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補生
考土木工程之學源自西周,始有司空之設,冬官有工部之稱,設職立官,專掌工程之事;選材委用,獨任興筑之功勞。可惜鮮見專書,僅存體制,閱往古籍,僅唐代柳宗元有《梓人之傳》,韓文公有《圬者王承福傳》。而當時士大夫,大都視匠役為賤流,鄙工藝為末學。昔賢垂訓,致周髀測寰之學,土圭志時之書,神農(nóng)記里之車,合方掌路之法,與工程之學關系極深??v觀世界馳名建筑,如:亞洲中國長城,非洲埃及金字塔,歐洲羅馬皇宮、比薩斜塔、滑鐵盧豐碑等等,此宏工巨制皆出土木工程之學,故使黃埔軍校學員生不得不亟為研究也!
/ 土木工程訓練班教材。
黃埔軍校工兵科除外,附屬軍官研究班(同高教班1 期)曾設土木工程科。1928 年6 月,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奉軍結束后,為減少軍費負擔、從事經(jīng)濟建設,對全國各軍隊進行裁減兵員,其中有下級軍官及政工人員達萬余人。黃埔校史記載:中央軍校為增進國民革命軍各軍下級軍官及政治工作人員之軍事政治知識與技能起見,特設軍官研究班。于1928 年9 月27 日委周址(廣東開平人,保定軍校1 期)為該班主任。10 月5 日委嚴爾艾(云南玉溪人,保定軍校6 期)為副主任。之下設教務處及第1、第2 及政治3 個大隊和1 個土木工程隊,以佘念慈(江蘇贛榆人,保定陸軍速成學堂2 期)為教務處處長,凌光亞(貴州貴定人,黃埔1 期)為第1 大隊大隊長,陳廷璧(云南昆明人,黃埔1 期)為第2 大隊大隊長,萬全策(廣西蒼梧人,黃埔1 期)為政治大隊大隊長,土木工程隊隊長不詳。
該班自主任委定后,即積極籌備,至10 月13 日在中央軍校之東北海林寺設招生處,遂開始招生,前后報名投考者達3000 余人,錄取學員1325 人,編為第1、第2 與政治3 個大隊及土木工程隊。第1 大隊(憲兵組)內(nèi)分第1、2、3 中隊;第2 大隊(警察組)內(nèi)分第5、6、7 中隊;政治大隊(政治組)內(nèi)分1、2、3 中隊;加上土木工程隊(土木工程組)計之共10 個中隊。12 月6 日舉行開學典禮后上課,其各科教育內(nèi)容如下:
1.憲兵科:在使各學員獲得掌管治安警察、軍事警察、國際警察、兼理司法警察及行政警察等職務,所必要之學術與方法。
2.警察科:在使各學員熟諳警察及行政、司法、監(jiān)獄等學,俾得維持地方社會之安寧及秩序。
/ 土木工程訓練班教材之道路工程學。
3.政治科:在使各學員精通三民主義,擔任軍隊與社會之政治訓練工作。
4.土木科:在使各學員得知各種土木工程之學理及實施,如公路及橋梁之修筑,城市之計劃,輕便鐵路及營房之建筑等,以為實行兵工政策之準備。
但各組亦施以一般之軍事訓練及政治訓練,修業(yè)期規(guī)定為一年,計有55 個星期,每星期之授課時間,以42 小時為率,自習時間則視學科之預習復習暨體力之保持而決定焉!
