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西德保縣地震地質災害特點及對策分析

      2022-12-22 01:27:06張杰瓊補祥譽陳紅波周芳靜岑汶汶
      四川地震 2022年4期
      關鍵詞:危巖災害

      劉 亮,張杰瓊,補祥譽,陳紅波,周芳靜,岑汶汶

      (1.廣西百色市自然資源局,廣西百色 533000;2.廣西百色市右江區(qū)自然資源局,廣西百色 533000;3.廣西百色市德保縣自然資源局,廣西百色 533000)

      百色市德??h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南部,地處東經106°09'~106°59',北緯23°01'~23°39',全縣總面積2 575 km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德??h常住人口為269 758人。據中國地震臺網資料,2021年8月4日德??h發(fā)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10 km;9月11日又發(fā)生4.3級和3.3級地震,震源深度分別為10 km和6 km;經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震局聯合會商認為8月4日4.8級地震和9月11日4.3級地震震源相同,為同一地震序列。9月12日鄰近德??h的靖西市發(fā)生3.0級余震,震源深度6 km。8月4日廣西德保4.8級地震以來,廣西地震臺網共記錄到地震25次,其中4.0~4.9級地震1次,3.0~3.9級地震1次,2.0~2.9級地震1次,1.0~1.9級地震8次,0~0.9級地震14次。廣西德保4.8級地震后,德??h及其周邊發(fā)生地震的頻率明顯增強,以中小地震為主。由此引發(fā)一系列次生地震地質災害。地震災害具有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頻度較高、次生災害多等特點,作為群災之首,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車用太,2002;趙永旭等,2012)。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包括地震震級、震源深度、發(fā)震地點、震中距、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區(qū)人口密度、經濟發(fā)展程度等(盧海峰,2021;殷翔等,2021)。地震直接災害造成建筑物破壞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冒水等地表的破壞,由此造成人員的傷亡和直接經濟財產損失,如何預防和快速響應地震地質災害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社會的極大關注。本文以廣西德保4.8級地震前后德??h在冊的地質災害數據為基礎,分析地震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結合地質災害分布規(guī)律,探討地震地質災害防治應對措施,為地方政府地震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撐。

      1 德??h地質構造

      德保縣內出露地層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和三疊系,其中三疊系、泥盆系分布最廣(圖1),三疊系主要分布于德??h東部及西北部,以泥巖、砂巖等軟弱碎屑巖為主,局部夾泥灰?guī)r、灰?guī)r及白云巖;泥盆系主要分布于德??h的中部及南部,以碳酸鹽巖堅硬巖為主,主要為灰?guī)r、泥晶灰?guī)r、白云巖夾白云質灰?guī)r、燧石灰?guī)r、硅質巖、硅質泥巖等;石炭系及二疊系地層主要分布于德保縣的中部地區(qū),兩個時代地層呈條帶狀分布于泥盆系的外圍,以堅硬的碳酸鹽巖為主,巖性為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白云巖夾少量硅質巖及硅質泥巖;寒武系小面積分布于南部龍光鄉(xiāng)及北部紅泥坡一帶,由較軟弱的碎屑巖組成,巖性為頁巖、粉砂質頁巖夾砂巖、硅質灰?guī)r等,在欽甲花崗巖接觸帶,為熱變質成因的角巖、大理巖、矽卡巖。第四系主要發(fā)育殘坡積層,河流沖積層不甚發(fā)育。巖漿巖小面積分布于南部燕峒鄉(xiāng)欽甲村內琴屯一帶(即欽甲花崗巖體)。

      德??h處于南華活動帶的右江再生地槽靖西—田東隆起構造單元內,大致經歷了加里東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三個較為明顯的構造發(fā)展階段,各階段產生了不同規(guī)模、不同性質、不同序次的構造形跡,組成了錯綜復雜的構造格架。區(qū)內構造總體上以北北東向、北西向構造最發(fā)育,其次為東西向構造及弧形構造(圖1),區(qū)內主要構造形跡有8個褶皺、9條斷層(或斷層組)。與本次地震關系最密切的是峝干—摩天嶺斷層,該斷層長度約30 km,西段向南西彎轉。斷層舒緩波狀,傾向340°~360°,傾角48°~80°。斷距350~600 m,切割P~T地層。沿斷層帶發(fā)生硅化、糜棱巖化。

