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Radiology 科學論著摘要(2022 年 5 月、6 月雜志)

      2023-01-04 02:49:38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病人評估

      ○ 乳腺成像

      一項乳腺X 線攝影聯(lián)合數字乳腺斷層攝影與單獨乳腺X 線攝影對乳腺癌及間歇期癌發(fā)病率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DOI:10.19300/j.2022.r0501)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Interval Cancers after Tomosynthesis Plus Mammography versus Mammography Alone(DOI:10.1148/radiol.211132)

      P.Pattacini,A.Nitrosi,P.G.Rossi,S.W.Duffy,V.Iotti,V.Ginocchi,et al.

      摘要目的 比較聯(lián)合應用DBT 加DM 與單獨應用DM對乳腺癌篩查后乳腺癌的總體和間歇期發(fā)病率。資料與方法在這項前瞻性試驗(RETomo)中,參加篩查的女性被隨機分為DBT 聯(lián)合DM 組(實驗組)或DM 組(對照組)。所有受試者在 12 個月(年齡為 45~49 歲)或 24 個月(年齡為 50~69歲)后再次接受DM 篩查。主要觀察指標為間歇期癌發(fā)病率,以及9 個月(45~49 歲和 50~69 歲的女性分別隨訪 21 和33個月)后再次篩查的累積發(fā)病率。其中也包括導管原位癌。根據年齡和乳腺密度進行亞組分析;根據二項分布計算95%CI。結果DBT 與DM 聯(lián)合應用組的基線癌癥檢出率高于DM 組[101/13 356,61/13 521;相對檢出率為 1.7(95%CI:1.2~2.3)]。2 組病人的平均年齡為(55±7)歲。2 組的間歇期癌發(fā)病率相似[21 例和 22 例;相對發(fā)病率為 0.97(95%CI:0.53~1.8)]。在50 歲以上的女性中,DBT 與DM 聯(lián)合應用組的乳腺癌累積發(fā)病率仍然較高[153 例和124 例;相對發(fā)病率為1.2(95%CI:0.99~1.6)],而在 45~49 歲的女性中,2 組的累積發(fā)病率相似[36 例和 41 例;相對發(fā)病率為 0.89(95%CI:0.57~1.4)]。結論DBT 與DM 的聯(lián)合應用對于年齡50 歲以下女性的早期診斷獲益較為明顯,但對于年齡>50 歲的女性來說,DBT 與DM的聯(lián)合應用診斷的高敏感性并不能降低下一次篩查累積發(fā)病率或間歇期癌的發(fā)病率。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256-266.

      郭秋譯 任克校

      超聲、乳腺X 線攝影及組織病理學對低級別原位導管癌的評估(DOI:10.19300/j.2022.r0502)

      US, Mammography, and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 to Identify Low Nuclear 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OI:10.1148/radiol.211425/radiol.211425)

      S.E.Lee,G.R.Kim,K.Han,E.H.Kim,E.K.Kim,M.J.Kim,et al.

      摘要 目的構建一種識別低級別原位導管癌(DCIS)的術前模型,同時評估活檢時為低級別且未在手術中升級為中高級別的DCIS 的相關因素。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納入了2010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間共 470 例女性病人[中位年齡50(44,58)歲],共包含 477 個經手術組織病理確定的單純DCIS 病變。將病人分為訓練集(330 例)及驗證集(147 例)來構建識別低級別DCIS 的術前模型。回顧分析超聲(包括腫塊、非腫塊)以及乳腺X 線攝影(包括形態(tài)特征、微鈣化分布)的特征。計算低級別DCIS 的升級率,采用多因素回歸評估與術中未升級的低級別DCIS 相關的因素。結果將超聲上表現(xiàn)為不伴微鈣化的腫塊影且活檢無粉刺樣壞死的病變納入術前模型,將模型用于識別低級別DCIS,驗證集的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達 0.97(95%CI:0.94~1.00)?;顧z時為低級別 DCIS 的升級率為 38.8%(50/129)。Ki-67 陽性(優(yōu)勢比,0.04;95%CI:0.000 3~0.43;P=0.005)與低級別 DCIS 呈負相關。結論有超過三分之一的DCIS 病人在活檢時為低級別而在術中升級為中-高級別DCIS;對于超聲檢查中表現(xiàn)為不含微鈣化的腫塊,且活檢組織病理學評估中無粉刺樣壞死的病變,在最終的組織病理學評估中則可以確定為低級別DCIS。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276-284.

      郭秋譯 任克校

      ○ 心臟成像

      使用光子計數CT 行冠狀動脈CT 血管成像:首次人體實驗結果(DOI:10.19300/j.2022.r0503)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with Photon-counting CT:First-In-Human Results(DOI:10.1148/radiol.211780)

      S.A. Si-Mohamed, S. Boccalini, H. Lacombe, A. Diaw, M. Varasteh,P.A.Rodesch,et al.

      摘要 目的比較使用臨床原型光子計數CT(PCCT)系統(tǒng)和使用能量積分探測器(EID)的雙層CT(DLCT)系統(tǒng)獲得的CCTA 掃描的質量。資料與方法該前瞻性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有冠狀動脈疾病的受試者在注射對比劑(含碘400 mg/mL,65~75 mL,5 mL/s)后,使用 2 種系統(tǒng)進行回顧性心電門控CCTA 掃描。在此之前,使用模擬對象對冠狀動脈病變的可檢測性指標質量進行評估。采用超高分辨率CT 掃描:PCCT(矩陣 1 024×1 024,層厚 0.25 mm);EID DLCT(矩陣512×512,層厚0.67 mm),由3 名心臟放射科醫(yī)生獨立使用5分定量評分制(1=不佳,5=優(yōu)秀)對整體影像質量、診斷可信度及鈣化、支架和非鈣化斑塊的診斷質量進行盲法分析。采用針對放射科醫(yī)師進行了調整的logistic 回歸模型來評價最佳方法得分的提高程度。結果研究納入14 名連續(xù)就診的受試者,其中男 12 例,平均年齡(61±17)歲。與 EID DLCT 影像的整體質量得分和診斷可信度[4 分(IQR,1)和 4 分(IQR,3)]相比,PCCT 影像的[5 分(IQR,2)和 5 分(IQR,1)]更高,PCCT影像的管電流更低[分別為(349±111)mAs 和(255±0)mAs,P<0.01]。PCCT 影像對鈣化、支架和非鈣化斑塊質量的提高程度分別為 100%、92%(95%CI:71~98)和 45%(95%CI:28~63)。在模擬實驗中,PCCT 影像顯示管腔和非鈣化斑塊的檢測能力指數分別提高了2.3 倍和2.9 倍。結論在人類冠狀動脈CT 血管成像中,與EID DLCT 相比,PCCT 的影像質量和診斷可信度都有提高。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03-313.

      劉雪丹譯 任克校

      左房室耦合指數的變化預測房顫的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多種族研究(MESA)(DOI:10.19300/j.2022.r0504)

      Change in Left Atrioventricular Coupling Index to Predict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Multi -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MESA)(DOI:10.1148/radiol.210315)

      T. Pezel, B. Ambale-Venkatesh, T. Quinalia, S.R. Heckbert, Y. Kato,H.D.de Vasconcellos,et al.

      摘要左心房(LA)和左心室(LV)的結構和功能參數作為心房顫動(AF)的預測因子具有獨立預測價值。目的在動脈粥樣硬化多種族研究(MESA)的一個人群樣本中,研究心臟MRI 測量的左房室耦合指數(LACI)和LACI 的年均變化(以下稱為ΔLACI)對AF 事件的預測價值。資料與方法在一項前瞻性MESA 研究的二次分析中,1 911 名基線時沒有臨床診斷的AF 及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在基線時(檢查1,2000—2002 年)和 10 年后(檢查 5,2010—2012 年)用心臟MRI 評估了LACI。LACI 定義為左心房與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比率。使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 比例風險模型評估LACI 和平均ΔLACI 與AF 事件的相關性。結果1 911 名受試者中[平均年齡(59±9)歲;男 907 名),在第 2 次成像(檢查5)后(3.9±0.9)年內 87 名參與者發(fā)生了 AF 事件。調整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后,更大的LACI 和ΔLACI 與AF 的發(fā)生獨立相關[風險比分別為 1.69(95%CI:1.46~1.96)和 1.71(95%CI:1.50~1.94);均 P<0.001]。與目前使用的 AF 風險評分(心臟和衰老遺傳流行病學隊列研究-AF 評分,簡稱CHARGE-AF 評分)模型相比,調整后的LACI 和ΔLACI 模型有更好的模型識別能力[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8 和0.74、0.80 和 0.74;均 P<0.001];與納入了單個 LA 或 LV 參數的預測AF 事件最終模型相比,調整后的LACI 和ΔLACI 模型也提高了模型的識別能力(AUC 分別為0.78 和0.76,0.80和0.78,均P<0.001)。結論房室耦合(LACI)和耦合指數變化(LACI 的年度變化)是多種族人群中AF 的強力預測因子。與傳統(tǒng)的風險因素相比,這兩者對AF 的發(fā)生有更高的預測價值,并且與心臟和衰老遺傳流行病學隊列研究中的AF 評分(CHARGE-AF 評分)和獨立的左心房或左心室參數相比,LACI 和ΔLACI 對AF 具有更優(yōu)越的識別能力。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17-326.