該班自開學以后,即按照教育計劃循序漸進,至1929 年12月修業(yè)期滿,舉行畢業(yè)考試,準予畢業(yè)者共1181 人,28 日與第7期學生同在大禮堂舉行畢業(yè)典禮,校長蔣介石親授畢業(yè)證書。畢業(yè)學員中除憲兵組學員379人,改組為憲兵教導隊實習勤務外,其余均分發(fā)各機關服務。政治組分發(fā)各省市黨部239人,各軍師政訓處50 人;警察組分發(fā)南京警察廳113 人,各省市公安局328 人;土木工程組分發(fā)各省市建設廳工務局72 人。
關于該班受訓生活情況,政治大隊學員宋東甫回憶:
我是山東嶧縣人,自濟南第一師范畢業(yè)后,于1926 年7月參加國民革命軍第4 軍政治部北伐宣傳隊,任少尉隊員。1928 年北伐告成,各軍裁減政工人員,凡被裁人員可自愿投考中央軍校軍官研究班,我經(jīng)考試合格成為政治大隊學員。本班訓練生活情形有下列各項:
一食:每日三餐,四人一桌,每餐時限十分鐘。早餐是稀飯和饅頭,另有四小碟分放白糖、花生米、辣椒、醬菜;午餐是四菜一湯和饅頭;晚餐是四菜一湯和干飯。逢星期日或節(jié)日額外加肉,每人一份,湯盡吃。我是少尉薪待遇,每月除交伙食費外,尚余十幾元個人掌握。
二衣:著裝系軍服,夏裝單軍服兩套,冬裝棉軍服一套,每人軍帽一頂,鞋(膠、皮各一)襪兩雙,襯衣褲兩套;發(fā)皮帶兩條,校內(nèi)束腰皮帶(士兵皮帶),外出束武裝皮帶(軍官皮帶),此為本校學員與學生外出著裝不同之點。每逢星期日或節(jié)日出校須換外出服,夏裝是黃咔嘰軍服,冬裝黃呢絨軍服及大衣。
三?。阂驅嬍也环蠓峙?,兩張雙層木床并在一起,木床之間只能通行一人,上鋪者須蹬床柱所釘橫木,上下鋪者每月一輪換,以均勞逸也。
每日起床號音一響,立即起身著裝,趕赴漱洗處刷牙洗臉,然后整理內(nèi)務(分日常與假期整理),這是重要活動之一。日常整理即每日起床后必須整理鋪蓋,入班時發(fā)給每人兩條軍毯,一床棉被,一條白被單,一個枕頭;一條軍毯鋪在床上墊底,再鋪上白被單,其余軍毯、棉被、枕頭,必須依照內(nèi)務規(guī)定放置。先將軍毯疊成四方塊(像刀切的豆腐干一樣),然后兩手各拿一塊長方形木板子,慢慢地下壓摩擦,使其見棱見角再放鋪的正中,棉被也如法操作,輕放在軍毯之上,形狀與軍毯一樣,而后再將枕頭也得弄得有邊有棱,放在靠近軍毯的左側或右側。逢星期日八點鐘之前,學員必須站在床邊等候檢查內(nèi)務及著裝,由大隊長率領各隊長依次分別檢查;檢查完畢吹放假號,各隊學員便換上外出服陸續(xù)出校,假若有學員被檢查出一項不達標,即罰禁足,不準出校門。
四行:集合必須做到:第一、動作迅速;第二、排面高低有序;第三、服裝整齊。每日無論早操、會食、上課,只要集合號一響,必須趕快跑去站隊,慢了會被罰站,非有隊長命令不準歸隊。夜間緊急集合是主要的訓練課目,也是防備敵人偷襲或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行動。不過在一開始訓練中,由于心里慌張,常發(fā)生丟盔卸甲、滑稽可笑之事,當然不免受到處罰,輕則禁足,重則禁閉。學員猜不準夜間何時集合,為求迅速便時常和衣而眠,隊長雖然知道,亦不多加干涉,且云:‘軍人在戰(zhàn)場上哪有脫衣睡覺的,學員們自愿和衣睡眠,未為不可。’此外,野外演習也是重要課目,亦稱打野外,即作戰(zhàn)演習也。畢業(yè)前舉行野外演習,先以排連對抗,而后以營團對抗,以至師旅對抗,每次演習結束,均由裁判官評點也!”
