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鑠
在教師生涯開始的第一天,我站在鏡子前換了好幾套衣服,對著鏡子幻想自己在教育某個不聽話的學生,或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圍著我問各種問題,思考著進班要說些什么。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踏上講臺時,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和臺下一雙雙眼睛對視的時候,我看到了期待、熱情和希望,頓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作為一個新手班主任,第一天學生就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有一名學生沒有請假就偷偷跑出去了。當我找到他后,他始終高昂著頭看向一邊,眼睛里是與年齡不符的倔強。我生氣地離開辦公室,吃完晚飯回來見他還在這里站著,頓時心軟了下來。于是,我回宿舍拿了一袋面包和一盒牛奶塞給他,讓他趕緊拿著東西去上課。他不好意思拿,但我堅持給。之后,他開始主動幫助我處理一些班級的事務,也加入了學生會,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面對幾名犯錯誤的學生時,我把他們的家長請到了學校。我沒有當面指責學生的不是,而是夸贊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并要求學生仔細看看父母的手,看看父母沒來得及換的帶著泥點的衣服。我記得有一名學生的母親是在學校食堂工作,因為當時是冬天,她凍裂的手像是因干旱了許久而龜裂的地面。我拉著他母親的手讓他看時,他蹲在地上哭了起來,自此再也沒有生過一次事端。這讓我始終相信,教育是根植于愛的。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個在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我清楚地知道農(nóng)村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渺小,課余生活是多么單調(diào),學習資源是多么匱乏,甚至有一些孩子十幾年都沒有去過城市,也沒有坐過火車……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斷豐富自己,把自己在各個城市的所見所聞所感穿插在教學當中。有位學生在作文里寫道:徐老師像一位導游,把山水和人文講解得繪聲繪色,讓我從此愛上了語文。
因為熱愛,我總會用心和努力。關(guān)于親情,學生談的大多是雨天母親送傘,生病母親背著去醫(yī)院,我鼓勵學生觀察母親的頭發(fā)、雙手、身軀、步伐,記錄和母親相關(guān)的故事。關(guān)于寫景作文,我不止一次地想帶學生去美麗的大自然,感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奇壯麗,去看草叢中星星點點不知名的小黃花、沖破土壤的嫩芽、樹枝上的新綠,去感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饋贈。這些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眼界,還滋養(yǎng)了學生的內(nèi)心。
轉(zhuǎn)眼間,我已在教師這一崗位上度過三個年頭。細數(shù)其中感悟,與其說是教師教會學生成長,不如說是學生給了教師成長的機會。在一次小詩歌寫作中,一名學生寫道:外面的雨沒有停,正如我手中的筆,此刻,我不知要寫些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定是我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東西。我不禁深深感動。我愿扎根于鄉(xiāng)村教育的沃土上,守住一方凈土,安于三尺講臺,和孩子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