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朝 謝強強
(1.河南省洛寧縣園藝技術服務中心 河南洛寧 471700;2.河南省洛寧海升現代農業(yè)有限公司 河南洛寧 471700)
我國從1996 年開始引進推廣蘋果套袋技術,2004 年在蘋果主產區(qū)得到普及[1]。蘋果套袋提升了外觀品質,使果面光潔、著色艷麗,有效抑制了果實炭疽病、輪紋病、桃小食心蟲等病蟲害,減少了果實農藥殘留,提高了蘋果質量安全水平。 但是,套袋栽培不僅費工費力,生產成本增高,而且蘋果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都顯著降低,早期落葉病、黑點病、苦痘病等發(fā)生率明顯提高,樹體抗病性也明顯下降[2]。 為解決當前套袋栽培部分果面病蟲害、套袋成本逐年上升和生態(tài)安全等突出問題,2016 年以來洛寧海升現代農業(yè)有限公司開展了蘋果無袋栽培集成技術試驗與示范, 通過探索無袋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果實病蟲害率控制在3%以內,病葉率在5%以下,優(yōu)質果率在85%以上,平均節(jié)本增效3 000 元/畝,且農殘達到綠色食品安全標準。 示范規(guī)模2016 年為6.67 hm2,2017 年13.3 hm2,2018 年 為33.3 hm2,2019 年和2020 年推廣達到267 hm2。 現將無袋栽培集成技術總結如下。
示范園位于洛寧縣上戈鎮(zhèn)廟洼村,屬豫西山區(qū),海拔高度900~1 100 m,年均溫12℃,年降雨量650~700 mm,土壤為褐土,有機質含量1.5%,坡度15°~25°,通風透光良好,排水順暢。2014-2016 年建園,面積333.3 hm2, 矮砧密植栽培, 砧木為M9T337 自根砧,品種有米奇拉、皇家嘎啦、金冠、美瑪富士、福布瑞斯富士、 澳洲青蘋、 粉紅女士等, 栽植密度為3.5 m×1.0 m,授粉樹為高峰海棠,配置密度為1∶9,園區(qū)配置有肥水一體化、籬架系統、防鳥網等設施,果園割草、噴藥均為機械化。
蘋果無袋栽培的核心目標是提升果實外觀品質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及降低農殘, 縮小與有袋栽培的差距。
選擇環(huán)境優(yōu)良、符合綠色食品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排水順暢的緩坡地帶建園。 選用易著色、色澤鮮艷、果面光潔、品質優(yōu)良的品種,如米奇啦(嘎啦優(yōu)系)、無銹金冠、福布瑞斯富士(條紅型富士)、瑞香紅、粉紅女士、澳洲青蘋等。 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寬行密株, 進入結果期后果園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適宜機械化作業(yè)。
通過增施有機肥、減控化肥、果園生草等措施,改良土壤結構、 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增強土壤肥力,是無袋栽培生產優(yōu)質果品的基礎。
2.2.1 增施有機肥 為了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結構,每年基肥以施有機肥料為主。 蘋果采收后(10~11 月) 畝施商品有機肥800~1 000 kg, 或純羊糞2~3 m3,混施生物菌肥150~200 kg。
2.2.2 精準追肥 追肥通過肥水一體化設施進行。根據土壤肥力監(jiān)測、產量及樹勢狀況進行精準施肥,目標是實現優(yōu)質豐產的同時保持樹勢中庸健壯。 按照蘋果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前期(花期前后至6 月上旬)以氮肥為主,適量配施磷鉀肥;后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只追施磷鉀肥。 全年追肥20 次左右,畝追肥量根據產量和樹勢確定,以畝產量2 500~3 000 kg為例施純氮2.5~4.0 kg、純磷3 kg、純鉀6~8 kg。