      丁智譯 任克校

      ○ 對比劑

      基于釓對比劑的超敏反應:一項對154 539 例病人8 年的隊列研究(DOI:10.19300/j.2022.r0505)

      Allergic-lik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Gadolinium -based Contrast Agents:An 8-year Cohort Study of 154 539 Patients(DOI:10.1148/radiol.210545)

      Y.Ahn,D.Kang,S.Park,H.Kim,H.Kim,G.Park,et al.

      摘要 目的確定釓對比劑速發(fā)型和遲發(fā)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生率,并探討釓對比劑所致的超敏反應(HSR)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資料與方法評估了首爾國際大學醫(yī)院于2012年7 月1 日—2020 年 6 月30 日期間由對比劑引起HSR 的病例。對年齡、性別、釓對比劑的類型、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154 539 例病人進行的331 071 次增強MR 檢查中,報告了1 304 例HSR(0.4%),其中速發(fā)型為1 178 例(0.4%),遲發(fā)型 126 例(0.04%)。雖然預防性用藥(OR=0.7,P=0.041)和改變釓對比劑的類型(OR=0.2,P<0.001)都顯示對速發(fā)型HSR 的復發(fā)具有預防效果,但對于有遲發(fā)型HSR 病史的病人,只有預防性用藥(OR=0.2, P=0.016)顯著降低了其復發(fā)率。對于有碘對比劑引起HSR 病史的病人,釓對比劑所致的 HSR 具有更高的風險性(OR=4.6,P<0.001)。結論釓對比劑引起的HSR 發(fā)生率為0.4%,缺乏預防性用藥、反復注射釓對比劑以及有碘對比劑和釓對比劑引起的HSR 病史是HSR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29-336.

      胡靜怡譯 任克校

      ○ 胃腸道成像

      量子迭代重建提高腹部光子計數探測器CT 影像質量(DOI:10.19300/j.2022.r0506)

      Quantum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for Abdominal Photoncounting Detector CT Improves Image Quality(DOI:10.1148/radiol.211931)

      T. Sartoretti, A. Landsmann, D. Nakhostin, M. Eberhard, C. Roeren,V.Mergen,et al.

      摘要臨床光子計數探測器(PCD)CT 引入了一種迭代重建(IR)算法。目的在體膜和接受腹部門靜脈PCD CT 的病人中,研究虛擬單能影像和多色影像(T3D)的影像質量及量子迭代重建(QIR)的最佳強度水平。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研究噪聲功率譜(NPS)在充滿水的體模中的測量,同時納入2021 年3—4 月期間連續(xù)接受門靜脈腹部PCD CT 的腫瘤病人。在無QIR(QIR-off;參考標準)和在QIR 分為 4 個等級的情況下(QIR 1-4;指標測試),重建了60 keV 的虛擬單能量圖像和T3D 影像。測量了總體噪聲指數、對比噪聲比(CNR)和體素級CT 衰減差異;并對噪聲和紋理、偽影、診斷置信度和整體質量進行定性評估。肝臟低密度病變的顯著性由4 名醫(yī)生評定。重建影像之間的定量和定性的質量比較采用參數(方差分析,配對t 檢驗)和非參數檢驗(Friedman,事后Wilcoxon 符號秩檢驗)。結果體模中,NPS 在重建過程中顯示噪聲紋理無變化,最大空間頻率差異為0.01/mm。納入的50 例病人[平均年齡(59±16)歲,女 31 例];總體噪聲指數從 QIR-off 到QIR-4,60 keV 降低了 45%,T3D 降低了 44%(均 P<0.001)。從QIR-off 到QIR-4,肝臟60 keV 和 T3D 影像的 CNR 分別提高了74%和69%(均P<0.001)。在重建的脂肪和肝臟平均衰減(P=0.79~0.84)和體素水平上均未發(fā)現(xiàn)差異。定性方面,QIR-4 在60 keV 和T3D 的每個類別中都優(yōu)于所有重建(P值范圍為<0.001~0.01)。4 位醫(yī)生均認為QIR-4 在病變顯著性方面優(yōu)于其他強度。結論在門靜脈腹部光子計數探測器CT 中,高強度的迭代重建算法(QIR;西門子醫(yī)療)通過降低噪聲、提高對比度噪聲比和病灶顯著性來提高影像質量,同時不影響圖像紋理或CT 衰減值。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39-348.

      張浩然譯 任克校

      MRI 影像組學模型預測放化療后直腸癌的病理完全緩解(DOI:10.19300/j.2022.r0507)

      MRI Radiomics Model Predicts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of Rectal Cancer Following Chemoradiotherapy(DOI:10.1148/radiol.211986)

      J.Shin,N.Seo,S.E.Baek,N.H.Son,J.S.Lim,N.K.Kim,et al.

      摘要為了保存器官,越來越需要術前評估局部晚期直腸癌(LARC)新輔助放化療(nCRT)后的病理完全緩解(pCR),但MRI 影像組學模型仍然缺乏大規(guī)模驗證。目的評估基于T2WI 和DW MRI 的影像組學模型預測LARC 接受nCRT 后的pCR,并將其性能與影像科醫(yī)生的目測評估進行比較。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納入2009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間接受nCRT 后MRI 掃描和選擇性切除術的LARC 病人(臨床T3期或更高,淋巴結轉移陽性,或兩者兼有)。以手術病理分析作為pCR 的參考標準。從nCRT 后的MRI 影像中選擇T2WI 影像和表觀擴散系數(ADC)圖上勾畫興趣區(qū)來提取影像學特征,建立3 個模型:T2WI 模型、ADC 模型以及T2WI 和ADC 融合模型。影像組學標簽使用最小絕對收斂和選擇算子生成,并進行十折交叉驗證。同時由3 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師在MRI 影像上獨立地評估腫瘤回歸等級,并將結果與影像組學模型診斷結果進行比較。采用DeLong 檢驗比較影像組學模型的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AUC)與綜合醫(yī)師們結果的AUC。結果898 例病人中有189例(21%)實現(xiàn)了pCR。病人按時間順序被分為訓練組[592例,平均年齡(59±12)歲;男 388 例]和測試組[306 例,平均年齡(59±12)歲;男 190 例)。T2WI 模型、ADC 模型和融合模型的影像組學標簽顯示AUC 分別為0.82、0.79 和0.82,T2WI 模型和合并模型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9),而ADC 模型的AUC 低于融合模型(P=0.02)。T2WI 模型有更高的分類性能(AUC,0.82 和0.74,P=0.009)和敏感度(80.0%和 15.6%,P<0.001),但特異度(68.4%和 98.6%,P<0.001)低于 3 名影像科醫(yī)生的綜合診斷。結論基于MRI 的影像組學模型在診斷局部晚期直腸癌病人新輔助放化療后的病理完全緩解方面比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生表現(xiàn)出更好的分類性能。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51-358.

      陳佳樂譯 任克校

      ○ 泌尿生殖系統(tǒng)成像

      基于深度學習重建算法提高前列腺的MR DWI 的影像質量研究(DOI:10.19300/j.2022.r0508)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of Diffusion-weighted MRI Improves Image Quality for Prostatic Imaging(DOI:10.1148/radiol.204097)

      T.Ueda,Y.Ohno,K.Yamamoto,K.Murayama,M.Ikedo,M.Yui,et al.

      摘要 目的探討b 值選擇1 000~5 000 s/mm2時,深度學習重建算法(DLR)能否提高前列腺癌病人的擴散加權MRI影像質量。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納入2020 年1 月—6 月活檢證實為前列腺癌病人有無應用DLR 的前列腺DWI 影像,b值分別為0 、1 000 s/mm(2DWI1000)、3 000 s/mm(2DWI3000)和5 000 s/mm(2DWI5000)。采用興趣區(qū)分析的信噪比(SNR)和對比噪聲比(CNR)對影像質量進行評估,采用五點視覺評分系統(tǒng)對有無應用DLR 的高b 值DWI 序列進行定性評估(1-5,表示非常差到非常好)。采用配對t 檢驗和行Bonferroni 校正的Wilcoxon 符號秩檢驗對有無應用DLR 的DWI 的SNR、CNR 和視覺評分進行比較。采用帶Bonferroni 校正的配對t檢驗對有無應用DLR 的DWI 的表觀擴散系數(ADC)進行比較。結果對60 例病人(年齡49~79 歲,平均67 歲)進行分析。應用DLR 的DWI 比無DLR 的DWI 具有更高的SNR 和CNR(P<0.001);例如:DWI1000時,平均 SNR 分別為 38.7±0.6和 17.8±0.6(P<0.001),平均 CNR 分別為 18.4±5.6 和 7.4±5.6(P<0.001)。應用 DLR 的 DWI 比無 DLR 的 DWI 具有更優(yōu)的定性影像質量(DWI1000,得分分別為 4.8±0.4 和 4.0±0.7,P=0.001;DWI3000,得分分別為 3.8±0.7 和 3.0±0.8,P=0.002;DWI5000,得分分別為 3.1±0.8 和 2.0±0.9,P<0.001)。是否應用DLR 對ADC 影響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9)。結論DLR提高了前列腺癌3.0 T MR DWI 的影像質量,對定量ADC 無明顯影響。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73-381.

