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對于在深度融合道路上苦苦探尋的傳統電視媒體而言,足以支撐起奮發(fā)雄心和成長信心的外在動力明顯不足,一方面,數字技術及其基礎設施的升級速度明顯放緩,靠所謂的新風口獲得資本動力的條件與前幾年相比大大減弱;另一方面,長時間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整體經濟壓力變大,媒體獲取市場回報的通道變窄。在此情形下,一位知名企業(yè)家關于“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的內部講話讓許多媒體人“心有戚戚焉”。然而,8月份,有兩位中國電視媒體的掌門人,在兩個不同場合的講話中,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意象讓人印象深刻:一位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他在一次內部專題黨課上說,“新媒體時代對總臺而言如虎添翼”;另一位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他在2022年新媒體大會上發(fā)言時表示,“我們不相信寒氣逼人,因為火把就在我們手中!”
“虎翼”和“火把”,是在這個大變局時代讓人興奮的富有理想主義激情的兩個意象。在數字化技術的未來和整個世界走向均面對眾多不確定性的時代,主流媒體及其經營管理者應該以怎樣的精氣神面對公眾、面對未來,應該說這兩個意象意味深長。因為,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能聽到各類媒體機構的管理者在表達自我發(fā)展的遠景的時候,總是信念大于信心,勇氣大于底氣。
所謂信念大于信心,就是相信最后勝利一定屬于自己,但是,通過什么樣的路徑取得勝利,似乎都是原則性的。這樣的相信與其說是信心,不如說是信念;所謂勇氣大于底氣,就是在各種新媒體“風口”堅定投入,但是,對這樣的投入會取得怎樣的回報,或者以前的投入已經取得了怎樣的回報,三緘其口。這樣的媒體轉型與發(fā)展,與其說是底氣,不如說是勇氣。當然,在眾多不確定性面前,堅守信念,保有勇氣,亦屬難能可貴。然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心態(tài)雖然勇氣可嘉,仍然不免有深沉的悲觀底色。而如虎添翼的底氣和火把在手的信心,與一些媒體人的勇氣和信念不同,它們是建立在對自身戰(zhàn)略布局和實現路徑的清晰謀劃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充分的前期實踐探索和系統性資源調度前提下的。正因為如此,這樣的時點、這樣的表態(tài)才如此亮眼和提氣。
事實上,今天能夠有勇氣同時也有底氣,有信念同時也有信心面對在媒體人面前漸次展開的web3.0時代的媒體機構,都是因為他們在過去10多年的發(fā)展中,在保持自身主流媒體屬性的同時全力擁抱數字互聯時代,以戰(zhàn)略定力和前瞻布局贏得了發(fā)展主動權。所謂web3.0時代,在我看來,就是數字化技術從天馬行空走向落地的時代,就是散點式突破到全媒體生態(tài)建構的時代,就是機會主義者逐漸退場、價值主義者漸成主流的時代。可以說,在國家不斷強調媒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主流媒體逐漸實現“主力軍挺進主陣地”的宏觀布局之后,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才能在大勢已明的情勢下,使自身成為不確定時代的“確定性因素”,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對自己發(fā)展目標的戰(zhàn)略謀劃和實現路徑的清晰設計。對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而言,敢于相信新媒體時代對于自身而言是如虎添翼,是因為在持續(xù)深化“5G+4K/8K+AI”科技創(chuàng)新,鞏固擴大自身在海內外視聽傳媒領域的技術優(yōu)勢,奮力打造充滿創(chuàng)新、渾身創(chuàng)意、滿目希望的新媒體新平臺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而對于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而言,不相信寒氣逼人的信心,來源于堅持“做長期主義者”“做未來主義者”這兩個“后臺算法”的戰(zhàn)略定力。
我們期待web3.0時代更多有信心且有底氣的新型主流媒體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