2.2.3 果園生草 示范園位于丘陵山區(qū),海拔高,均為坡地,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提高土壤肥力,果園推廣生草技術。 行間種植1.5~2.0 m 寬的帶狀草坪,黑麥草適應性強、耐瘠薄,主要種植在坡度較大、土層薄的地塊;白三葉草耐瘠薄性較差,主要種植在坡度較小、土層深厚的地塊,或者黑麥草與白三葉草混播。 種草當年人工撥除雜草,或用除草劑防除雜草, 第二年之后形成的致密草坪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生長。 也可選擇自然生草,但要實時撥除植株高大、莖稈木質化或纏繞性惡性雜草,以免與果樹爭肥水,影響果樹生長。
4~8 月加強草坪刈割管理,尤其在雨季(7~8 月)應保持草坪鮮嫩、高度在40 cm 以內,以防止因草坪過高而加大果園濕度,加重病蟲害發(fā)生。9~10 月保持草坪一定高度可增加果園空氣濕度, 以利于果實著色。 果樹冠下地面采用除草劑防除雜草,當草高達到5~10 cm 時噴施草銨膦等除草劑進行滅殺,一年噴施3~4 次。
與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整形修剪技術是培養(yǎng)高紡錘樹形和下垂枝修剪。 高紡錘樹形的特點:干高80~90 cm, 樹高3.0~3.5 m, 有1 個強壯的中心干,中心干上著生30 個左右小主枝,小主枝開張角度110°左右, 呈斜下垂狀, 與中心干的粗度比為1∶(4~5)。幼樹期整形以春季缺枝部位刻芽、生長期抹芽、拉枝開角、疏除競爭枝梢和過低枝梢為主。
盛果期樹每年疏除中心干和小主枝的競爭枝,保持其單軸延伸。 疏除直徑大于2.5 cm 的小主枝1~3 個,有空間部位的小主枝更新時應留斜樁,斜樁背下位置發(fā)出的平生小枝不短截, 拉枝下垂或結果后自然下垂。疏除小主枝上沒有花芽的背上直立枝。盛果期樹勢穩(wěn)定后, 在3.0~3.5 m 處落頭, 疏除上部30 cm 內的較大的側枝, 保留2~3 個較弱小的結果枝。 通過合理整形修剪,保持樹勢中庸健壯、結果部位分布均勻、留枝量適中、通風透光良好。
2.4.1 留果量的確定 按照畝產量為2 500~3 000 kg的果園標準, 畝留果量為大型果1.25 萬~1.50 萬個、小型果1.5 萬~1.8 萬個。根據畝留果量和株數確定單株留果量。
2.4.2 疏花疏果 為了防止晚霜凍害造成減產,疏花疏果分3 次進行。 第1 次是疏花序,從花序分離期開始疏花序,在花芽密集分布區(qū),富士、澳洲青蘋等大型果品種每隔20 cm 選留1 個花序,嘎拉等小型果品種間隔15 cm 留1 個花序。 為安全起見,疏除花序時應比預留果量多留15%~20%的花序。 第2 次是疏除邊花,留下的花序留中心花疏除邊花。 第3 次是疏果,花后2~3 周開始疏果,疏除腋花芽果、小果、偏斜果、畸形果、萼洼朝上的果、病蟲果及過多的果,保留最大的長形果。
2.4.3 鋪反光膜 在果實著色始期, 修整樹盤后鋪設銀色反光膜。沿行向離主干0.5 m 處每邊各鋪一幅寬100 cm 左右的反光膜,反光膜四周壓實,并注意保持膜面清潔。
2.4.4 分批采收 根據用途確定采收時期, 用于貯藏的果品, 紅色品種在底色由淺綠色轉為乳白色時采收,先采收著色好的果實,7~10 d 后樹上果實全部采收。 有條件的可結合測定果實的淀粉指數和硬度確定最佳采收時期。 用于直接鮮食的果品,在果實充分成熟后采收。
2.5.1 病蟲害防控策略 一是做好主要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二是建立以農業(yè)、物理、生物防控措施為核心,配合精準化學防治為輔助的防控體系,從而在有效降低蟲果率和病果率的同時減少農藥使用量。
2.5.2 主要防治對象 與套袋栽培相比, 無袋栽培重點要加強對果實病蟲害的防控, 主要防控對象包括輪紋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蟲和梨小食心蟲等。
2.5.3 農業(yè)防治 建園時不要混植桃、 梨、 棗等果樹, 果園周邊綠化不栽植柏科樹種, 修剪下來的枝條、死樹及各種雜物不要堆放在果園內和周邊,以減少病菌和蟲源。 春季發(fā)芽前清潔果園、刮除枝干老翹皮,降低越冬病蟲基數;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蟲梢、病蟲果,加強生長期修剪改善透光條件、采取平衡施肥技術培養(yǎng)健壯樹勢等措施。