      王志譯 任克校

      功能性鈉MRI 有助于測量正常和病變腎臟的皮質髓質含鈉量(DOI:10.19300/j.2022.r0509)

      Functional Sodium MRI Helps to Measure Corticomedullary Sodium Content in Normal and Diseased Human Kidneys(DOI:10.1148/radiol.211238)

      A.Akbari,S.Lemoine,F.Salerno,T.Marcus,T.Duffy,T.Scholl,et al.

      摘要 目的研究鈉MRI 測量腎臟皮質髓質梯度(CMG)動力學的能力,并將腎病病人和水負荷實驗后健康志愿者的CMG 與尿滲透壓進行比較。資料與方法2020 年7 月—2021年1 月,對接受水負荷的空腹健康志愿者和患有心腎綜合征的慢性腎臟?。–KD)病人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臨床試驗。通過3.0 T 鈉MRI 測量腎髓質與皮質信號比估算2 個組別的CMG。實驗中使用的是定制的雙環(huán)(直徑18 cm)蝶形射頻體表線圈,調諧至鈉頻率(33.786 MHz)以獲取腎鈉圖像。隨即2名研究者對鈉MRI 影像上興趣區(qū)的皮質和髓質值分別進行獨立測量,以計算組內相關系數并將尿滲透壓與CMG 之間進行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對5 例CKD 病人[均為男性,平均年齡(77±12)歲]和 10 名健康志愿者[男 6 名、女 4 名,平均年齡(42±15)歲]進行了評估。數據顯示在尿液稀釋基線和峰值2 個時間點,健康志愿者腎髓質/皮質平均值(分別為1.55±0.11 和 1.31±0.09,P<0.001)和尿滲透壓平均值[分別為(756±157)和(73±14) mOsm/L,P<0.001]均出現(xiàn)下降。5 例CKD 病人均測得腎組織鈉含量,組內相關系數為0.99(P<0.001)。2 組的髓質/皮質和相應的尿滲透壓相關(r2=0.22;P<0.001)。結論功能性鈉MRI 準確地反映了健康志愿者CMG的動態(tài)變化,并證明了對腎功能不全病人進行CMG 評估的可行性。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384-389.

      吳姿倩譯 任克校

      ○ 醫(yī)用物理學

      水當量直徑和體型特異性劑量估算對CT 管電壓的依賴性(DOI:10.19300/j.2022.r0510)

      Dependence of 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 and 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 on CT Tube Potential(DOI:10.1148/radiol.210860)

      C.H.McCollough,S.L.McCollough,J.J.Schneider,T.R.Moen,J.M.Weaver,T.J.Vrieze,et al.

      摘要體型特異性劑量估算(SSDE)是一種以關注病人的CT 劑量測量方法。然而,顯示用于計算SSDE 的體型相關系數(fsize值)主要是通過使用模型來確定的;僅使用了8~15組病人數據集,管電壓均為120 kV。目的在病人頭部、胸部和腹部CT 掃描中,確定不同管電壓對水當量直徑(WED)和SSDE 的影響。資料與方法回顧性收集2013 年3 月—2017年6 月期間接受CT 掃描的250 例病例。對骨結構進行分割,并對其 CT 值進行修改,以反映 70、90、110、130 和 150 kV 下的骨衰減。因為軟組織的能量依賴性可以忽略,因此不改變其CT 值。在擬人模型中測量每個管電壓的fsize值,并置入擬合指數函數。測定每例病人在所有管電壓下的WED 和SSDE,對 120 kV 下的 WED 和 SSDE 進行回歸分析,并計算相對于120 kV 的平均差值。結果250 例病人(中位年齡21.5歲,四分位距44 歲;其中女130 例),所有管電壓的WED 與身體各部位在120 kV 時的WED 呈線性相關(R2=0.995~1.000)。軀干檢查時,管電壓對WED 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Cohen d<0.05)。在頭部,70 kV 時,觀察到中等效應尺寸,然而,WED 的平均絕對差較小[(-0.49±0.08)cm,P<0.001]。對于常用的管電壓和病人體型的組合,替代管電壓下SSDE 相對于120 kV 下SSDE 的平均差<5%。結論通過非增強CT 掃描發(fā)現(xiàn),體型相關系數可準確地確定250 例病人在5 組管電壓(120 kV 除外)下掃描的體型特異性劑量估算。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04-411.

      劉澤譯 任克校

      ○ 分子成像

      18F-DCFPyL PET/CT 對前列腺癌復發(fā)病人的治療影響:一項前瞻性多中心試驗的結果(DOI:10.19300/j.2022.r0511)

      Effect of 18F -DCFPyL PET/CT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egistry Trial(DOI:10.1148/radiol.211824)

      U. Metser, K. Zukotynski, V. Mak, D. Langer, P. MacCrostie, A. Finelli,et al.

      摘要在生化復發(fā)(BCF)背景下即使常規(guī)成像為陰性,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PET 的高陽性率依然很有前景。目的評估以氟18-DCFPyL 為放射性示蹤劑的基于PSMA 的PET/CT 的疾病檢出率,以及PET 指導可疑局限性復發(fā)性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療方案變化。資料與方法本前瞻性多中心注冊研究(安大略省復發(fā)性前列腺癌PSMA-PET 登記中心,簡稱PREP)選取了在初次治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補救性放射治療或初次放射治療)后出現(xiàn)BCF,以及常規(guī)成像(CT 和骨顯像掃描)有0~4 個病灶的男性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記錄PSMA PET 的陽性率;局部性、寡轉移性和廣泛轉移性復發(fā)的頻率;PET 檢查結果后的治療方案變化率。采用非參數性MOOD 中位數檢驗來評估血清PSA 水平與治療方案變化之間的相關性。結果共評估了1 289 例男性[中位年齡71(65,75)歲]。PSMA PET 幫助檢測了其中 841 例(65%)的病灶,999 例中的615 例(62%)在常規(guī)成像為陰性。根據入組時血清PSA 水平,PSA 低于 0.5 ng/mL、0.5~1.0 ng/mL 和高于 1.0 ng/mL 的復發(fā)檢出率分別為 38%(160/424 例)、63%(107/171 例)和 83%(573/692 例)。在 PSMA PET 檢查中,1 289 例中有 399 例(31%)出現(xiàn)局部性復發(fā),314 例(24%)發(fā)生寡轉移,128 例(10%)發(fā)生廣泛轉移。PET 檢查后,1 289 例中有748 例(58%)記錄了治療計劃的改變,1 250 例中有371 例(30%)改變了治療目的,通常是從姑息治療轉變?yōu)楦涡灾委焄1 289例中有255 例(20%)]。結論在約60%的有生化復發(fā)和疑似小體積轉移性病灶的男性中,相比常規(guī)成像,PSMA PET 有助于發(fā)現(xiàn)其額外的疾病部位,導致治療方案的頻繁變化,包括20%的病人從姑息治療轉變?yōu)橹委熁蚋涡灾委?。需要長期隨訪以確定這是否影響疾病控制。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14-422.

      劉澤譯 任克校

      ○ 胸部成像

      基于深度學習在胸片檢測穿刺活檢后氣胸的臨床研究(DOI:10.19300/j.2022.r0512)

      Deep Learning for Detecting Pneumothorax on Chest Radiographs after Needle Biopsy: Clinical Implementation(DOI:10.1148/radiol.211706)

      W.Hong,E.J.Hwang,J.H.Lee,J.Park,J.M.Goo,C.M.Park.