中央軍校成都分校(1935—1938)開辦之初,條件極為艱苦,主任李明灝(湖南醴陵人,日本士官13 期)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第一、二期同學錄》序言曰:
乙亥(1 935 年)秋,奉命籌備成都陸軍分校,草剏之始,百度艱難,先于城之西北隅,覓得陸軍小學、武備學校故地,荒廢已久,蓬蒿沒人,盡敗瓦頹垣,略存其想像;乃鳩工庀材,分修理、建筑兩部分,逐次進行,閱四月始得舊者新之。就川黔中所保送之編余軍官中甄別能否,前后得六千人,區(qū)之為一、二期,各占其數(shù)甄取之半數(shù);先期入者居修理部分,以為新者少計日程,功而以二期居之;種種牽特,工固之久不就,繼于校之隙地,圍以蘆藩,支帳幕,為暫時起居講習之所。
/ 成都分校北較場相鄰道路更名對照圖。
成都分校只辦了第1 期(1935 年11 月至1936 年11 月)、第2 期(1936 年3 月 至1937 年10 月)兩期,計畢業(yè)學員6000余名。1936 年4 月15 日,第1、2 期學員同在北較場舉行開學典禮后,分別在軍官、團警、交通、土木工程4 個訓練班學習,而土木工程訓練班(少將班主任馬嗣良,四川綿竹人,陸大4 期)學員入班后,即參加校內(nèi)外建筑勞動服務。1936年西安事變發(fā)生時,班主任馬嗣良負責督率全體學員構筑防御工事,從城北門(校后門)挖筑坑道式工事,迂回通至南邊大校門(校前門),并在大校門前構筑堅固地堡,全體學員不分晝夜抓緊修筑完成并撰文為記。另有關成都分校校史詳見《黃埔》雜志增刊《黃埔軍校分校史料匯編》,恕不贅述。
筆者藏有1936 年中央軍校成都分校出版的《河工學》《橋梁學》《道路工程學》三冊,均為土木工程訓練班教程。翻閱《道路工程學》中《仁風里至校門路面施工細則》時,看到總則第一節(jié)寫道:“(一)長度365 公尺。(二)寬度12 公尺,北側步道寬2 公尺,半路拱斜度為一比三十(見截面標準圖)。(三)施工制度,全部工程由本校土木訓練班第一、二期學員擔任,并酌技術工人辦理?!蓖ㄟ^總則這段文字得知,從仁風里到成都分校校門的道路,是由土木訓練班第1、2 期學員負責施工的,也正是學員們在回憶文章中所指的勞動服務。而如今的地圖已見不到 仁風里 名稱了。對比1933 年陸地測量部與1947 年國防部測量局所測一萬分之一成都市街圖,明顯看出校本部 北較場 在清末民初時規(guī)模并不算大,直至1935 年開辦中央軍校成都分校始,到1938 年總校遷此,范圍才逐步擴張,不但將五擔山劃入校區(qū)之內(nèi),而且相鄰街道也易新名 南邊苦竹林街改名江漢路,西邊豐椂蒼街改名昆明路,中間觀音堂街改名黃埔路,東邊 仁風里改名洛陽路。
武擔山,又名五擔山,其實它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高約20 米、寬約40 米、長100 余米的土丘,西高東低,中間凹下,首尾凸起,呈馬鞍狀,兩端分為東臺、西臺。東臺有一座六角七級磚塔,高約20 米,在 上 世 紀80 年代前是成都市最高的建筑物;西臺有一木制六角古亭,均建于清代??箲?zhàn)時期,軍校又于山頂建一望亭,在軍校閱兵老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武擔山上有一塔二亭。武擔山為蒼翠之地,塔亭輝映,可謂軍校之微型公園。每逢課余假日,常有師生聚于山上談笑風生或吟詩作文。在他們的日記和文章中時常提及的軍校風物,多是這山上的一塔二亭。
1936 年10 月成都分校第1期學員畢業(yè),并征文《一年來軍校生活之回憶》。1 1 月28 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學員畢業(yè)紀念特刊》出版,選登了各訓練班畢業(yè)學員來稿,其中兩篇為土木工程訓練班畢業(yè)學員所寫,現(xiàn)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土木1 隊學員胡勇為云:
第1 期同學3000 余人,均于1935 年11 月20 日 入 校。我報到后,編在土木訓練班第1 隊受訓學習,對一年軍校生活,吾言之“四苦五樂,自負有二”:
當時本班預定的東院校舍,尚在維修中,大而講堂寢室,小而床鋪桌凳,一概付之闕如。全班就在城墻上而分劃區(qū)段,支起帳幕以住以宿,晝則風雨侵衣,夜則霜露濕枕;以曠壩作教室,鵠立聽講,細雨蒙面,不暇顧及。以太空作食堂,以大地為餐桌,屈膝舉箸,抱首而食。如是者月余,然后峨眉山軍訓團之小凳,相繼運來;本隊同學各領一個,以備坐用,列置于帳幕后面,食飯上課,則隨身攜往,隨身攜還,損壞則釘之以釘,松脫則系之以繩,愛之如寶貝,護之如嬰兒,一時不見則惟恐遺失;有人借坐則恐損壞,蓋至此而更知器物之不可不愛惜也!如是者兩月,而后房舍完成,用具粗備而移居屋中;此飲食居處之苦,乃苦之一。
/ 圖中背景為武擔山上一塔二亭。
軍校為養(yǎng)成愛惜時間,及動作敏捷計,對于時間規(guī)定,分外短少。每晨起床,3 分鐘后,即行點名,著衣走路,稍有遲緩,即落伍而受罰。收早操后20 分鐘之內(nèi),即開早膳,整理內(nèi)務,打纏綁腿,洗面漱口,入廁解便,均系必須了結之事;如動作稍遲,內(nèi)務服裝,有一不整,當然受罰,而洗漱解便之事,有一未能完結,尤屬苦狀難言。昔大禹惜寸陰,陶侃惜分陰;吾同學,蓋秒陰亦不得不惜;至此益知時間之具可愛,作事之迅速也!此時間之苦,乃苦之二。
星期放假,學校又為整肅軍容,及養(yǎng)成遵守時間之習慣計;街上不準坐包車,回校時間不準逾限,坐車或逾限,有一則令其退學。因此,每次外出,均系步行,而一日之內(nèi),十鐘之間,時而東外會友,時而西門赴約,時而沐浴,時而購物,仆仆往來于各街之間,朋友有約而不能踐,以致失和者,乃常有之事,有家室在省者其痛苦尤為甚焉!此星期外出之苦,乃苦之三。
初入校時,學校為鍛練身體,充實精神,以為求學之基礎計;每次操場多練跑步,由10 分鐘以漸增至1 小時;每值星期六日早晨,全大隊集合,由大隊長率領,從校內(nèi)出發(fā),跑至少城公園,并環(huán)跑公共體育場數(shù)周,復跑回校;時間常在80 分鐘以上,每次收操,汗水無不濕衣兩三層。此下操之苦,乃苦之四。以上四者,非苦而有益者乎!
然則樂而難忘者,又為何也!三月以后,新舍備完,爰居爰外,既適且安。因思吾人當此內(nèi)憂外患,國步艱難,上下相愛之際,農(nóng)村破產(chǎn),盜匪充斥,民不聊生之時,猶能卸卻責任,抽身求學;住有日光充足,空氣流通,清潔整齊之房舍;學有博聞強識,循循善誘之教官;睡則夜能安枕,饑則飲食已陳,起居有定,飲食有節(jié),精神勃勃,興趣盎然;較之去年冰天雪地,苦干窮干,饑干寒干,帶病也不敢不干之生活,相去真有天堂地獄之別,安得不樂乎!此乃樂之一也。
吾校軍事、政治、訓育、土木工程各教官均系國內(nèi)專家,多識書善教;每次講堂,興趣叢生,樂聽不倦,忽忽之間,而下堂號音又吹奏矣。每日八次講堂,不覺倏忽即過;此樂之二也。
去歲寒冬,野外演習,整隊出發(fā),背槍而行,儼然有歌詞中“槍在我們的肩膀,血在我們的胸膛,我們來捍衛(wèi)祖國,我們齊赴沙場”之慨;行至堂外,全隊同唱“不怕雪花涌,不怕朔風狂”之歌曲。而湊巧之風雪,飚飚拂面而至,尤儼然有開赴東北,對敵作戰(zhàn)之神情。而街間民眾,無不相聚嘆服,謂吾校之軍紀良好,軍容整肅,氣勢雄壯,態(tài)度軒昂,為從前所罕見。吾同學亦以捍衛(wèi)國家,保護人民之軍人而自負。歌聲悠揚之中,自慰之樂,不可言狀;此乃樂之三也。
我在講堂聽受之土木工程各種學科,如測量學、施工學、道路學、鐵道學、河工學、橋梁學種種。講堂上有所不能了解者,一經(jīng)實習則徹底了解,疑團冰釋,胸中豁然。此實習之樂,乃樂之四也。
每日晚餐后,天色未黑之前,閑登城墻,極目而望,小溪附影,綠竹長青,而春花夏卉,秋霜冬雪,四時之景象萬變不同,尤顧得鄉(xiāng)村逸趣,此乃樂之五也。
以上五者,非樂而難忘者乎!
