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繆士毅
2022年為農(nóng)歷壬寅年,生肖排列屬虎,又稱虎年。在我國深厚的文化中,有不少與“虎”有關(guān)的文化,在虎年到來之際,品賞一下虎文化亦別有一番情趣。
虎歇后語在無數(shù)歇后語中,有的與虎有關(guān),如“照貓兒畫虎——差不離”“老虎頭上拍蒼蠅——沒那么容易”“老虎的頭發(fā)——沒人理”“墻上畫老虎——樣子兇”“做夢騎老虎——想得出奇”“虎口拔牙——好大的膽子”“紙糊的老虎——嚇不住人”等。這些歇后語詼諧風(fēng)趣,令人過目難忘。
虎成語在我國文化中,有不少成語與虎相關(guān),如“燕頷虎頸”“虎口逃生”“兩虎相斗”“如虎添翼”“虎咽狼吞”“虎落平川”“虎背熊腰”“狐假虎威”“放虎歸山”“騎虎難下”“虎視眈眈”“談虎色變”等。這些成語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虎諺語民間流傳著不少與虎有關(guān)的諺語,如“人憑志氣虎憑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怕心齊,虎怕成群”“一虎可敵千羊”“初生牛犢不怕虎”“前有狼,后有虎”“人不辭路,虎不辭山”“進(jìn)山不怕虎傷人,下海不怕龍卷身”“老虎還有打盹兒的時候”等。這些諺語雖語言樸實(shí),卻寓意內(nèi)藏,讀來頗有韻味。
虎詩在浩瀚的詩海中,有一些詠虎的詩句,如唐代岑參的“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馴鷗”;南宋范成大的“無謂秦?zé)o人,虎鼠用否耳”;宋代黃庭堅(jiān)的“車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宋代陳師道的“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經(jīng)年。眾口不成虎,諸公更薦賢”;清代趙翼的“危崖石裂藤絡(luò)罅,老樹皮皴虎磨癢”等。虎年來臨,低吟高哦幾首詠虎詩,別有韻味。
虎謎在謎苑中,有的謎面中含有“虎”字,如謎面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打《水滸》人名二(謎底:童威、童猛);謎面為“形狀像老虎,口中念彌陀,白天呼呼睡,晚上忙捉賊”,打動物一(謎底:貓);謎面為“縛虎容易縱虎難”,打四字口語一(謎底:抓住要害)。而有的謎底與“虎”字有關(guān),如謎面為“猜燈謎”,打《水滸》綽號一(謎底:打虎將);謎面為“身穿皮襖黃又黃,深山老林把身藏,呼嘯一聲驚天地,百獸之中堪稱王”,打野生動物名一(謎底:虎)?;⒛曛畷r,猜猜虎謎,也頗為有趣。
虎聯(lián)在聯(lián)海中,有不少嵌有“虎”字的對聯(lián),別有一番情趣。如:“虎去雄風(fēng)鎮(zhèn)五岳;兔生瑞氣秀三春。”聯(lián)語清雅,頗具情趣。又如:“水月觀魚躍兔走;山海關(guān)虎嘯龍吟。”聯(lián)語上下相對,自然流暢,可謂珠聯(lián)璧合。再如:“華夏虎年虎添翼;神州龍誕龍騰空?!甭?lián)語構(gòu)思巧妙,對仗工穩(wěn),字里行間洋溢著盛世的勃勃生機(jī),讀來令人振奮。
虎俗一些與虎有關(guān)的民俗頗為有趣,如:虎在民間帶有除邪祛瘟的吉利含義,古時門上常貼有畫虎的門畫;在一些地方,小孩子的腳上都穿著一雙漂亮的虎頭鞋,以此來保佑孩子的平安;在徐州沛縣,親友們?yōu)樾禄榉蚱蕖八拖洹?,送上雙頭布老虎和虎頭枕,寄寓著對新人和睦幸福,添丁添口,旺門旺族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