局,讓讀者耳目一新。小作者先敘述引出小抱被,然后以“小抱被,你于我而言,究竟象征了什么呢”總起,接著三問三答:“是形影不離的朋友嗎?”“原來你于我,是家的親切?!薄笆墙o予安慰的伙伴嗎?”“原來你于我,是母愛的寄托?!薄斑€是什么呢?”“原來你于我,是情感的傳遞?!蔽恼聦哟吻宄?,思路清晰。在自問自答中,小作者把“天真無慮的童年”輕松地勾畫了出來,文句間流動著濃濃的懷舊之情。
《夕陽·蘆葦蕩》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小作者用感性的文筆,在現(xiàn)實與過去之間穿梭,細膩地描繪了一幅秋天蘆葦蕩的夕照圖。文中既流露出對眼前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也有觸景生情之下對兒時嬉戲場景的回憶,讀來頗有生活情趣。
當然,“文無定法”非“無法”。上述三篇文章各自獨特的章法結(jié)構(gòu),其實都折射出一篇優(yōu)秀作品所應(yīng)具備的基本要素。
最后,我想說的是,“文章不厭百回改”。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升格,讓敘事更生動,讓描寫更細膩,讓景物更怡人,讓抒情更真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幾篇文章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