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晉南北朝人士自比或被比作諸葛亮現(xiàn)象解析*

      2022-12-24 13:13:23譚良嘯謝佳倩
      關(guān)鍵詞:王猛諸葛亮

      譚良嘯 謝佳倩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四川 成都 610041)

      諸葛亮死后,.歷朝歷代都有人以之自比或?qū)⑺吮茸髦T葛亮,予以贊譽。本文摘錄兩晉南北朝人士的這一現(xiàn)象來進(jìn)行解析,.從另一個側(cè)面來認(rèn)識諸葛亮的功績和影響。

      一、胸懷大志人士的自比

      兩晉南北朝時一些胸懷大志的人士常以之自比或被他人比作諸葛亮。

      1、東晉殷浩年輕時被比為諸葛亮。

      《晉書·殷浩傳》載:殷浩“識度清遠(yuǎn),弱冠有美名”,.屢辟不起;“屏居墓所,幾將十年,于是擬之管、葛”。①房玄齡等:《晉書·殷浩傳》卷七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044頁。

      殷浩(303—356),字淵源,.陳郡長平(河南西華)人。東晉大臣、將軍。年少時以見識度量、清明高遠(yuǎn)而獲美名,隱居十年,拒絕征召不出仕。后為晉元帝司馬睿之子會稽王司馬昱征召入朝,深受器重。簡文帝司馬昱“以皓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為心膂,以抗于溫”,讓他參與朝政以抗衡權(quán)臣桓溫。永和八年(352),殷浩揮師北伐,兵敗被桓溫上表彈劾,坐罪廢為庶人,流放東陽。病逝時年僅53歲。

      殷浩年輕時因才德有美名而不應(yīng)召辟,隱居近十年,被時人比擬為管仲、諸葛亮。出仕后他受到重用,因北伐失敗而被廢為平民。

      2.、南朝劉湛自比為諸葛亮

      《宋書·劉湛傳》載劉湛“少有局力,不向浮華,博涉史傳,諳前世舊典;弱年便有宰世情,常自比管夷吾、諸葛亮;不為文章,不喜談議。本州辟主簿不就,除著作郎又不拜”。時人“稱其有器干”,史論也評論他“識用才能,實苞經(jīng)國之略”。①沈約:《宋書·劉湛傳》卷六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815、1831頁。

      劉湛(?—440).,字弘仁,.南陽涅陽(河南鄧州)人,南朝劉宋時大臣。他學(xué)識淵博,年少即有經(jīng)世濟(jì)民之情懷。初為劉裕太尉行參軍,劉裕稱帝后為其庶子彭城王劉義康長史,深得劉義康的信任。歷任梁郡太守、歷陽太守。他為人剛正,執(zhí)法嚴(yán)厲。宋文帝劉義隆時劉義康專擅朝政,劉湛為其心腹,結(jié)成朋黨。為文帝所忌,以無君罪被殺。

      劉湛年輕時胸懷濟(jì)世情懷,自比于管仲、諸葛亮,受到時人贊許,任職后受到重用,享年49歲。

      3、南朝梁元帝蕭繹自比于諸葛亮

      《南史·梁本紀(jì)·元帝紀(jì)》曰:“帝聰悟俊朗,天才英發(fā),出言為論,.音響為鐘?!圆缓寐暽?,.頗慕高名,為荊州刺史起州學(xué)宣宜廟?!W员戎T葛亮、桓溫,惟纘許焉。”②李延壽:《南史·梁本紀(jì)·元帝紀(jì)》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43頁。.