      圖1 德??h地質構造簡圖及地質災害分布圖

      2 德保地震前后地質災害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2.1 德??h地震前后地質災害特點

      在德保4.8級地震前,德??h地質災害共有77處,其中危巖56處,占震前地質災害數量的72.73%;次為滑坡,共15處,占震前地質災害數量的19.48%;此外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穩(wěn)定斜坡地質災害各2處,各占震前地質災害數量的2.60%。

      德保4.8級地震后,由于區(qū)域內以中小地震為主,地震影響范圍有限,地質災害多集中在震中10 km 范圍內,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為危巖,引發(fā)的9起地質災害,危巖占8起。德保縣現有在冊地質災害點86處(表1)。地質災害類型仍以危巖為主,達到65處,占震后在冊地質災害數量的75.58%;次為滑坡15處,占震后在冊地質災害數量的17.44%;此外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穩(wěn)定斜坡地質災害各2處,各占震后在冊地質災害數量的2.32%。就地質災害規(guī)模而言,德??h地質災害以小型為主,為80處,占現有在冊地質災害數量的93.02%;中型6處(危巖、滑坡各2處,泥石流和不穩(wěn)定斜坡各1處),占地質災害數量的6.98%;無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整體而言,德??h連續(xù)發(fā)生的中小地震對地質災害的發(fā)生有一定影響,直接災害主要表現為建筑物的開裂、不均勻沉降、倒塌等(圖2),次生災害主要表現為山體的破壞、危巖的松動失穩(wěn),進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壞(圖3、4)。就類型而言,地質災害的類型與地層巖土體類型關系密切。德??h滑坡、泥石流多分布于三疊系軟弱碎屑巖地層中,受斷層構造影響不明顯;危巖、崩塌、地面塌陷、不穩(wěn)定斜坡地質災害主要分布于泥盆系地層中,次分布在石炭、二疊系堅硬碳酸鹽巖地層中(圖1),受斷層構造影響明顯,多沿斷層構造線性分布。在冊的地質災害點與人類工程活動和聚居情況關系密切,研究區(qū)地質災害呈現沿交通線、斷裂構造帶線狀分布的特點。

      圖2 地震直接破壞墻體

      表1 德??h地質災害情況一覽表

      2.2 德??h地震地質災害防治面臨的問題

      受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德??h境內不少泥石流堆積扇、陡崖斜坡等地質災害高發(fā)、易發(fā)區(qū)內仍有大量群眾居住,加上地震后山體開裂、斜坡松動,在強降雨、地震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質災害易發(fā)、多發(fā)、頻發(fā)。德保4.8級地震后,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3 409戶18 910人,財產累計23 542萬元。地震次生地質災害直接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約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重視對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防治,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類災害造成的損失。

      德保4.8級地震也反映出地質災害防災減災能力不足。一是在現有技術、資金等制約下,短時期很難做到對發(fā)現的隱患點完全治理,很多隱患點將長期處于高危狀態(tài),進一步加劇了地質災害治理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根據地震后的地質災害調查,按照輕重緩解的原則,德??h目前急需治理的地質災害項目有9個,規(guī)模均為中小型,需要治理資金1.1億元。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guī)定,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由中央和自治區(qū)資金負責統(tǒng)籌資金治理,中、小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資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由于德??h地方財政薄弱,納入地質災害防治預算的經費有限,同時又很難爭取到中央和自治區(qū)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缺口很大,大多數防治項目經費一時無法落實或僅部分落實。二是避險搬遷難度大。地質災害防治最好的方式是避險搬遷,危巖一類地質災害無法準確預測預報或者預警預報時間太短,來不及撤離,應采取主動避讓措施,將周圍的居民搬走,一勞永逸。但需要搬遷的村民大多經濟比較困難,受搬遷地點、自身經濟條件、補助經費等因素制約,避讓搬遷工作難度較大。