      摘要 目的基于深度學習的CAD 系統(tǒng)能否提高臨床中在胸片上檢測PTNB 后氣胸的效能。資料與方法針對使用了在胸片上檢測PTNB 后氣胸的CAD 系統(tǒng),該回顧性隊列研究包括CAD 輔助胸片閱讀組(CAD 輔助組,2020 年2—11月)和CAD 使用前胸片閱讀組(非CAD 輔助組,2018 年1月—2020 年1 月)。參考標準由2 名放射科醫(yī)生共同閱片商定。采用廣義估計方程比較2 組氣胸的診斷準確率。采用貪婪算法根據X 線片閱片者和PTNB 操作者是否相同進行匹配。結果CAD 輔助組納入655 例病人的共676 份X 線片[平均年齡(67±11)歲;男 390 例],非 CAD 輔助組納入 664 例病人的共 676 份 X 線片[平均年齡(66±12)歲;男 400 例]。CAD輔助組中氣胸的檢出率為18.2%(123/676),非CAD 輔助組為 22.5%(152/676)(P=0.05)。CAD 輔助組的敏感度(85.4%和67.1%)、陰性預測值(96.8% 和91.3%)和準確度(96.8%和 92.3%)均高于非 CAD 輔助組(均 P<0.001)。CAD 輔助組比非CAD 輔助組檢測少量氣胸的敏感度更高(肺壓縮體積<10%:74.5%和51.4%,P=0.009;肺壓縮體積 10%~15%:92.7%和70.2%,P=0.008)。在氣胸病人中,非CAD 輔助組655 例病人中有34 例病人(5.0%)需要后續(xù)插入胸腔引流管,而CAD輔助組的664 例中有16 例病人(2.4%)需要后續(xù)插入胸腔引流管(P=0.009)。結論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輔助檢測系統(tǒng)提高了在胸片上檢測肺穿刺活檢后氣胸的效能。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33-441.

      崔達華譯 任克校

      COVID-19 病人出院后3 個月和1 年后的CT 肺部異常(DOI:10.19300/j.2022.r0513)

      CT Lung Abnormalities after COVID-19 at 3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DOI:10.1148/radiol.2021211746)

      B.Vijayakumar,J.Tonkin,A.Devaraj,K.E.J.Philip,C.M.Orton,S.R.Desai,P.L.Shah.

      摘要 目的在長達1 年的隨訪中,評估出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的癥狀、功能損害和在連續(xù)胸部CT掃描中顯示的殘余肺異常。資料與方法作為一項針對COVID-19 生存者的觀察性隊列研究中表型研究的一部分,通過系統(tǒng)評估癥狀、功能損害和進行胸部CT 掃描,對2020年3—6 月期間出院的COVID-19 成年病人進行了為期3 個月和1 年的前瞻性評估。其中僅對有CT 異常和/或持續(xù)呼吸困難的參與者進行了肺功能測試。結果使用Bonferroni 校正。結果研究納入了 80 例病人[平均年齡(59±13)歲,男 53 例]。在門診復查中,其中37 例(46%)有持續(xù)的呼吸困難,17 例(21%)表現(xiàn)有咳嗽。有73 例出院后進行了CT 檢查[中位數105(95,141)d],其中有 41 例(56%)的肺部存在持續(xù)的異常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磨玻璃密度影[35 例(48%)]和條片影[27 例(37%)]。73 例中有9 例(12%)肺部存在明確的纖維化跡象(即容量減少和/或牽拉性支氣管擴張)。在3 個月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更高的入院血清 C 反應蛋白(mg/L)、纖維蛋白原(g/dL)、尿素(mmol/L)和肌酐(μmmol/L)水平、更長的住院時間(d)、較大的年齡(歲)以及存在需要有創(chuàng)通氣的情況與肺部CT 異常存在相關性。41 例中有32 例(78%)在3 個月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CT 結果異常后進行了第2 次CT 檢查 [中位時間364(360,366)d],其中有 26 例(81%)的結果有所好轉[中位數18%(10%,40%)]。結論肺部 CT 結果異常在 COVID-19 病人出院后3 個月內很常見,少部分存在纖維化征象。急性期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出院后3 個月內的肺部CT 異常存在相關性,而在1 年的隨訪中,大部分病人的影像學異常都有所改善。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44-454.

      劉雪丹譯 任克校

      ○ 血管介入成像

      索拉非尼聯(lián)合肝動脈灌注化療治療肝細胞癌伴門靜脈癌栓與單純索拉非尼治療比較:一項隨機試驗(DOI:10.19300/j.2022.r0514)

      Sorafenib Plus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versus Sorafenib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Major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A Randomized Trial(DOI:10.1148/radiol.211545)

      K.Zheng,X.Zhu,S.Fu,G.Cao,W.Li,L.Xu,et al.

      摘要 目的比較索拉非尼聯(lián)合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與單獨索拉非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伴門靜脈癌栓(PVTT)的療效和安全性。資料與方法這項Ⅱ期試驗納入了在 2017 年 6 月—2019 年 11 月首診的 HCC 伴 PVTT[Vp3(累及門靜脈一級分支)和Vp4(累及門靜脈主干)]的病人。病人按1∶1 比例隨機分配至接受索拉非尼(400 mg,每天2 次)聯(lián)合經皮穿刺行3cir-OFF HAIC ([0~2 h)35 mg/m2奧沙利鉑,(2~24 h)600 mg/m25-氟尿嘧啶,持續(xù) 3 d]治療或持續(xù) 4周的單純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 次)治療。主要研究終點是總生存期(OS),次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使用Kaplan-Meier 和對數秩檢驗評估OS和PFS。結果共有64 例病人納入意向治療人群,每個治療組32 例。聯(lián)合治療組的中位 OS 為 16.3 個月(95%CI:0.0~35.5),單純索拉非尼治療的中位 OS 為 6.5 個月(95%CI:4.4~8.6)。相比單純索拉非尼治療組,在聯(lián)合治療組也發(fā)現(xiàn)具有更高的客觀緩解率[41%(13 例)和 3%(1 例),P<0.001]和更長的中位 PFS(9.0 個月和 2.5 個月,HR=0.26;95%CI:0.15~0.47;P<0.001);聯(lián)合治療組的 3、4 級不良反應也相對更頻繁出現(xiàn),包括腹瀉 [7 例(22%)和 5 例(16%)]、手足綜合征[6 例(19%)和 2 例(6%)]和血小板減少癥[7 例(22%)和 0]。結論由于聯(lián)合療法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和其可接受范圍內的不良反應,因此對于HCC 伴PVTT 病人,索拉非尼聯(lián)合3cir-OFF HAIC 可能是值得推薦的治療方式。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55-464.

      胡靜怡譯 任克校

      人體足部三維多結構光聲定量和超聲成像(DOI:10.19300/j.2022.r0515)

      Three -dimensional Multistructural Quantitative Photoacoustic and US Imaging of Human Feet in Vivo(DOI:10.1148/radiol.211029)

      W.Choi,E.Park,S.Jeon,Y.Yang,B.Park,J.Ahn,et al.

      摘要 目的研究一種三維(3D)無需對比劑雙峰光聲(PA)/超聲(US)成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在形態(tài)上對人類足部可視化,并且還可以無創(chuàng)可靠地量化足部血管參數。資料與方法一項PA/US 成像系統(tǒng)與足部掃描設備相結合,從而在體內獲得人體足部3D PA 和US 圖像的臨床實踐。2020 年9 月—2021年6 月納入6 名健康志愿者,將收集到的3D PA 和US 圖像經過后處理,以顯示足部的結構信息。通過計算組內相關系數和最小可檢測變化,對10 只健康足部的5 次重復掃描進行定量可靠性評估,并通過使用壓力袖帶(160 mm Hg,1 mm Hg=0.133 kPa)對10 只健康足部進行血管閉塞成像,以此測試微血管變化的可檢測性,統(tǒng)計學差異用P 值表示。結果獲取了6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27±3)歲]的10 個足部成像。足部圖像可清楚顯示血管系統(tǒng)、骨骼和皮膚的結構,并能提供總血紅蛋白濃度(HbT)、血紅蛋白氧飽和度(SO2)、血管密度和血管深度等功能信息。對10 只健康足進行5 次重復獨立測量,獲得的功能信息是可靠的(組內相關系數,0.51~0.74)。HbT(P=0.006)和血管密度(P=0.046),SO2潴留都被觀察到顯著改善,準確地描述了由于靜脈閉塞引起的微血管變化。結論在健康志愿者中,三維光聲和超聲成像能夠顯示人類足部包括其外周微血管的形態(tài)、生理特征。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2):467-473.