      梁元帝蕭繹(508—555),字世誠。南朝梁武帝蕭衍第七子,簡文帝蕭綱之弟。年輕時英俊瀟灑、聰慧,悟性超人,他傾慕高才名人,常自比于諸葛亮、桓溫。他博學(xué)多才,一生勤奮讀書、著書。后人輯有《梁元帝集》傳世。稱為才子皇帝。

      張纘娶梁武帝第四女富陽公主為妻。他勤奮好學(xué),手不釋卷,被譽為南朝梁藏書家。蕭繹自比為諸葛亮、桓溫,當(dāng)時只有張纘認(rèn)可。然而蕭繹性好矯飾,多猜忌。他于大寶三年(960)在江陵即位。承圣三年(554)冬,雍州刺史蕭詧引西魏兵來攻,江陵被圍,蕭繹燒所藏圖書十余萬卷,城陷被殺。稱帝在位僅四年(552—555),將繁盛一時的蕭梁王朝斷送。他的自比只是一場空而已。

      4、北齊盧叔武仰慕諸葛亮

      《北齊書·盧叔武傳》載:“叔武少機(jī)悟,豪率輕俠,好奇策,慕諸葛亮之為人?!雹劾畎偎帲骸侗饼R書·盧叔武傳》卷四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第2566頁。

      盧叔武,范陽涿(河北涿州)人,北齊大臣。年少時即聰慧機(jī)敏,豪放任俠,喜歡奇策妙略,仰慕諸葛亮的為人。在北齊官至右光祿大夫,頗有名望德行。他善于謀劃,孝昭帝高演時,曾為其分析北齊與關(guān)西雙方態(tài)勢,認(rèn)為北齊應(yīng)出戰(zhàn)討伐關(guān)西。他樂善好施,生活簡樸,最后竟致餓死。北齊滅亡后,他回到范陽老家,正值戰(zhàn)亂,城池被攻陷,他和弟弟盧士遂因饑寒交迫而死。北周將軍宇文神舉因為他有名望德行,收殮其尸體予以殯葬。

      盧叔武一生經(jīng)歷坎坷。曾在北魏將領(lǐng)賀拔勝手下任職,獻(xiàn)策不用,而奔南朝梁,再歸隱本縣。東魏大臣高澄招辟,他不到。北齊高演繼位時召為太子中庶子,他獻(xiàn)策勸攻關(guān)西,撰《平西策》一卷。議置重鎮(zhèn)于平陽(山西臨汾),抗衡西魏。武成帝高湛時出任合州刺史,遷太子詹事。他追慕諸葛亮,生處亂世,空有奇策大志,隨著效命的北齊滅亡,竟致寒餒而死。

      殷浩、劉湛、蕭繹、盧叔武等人追慕前賢,自視、自比或被他人比附為諸葛亮,均因才德不足,或事勢不遇,都沒有達(dá)到諸葛亮的境界。

      二、比附賢臣、賢相

      諸葛亮受遺輔政,安民治國,作為賢相的典范,在兩晉南北朝時常常被人用以比附當(dāng)時的賢臣、宰輔。

      1、西晉羊祜被譽為諸葛亮

      《晉書·羊祜傳》載:“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

      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南城(山東新泰)人。西晉大將。他年輕時博學(xué)能屬文,被人稱為“今日之顏子”。在晉武帝司馬炎時為中軍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史載:“羊祜歸自江陵,務(wù)修德信以懷吳人。每交兵,刻日方戰(zhàn),不為掩襲之計。將帥有欲進(jìn)譎計者,輒飲以醇酒,使不得言。祜出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沔游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送還之。于是吳邊人皆悅服?!雹偎抉R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晉紀(jì)》卷七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2527、2528頁。.羊祜與孫吳陸抗對壘,甚得江漢民眾之心,雙方使者來往和睦。孫吳人悅服其仁德,稱為“羊公”。58歲逝世。襄陽百姓于峴山羊祜生前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祭祀。因百姓望其碑而莫不流涕,被名為“墮淚碑”。

      羊祜的對手陸抗稱贊他的仁德度量,即使樂毅、諸葛亮也不能超過。

      2,東晉陶侃忠勤被視為諸葛亮

      《晉書·陶侃傳》載:“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機(jī)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雹诜啃g等:《晉書·陶侃傳》卷六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779頁。

      陶侃(259—334),字士行。東晉時官居太尉。曾作為聯(lián)軍主帥平定蘇峻之亂,為穩(wěn)定東晉政權(quán)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他忠于朝廷,勤于職守,治下的荊州為人所稱道。