      圖4 次生災害對房屋的破壞

      3 地震地質災害防治應對措施

      地震預報一直是地學界的難點問題(車用太,2002),目前的技術手段還難以做到準確預報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震級等,因而造成地震地質災害的突發(fā)性、次生災害多和難以防范的特點。但地震沿構造斷裂帶(地震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顯而易見的(劉亮等,2019,2020),地震地質災害作為一種由地震引發(fā)的地質災害,其分布規(guī)律和地震、地質結構構造、斷裂、人口密度等關系密切(楊志華等,2021)。一般來說,土質松軟、覆蓋土層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和地裂縫通過,這些都可能使地震災害加重,滑坡、崩塌、滾石、液化等也會加重震害。通過分析研究其內在規(guī)律,地震地質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做好綜合防御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自然災害(佘金星等,2021)。地震地質災害的防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分析研究地震發(fā)生的規(guī)律,尤其是對發(fā)震斷裂的基礎性研究。綜合運用年代學、地質雷達、高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地殼形變測量、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鉆探等多種技術手段,加強該地區(qū)活動(斷裂)構造發(fā)震斷裂的展布規(guī)律、構造樣式、活動方式及發(fā)震潛力的研究和預測。

      (2)積極開展地震地質災害災隱患排查,準確判斷“隱患在哪里”。對人員密集的地震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或隱患集中區(qū)開展1∶1萬高精度的調查,分析地震地質災害的分布規(guī)律、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為地震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依據。

      (3)強化地震地質災害分區(qū)管理。在人口比較集中、社會經濟比較發(fā)達的縣城及鄉(xiāng)鎮(zhèn),人類活動比較活躍的區(qū)域,防治措施以群測群防為主,結合疏導和避讓搬遷措施;在重要交通干線區(qū)域內,防治措施以群測群防和支擋、清方相結合的方式;其它災害較少地區(qū),采取群測群防即可。

      (4)實施搬遷避讓。德??h屬于少數民族縣,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資金,對確實存在隱患、治理效益不好的地震災害隱患點居民實施搬遷安置。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百色市鄉(xiāng)村風貌提升和異地扶貧搬遷等政策,多部門、多政策、多渠道結合,增強“1+1>2”的治理搬遷效果。

      (5)加強宣傳,提高群眾地震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能力。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多管齊下,宣傳和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深入基層一線進行救災演練,提高全民防震減災的素質和能力。歷次地震實踐表明:自救互救是震后搶救生命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徑。經過訓練的居民,開展自救互救會大大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在震后安置、社會安定等各方面,訓練有素的社區(qū)組織、志愿者和居民能夠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4 結論

      德保4.8級地震發(fā)生以來,德保縣先后發(fā)生中小地震25次,在一定程度上誘發(fā)了地質災害。德??h現有在冊地質災害點86處,地質災害規(guī)模以小型為主,為80處,占在冊地震地質災害數量的93.02%;中型6處(危巖、滑坡各2處,泥石流和不穩(wěn)定斜坡各1處),占在冊地質災害數量的6.98%;無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地震對危巖影響較大,地震后新增9處地質災害,其中危巖占8處。地震后德??h地質災害類型仍以危巖為主,達到65處,占在冊地震地質災害數量的75.58%?;隆⒛嗍鞫喾植加谌B系碎屑巖地層中;危巖、崩塌、地面塌陷、不穩(wěn)定斜坡地質災害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地層中,次為泥盆系、二疊系、三疊系地層。通過對地震地質災害的總結分析,研究地震發(fā)生的規(guī)律,強化地震地質災害巡查排查及防治監(jiān)管,實施搬遷避讓,加強宣傳培訓,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和群眾的防災減災能力,為相關決策措施提供依據。

      猜你喜歡
      危巖災害
      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在危巖勘查中的應用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西北某水電站高邊坡危巖穩(wěn)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地下水(2021年4期)2021-08-27 02:19:58
      我省汛期常見氣象災害及防御
      推動災害防治工作實現新跨越
      激振作用下墜落式危巖振動特性試驗研究
      《災害來臨怎么辦?》
      我站在赤裸的危巖上面
      深圳市| 永川市| 江城| 曲麻莱县| 淅川县| 望谟县| 礼泉县| 武冈市| 邵阳市| 同仁县| 中西区| 大余县| 信丰县| 平凉市| 肇源县| 山丹县| 谷城县| 韶关市| 轮台县| 徐水县| 芜湖县| 彭山县| 宁德市| 盐城市| 江都市| 阳曲县| 聂荣县| 京山县| 海门市| 甘泉县| 桃江县| 偃师市| 华池县| 昌黎县| 墨江| 钦州市| 永年县| 阿克| 堆龙德庆县| 平潭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