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銅催化的電化學還原反應為從CO2制造有價值的化學品(例如乙醇或乙烯)提供了途徑,然而,選擇性地生成足夠收率的C2產(chǎn)物需要精確操控表面附近的微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控制反應活性和產(chǎn)物選擇性。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L,Berkeley)的最新研究取得進展,其結(jié)果顯示一種催化劑體系在C2產(chǎn)品的活性和選擇性方面遠遠超過了單一的銅催化劑體系。LBL的方法依賴于將兩種離子導電聚合物分層[一種是全氟磺酸、陽離子導電離子交聯(lián)聚合物(Nafion);另一種是基于聚苯乙烯的陰離子導電離子交聯(lián)聚合物(Sustainion)]固定在銅表面上進行催化電化學還原反應。
LBL高級科學家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工程教授Alexis Bell解釋說:“Sustainion層提高了催化劑表面CO2相對于H2O的濃度,因為這種聚合物的CO2親和力和疏水性使發(fā)生碳-碳耦合的可能性更大,與此同時,Nafion層通過捕獲羥基離子提高了銅表面附近的pH,從而抑制H2和C1產(chǎn)物的形成。”
通過施加5 s脈沖改變陰極電壓來進一步增強雙層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效應,C2產(chǎn)物的法拉第效率超過90%,而生成氫氣的法拉第效率僅為4%。
未來,Alexis Bell和他的團隊計劃研究用雙層離子交聯(lián)聚合物涂覆銅納米顆粒的方法。分層離子交聯(lián)聚合物的概念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催化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