      東晉成帝時為尚書的梅陶認(rèn)為,陶侃的才能與曹操的機(jī)智相似,他的忠貞勤勉與諸葛亮類似。

      3、東晉王導(dǎo)被稱為似諸葛亮

      《晉書·王導(dǎo)傳》末評論曰:“比夫蕭曹(蕭何與曹參)弼漢,六合為家;奭望(召公奭和太公望)匡周,萬方同軌,功未半古,不足為儔。至若夷吾(管仲)體仁,能相小國;孔明(諸葛亮)踐義,善翊新邦,撫事論情,抑斯之類也。”③房玄齡等:《晉書·王導(dǎo)傳》卷六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761頁。

      王導(dǎo)(276—339),字茂弘,瑯玡臨沂(山東臨沂)人。他是東晉的輔政大臣,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早年與司馬睿友善,司馬睿稱帝后被委以重任。司馬睿死,他受遺詔輔立晉明帝司馬紹;晉明帝病死后,與庾亮等又共同輔佐年幼的成帝司馬衍。他曾被司馬睿稱為“吾之蕭何”,被同僚視為“管夷吾”。在“王敦叛亂”“蘇峻之亂”中,他都能維護(hù)大局,穩(wěn)定局勢,稱為東晉中興重臣。

      《晉書》評論認(rèn)為,王導(dǎo)比不上召公、太公和西漢的蕭何、曹參,因為沒有一統(tǒng)天下,可與管仲、諸葛亮為儔,屬于賢相一類。

      4、北魏的劉亮被比作諸葛亮

      《北史·劉亮傳》載:“(劉)亮少倜儻,有縱橫計略,姿貌魁杰,見者憚之?!烈杂赂乙娭?,為當(dāng)時名將,兼屢陳謀策,多合機(jī)宜。周文謂曰:‘卿文武兼資,即孤之孔明也。’乃賜名亮,并賜姓侯莫陳氏?!雹芾钛訅郏骸侗笔贰⒘羵鳌肪砹?,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305頁。.

      劉亮(508—547),本名道德。從小卓爾不群,有縱橫計略,姿貌魁梧,令人生畏。在北魏時官至大都督。后在宇文泰麾下為將。他以勇敢知名,又屢陳謀策,多合機(jī)宜,為宇文泰采納。大統(tǒng)十年(544),出為東雍州刺史。為政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十三年(547),死于任上。

      宇文泰(507—556),字黑獺,鮮卑宇文部后裔,西魏的實際掌權(quán)者,北周的奠基者,史稱周文帝。他夸贊劉亮文武兼?zhèn)?,視其為自己的諸葛亮,遂賜名亮,并賜姓侯莫陳氏,以示寵信。

      5、北周李雄的軍事才干被稱可比諸葛亮

      《北史·李雄傳》載“雄明辯有器干,帝甚任之。……從幸江都,帝以仗衛(wèi)不整,顧雄部伍之。雄立指麾,六軍肅然。帝大悅曰:‘公真武侯才也?!雹堇钛訅郏骸侗笔贰だ钚蹅鳌肪砥呤?,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558頁。

      李雄(557—613),渤海蓨縣(河南內(nèi)鄉(xiāng))人,任職于北朝周、隋朝。少慷慨,有大志。年少隨從周武帝宇文邕平蕭齊,以功授帥府都督。在隋文帝楊堅手下遷驃騎將軍,隋煬帝楊廣時官累至右武衛(wèi)大將軍。

      他曾跟隨隋煬帝到江都,煬帝因儀仗衛(wèi)隊不整肅,讓李子雄去組織指揮。李子雄馬上指揮,六軍整肅。煬帝很高興,說:“你真有諸葛武侯的將才呀!”隋文帝楊堅認(rèn)為,李雄的軍事才干可比諸葛亮。

      西晉的羊祜、東晉的陶侃、王導(dǎo)、北魏的劉亮、北周的李雄等人,均因其德才功績或其中的某一方面可與諸葛亮相比,被比附為諸葛亮。

      三、以劉、孔際遇比附君臣際會

      諸葛亮與劉備君臣際會,情如魚水,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成為君臣相遇的佳話,屢屢被引用、比附。

      1、前秦王猛以苻堅為相,被比附為劉、葛君臣際會

      《晉書·王猛傳》載:“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遣呂婆樓招之,一見便若平生,語及興廢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雹俜啃g等:《晉書·王猛傳》卷一百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930頁。.