      吳姿倩譯 任克校

      ○ 乳腺成像

      基于人群篩查項目的122 969 次乳腺X 線攝影結果的人工智能評估(DOI:10.19300/j.2022.r06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valuation of 122 969 Mammography Examinations from a Population -based Screening Program(DOI:10.1148/radiol.212381)

      M. Larsen, C.F. Aglen, C.I. Lee, S. R. Hoff, H. L. Hanssen, K. La ?ng,et al.

      摘要 目的基于人群篩查項目,比較商用人工智能(AI)系統(tǒng)與常規(guī)獨立雙重閱片并達成共識法的效能,并探討不同AI 評分的腫瘤組織病理學特征。資料與方法該回顧性研究納入了2009 年10 月—2018 年12 月期間挪威乳腺篩查機構的4 個篩查單位中共47 877 名女性,完成122 969 次乳腺篩查。數據集包括752 例篩查癌(6.1 例/1 000 次檢查)和205例間歇期癌(1.7 例/1 000 次檢查)。每次檢查的AI 評分為1~10,其中1 表示乳腺癌低風險,10 表示乳腺癌高風險。通過閾值1、閾值2 和閾值3 評估AI 系統(tǒng)作為二元決策工具的性能(選擇和未選擇)。將閾值1 設置為AI 評分10,將閾值2設置為與共識率(8.8%)相似的選擇率,將閾值3 設置為與放射科醫(yī)生平均個人(5.8%)相似的選擇率。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學方法總結篩查結果。結果使用閾值1,AI 系統(tǒng)將86.8%(653/752 例)的篩查癌和44.9%(92/205 例)的間歇期癌評為10分;使用閾值3,AI 系統(tǒng)檢出了80.1%(602/752 例)的篩查癌和30.7%(63/205 例)的間歇期癌。采用閾值的AI 評分系統(tǒng)評估,未被檢出的篩查癌較被檢出的篩查癌具有較好的組織病理學特征;而在間歇期癌中則結果相反。結論在3 個閾值條件下,未被AI 系統(tǒng)檢出的篩查癌比例均低于20%。AI 系統(tǒng)在癌癥檢測中的整體效能較為穩(wěn)定。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02-511.

      郭秋譯 任克校

      ○ 心臟成像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性心肌炎的心臟MRI 表現(xiàn)及預后價值(DOI:10.19300/j.2022.r0602)

      Cardiac MRI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Value in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nduced Myocarditis(DOI:10.1148/radiol.211765)

      F. Cadour, J. Cautela, S. Rapacchi, A. Varoquaux, P. Habert, F. Arnaud,et al.

      摘要 目的分析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性心肌炎(ICI-M)的心臟MRI 表現(xiàn),探討其對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預后價值。資料與方法在這項2017 年5 月—2020 年1 月的回顧性研究中,將ICI-M 病人、計劃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的癌癥病人(前ICI 組)和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心臟 MRI 表現(xiàn) [包括心肌延遲強化(LGE)、T1mapping 和 T2mapping 以及細胞外體積分數(ECV)的z 評分]進行比較。其次,探討心臟MRI 應用Cox 比例風險模型預測ICI-M 病人MACE 的潛在價值。結果共納入33 例ICI-M 病人[平均年齡(68±14)歲;男 23 例]、21 例前 ICI 組病人[平均年齡(65±14)歲;男 14 例]和 85 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平均年齡(32±13)歲;男 67 例]進行比較。與前 ICI 組相比,ICI-M 組病人的總體初始 T1、ECV 和 T2的 z 評分較高 [分別為 0.03±0.85 和1.79±1.93(P<0.001),1.34±0.57 和 2.59±1.97(P=0.03),20.76±1.41 和 0.88±1.96(P=0.002)],觀察到 LGE 頻率也更高[27/33例(82%)和 2/21 例(10%);P<0.001]。ICI-M 病人的 LGE 發(fā)生率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病人 [27/33 例(82%) 和 85/85 例(100%);P<0.001],但更可能累及間隔[16/33 例(48%)和 25/85 例(29%);P<0.001]和中壁層[11/33 例(33%)和 2/85 例(2%);P<0.001]。即使在調整肌鈣蛋白峰值后,間隔的LGE仍然是1 年期MACE 唯一的心臟MRI 預測因子[調整后的危險比,2.7(95%CI:1.1~6.7);P=0.03]。結論ICI-M 的心臟 MRI表現(xiàn)與計劃接受ICI 的病人及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不同。心肌間隔釓對比劑延遲強化可能是ICI-M 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因子。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12-521.

      劉雪丹譯 任克校

      ○ 計算機應用

      一種評估影像組學工具協(xié)議的新基準方法(DOI:10.19300/j.2022.r0603)

      A Novel Benchmarking Approach to Assess the Agreement among Radiomic Tools(DOI:10.1148/radiol.211604)

      A. Bettinelli, F. Marturano, M. Avanzo, E. Loi, E. Menghi, E. Mezzenga,et al.

      摘要由于貫穿軟件和研究中特征的可重復性有限,影像組學模型在臨床實踐中的轉化受到限制。為了使影像組學更接近臨床應用,則需要加快標準化這一過程。目的評估7個影像組學軟件程序的標準化水平,并研究軟件在內置圖像預處理(如插值和離散化)、特征聚合方法和興趣區(qū)(ROI)的形態(tài)特征(即體積和形狀)功能方面的一致性。資料與方法研究分為2 個階段:第1 階段,使用2 個圖像生物標志物標準化計劃(IBSI)模型評估7 個軟件程序的IBSI 符合性;第2 階段,通過2 個認可的意大利多中心影像組學提取器共享理解(ImSURE)數字模型來評估所有IBSI 標準化影像組學特征的可重復性,與系統(tǒng)特征提取相結合,觀察程序對其間的特征匹配是否有變化,以及如何因預處理步驟、聚合方法和ROI 特征而變化。結果在第1 階段,軟件程序顯示了不同程度的完整性(即可計算IBSI 基準值的數量)。然而,IBSI 符合性評估顯示,就特性實現(xiàn)而言,它們都是標準化的。當考慮額外的預處理步驟時,對于每個單獨的程序,匹配百分比下降了多達30%。在第2 階段,ImSURE 模型表明,軟件協(xié)議依賴于離散化和聚合,以及ROI 形狀和體積因子。結論影像組學軟件的一致性與已經標準化的因素(如插值和離散化方法)和需要標準化的因素有關。必須解決這2 種依賴關系來確保影像組學特征的可重復性,并為臨床采用影像組學模型鋪平道路。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33-541.

      陳佳樂譯 任克校

      ○ 胃腸道成像

      CT 聯(lián)合CA19-9 回顧性評估非轉移性胰腺癌的治療反應(DOI:10.19300/j.2022.r0604)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Using CT and CA 19-9(DOI:10.1148/radiol.212236)

      S.S.Kim,S.Lee,H.S.Lee,S.Bang,K.Han,M.S.Park.

      摘要 目的探究CT 聯(lián)合糖鏈抗原19-9(CA19-9)預測經一線治療8 周后非轉移性胰腺導管腺癌(PDAC)病人的總體生存期(OS)的價值。資料與方法該單中心回顧性研究納入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接受一線治療(如化療或同步放化療治療)的非轉移性PDAC 病人。根據實性腫瘤療效評價標準,對治療后8 周復查的CT 影像進行評價。部分緩解(PR)或病情穩(wěn)定(SD)的病人被定義為有CT 反應,病情進展(PD)的病人被定義為無CT 反應。8 周后CA19-9 水平恢復正常的病人被定義為有CA19-9 反應,CA19-9 水平仍異常或未升高的病人被定義為無CA19-9 反應。采用Kaplan-Meier 法和Breslow 分析法比較OS。結果共納入197 例病人[平均年齡(65±10)歲;男 107 例]。PD 病人(17 例)比 SD 病人(147 例,P<0.001)或 PR 病人(33 例,P=0.003)的 OS 短。PR病人和SD 病人的OS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60)。當CT 聯(lián)合 CA19-9,CT 和 CA 19-9 均有反應的 OS 最長[第 1 組,27 例;中位 OS,26.6 個月(95%CI:9.0~44.1)],其次是有 CT 反應,無CA 19-9 反應[第 2 組,153 例;中位 OS,15.9 個月(95%CI:13.3~18.5);與第 1 組相比,P=0.007],最后是 CT 和 CA 19-9均無反應[第 3 組,17 例;中位 OS,6.5 個月(95%CI:0.8~12.2);與第2 組相比,P<0.001]。結論與實性腫瘤療效評價標準相比,CT 聯(lián)合CA19-9 反應評估可有助于在早期治療階段更準確地對PDAC 病人進行生存期分層。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48-556.

      崔達華譯 任克校

      Fontan 循環(huán)的兒童和成人門靜脈高壓癥的腹部CT 和MRI表現(xiàn)(DOI:10.19300/j.2022.r0605)

      Abdominal CT and MRI Findings of Portal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Fontan Circulation(DOI:10.1148/radiol.211037)

      F.Zafar,A.M. Lubert,A.T.Trout,D.A.Katz,J.J.Palermo,A.R.Opotowsky,et al.

