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青/江蘇
清晨或下午,忽然就想起那些面孔,坐在馬路邊。
菜籃子里,裝著青菜,韭菜,大蒜,秧草,菠菜,生菜……
翠意的蔬菜,與那些面孔,形成了鮮明對比。
臉上堆滿了滄桑,卻沒有絲毫憂傷。
那是幾位八十余歲的老婆婆,多已滿頭銀發(fā),每天都會在普濟(jì)村的路邊賣菜。
菜都是自家菜地里剛采摘的,沾有江南泥土的芳澤。一種屬于水鄉(xiāng)的原生氣息。
在附近做工的人下班了,路過這里,往往會捎上一把菜帶回家。
春風(fēng)拂面,落日余暉。
她們很和藹,她們不會微信,她們只收紙幣和硬幣,她們只賣小分量的菜。
她們喜歡古樸的方式。
落羽杉赤裸的黑線條,漸漸添上了綠意。
春天就這樣開始了,在千里鳥啼聲中,在江南的煙雨蒙蒙中,在旅人孤寂的眼神中。
喜鵲的巢穴,搭在筆直的落羽杉上,高度恰到好處,讓覬覦的蟲獸夠不到,讓狂風(fēng)驟雨也吹不掉。
一株樹挨著另一株樹,我相信彼此友好的兩家喜鵲,如同人類,巢穴也會毗鄰而居。
清晨,它們用鳴叫聲互相喚醒,揮著花翅膀互相致意,而后一起攜伴出去覓食,又在黃昏里身披霞光歸來。
沒有喧囂,唯有寧靜。
三月初至,落羽杉長出新的羽葉,緩緩遮住羞澀。巢穴里是否有新的生命,悄悄破殼而出?
與鳥為鄰,遠(yuǎn)離傷害。與鳥為鄰,心皆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