      《資治通鑒·晉紀(jì)》亦載,苻堅曾對王猛說:“朕之于卿,義則君臣,親逾骨肉,雖復(fù)桓、昭之有管、樂,玄德之有孔明,自謂逾之。”胡三省注曰:“齊桓公有管仲,燕昭王有樂毅?!薄笆费攒迗浴⑼趺途枷嗯c之至,所以猛得展其才?!雹谒抉R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晉紀(jì)》卷一百三,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3252頁。.

      《晉書·苻堅載記》(下)記載,苻堅弟弟苻融在淝水之戰(zhàn)前反對伐晉說:“臣智識愚淺,誠不足采,王景略一時奇士,陛下每擬之孔明,其臨終之言不可忘也?!雹鄯啃g等:《晉書·苻堅載記·下》卷一百一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913頁。因苻堅把王猛比擬為自己的諸葛亮,對他言聽計從,苻融便引王猛臨終的話來勸阻。

      《南史·王鎮(zhèn)惡傳》載,王鎮(zhèn)惡在追憶祖父王猛受到的尊重時說:“王猛之相苻堅也,北人以方諸葛亮?!雹芾钛訅郏骸赌鲜贰ね蹑?zhèn)惡傳》卷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456頁。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劇縣(山東壽光)人。前秦苻堅的親信大臣。他出身貧寒,以販畚箕為業(yè)。曾拒絕桓溫之聘,卻與苻堅一見如故。論廢興大事,異常契合。苻堅即位,任中書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書監(jiān)、尚書令,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的輔臣、謀主。王猛在前秦任職十八年,以非凡的政治才干輔佐苻堅,使前秦地區(qū)“關(guān)隴清晏,百姓豐樂”。建元十一年(375)王猛去世,終年51歲。死后受到百姓的懷念。因他創(chuàng)建的業(yè)績在黃河流域及北方區(qū)域,所以被“北人”比贊為治理蜀漢的賢相諸葛亮。

      范文瀾先生評價他的政績說:“苻堅統(tǒng)治下的秦國,鎮(zhèn)壓豪強,休息民力,出現(xiàn)了漢魏以來少見的清明政治,這是和王猛的政治才干分不開的?!雹莘段臑懀骸吨袊ㄊ泛喚帯さ谒恼?西晉十六國》(修訂本.第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25頁。

      苻堅(338—385),字永固,前秦皇帝苻健侄子,第三位皇帝,公元357—384年在位。他為除去殘暴的皇帝苻生,向尚書呂婆樓請教時,呂力薦王猛。苻堅即派呂懇請王猛出山。他與王猛一見面便如平生知交,談及興廢大事,異常佩服,覺得如劉備當(dāng)年遇到諸葛亮,如魚得水。于是,留王猛留身邊,出謀劃策。公元357年,苻堅誅滅苻生稱帝后,勵精圖治,器重人才,他以王猛為謀主,相繼攻滅了前燕、代國、前涼等政權(quán),完成了北方的統(tǒng)一,前秦逐漸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政權(quán)。他注重休養(yǎng)生息,以至田疇開辟,倉庫充實,前秦社會呈現(xiàn)小康景象。

      著名史學(xué)家何茲全在《苻堅與王猛》一文中說:“苻堅常常把王猛比作孔明,王猛的儒法糅合思想和一些活動表現(xiàn),也確實有點像諸葛亮?!雹俸纹澣骸蹲x史集·苻堅和王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7頁。在評述兩晉十六國歷史時他又指出:“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yōu)秀的皇帝,他最信任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雹诜段臑懀骸吨袊ㄊ泛喚帯さ谒恼?西晉十六國》(修訂本.第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25頁。因此,苻堅請王猛出仕,二人“義則君臣,親逾骨肉”,如劉、葛際會,甚至有過之。而王猛輔佐苻堅得展其才,掃平群雄,統(tǒng)一北方,猶如諸葛亮遇明主。

      2、東晉劉毅以與郗僧施相交,被比附為劉、葛相遇

      《晉書·劉毅傳》載:“(劉)毅剛猛沈斷,而專肆很愎,與劉裕協(xié)成大業(yè),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瓏L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种^郗僧施曰:‘昔劉備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今吾與足下雖才非古賢,而事同斯言。’眾咸惡其陵傲不遜。”③房玄齡等:《晉書·劉毅傳》卷八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210頁。.