然則自信自負而自慰者,又為何也!吾校因開辦之始,設備未全,官長同學,均異常努力,硬干苦干,以精神補物質之不足;上而主任長官對于講堂自習,不時親來巡視;下而大隊長以下各官長每次集合,無不親到。而同學等亦特別自愛,精神異常振作,舉動格外迅速,每次號音未畢而集合已齊。至內(nèi)務清潔,尤無時無地注意之。所以校長來檢閱時,謂吾校之精神,大有可觀,同學均自以為系平時努力所致,而非偶然獲得之虛譽;此自信自負者一也。
吾校注重勞動服務,每星期必修筑馬路一二次,官長荷鋤于前,同學相隨于后。分班工作,輪流唱歌,每次工作結果,均較工人效率為多。所謂勞動習慣,服務精神者,業(yè)經(jīng)養(yǎng)成久矣;此自信自負者二也。
土木2 隊學員趙遙青曰:
入校前的我,已飽嘗了世路艱難,看透了人心險惡!意志力薄弱的我,已漸形成消極的人生觀了;所幸去年考入本分校肄業(yè),年來受官長之薰陶,同學之勉勵,已將過去青年不應有的思想,完全消磨殆盡,而變成積極的人生觀了!回憶一年來的軍校生活,實有不能忘懷的如下事:
(一)受制之晨——從帳幕搬到新樓之后,隊長對于訓練學員遵守時間和規(guī)定非常嚴格;每天起床,不準遲起一分鐘,不準早起一分鐘,也不準穿著軍褲和襪子睡覺,同學們因吹起床號后,不到兩分鐘就要點名出操,恐時間來不及的關系,所以每天都有些同學悄悄地穿著褲和祙睡覺,還有同學悄悄地早起幾分鐘;哪知在一個星期日起床前的五點鐘,隊長便揭開鋪蓋實行檢査,結果檢查出穿著褲祙睡的有40 幾個,悄悄早起的有30 幾個,那天都被罰了禁足,我因早起5 分鐘去小便,也未得到隊長的原諒,與他們同罪受罰,真是倒霉!
(二)一頭大汗——本校對于訓練學員遵守時間特別重視,故星期日如遲回校幾分鐘的同學,便馬上開除,絲毫不徇情,同學因此不知“犧牲”了多少!一個星期日的下午,朋友請我到少城公園會餐,在狂飲高興中不覺快要黃昏了!當時我的表還有20 分鐘就到了收假的時間,彼處到校步行要需40 分鐘,而學校又不準坐車,弄得我手忙足亂,便不顧一切地跑起步來,一直跑到學校,沿街的市民見我獨自一人快跑,像去捉小偷似的,弄得他們莫名其妙!幸好到了校門剛剛吹收假號,各大隊已在報告人數(shù)了,同學們見我到了,都很親熟地安慰我!但是大汗已濕了我的外出服,假如不是跑得快,我的前途那天便會斷送;能挽救這次危險,完全是動作迅速的大功勞!所以戰(zhàn)勝的原則,是要迅速確實。
(三)野營修路——舉行春季野營演習出發(fā)之晨,我們背著全套武器和裝具,行進在成都至新都泥濘的道路上,我感覺負擔很重而很吃苦的!并且走了20 里路都不卸裝休息,當時暗中很怪官長不下休息命令;同時倏想到我們今后對于國家也會有如此重負,或許更有十百倍重擔呢!這時自己的意志陡然興奮起來,武器裝具忽然輕多了!才知道意志的堅決,是可以支配一切的。行至三河場的一條舊街時,見街市馬路異常泥濘污穢,本隊就在這條街的古廟里宿營;午餐后,便協(xié)同各隊補修這條街,各以圓鍬面盆為補修工具,鏟高填低,再以細砂鋪其上,然后用壓路機碾平,不到4 個鐘頭,便修成了一條新式的街道;這是本校藉野營機會,為老百姓謀建設的開始。
/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開學典禮紀念特刊。
(四)歡聲笑語——那天晚上,我們在廟內(nèi)的戲樓上,演雙簧、說笑話、唱京調(diào)、哼川腔;大家正極快樂的當兒,突然在歌聲沸騰中,吹奏緊急集合號了,頓時歡聲消失,全場景象倏變,只聽著刺刀裝具和跑步的聲音,這是本隊開始夜間演習的第一次。
一日在三河場一座山上演習攻防結束,我們在草地上午餐,熊弼少校區(qū)隊長拿著相機拍照,又將他自己的十多張相片給我們看,當同學們正爭看的當兒,他說:“送給你們好了!”登時很多同學搶他手里的相片,他無法應付,便拿著還未散完的相片就跑了,大家像小孩天真爛漫地追著他,都想得他的相片做紀念;這是熊區(qū)隊長平素勤慎爽直,誨人不倦的表現(xiàn)。每天演習歸來,熊區(qū)隊長便拿出他自己在歐洲買來的留聲機,放片給我們聽,使我們疲勞的身體,得著相當?shù)恼{(diào)劑,他說西歐各國一般貧民的家庭,大半都有一架收音機,以作每天忙碌勞頓的慰籍,而我國人民物質的享受,較之實在望塵莫及,可見中國貧弱極了!當時我便有一種感想:今后要想使我四萬萬同胞,都有一架留聲機或收音機的享受,那么將靠我們?nèi)瑢W為他們創(chuàng)造。
