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彭 茹
以全景視域理念為指導思想的英語單元復習課,聚焦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依托課堂教學環(huán)境,使語言目標精準化、學習過程情境化、反饋評價多元化、復習效果可視化,從而提高單元復習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教師單元復習課的設計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在落實教師學科素養(yǎng)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教師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參上的單元相關內容,把本單元各板塊內容進行整合與重組,確立本單元的話題為“上學的交通方式和日常的交通規(guī)則”;話題功能為“能用英語正確提問和表達上學的交通方式”;結合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和在作業(yè)、練習、小卷及口語表達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確定本單元的復習目標。
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復習,能會說、會寫、會用by,subway,slow down,must,wear,pay attention to,traffic lights,Germany等單詞和短語。
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復習,能理解和運用關于交通運輸方式這一話題的語言表達形式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must ...,Don’t... 能準確描述上學的出行方式,并就交通安全提出具體建議。
教師圍繞本單元話題和主題設置各項活動,讓學生在情景中復習上學出行方式和交通規(guī)則的介紹及遵守,結合課前作業(yè)、課堂作業(yè)、課后作業(yè)的設置與實施,進行從單詞到短語、從短語到句式、從句式到語篇,逐步遞進的學習過程,由知識識記到綜合運用。
強化交通安全意識;拓寬視野,回顧交通文化差異,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本單元的重點為出行方式的表達;難點為區(qū)分交通方式介詞短語做方式狀語和交通方式動詞短語做謂語。
從單元復習內容、內容確定依據(jù)、解決方式、預期目標四個角度,來探索全景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有效途徑(詳見下頁表1)。
表1 Ways to go to school單元復習課內容
在新授課及平時測試過程中,學生對于元音字母在開音節(jié)和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以及相同字母組合的不同發(fā)音掌握得不是很好。如字母a在plane和plan中的發(fā)音;字母組合ear和ow在不同單詞中的發(fā)音,如early,wear和slow,down。針對這一問題,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前作業(yè)進行復習。
作業(yè)1:課堂教學發(fā)音規(guī)則總結,以字母a為例,展示元音字母在開音節(jié)和閉音節(jié)中的讀音規(guī)則。
作業(yè)2:課前作業(yè)語音訓練題。
通過這兩種方式的結合,學生能準確辨析開音節(jié)、閉音節(jié)中元音字母發(fā)音,并準確朗讀相同字母組合在不同詞匯中發(fā)音,達到預期的效果。
依據(jù)學生平時完成作業(yè)和小卷的書寫情況,反饋出本單元詞匯的易錯點有兩類,一類是詞性、詞義混淆的單詞,如Germany和German;另一類是拼寫錯誤的單詞,如traffic,attention。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來歸納、梳理易混詞匯音、形、義三方面的特點,同時用Germans speak German in Germany來巧記用法,并通過課前作業(yè)的方式來解決本單元易錯詞匯的拼寫問題。
詞法復習的重難點是運用介詞短語和動詞短語準確表述出行方式,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可以采用“開火車”和“找朋友”兩項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在課堂作業(yè)卷中可以設置句型轉換和連詞成句兩類題型進行鞏固訓練,幫助學生熟練、準確地運用這兩類短語表述出行方式。
結合本單元話題和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參照課標(附錄五)話題項目表中交通標志這一項目,教師設置了語境填空的課堂活動,結合話題交通運輸方式,整合出行方式和交通規(guī)則對話,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真實情景下的對話交流,運用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on a.../in a...;Don’t...以及...must...進行對話交流。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對話之后,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課堂作業(yè)中,選擇再默寫一遍自己完成的對話,完成從語言表述到文字表達的轉換,完成思維的遞進。
結合本單元話題和學情,關注單元復習課的整體性和關聯(lián)性,對教材進行適當整合,創(chuàng)設情境,把“用語言做事”的英語教學理念落實到復習課教學實踐當中,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通過設置寫作活動來幫助學生完成復習課上思維的延展和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意識和語言運用的實踐能力。
“新”:在單元復習過程中,對于目標的確立、內容的選擇、教法的運用、活動的設計要力求新穎。從而避免學生對復習課的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
“精”:以學習目標的達成為核心,整理并鞏固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再現(xiàn)重點,解決難點,補充學生復習前的知識及能力的短板,使單元復習課教學“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實”:教師上單元復習課時要務實,所有的設計都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循序漸進地發(fā)展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鞏固舊知:單元復習課就是幫助學生重溫已經學過的知識,對已獲得的知識加以歸納、總結、概括,使已有知識變得網(wǎng)狀化、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
培養(yǎng)能力:掌握一門語言的最終目標就是能夠用這門語言去做事情。有效的復習課要通過訓練,使學生真正地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使他們從知識積累階段提升到知識運用階段。
激發(fā)興趣:精心設計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課堂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展示自我的機會,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形成策略:在單元復習課中,教師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途徑和規(guī)律,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做好鋪墊和準備。
基于復習內容,設計課前、課堂和課后作業(yè):課前作業(yè)的設計要以反饋新授課中易錯點掌握程度為目標,學生以讀或寫的方式完成,屬于記憶性、基礎性作業(yè),要求學生在上課前一天獨立完成;課堂作業(yè)以突破難點、綜合運用為目標,同樣是以讀或寫的方式完成,屬于結構性、理解性作業(yè),要求學生當堂課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課后作業(yè)以構建單元知識的內在結構、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為目標,以書寫為主,背誦為輔,屬于應用性、研究性作業(yè)。
基于學情,設計分層作業(yè)?;趯W生能力的差異性,設計知識鞏固型、實踐活動型、拓展探究型等不同類型的作業(yè),體現(xiàn)作業(yè)的選擇性和層次性,給不同程度的學生自主選擇權,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展示,信心得以增強,促進不同程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全景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內容進行重新建構的重要過程,教師依據(jù)教材、課標和學生實際掌握情況確定教學重難點,根據(jù)英語復習單元的話題語境,有機整合單元內各板塊內容,以單元話題為主線,以文本語篇為載體,以具體語境為媒介,以課程作業(yè)為手段,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語言輸出活動,夯實語言基礎知識,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英語思維品質,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