      劉毅(?—412),字希樂,沛國沛縣(江蘇沛縣)人。東晉末年將領(lǐng)。少有大志,不治產(chǎn)業(yè)。東晉元興三年(404),從平桓玄之亂,拜豫州刺史,冊封南平郡公。后出任衛(wèi)將軍、江荊二州刺史,雄居一方。他內(nèi)心忌妒劉裕,不肯屈居其下,欲以荊州為本,暗中勾結(jié)謝混、郗僧施等士族,擴(kuò)充勢力。東晉末年,受到劉裕(南朝宋武帝)的討伐,兵敗自殺。

      郗僧施(?.—412),字惠脫。年少時即有名。劉毅鎮(zhèn)江陵時,以他為南蠻校尉,假節(jié)。為擴(kuò)充勢力,他勾結(jié)心有怨氣的劉毅等人,欲以荊州為本舉兵,攻打建康。義熙八年(412),劉裕搶先討伐荊州,他與劉毅俱被誅滅。

      劉毅以劉備與諸葛亮的相遇、相知來比附他與郗僧施的相交,然而兩人勾結(jié)謀逆,身敗名裂。3、西涼李暠以與劉昞相知,自稱如劉、葛關(guān)系

      《魏書·劉昞傳》載劉昞“不應(yīng)州郡之命,弟子受業(yè)者五百余人。李暠私署征為儒林祭酒”。李暠好尚典籍,書籍“穿落者親自補治。昞時侍側(cè),前請代暠,暠曰:‘躬自執(zhí)者,欲人重此典籍。吾與卿相值,何異孔明之會玄德’?!雹芪菏眨骸段簳\傳》卷五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第2303頁。《北史·涼武昭王李暠傳》載:“于是寫諸葛亮訓(xùn)誡以勉諸子。”⑤李延壽:《北史·涼武昭王李暠傳》卷一百,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16頁。

      劉昞字延明,字子珪,以儒學(xué)著稱。一生著述極多,主要完成于十六國時的西涼李氏政權(quán)時期。史稱“昞德冠前世,蔚為儒宗”。去世八十年后,北魏朝廷以其“碩儒”而厚待其子孫。

      李暠(351—417),字玄盛,隴西成紀(jì)(甘肅秦安)人,西涼政權(quán)的建立者。他少時好學(xué),性情沉靜聰慧,寬厚謙和,氣度優(yōu)雅,通讀經(jīng)史,擅長文辭。執(zhí)政后,重視儒學(xué),珍惜人才,積極振興文化教育。當(dāng)時的文人名流,紛紛投靠于他,得到重用,一時群英齊集在他統(tǒng)治的西涼境內(nèi),在學(xué)術(shù)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他追慕孔明,把諸葛亮的訓(xùn)誡抄寫給各位兒子;他欣賞劉昞的才識,把與他的相知相遇,比喻為劉備遇到諸葛亮。

      4、王肅與北魏孝文帝,自謂如諸葛亮之遇劉備

      《北史·王肅傳》載:“肅自建鄴來奔。孝文時幸鄴,聞其至,虛矜待之,引見問故。肅辭意敏切,辯而有禮,帝甚哀惻之。遂語及為國之道,肅所陳說,深會旨,帝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也。肅因言蕭氏危亡之兆,可以乘機(jī),帝于是圖南之規(guī)轉(zhuǎn)銳。器重禮遇,日有加焉,親貴舊臣莫之間也,或屏左右,談?wù)f至夜分不罷。肅亦盡忠輸誠,無所隱避,自謂君臣之際,猶孔明之遇玄德也?!雹蘩钛訅郏骸侗笔贰ね趺C傳》卷四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537頁。

