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xué)家叔本華說過:“結(jié)婚就意味著平分個人權(quán)益,承擔雙份義務(wù)?!?/p>
兩個人結(jié)婚,組成一個家。原本以為,有愛就夠了。關(guān)門過起日子才發(fā)現(xiàn),要撐起這個家,并不如想象中容易。不只需要一磚一瓦的搭建,一飯一蔬的供給,還要一點一滴的努力,日復(fù)一日的付出。個中辛苦,經(jīng)歷過的人才懂。
那么,一個家里到底誰最累?
有人說,男人最累,他們從大男孩變成“頂梁柱”,經(jīng)歷風吹雨打,默默撐起了一個家。有人說,女人最累,她們從小姑娘變成“陀螺儀”,里里外外操持,辛苦照顧著每個人。不同的答案背后,藏著各自的無奈與酸楚。
看過一個農(nóng)民工的視頻。他有兩個孩子,妻子在家照顧,他外出打工,希望多賺一些錢貼補家用,讓妻子和孩子都過得好一點??烧l知,工作機會并不那么多,沒有學(xué)歷的他,只能每天做些裝修和搬運的零工,賺個兩三百元。遇到?jīng)]有工作的時候,當天就沒有收入,直到好幾天過去,錢包變得干癟。為了節(jié)約開支,他不舍得租住房子,每晚住在天橋下,每天只用10元,兩個饅頭和一瓶白開水,就是他的一餐。
拍視頻的人發(fā)現(xiàn)他,問起他的近況,也為他感到心酸。問他有沒有給家里打電話,排遣一下孤獨,他樂呵呵地說,不能讓他們擔心,大丈夫就應(yīng)該“報喜不報憂”。
那一刻,我和屏幕前很多人一樣,眼睛仿佛進了沙粒,酸澀難忍。
男人習慣了沉默,他們的累,更多裝在心里,獨自在深夜咀嚼,不喜歡對外人言說。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男人不是鋼筋鐵骨,縱使肩挑重擔,也有疲累的時候。
網(wǎng)上有人提問:“為什么男人下班后喜歡在車里獨自待一會兒?”
高贊回答說:“男人也會有累的時候,可是不能在媳婦面前說累,不能在孩子面前叫苦,只能在無人的地方這樣釋放自己。”他們就像一臺機器,不間斷勞作,磨損著自己。如果平時不注意維護,一旦生病,就很難痊愈。所以,家中的其他人,要多留意他們的動態(tài),多幫他們疏解一下壓力,而不是諷刺嘲笑、漠然以待。
前兩天重溫電影《塔利》,又勾起了我的眼淚。她有三個孩子,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躺在沙發(fā)都能睡著,后來出現(xiàn)人格分裂癥狀,丈夫才后知后覺。
一位網(wǎng)友的評論,十分扎心:“《塔利》中的故事并沒有男女對立,不存在口號和拳頭式的表演性女權(quán),也根本沒有令人反感的大男子主義。它更多的是在真實展現(xiàn)家庭生活的真相,一種繁雜的、瑣碎的、甜蜜與窒息交替上演的真實圖景?!倍@個圖景,就是很多女性結(jié)婚后的真實寫照。
結(jié)婚前,女人或許十指不沾陽春水,滿心滿眼都是天真與爛漫。結(jié)婚后,女人卻要挑起生活的重擔,無論多難多苦,都不能輕易落淚。干不完的家務(wù),忙不完的工作,還有孩子層出不窮的狀況,都需要她來應(yīng)對。如果說手上和身上的疼痛尚且可以忍受,那么,身邊人的不理解和不包容,才是擊潰她們的關(guān)鍵。
誠然,對女人來說,她們選擇了婚姻,她們的愛和責任會激發(fā)斗志。與此同時,請給她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善意,多一些支持,她們就能活得稍微舒坦一些。
哲學(xué)家康德說過:家庭關(guān)系建立在婚姻之上,婚姻則植根于兩性間天然的相輔相成或互相聯(lián)系之上。一個幸福的家庭,必然離不開夫妻之間互相體諒和彼此支持。
當男人累了,女人多點關(guān)心,陪他安靜坐一會兒,或者少說幾句埋怨的話語,就能給丈夫卸下心里的重擔;當女人累了,男人多點關(guān)愛,聽她嘮叨一會兒,給她一個踏實的擁抱,就能讓妻子重新展露笑臉,充滿力量。即使日子很苦,我們要忙得昏天暗地,才能在偌大的城市站穩(wěn)腳跟,尋求安穩(wěn)。但因為這個城市有你,因為我的身邊有你,困難也變得不再如此可怖。當你看到我的辛苦,我那快要放棄的念頭和苦澀的心情,便能慢慢消散。當我體諒你的不易,你那無言的壓力和時時緊縮的眉頭,便能輕輕舒展。如此,便是勞累背后的意義,是忙碌背后的喜悅。
(邱安志薦自《小品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