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②渡頭爭渡喧③。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④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⑤,忽到龐公⑥棲隱處。
巖扉⑦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⑧獨來去。
①鹿門:即鹿門山,在湖北襄陽。
②漁梁:地名。
③喧:吵鬧。
④余:我。
⑤開煙樹: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xiàn)出來。
⑥龐公: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成了隱居勝地。
⑦巖扉:指山巖相對如門。
⑧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指詩人自己。
這是一首歌詠歸隱情懷的詩。首句寫傍晚江行見聞:聽著山寺傳來黃昏報時的鐘聲,望見渡口人們搶渡回家的喧鬧。第二句寫人們歸家,自己離家去鹿門,兩種歸途,表明自己隱逸的志趣。第三句寫夜晚登鹿門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樹朦朦朧朧,使人陶醉,不知不覺到了歸宿地,當(dāng)年龐德公就隱居在這里。最后兩句細(xì)寫龐德公隱居處的境況,是全詩的詩眼,點破隱逸的真諦,與塵世隔絕,唯山林是伴。
詩歌以平淡自然的筆調(diào),寫出了詩人隱逸的內(nèi)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