      .《魏書·王肅傳》亦曰:“肅亦盡忠輸誠,無所隱避,自謂君臣之際,猶玄德之遇孔明也?!雹傥菏眨骸段簳ね趺C傳》卷六十三,《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第2331頁。

      王肅(464—501),字恭懿,瑯琊臨沂(山東臨沂)人。北魏名臣,東晉丞相王導(dǎo)后代。年少聰明善辯,廣泛涉獵經(jīng)史,頗有大志。因父兄都被南朝齊武帝蕭賾殺害,投奔北魏。拓跋宏巡視到鄴城,聽說王肅到來,虛心接待他,很同情他的遭遇。王肅說到治國策略,說到可大舉南征剿滅南朝蕭氏的時機(jī),深合孝文帝拓跋宏的心意。兩人促膝談至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勞。以后孝文帝對王肅的器重與優(yōu)待日益增加,親王貴戚與舊臣都不能離間。有時候孝文帝屏退左右侍從單獨與王肅論事,一直到半夜。王肅盡忠獻(xiàn)策,無所避忌,稱自己和孝文帝的關(guān)系就猶如諸葛亮與劉備的關(guān)系一樣。他逝世時年僅38歲。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又名元宏,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史書高度評價他的施政,說他“親覽政事,從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濟(jì)益”“雅好讀書,手不釋卷”“愛奇好士,情如饑渴。待納朝賢,隨才輕重”等等②李延壽:《北史·孝文帝元宏傳》卷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23頁。。

      王肅因博學(xué)多才,盡忠盡職,受到重用,所以他感嘆,與孝文帝的君臣際會,猶如諸葛亮遇到劉備一樣。

      5、后梁蕭詧與蔡大寶,被比附為劉備得孔明

      《北史·蔡大寶傳》:“大寶性嚴(yán)整,有智謀,雅達(dá)政事,文辭瞻速。詧之章表、書記、教令、詔冊,并大寶專掌之。詧推心委任,以為謀主。時人以詧之有蔡大寶,猶劉先主之有孔明焉?!雹劾钛訅郏骸侗笔贰げ檀髮殏鳌肪砭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096頁。

      蔡大寶(?—564),字敬位,濟(jì)陽考城(河南蘭考)人。少孤而篤學(xué),善屬文,有智謀。年長便博覽群書,學(xué)無不綜。隨蕭詧出鎮(zhèn)會稽、襄陽,“謀謨皆出自大寶”。蕭詧稱帝、其子蕭巋繼位,蔡大寶都受到重用。

      蕭詧(519—562),字理孫,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孫,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三子.,后梁開國皇帝,555—562年在位。他在做藩王和稱帝時期,都信任、任用一批俊杰,均能盡其才能。其中,蔡大寶受到推心置腹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史書稱,蕭詧稱帝后“以蔡大寶為股肱”。

      時人把蔡大寶比贊為諸葛亮,把蕭詧對他的信任比附為劉備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

      東晉苻堅見王猛、劉宋郗僧施與劉毅、西涼皇帝李暠與劉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王肅、后梁皇宣帝蕭詧與蔡大寶,他們自稱或被人比附為劉、葛際會,情同魚水。

      四、顧命大臣以諸葛亮受遺輔政的比附

      劉備臨終托孤,諸葛亮受遺輔政,忠心耿耿,成為輔政大臣的典范。兩晉南北朝時往往用以比附受遺輔政的事件或成為顧命大臣的榜樣。

      1、簡文帝下詔要桓溫輔政如諸葛亮

      《晉書·桓溫傳》載:“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簡文帝病逝,遺詔桓溫曰:“家國事一稟之于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雹芊啃g等:《晉書·桓溫傳》卷九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577、2579頁。

      所謂“諸葛亮故事”,指諸葛亮在白帝城受劉備托孤后,輔佐劉禪,全權(quán)治理朝政、治國安民之事。所謂“王丞相故事”,指王導(dǎo)受晉元帝司馬睿遺詔輔立明帝司馬紹,明帝駕崩后,又與外戚庾亮等共同輔政。王導(dǎo)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quán)的奠基人之一。