2.5.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果園安裝殺蟲燈、落花后懸掛粘蟲板、 利用糖醋液等誘殺果園害蟲等。 7~8 月檢查枝干產卵處并用刀尖挑殺天牛卵或幼蟲。
2.5.4 生物防治 性誘劑誘捕器誘殺害蟲: 使用性誘劑誘捕器誘殺雄蟲(桃小食心蟲、金紋細蛾、蘋果小卷葉蛾),使成蟲無法交尾產卵,達到防治目的。 方法是將三角形誘捕器懸掛在果樹陰面開闊處,誘芯放在誘捕器內的粘板上面,每畝果園平均放置5~6 個,懸掛高度1.5 m,誘芯每2 個月更換1 次。
迷向絲干擾:7 月上旬將梨小食心蟲迷向絲吊掛于距地面1.5 m 處的枝條上,每畝果園掛30 個,利用散發(fā)出來的性信息素干擾梨小食心蟲雌雄蟲間的交配聯系,降低成蟲交配率,減少繁殖數量。
2.5.5 化學防治
(1)萌動期。 萌芽初期在清園的基礎上噴施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越冬病蟲。
(2)蘋果開花前(花露紅至花序分離期)。 病害重點防控蘋果白粉病和蘋果銹病,噴施苯醚甲環(huán)唑、腈菌唑等三唑類藥劑防治;蟲害重點防控蚜蟲類,當有蚜花簇在5%以上時,噴施螺蟲乙酯、噻蟲嗪、啶蟲脒、吡蚜酮等藥劑防治,兼治綠盲蝽。
(3)幼果期(落花后至5 月)。 病害重點防控霉心?。ɑê螅追鄄?、銹病、輪紋病等,可噴施克菌丹、甲基硫菌靈、代森鋅、苯醚甲環(huán)唑、腈菌唑等藥劑防治;蟲害重點防控綠盲蝽、蚜蟲及螨類等,殺蟲劑可用氟啶蟲胺腈、螺蟲乙酯、吡蟲啉、噻蟲嗪等,殺螨劑可用四螨嗪、螺螨酯、乙螨唑、聯苯肼酯等。
(4)雨季(6~8 月)。病害重點防控蘋果輪紋病、蘋果炭疽病、果實煤污病、蘋果褐斑病等,可用波爾多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防治,每月噴施1 次波爾多液,2 次波爾多液之間可根據需要噴施內吸性殺菌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甲基硫菌靈等。 蟲害重點防控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螨類、潛葉蛾類等。
桃小食心蟲監(jiān)測及防治:5 月開始監(jiān)測,采用性誘芯誘集雄蛾的方法進行預測,在水盆上方中心位置懸掛1 個性誘芯。 將誘捕器懸掛在樹上背陰處、距地面高1.5 m 的樹枝上,每片果園在東、南、西、北、中5 個方位各放置1 個,2 個誘捕器相距50 m 以上, 每天檢查所誘到的蛾數,當5 個誘捕器中任何1 個在7 d 內誘捕到雄蛾數量累計達到10 頭時開始防治,可選用高效氯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等藥劑防治。
梨小食心蟲監(jiān)測及防治:從7 月開始監(jiān)測,監(jiān)測方法同桃小食心蟲。 在7 d 內累計誘捕到成蟲數達10 頭時,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蘇云金桿菌、甲維鹽等藥劑防治。
螨類監(jiān)測及防治:6 月至8 月中旬,螨類害蟲(山楂紅蜘蛛、蘋果全爪螨和二斑葉螨)單葉有5 頭以上的葉片超過2%時,可選用螺螨酯、乙螨唑、聯苯肼酯等殺螨劑防治。
潛葉蛾類監(jiān)測及防治:當潛葉蛾(金紋細蛾、旋紋潛葉蛾或銀紋細蛾)發(fā)生的葉片超過2%時,選用滅幼脲、氟鈴脲進行防治。
(5)采收前(9 月)。重點防控叮食果實的蝽類,當每百果超過0.5 頭時,選用甲維鹽、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防治。
(6)注意事項。 農藥品種選擇要符合NY/T 39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的要求; 農藥劑型應選用懸浮劑、微囊懸浮劑、水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和可濕性粉劑等環(huán)境友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