      摘要 目的研究Fontan 循環(huán)的兒童和成人出現(xiàn)有影像學證實的門靜脈高壓癥和VAST 評分為≥2 分(靜脈曲張、腹水、脾腫大和血小板減少癥各1 分)的影像學證據,并確定兩者與血流動力學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的相關性。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研究2012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間接受腹部MRI 或CT 監(jiān)測肝臟局灶性病變的Fontan 循環(huán)病人。門靜脈高壓定義為存在至少以下2 項癥狀:靜脈曲張、腹水或脾腫大。Fontan 惡化被定義需要加大利尿劑劑量的心力衰竭體征或癥狀、放置心室輔助裝置、心臟移植或死亡的綜合癥狀。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邏輯回歸評估變量與終點事件之間的關系。結果共評估 123 例病人(年齡 9~55 歲;兒童 32 例)[中位年齡 23(17,30)歲;男 63 例]。建立 Fontan 循環(huán)后的中位時間為16(12,23)年。123 例病人中 25 例(20%)病人有影像學證實的門靜脈高壓,34 例(28%)的VAST 評分為2 分或更高。123例病人中有25 例(20%)出現(xiàn)Fontan 惡化;中位隨訪時間為0.4(0.1,3.1)年。相比未出現(xiàn) Fontan 循環(huán)惡化的病人,F(xiàn)ontan循環(huán)惡化的病人更容易出現(xiàn)中重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P<0.01)、中重度房室瓣關閉不全(P<0.01)、較高的 Fontan 壓力(P=0.01)、有影像學證實的門靜脈高壓癥(P=0.01),以及VAST 評分≥2 分(P<0.01)。結論腹部影像學檢查中,F(xiàn)ontan循環(huán)的兒童和成人出現(xiàn)有影像學證實的門靜脈高壓與更高的靜脈壓和增高的Fontan 惡化風險有關。這些征象可用于辨別需進行全面血流動力學評估的病人。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57-565.

      王志譯 任克校

      ○ 泌尿生殖系統(tǒng)成像

      不確定附件病灶的O-RADS MRI 分型:時間-強度曲線分析優(yōu)于目測評估(DOI:10.19300/j.2022.r0606)

      O -RADS MRI Classification of Indeterminate Adnexal Lesions: Time -Intensity Curve Analysis Is Better Than Visual Assessment(DOI:10.1148/radiol.210342)

      G.J.Wengert,Y.Dabi,E.Kermarrec,A.Jalaguier-Coudray,E.Poncelet,R.Porcher,et al.

      摘要卵巢附件報告和數據系統(tǒng)(O-RADS)MRI 評分可以對超聲不確定的附件病灶進行風險分層,部分是基于時間-強度曲線(TIC)分析,可能不具普遍適用性。目的比較動態(tài)增強MRI 掃描目測評估和TIC 評估診斷附件病變良惡性的準確性,并評估其對O-RADS MRI 評分的影響。資料與方法該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回顧性查詢歐洲Adnex MR 研究組(EURAD)數據庫,研究對象為2013 年3 月—2018 年3月期間因不確定附件病灶而接受MRI 檢查的女性。附件病灶含實性組織而接受手術的女性也包括在內。目測和TIC 評估相對于外肌層的實性組織信號增強,記錄對比劑沖洗信號。根據O-RADS MRI 評分,通過目測和TIC 評估對病變進行分類。計算每個病灶的診斷準確性。結果對244 例女性[平均年齡(55.3±15.8)歲]的 320 個病灶(惡性 207 個,良性 113個)進行分析。TIC 和目測評估對惡性病灶的敏感度分別為96%(198/207)和 76%(157/207)。對于良性病灶 TIC 比目測評估更準確[86%(95%CI:81%~90%)和 78%(95%CI:73%~82%);P<0.001],主要是因為其特異度更高[95%(95%CI:92%~98%)和 76%(95%CI:68%~81%)]。共有 21%(38/177)的侵襲性病灶被評為低風險。對比劑沖洗和高風險強化(定義為比肌層更早的強化)對惡性病灶行TIC 分析的特異度[分別為97%(95%CI:91%~99%)和 94%(95%CI:90%~97%)]和目測評估的[分別為 97%(95%CI:92%~99%)和 93%(95%CI:88%~97%)]均較高。TIC 的O-RADSMRI 評分比目測評分更準確[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 0.87(95%CI:0.83~0.90)和0.73(95%CI:0.68~0.78);P<0.001]。結論通過 O-RADS MRI評分,TIC 分析在實現(xiàn)最佳診斷準確性上比目測評估更準確。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66-575.

      陳佳樂譯 任克校

      時間依賴擴散MRI 在前列腺癌微觀結構定量成像中的應用(DOI:10.19300/j.2022.r0607)

      Time -Dependent Diffusion MRI for Quantitative Microstructural Mapping of Prostate Cancer(DOI:10.1148/radiol.211180)

      D.Wu,K.W.Jiang,H.Li,Z.L.Zhang,R.C.Ba,Y.Zhang,et al.

      摘要最近發(fā)展起來的時間依賴擴散MRI 在表征細胞組織微觀結構方面具有潛力;然而,其在前列腺癌(PCa)成像中的價值尚不清楚。目的研究基于時間依賴擴散MRI 的微觀結構成像在無創(chuàng)性表征PCa 的細胞特征以及區(qū)分臨床顯著性PCa 和臨床非顯著性PCa 的可行性。資料與方法在2019 年10 月—2020 年8 月前瞻性地招募了臨床疑診PCa的男性。在3.0 T MR 掃描設備上,以7.5~30 ms 的等效擴散時間,采用脈沖梯度和震蕩梯度擴散MRI 序列獲取時間依賴擴散MRI 數據。時間依賴擴散MRI 的細胞微觀結構參數,包括用兩室模型估計的細胞直徑、細胞內體積分數、細胞密度和細胞外擴散率。在不同的國際泌尿病理協(xié)會分級分組(GG)間對這些參數進行比較,并用線性判別分析判斷其對臨床顯著性PCa(GG>1)和臨床非顯著性PCa(良性和GG1)的鑒別能力。通過與組織病理學測量的相關性來驗證所擬合的微觀結構參數。結果在48 名受試者中,時間依賴擴散MRI 檢測表明,越高的GG 評分與越高的細胞內體積分數及越高的細胞密度相關(GG 為1-5 時細胞內體積分數分別為0.22、0.36、0.34、0.37 和 0.40,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P<0.001),而GG 越高時發(fā)現(xiàn)細胞直徑越?。℅G 為1-5 時細胞直徑分別為 23.4、18.3、19.2、17.9 和 18.5 μm)。在由時間依賴擴散 MRI獲取的所有測量參數中,在區(qū)分臨床顯著性和非顯著性PCa方面,細胞密度的診斷效能最高,準確度為92%(48 名參與者中的44 名),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96(95%CI:0.87~0.99)?;跁r間依賴擴散MRI 和病理檢查的細胞內體積分數之間的正相關性支持了微觀結構成像(r=0.83,P<0.001)。結論基于時間依賴擴散MRI 的微觀結構成像與病理結果相關,有望表征PCa。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578-587.

      丁智譯 任克校

      一般風險女性的卵巢癌檢測:超聲典型-非典型附件病灶(DOI:10.19300/j.2022.r0608)

      Ovarian Cancer Detection in Average -Risk Women:Classic-versus Nonclassic-appearing Adnexal Lesions at US(DOI:10.1148/radiol.212338)

      A. Gupta, P. Jha, T.M. Baran, K.E. Maturen, K. Patel-Lippmann,H.M.Zafar,et al.

      摘要目前存在幾種評估附件病灶的超聲風險分層模式。這些多亞類系統(tǒng)可能比一般風險女性孤立附件病灶的檢測要從更多方面考慮。目的探討基于超聲的典型與非典型外觀的分類方案能否在不影響診斷效能的前提下,用以輔助對卵巢癌一般風險的女性進行適當的分類。資料與方法該回顧性多中心研究納入2011 年1 月—2014 年6 月期間在盆腔超聲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孤立卵巢病灶,復查時間為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無腹水或腹膜種植的情況下,病灶被認為是孤立的。根據聲像圖表現(xiàn)將病灶分為經典型或非經典型。經典病灶包括單純性囊腫、出血性囊腫、子宮內膜瘤和皮樣瘤。其他被認定為非典型病灶。根據病理結果、臨床或影像學隨訪記錄結果,計算對惡性腫瘤的診斷效能和診斷率。采用χ2檢驗比較年齡組間惡性腫瘤的診斷率,采用Poisson 回歸探討影像學特征與惡性腫瘤關系。結果納入878 例女性[平均年齡(42±14)歲]共970 個孤立病灶。經典病灶的惡性率<1%。970 處病灶中有53 處(6%)為惡性。有血流時非經典型病灶的惡性率為32%(33/103 例),無血流時為8%(16/194例)(P<0.001)。對于60 歲以上的女性,血流存在時惡性率為50%(10/20 例),無血流時惡性率為 13%(5/38 例)(P=0.004)。經典-非經典型模式檢測惡性腫瘤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3%(49/53 例)、73%(669/917 例)、17%(49/297 例)、99%(669/673 例)。結論使用附件病灶經典或非經典外觀的超聲分類模式,在卵巢癌惡性診斷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癌癥風險最高的為60 歲以上女性出現(xiàn)孤立的有血流時非經典病灶。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03-610.