      桓溫(312—373),字元子(亦作符子),譙國龍亢(安徽懷遠(yuǎn))人。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quán)臣。有雄才,西滅成漢,三次出兵北伐(分別是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zhàn)功累累,威名顯赫。他廢司馬奕,立司馬昱立為簡文帝,簡文帝下詔要溫“依諸葛亮故事”輔佐。但他一心篡位,企圖要簡文帝讓位,或者如周公攝政。簡文帝被逼迫,在位兩年憂憤而死,遺詔依然是要他“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輔政。桓溫沒有達(dá)到目的,就威逼繼位的孝武帝司馬曜給自己加賜“九錫”,當(dāng)事朝臣故意拖延,至桓溫病逝而未果。

      簡文帝要桓溫“依諸葛亮故事”輔佐,而桓溫晚年弄權(quán),廢帝立威,企圖篡位,他沒有成為諸葛亮。范文瀾先生認(rèn)為:“桓溫是當(dāng)時最有才干的野心家。”①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五章.東晉和南朝》(修訂本.第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64頁。

      2、北魏孝文帝臨終要其弟元勰如諸葛亮受托輔政

      《魏書·彭城王勰傳》亦載曰:“高祖曰:‘宗祏所賴,唯在于汝。諸葛孔明、霍子孟異姓受托,而況汝乎!’”②魏收:《魏書·彭城王傳》卷二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年,第2236頁。

      北魏孝文帝臨終對彭城王勰曰:“吾病益惡,殆必不起。雖摧破顯達(dá),而天下未定,嗣子幼弱,社稷所依,唯在于汝?;糇用希ɑ艄猓?、諸葛孔明以異姓受顧托,而況汝親賢,可不勉之!’”胡三省注曰:“漢武帝托昭帝于霍光,昭烈帝托后主于諸葛亮事?!雹鬯抉R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齊紀(jì)》卷一百四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4439頁。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漢名元宏,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471—499年在位。他執(zhí)政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頓吏治,實行均田制;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guī)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嚴(yán)厲鎮(zhèn)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甚至處死太子恂。這一系列措施使鮮卑經(jīng)濟(jì)、文化、社會、政治、軍事得到大發(fā)展,史稱“孝文帝改革”。

      彭城王元勰(473—508),字彥和,孝文帝元宏之弟。他學(xué)習(xí)勤奮,知識淵博,才思敏捷,品行端正,清正廉潔。太和九年(485),封始平王,后封彭城王。他積極支持孝文帝的改革,為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深得孝文帝信任。孝文帝臨終,遺囑托他輔佐年幼的元恪。他在輔佐宣武帝期間,忠心耿耿。但元勰位高權(quán)重,遭到其他諸侯王嫉妒。又因不同意尚書令高肇侄女為皇后,受到饞毀,宣武帝不明察。永平元年(508),被下毒酒遭殺害,時年36歲。

      對他的冤死,《北史·彭城王勰傳》稱:“帝為舉哀于東堂。勰既有大功于國,無罪見害,行路士女皆流涕曰:‘高肇小人,枉殺如此賢王!’在朝貴戚莫不喪氣?!眰髂┦氛撛u曰:彭城王“孝以為質(zhì),忠而樹行,及夫在安處危之操,送往事居之節(jié),周旦匪他之旨,霍光異姓之誠,事實兼之。竟而功高震主,德隆動俗,閑言一入,卒不全生。烏呼!周成、漢昭亦未易遇也?!雹芾钛訅郏骸侗笔贰づ沓峭鮽鳌肪硎牛本褐腥A書局,1974年,第707、720頁。孝文帝追慕霍光、諸葛亮受遺輔政的往事,要弟弟彭城王元勰顧命輔政。彭城王沒有遇到周成王、漢昭烈這樣的明君,被讒言離間,作為賢相竟以悲劇結(jié)束自己的人生。

      東晉桓溫、北魏元勰在君主臨終時顧命受托,被比附為諸葛亮受托全權(quán)輔政。但是,桓溫懷不臣之心,逼迫幼主,不能與諸葛亮相提并論;元勰功高震主,受人離間,被輔佐的非明君,他未得到充分信任,難續(xù)劉、葛君明臣良之際遇。