(五)抽簽分發(fā)——畢業(yè)考試完竣,即行畢業(yè)典禮,而后分發(fā)出校;本大隊對于分發(fā)問題,系用抽簽的辦法來解決,但可以互相掉換簽條,那兩天掉換簽條的情形,好似熱鬧的市場掉換銀票,因為同學們風聞哪個機關有辦法,便拿著自己的簽條到各教室去喊:“津浦路掉湘黔路”,“粵漢路掉成渝路”,“隴海路掉京滬路”……至于抽調(diào)水利或不愿去之地的同學們,拿著簽條到各教室喊掉了兩天,但是沒有一個人瞅睬,他們只好垂頭喪氣,隨時在無意中發(fā)出嘆聲:“倒霉!”其實這一年來,陸續(xù)開除的同學以百數(shù)計,死亡的也很多,而我們能夠順利的在第1 期土木班畢業(yè),都值得慶幸!
該班畢業(yè)學員分發(fā)到各省公路局工程段之后,不負國家培植、官長苦心、父母劬勞,努力踐行總理遺教,服務于社會,從事經(jīng)濟建設,先后新筑及修筑了川湘、川陜、川滇、川黔公路,對于保障物資運輸暢通而取得抗戰(zhàn)勝利,其功不可沒。1950 年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修筑川康青公路,原土木班學員有100 多人參加筑路,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附錄
《修正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畢業(yè)學員候差實習暫行規(guī)則》
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成都分校畢業(yè)學員,奉派軍隊或團隊候差者,稱為附員,令派警察或交通等機關實習者,稱為實習員,其在隊候差,或在機關實習,除特有規(guī)定外,悉依照本規(guī)則辦理。
第二條 各學員分發(fā)手續(xù),應由分校于畢業(yè)以前辦妥,派在軍隊者呈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發(fā)表,分令各部隊遵照,其分在省府或交通等機關者,呈由行營咨請行政院長發(fā)表,分令各有機關遵照。
第三條 為辦理前條事項便利起見,必要時,得由有關各機關派員,臨時組織派遣委員會辦理之。
第二章 階級及期限
第四條 附員及實習員,在未補實缺以前,均照原階級,但遇缺補實時,分發(fā)軍團隊,護路隊之附員,上校得低一兩級,中少校上尉得低一級,中少尉仍以原階級,準尉則以少尉分別授職,分發(fā)交通,警察及其他各機關之實習員,分別授以各該機關內(nèi)相當之實職。
第五條 附員候差,尉官三個月,校官六個月;實習員實習,警察四個月,土木六個月;期滿應即補實,其成績優(yōu)良者,得不俟期滿,遇缺隨時補用。
第三章 待遇
第六條 附員及實習員,自報到之日起,由被分發(fā)機關按照左列規(guī)定,每月給予津貼,補實后,隨即停發(fā)。
準少尉十五元,中尉二十元,上尉二十五元,少校三十元,中校卅五元,上校四十元。
第七條 前項津貼,軍隊團隊在截曠,省府及交通等機關在預備費,或臨時費下開支。
第四章 附則
第八條 附員及實習員,在候差或實習期間之教育考績及應遵守事項如左:
附員與所在部隊之同階級軍官同。
實習員遵照內(nèi)政部警官高等學校畢業(yè)學員,分發(fā)實習綱要及交通、鐵道部以前項頒布有關各法規(guī)分別辦理。
第九條 本規(guī)則如有未盡善事宜,得隨時以命令修改之。
第十條 本規(guī)則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