      任航瑩譯 任克校

      ○ 神經放射學

      腦MRI 分期對IA 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預后無影響(DOI:10.19300/j.2022.r0609)

      No Prognostic Impact of Staging Brain MRI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DOI: 10.1148/radiol.212101)

      J.G.Nam,H.Hong,S.H.Choi,C.M.Park,J.M.Goo,Y.T.Kim,H.Kim.

      摘要盡管各種指南不鼓勵對臨床分期為IA期的無癥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病人進行腦MRI 分期,但缺乏有關其術后生存的證據。目的探究無癥狀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行腦MRI 檢查的生存效益。資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 2 月—2016 年 3 月間臨床 TNM 分期為 T1N0M0NSCLC 行根治性切除術的病人。術后監(jiān)測記錄病人的生存情況和腦轉移的發(fā)展情況。分別采用Cox 回歸和Fine-Gray 亞分布風險模型進行多變量調整,比較有或無顱腦MRI 分期的手術病人的累積生存率和腦轉移發(fā)生率。應用傾向評分匹配和逆概率處理加權進行混雜因素調整。結果共628 例病人[平均年齡(64±10)歲;男 319 例],其中 53%(331/628 例)接受了大腦MRI 分期檢查。在多因素分析中,腦MRI 對無腦轉移生存期[風險比(HR),1.06;95%CI:0.69~1.63;P=0.79],腦轉移時間(HR,1.60;95%CI:0.70~3.94;P=0.29),總生存期(HR,0.86;95%CI:0.54~1.37;P=0.54)無預后益處。經過傾向性評分匹配[無腦轉移生存期(HR,0.97;95%CI:0.60~1.57;P=0.91),腦轉移時間 (HR,1.29;95%CI:0.50~3.33;P=0.60) 和總生存期(HR,0.89;95%CI:0.53~1.51;P=0.67)]和逆概率加權后,獲得了一致的結果。結論根據無腦轉移生存期、腦轉移時間及總生存期的數據,臨床分期為IA型無癥狀NSCLC 病人行腦MRI 分期與未行腦MRI 分期之間無差異。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32-643.

      張浩然譯 任克校

      ○ 兒科學成像

      膝關節(jié)擴散張量成像預測兒童成長(DOI:10.19300/j.2022.r0610)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of the Knee to Predict Childhood Growth(DOI:10.1148/radiol.210484)

      D. Jaramillo, P. Duong, J.C. Nguyen, S. Mostoufi-Moab, M.K. Nguyen,A.Moreau,et al.

      摘要 目的驗證骺板擴散張量成像(DTI)可以作為身高增長速度(從MRI 檢查后1 年內增長身高)和總增長高度(從MRI 檢查到生長發(fā)育停止期間所增長的身高)的預測指標,并將其與基于骨齡預測的模型進行比較。資料與方法對2012 年2 月—2016 年12 月期間接受膝關節(jié)MRI 檢查的健康兒童股骨的DTI 影像 (b 值為0、600 s/mm2,20 個擴散梯度方向)進行回顧性分析。分別測量了兒童在MRI 檢查時、1 年后(身高增長速度)或生長發(fā)育停止后(平均總增長高度為34 個月)的身高。骺板DTI 束體積和長度與身高增長速度和總增長高度具有相關關系。多線性回歸用于評估DTI 指標在預測這2 個參數的潛力。使用Bland-Altman 圖比較DTI 和骨齡預測模型在預測身高的均方根誤差(RMSE)和偏差。結果89 名兒童[平均年齡(13±3)歲,男 47 名]進行了身高增長速度的測量,70 名兒童[平均年齡(14±1)歲,女 36 名]進行了總增長高度的測量。在控制年齡和性別后,DTI 束體積與身高增長速度(r2=0.49,P<0.001) 和總增長高度(r2=0.46,P<0.001)相關。DTI 束體積是兩者的最強預測指標,與骨齡預測模型(身高增長速度:R2=0.32,RMSE=2.9 cm;總增長高度:R2=0.42,RMSE=5.0 cm)預測身高增長速度和總增長高度相比,DTI 束體積(身高增長速度:R2=0.63,RMSE=1.7 cm;總增長高度:R2=0.59,RMSE=1.8 cm)是一種更優(yōu)的多線性模型的預測方式。結論使用DTI 束體積預測兒童身高增長速度和總增長高度可能比基于骨骼年齡預測的模型更好。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55-663.

      胡靜怡譯 任克校

      ○ 胸部成像

      基于CT 的臨床Ⅰ期肺腺癌病理特征和腫瘤轉歸的影像基因組學分析(DOI:10.19300/j.2022.r0611)

      CT-based Radiogenomic Analysis of Clinical StageⅠ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Oncologic Outcomes(DOI:10.1148/radiol.211582)

      R.Perez-Johnston,J.A.Araujo-Filho,J.G.Connolly,R.Caso,K.Whiting,K.S.Tan,et al.

      摘要需要一種可用于識別復發(fā)或轉移風險較高的肺腺癌(LUAD)病人的術前預測模型。目的研究Ⅰ期LUAD 的基于CT 的影像組學一致性聚類與臨床病理特征、基因組數據及病人轉歸之間的關聯(lián)。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確認了2014 年4 月—2017 年12 月因LUAD 行完全切除手術病人的術前CT 和二代測序數據。對術前CT 影像進行全面的影像組學分析;腫瘤分為實性、磨玻璃或混合性。根據病人的影像組學特征,采用一致性聚類分析法將病人分組,并將聚類結果與腫瘤基因組改變、組織病理學特征和復發(fā)特異性生存率進行比較(連續(xù)數據采用Kruskal-Wallis 檢驗,分類數據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檢驗,復發(fā)特異性生存率使用對數秩檢驗)。對整個隊列及實性、磨玻璃或混合性病變亞組進行聚類分析。結果共219 例病人被納入研究[中位年齡68(63,74)歲;女 150 例(68%)]。確定了 4 個影像組學聚類分組。組 1 與貼壁型、腺泡樣和乳頭狀腫瘤亞型相關 [90 例中的76 例(84%)];組 2[50 例中的 13 例(26%)]和組 4[45 例中的 13 例(29%)]與實性和微乳頭狀腫瘤亞型相關(P<0.001)。EGFR 改變在組 1 中最高[90 例中有 38 例(42%),P=0.004]。組 2、組 3和組4 分別與淋巴血管侵犯[50 例中的19 例(38%)、34 例中的 14 例(41%)和 45 例中的 28 例(62%);P<0.001]和腫瘤沿間隙轉移[50 例中的 32 例(64%),34 例中的 21 例(62%)和45 例中的 31 例(69%);P<0.001]相關。STK11 改變[45 例中的14 例(31%);P=0.006],磷酸肌醇 3-激酶途徑改變[45 例中的22 例(49%),P<0.001]和復發(fā)風險(對數秩 P<0.001)在第 4組中最高。結論基于CT 的影像組學一致性聚類能夠識別臨床Ⅰ期肺腺癌病人的影像組學特征與臨床病理、基因組特征和腫瘤轉歸之間的關聯(lián)。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64-672.

      丁智譯 任克校

      應用動態(tài)胸片評估囊性纖維化致肺部病變加重的治療(DOI:10.19300/j.2022.r0612)

      Use of Dynamic Chest Radiography to Assess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xacerbations in Cystic Fibrosis(DOI:10.1148/radiol.212641)

      T.S.FitzMaurice,C.McCann,D.S.Nazareth,P.S.McNamara,M.J.Walshaw.

      摘要盡管肺活量測定是管理囊性纖維化(CF)病人肺部病變加重的重要標志,但它是一個強迫性的操作并產生氣溶膠,因此在某些病人中可能難以執(zhí)行。動態(tài)胸片(DCR)在透視胸部成像的同時提供胸部動態(tài)的實時信息。目的通過肺活量測定和DCR 評估肺部病變加重治療的療效,并評估DCR 對肺部病變加重的CF 病人的臨床效用。資料與方法在該前瞻性、觀察性、單中心先導研究中,對2019 年12 月—2020 年8 月期間的CF 受試者進行肺部病變加重治療前后的肺活量測定和DCR。肺活量測定評估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和用力肺活量。DCR 幫助評估投影肺面積(PLA)、半橫膈膜中點位置以及潮氣呼吸和深呼吸時的速度。采用配對t 檢驗和Wilcoxon 符號秩檢驗進行數據分析,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評估相關性。結果對20 例CF 受試者[平均年齡(25±7)歲;女 14 例]進行評估。肺活量測定顯示,F(xiàn)EV1預計值百分比由治療前的44%[四分位間距(IQR),17%]提高到治療后的 55%(IQR,16%)(P=0.004)。DCR 顯示左右橫膈肌的中位深呼吸偏移改善[分別為從 18(IQR,11)到 25(IQR,16)mm,P=0.03;從 13(IQR,6)到 19(IQR,14)mm,P=0.03]和左右膈肌深呼吸后的中位呼氣偏移速度改善[分別為從7(IQR,2)到 11(IQR,5)mm/s,P=0.004;從 6(IQR,3)到 9(IQR,6)mm/s,P=0.004]。完全呼氣時的 PLA 率變化和潮氣呼吸時 PLA 的變化率改善[分別為從平均(42±16)cm2/s 到(56±24)cm2/s,P=0.03;從平均(29±14)cm2到(35±10)cm2,P=0.03]。結論DCR 顯示CF 病人肺加重期呼吸治療后膈肌速度和胸壁運動范圍有所改善,并且展示了作為研究肺加重期對肺機械功能影響的工具的潛力。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75-681.