      五、諸葛亮可比附而無人能比肩、超越

      縱觀兩晉南北朝人士以諸葛亮為正面人物的比附,有以之自比的殷浩、劉湛、蕭繹、盧叔武等5人,有作為賢相比附的王導(dǎo)、羊祜、陶侃、李雄、劉亮、王猛等6人,有稱猶如劉、葛際遇的苻堅與王猛、郗僧施與劉毅、李暠與劉昞、孝文帝拓跋宏與王肅、蕭詧與蔡大寶等5人,有以顧命受托比附的東晉桓溫、北魏元勰等2人。前后用以比附的共18人次。比附的朝代有西晉、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北朝的北齊、北魏、西涼、后涼等,時間跨度大,地域橫跨南北東西,足見一代賢相諸葛亮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認(rèn)可度和影響。

      從他們比附的內(nèi)容看,涵蓋了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跡和業(yè)績。首先是,年輕時躬耕苦讀,胸懷大志,不求聞達(dá)而隱居待主;其次是受三顧才獻(xiàn)策出山,與劉備情同魚水;然后是助劉備創(chuàng)業(yè)開國,受遺輔政,治蜀安民,治戎講武,北伐強敵;最后是大權(quán)獨攬而忠誠不二,鞠躬盡瘁,成就一世英明。這些比附突出了諸葛亮一生的特點。他不急于求聞達(dá)而尋求志同道合的明主,成為后世俊杰追慕的榜樣;他與劉備情同魚水,君明臣良,矢志北伐,在兩晉南北朝成為追慕、比附的典范。

      魏晉時期,諸葛亮作為敵對國的丞相,不可能被完全視為正面人物,其評價有贊譽有詆毀,毀譽參半。東晉南遷,南北朝對峙,諸葛亮的賢相形象才逐漸得到全面認(rèn)可,其影響也逐漸擴(kuò)大到南北朝全境,甚至被視為人臣的楷模、典范,以之比附還成為一種榮耀。

      不過,兩晉南北朝以諸葛亮比附的人士最終的被認(rèn)可度卻比較低,雖然其中有的也是當(dāng)代的名臣、明君。如西晉的羊祜、東晉的陶侃、北魏的劉亮、前秦的王猛等人,都因其才德功績被比附為諸葛亮。又如前秦的苻堅與王猛,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王肅、后梁皇宣帝蕭詧與蔡大寶等的相遇相知比喻為劉、葛際會。然而他們或因時局、環(huán)境,或因才能、功績,或因性格、品德,沒有哪一人如諸葛亮完美,沒有一例可以和劉、葛際遇相比,后世也沒有留下他們可以和諸葛亮比肩的名聲。

      兩晉南北朝人士自比或被比作諸葛亮的現(xiàn)象說明,諸葛亮的賢相形象不僅得到完全認(rèn)可,還被視為人臣的楷模用以比附。同時也說明,諸葛亮的賢相地位可以追慕,而難以企及。

      猜你喜歡
      王猛諸葛亮
      諸葛亮喂雞
      幼兒100(2023年37期)2023-10-23 11:38:48
      Holism in Education
      諸葛亮沒看過的書
      王猛仁作品
      詩潮(2019年3期)2019-03-25 05:36:16
      諸葛亮隆中決策
      胸懷寬廣才能走好官場路
      諸葛亮喂雞求學(xué)
      胸懷寬廣才能走好官場路
      百家講壇(2017年5期)2017-03-28 23:23:35
      諸葛亮坦然報家產(chǎn)
      王猛的升遷之道
      決策(2010年12期)2010-01-15 05:04:58
      依安县| 鄂州市| 达拉特旗| 体育| 师宗县| 突泉县| 乌海市| 广宗县| 巴塘县| 东阿县| 咸丰县| 静宁县| 河源市| 小金县| 西乡县| 左权县| 德安县| 四子王旗| 高尔夫| 古浪县| 三明市| 沅陵县| 新绛县| 南投县| 泉州市| 新疆| 漳浦县| 云浮市| 南陵县| 桑植县| 桐城市| 和硕县| 扬中市| 留坝县| 宾阳县| 宝清县| 揭阳市| 曲沃县| 蒙阴县| 石台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