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南門小學上城國際分校 陳 艷
曾聽過生物老師講述剛出生小動物的趣事,比如一只可愛的小鴨子孵出來后第一眼看見了人,它就會把人當成自己的媽媽,可見這第一次的親近有多么重要。在我看來,不論是一年級小朋友剛入校第一次見到的老師的笑臉,還是在學習過程中第一次接觸的漢字、課文,或是第一次完整寫下一篇習作等等,都需要老師做足功課,給予學生諸多學習過程中美好的第一次。
進入三年級,孩子們開始學習寫作,第一篇是《猜猜他是誰》。在前期充分備課、認真指導的基礎上,孩子們的第一篇習作閃亮登場。我決定采用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法,“濃墨重彩”地進行第一篇習作的講評。
在學生謄抄作文后的第一時間,我就細致地批改了每一篇作文。毫不吝嗇地用紅筆畫出如水的波浪,圈出好詞好句,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我?guī)退业搅咙c。批改時,就能大致將作文分為三類:整篇作文完成得很好;某一段落寫得不錯;有一兩處富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制作講評課件時,我精心挑選了大紅色頒獎圖片作為背景,以彰顯一種喜慶氣氛,用“頒獎典禮”作為主題,顯得更加有儀式感。我希望第一次習作講評,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忘的烙印,也為他們后續(xù)寫作文提供興趣和動力。
講評時,45名學生的習作分為“佳作欣賞、片段欣賞、新鮮詞句、特別表揚、出謀劃策”五個板塊逐一出示。
讓孩子們站在講臺前朗讀自己的作文,是很多老師常用的好方法。只是考慮到孩子們年齡小,朗讀表現能力不夠強,在尊重孩子們自己的選擇后,“佳作欣賞、片段欣賞、新鮮詞句”這幾個板塊的作文朗讀,以我代替為主,結合我和孩子們共同的點評,凸顯每一篇習作的優(yōu)點和亮點。
在“特別表揚”板塊,突出了這幾類作文:
1.特別表揚沒有錯別字、錯誤標點的作文。這對于剛學寫作,需要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的三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難得,非常值得樹立榜樣,所以要大力表揚。
2.特別表揚本次讓老師喜出望外的作文。一些平時不怎么起眼的學生,他們這次作文寫得不錯,要激發(fā)學習的激情,讓他們更進一步。
在“出謀劃策”板塊,主要是出示幾篇習作的對比,當然,這種對比是“隱姓埋名”的。第一組,出示全班篇幅最長和最短的兩篇作文,讓孩子們比較一下篇幅最長的習作哪里寫得好,篇幅最短的習作哪里可以豐富。第二組對比,出示的是寫同一個人的兩篇作文,出自兩個不同作者:兩篇習作不一樣在哪里,怎樣寫更加新鮮,怎樣寫才能夠讓別人猜得開心,猜得出來。
第一次習作講評課,我朗讀作文的聲音不時被孩子們“哇!”的喝彩聲和“是……”的驚嘆聲所淹沒,每一個孩子都在老師的點評中感受到了習作的自信:原來,我有這么多新鮮的詞句??!原來我寫得還不錯喲!原來還可以這么寫呀!
隆重的頒獎典禮,不僅有這樣隆重的精神獎勵,我還給每一個孩子發(fā)了一顆圓圓的散發(fā)著奶香的糖果作為物質獎勵。
第一次講評習作,不僅僅甜在嘴里,也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