      任航瑩譯 任克校

      COVID-19 突破性感染的影像學和臨床特征:一項多中心研究(DOI:10.19300/j.2022.r0613)

      Imag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A Multicenter Study(DOI:10.1148/radiol.213072)

      J.Lee,M.Hwang,Y.Kim,M.Chung,B.Sim,K.Chae,et al.

      摘要 目的評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突破性感染病人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征,并將其與未接種疫苗的COVID-19 病人進行比較。資料與方法該回顧性多中心隊列研究共分析了2021 年6—8 月期間在 COVID-19 開放數據存儲庫中注冊的3 個中心的病人(年齡≥18 歲)數據。根據疫苗接種情況,將接受基線胸部X 線檢查的住院病人分為3組。使用Pearson χ2檢驗、Fisher 確切概率檢驗和方差分析識別臨床和影像學特征之間的差異,隨后使用單因素和多因素邏輯回歸分析來評估疫苗接種狀態(tài)和臨床結果等臨床因素之間的相關性。結果761 例COVID-19 住院病人平均年齡為47 歲,其中 385 例(51%)為女性;47 例病人(6%)完全接種疫苗(突破性感染),127 例病人(17%)部分接種疫苗,587 例病人(77%)未接種疫苗。在761 例病人中,412 例(54%)在住院期間接受了胸部CT 檢查。在接受CT 檢查的病人中,無肺炎征象的病人分別占未接種疫苗病人的22%(326 例中的71例),部分接種疫苗病人的30%(64 例中的19 例),以及完全接種疫苗病人的 59%(22 例中的 13 例)(P<0.001)。與未接種疫苗病人相比,完全接種疫苗病人需要補充氧氣 [比值比(OR),0.24(95%CI:0.09~0.64;P=0.005)]和入住重癥監(jiān)護病房[OR,0.08(95%CI:0.09~0.78;P=0.02)]的風險均較低。結論與未接種疫苗的病人相比,患有COVID-19 突破性感染的病人在CT 掃描中無肺炎征象的比例明顯更高,并且需要補充氧氣和入住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可能性要低。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82-692.

      吳姿倩譯 任克校

      ○ 血管介入放射學

      90Y 放射性栓塞對比洗脫微球化療栓塞治療不可切除性肝細胞癌:TRACE II 期隨機對照試驗結果(DOI:10.19300/j.2022.r0614)

      90Y Radioembolization versus Drug-eluting Bead Chemoemboliz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sults from the TRACE Phase 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OI:10.1148/radiol.211806)

      E.Dhondt,B.Lambert,L.Hermie,L.Huyck,P.Vanlangenhove,A.Geerts,et al.

      摘要根據巴塞羅那臨床肝癌分期指南,動脈化學栓塞(TACE)術是中期肝癌的推薦治療方法。而前瞻性非對照研究表明,釔90(90Y)經動脈放射栓塞(TARE)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目的比較TARE 和TACE 治療不可切除性肝癌的療效和安全性。資料與方法在該單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TRACE)中,對治療中期肝癌病人所采用的90Y 玻璃微球TARE 與多柔比星洗脫微球(DEB)TACE 的效果進行比較,并將試驗對象擴展至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評分為1 的病人和早期肝癌但不符合手術或熱消融條件的病人。在2011 年9 月—2018 年3 月期間招募了參與的病人。主要終點是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的腫瘤總體進展時間(TPP)。結果在中期分析中,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TARE 組[38 例,中位年齡 67(63,72)歲;男 33 例]和 DEBTACE 組[ITT 組;34 例,中位年齡,68(61,71)歲;男 30 例],TARE 組的TTP 中位數為17.1 個月,而 DEB-TACE 組為9.5個月[ITT 組風險比(HR),0.36;95%CI:0.18~0.70;P=0.002](PP 組,每組分別有 32 例和 34 例參與者;HR,0.29;95%CI:0.14~0.60;P<0.001)。TARE 治療后中位總生存期為 30.2 個月,DEB-TACE 治療后中位總生存期為15.6 個月(ITT 組HR,0.48;95%CI:0.28~0.82;P=0.006)。在安全組中,3 級或更高級別的嚴重不良事件[TARE 組的33 例中有13 例(39%)和 DEB-TACE 組的 36 例中有 19 例(53%);P=0.47]和 30 d死亡率[TARE 組的 33 例中有 0 例(0%)和 DEB-TACE 組的36 例參與者中有 3 例(8.3%);P=0.24]相似。在此期間,主要終點TTP 的HR<0.39,符合中止研究的標準。結論在被選擇的早期或中期肝癌病人中,與使用載洗脫球進行TACE 相比,90Y TARE 術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且能夠獲得更好的腫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699-710.

      劉澤譯 任克校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后肝硬化病人的肌少癥(DOI:10.19300/j.2022.r0615)

      Sarcopeni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fter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Placement(DOI: 10.1148/radiol.211172)

      J.Liu,J.Ma,C.Yang,M.Chen,Q.Shi,C.Zhou,et al.

      摘要肌少癥常見于肝硬化病人,與肝功能障礙、肝硬化相關并發(fā)癥和較差的生活質量相關。目的評估肝硬化病人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術后骨骼肌和脂肪含量的CT 變化以及肌少癥與死亡率的關系。資料與方法本回顧性研究納入2016 年8 月—2020 年5 月期間接受TIPS 治療的病人。分別在基線,TIPS 后 2 個月、5 個月和 1 年在 L3椎體層面的CT 上評估骨骼肌和脂肪含量。肌少癥定義為:男性L3骨骼肌指數(SMI)<50 cm2/m2,女性<39 cm2/m2。主要終點是骨骼肌和脂肪含量的變化,次要終點包括生存和生存預測因素。骨骼肌和脂肪含量隨時間的變化用廣義估計方程分析。結果共納入224 例病人,其中男159 例(肌少癥113 例,無肌少癥46 例),女65 例(肌少癥32 例,無肌少癥33 例)。男性肌少癥病人TIPS 術后的平均L3的SMI 從41.8 cm2/m2(基線)增加到49.1 cm2/m2(隨訪5 個月;P<0.001)和49.6 cm2/m2(隨訪 1 年;P<0.001)。女性肌少癥病人 TIPS 術后,SMI 從33.7 cm2/m2(基線)增加到40.6 cm2/m2(隨訪5 個月;P<0.001)和 42.0 cm2/m2(隨訪 1 年;P<0.001)。肌少癥(風險比,3.0;95%CI:1.2~7.8)被認為是 TIPS 術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從肌少癥轉變?yōu)榉羌∩侔Y的病人的累積生存率高于沒有轉變的病人(分別為96.4%和82.1%;對數秩P=0.04)。結論肌少癥病人TIPS 術后骨骼肌和脂肪含量均增加;并且肌少癥的逆轉可降低死亡風險。

      原文載于 Radiology,2022,303(3):711-719.

      張浩然譯 任克校

      說明:

      ①本專欄內容為Radiology 最近兩期部分科學性論著摘要的中文譯文。 原文DOI 由RSNA 提供。

      ②本刊盡量采取了與原文一致的體例(如,原作者姓名的書寫方式、小欄目的順序等)。 對于原文中提到的新技術名詞,如尚無規(guī)范的中文名詞對應,則在文中直接引用英文原文,以便于讀者查閱。

      猜你喜歡
      病人評估
      每日十分鐘 聚焦日常評估
      幼兒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26
      誰是病人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6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曲美他嗪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MMP-9、MPO的影響
      評估依據
      雙信封制和綜合評估制各有千秋
      我?guī)筒∪恕白吆箝T”
      醫(yī)生,你怎樣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白银市| 长治县| 鄯善县| 综艺| 耒阳市| 宣城市| 鲜城| 凭祥市| 鹤壁市| 和顺县| 萝北县| 瑞丽市| 庄河市| 泾阳县| 巴彦县| 略阳县| 虞城县| 淮南市| 太仆寺旗| 虞城县| 纳雍县| 石景山区| 珲春市| 吴江市| 德安县| 巫山县| 陆川县| 巴南区| 深泽县| 北票市| 霞浦县| 关岭| 武乡县| 刚察县| 丹江口市| 惠东县| 桦南县| 都兰县| 虞城县| 东辽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