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梁
我每每見了爸媽吵架的場面, 總是特別反感。我上初中的時候,正是他們“斗爭”最激烈的時候。 有一次, 我當著他們倆的面說:“爸, 媽, 我長大了可不結婚。 結了婚整天吵吵鬧鬧過日子太沒意思! ”老爸聽了我的話半天不吭聲,老媽也低著頭不知所措。 他們終于意識到,父母吵架對孩子影響很不好,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生。
老媽嘆口氣對我說:“唉, 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每家都是吵吵鬧鬧過日子。 吵過之后,日子還得好好過。 ”我扭著臉說:“對門東子爸媽就不吵架,我從來沒見人家吵過架。 以后你們再吵架,我就離家出走! ”聽了我的話,老媽和老爸都沉默了。
奇怪的是, 從那以后,我很少見到爸媽吵架。 有時候他們言語沖突,眼看暴脾氣上來, 就像突然來了個“急剎車” 一樣, 都不吭聲了。 他們不僅不吵架了,感情還越來越好。以前老媽喜歡住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后來她很少在娘家住很長時間。 我暗自歡喜,看來我跟爸媽鬧一次還真起了作用。
我上大學后,老媽支持我談戀愛。 她對我說:“找個喜歡的人結婚,將來歡歡喜喜過日子。 ”我忍不住跟老媽提起他們吵架的事,沒想到老媽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 我那次鬧過之后,老爸和老媽鄭重地談了一次。 經(jīng)過一番討論交流,兩個人達成共識,制訂了一份吵架“公約”。 當然,他們所謂的吵架公約很簡單,也沒有形成文字,只是兩個人心知肚明, 彼此都嚴格遵守。 爸媽的吵架公約:第一,堅決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能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第二,吵架要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第三,吵架要適可而止, 不能得理不饒人;第四,吵架后及時解決矛盾,不能離家出走。
難怪爸媽快要吵起來的時候就會來個“急剎車”,難怪老媽不再吵架后回娘家,原來都是吵架“公約”起了約束作用。 我為爸媽的做法點贊,夸他們是明智的夫妻。
老媽笑呵呵地說:“其實你那次鬧,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要不然的話,就我和你爸這脾氣,說不定哪天就吵個天翻地覆, 一拍兩散了。 ” 我跟老媽開玩笑說:“媽,這樣說來,是不是我挽救了你們的婚姻? ”老媽很鄭重地說:“可以這么說! ”
我結婚后, 很快就面臨了夫妻吵架的問題。 但我已經(jīng)有了“免疫力”,這也算是受爸媽影響的“意外收獲”吧。
家人之間是最親密的,我們會彼此影響、 彼此促進。 我無意中改變了爸媽,他們也改變了我。 我想最好的親情關系是, 彼此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