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杰,潘 璇,胡虹雨,鄭慶鳴,王 瑞,夏 偉
食鹽攝入過多可增加高血壓發(fā)生風險,脂肪攝入過多是超重肥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2]。深圳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攝入食用油、鹽分別為39.7g和9.8g,脂肪供能比達到39.2%,均高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范圍[3],需加以干預控制。為了減少居民膳食油鹽的攝入,預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促進居民健康,部分研究采取了發(fā)放控油壺和定量鹽勺的方式進行干預,并取得顯著效果[4]。為了進一步改進現(xiàn)有的干預手段,深圳市羅湖疾病控制中心于2018年12月開展了以短視頻為基礎的控油限鹽干預項目。本研究就該項目對居民控油限鹽行為干預效果進行評估,以期為制定社區(qū)居民生活方式干預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
在深圳市羅湖區(qū)東門街道隨機選取10個社區(qū),每個社區(qū)隨機抽取35戶,共350戶家庭進行調查。
1.2.1 相關指標定義
使用控油壺,指按照成年人每人每天建議食用油量不超過25 g的標準[5],采取每天按量控制或者每周總量控制的方法使用油壺。使用定量鹽勺,是指被調查者家庭在做菜放鹽時使用過定量鹽勺,能正確使用定量鹽勺。
1.2.2 干預方法
在入戶調查期間向所有研究對象發(fā)放控油壺、定量鹽勺等控油限鹽工具,發(fā)放控油限鹽菜譜折頁。對于觀看視頻組,除發(fā)放控油限鹽工具和宣傳資料外,現(xiàn)場掃碼觀看油壺及定量鹽勺的正確使用方法的視頻。
1.2.3 調查方法
2018年12 月—2019年1月進行基線調查,每戶選取1名年齡在18~75歲的家庭成員作為調查對象,填寫調查問卷。根據(jù)社區(qū)來源隨機分為觀看視頻組和未觀看視頻組。2019年10月進行電話回訪,對調查對象的控油限鹽知識、行為改變情況進行評估。
1.2.4 調查內容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參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統(tǒng)一制定的“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管理項目基線調查表”進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員基本情況信息、日常膳食油鹽的攝入量知曉和控油限鹽行為狀況。
此次調查均由羅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yè)人員擔任調查員,經統(tǒng)一培訓后,跟隨社區(qū)營養(yǎng)診斷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問卷當場收回,質控員對問卷進行核查,若有疑問及時查漏補缺。
采用 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對于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組間及干預前后比較運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此次基線調查共350人,共獲得有效問卷312份,有效回收率為89.1%。其中,觀看視頻組有效問卷有113份,未觀看視頻組有效問卷有199份。
觀看視頻組的年齡中位數(shù)是40.30歲,未觀看視頻組的年齡中位數(shù)是43.70歲,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文化程度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人口學特征[n(%)]
干預前后,觀看視頻組和未觀看視頻組在能否正確回答中國居民每日食鹽推薦攝入量、每日食用油推薦攝入量的知曉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 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研究對象的控油限鹽知曉情況比較[n(%)]
干預前后,觀看視頻組的研究對象在采取控油措施和限鹽措施方面前后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未觀看視頻組中,采取控鹽措施干預前后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73,P>0.05)。在控油措施方面,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研究對象的控油限鹽行為狀況比較[n(%)]
在定量鹽勺使用情況以及正確使用方法知曉方面,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看視頻組的定量鹽勺使用情況以及正確使用方法的知曉率較高。在控油壺的使用情況以及正確使用方法知曉方面,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看視頻組在控油壺的使用情況以及正確使用的知曉率較高,見表4。
表4 兩組控油限鹽定量工具使用情況比較[n(%)]
高鹽、高脂膳食是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對居民采取有效的控油限鹽干預措施是開展居民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目前常用的干預方法,即發(fā)放控油壺限鹽勺,缺少相應的使用說明[6-8]。視頻作為有效的信息傳遞媒介,已用于不同領域,但是國內外針對視頻在改變居民控油限鹽行為的干預及其效果研究較少。本研究首次基于短視頻技術開展控油限鹽干預項目,并評價其對居民控油限鹽行為改變的效果,為加強社區(qū)居民控油限鹽干預模式的有效性提供科學依據(jù)。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看視頻組采取控油措施和限鹽措施的比例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提升。觀看視頻組居民對控油限鹽工具的使用率和正確使用方法知曉率均高于未觀看視頻組的居民。說明運用短視頻對提高居民對控油限鹽工具的使用及正確方法的知曉上有一定的效果,能指導居民采取正確合理的控油限鹽措施,提高控油限鹽干預措施的有效性[4]。
在干預前后研究對象關于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知曉情況的比較方面,干預后調查對象對居民每日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的知曉率均比干預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其呈現(xiàn)的干預效果與其他控油限鹽干預效果研究項目的結果相反,且與本研究的控油限鹽行為效果相反,呈負面效應。分析其原因,可能在干預前采取入戶讓居民自行填表的方式,居民認真答題的主動性較強,而干預后調查只采取電話回訪的方式,以口頭的方式詢問,居民因不耐煩導致回答情況較差。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首先,干預組年齡低于對照組,并且學歷分布優(yōu)于對照組,可能一定程度上高估干預的效果;其次,本次調查未對用戶的食用鹽和食用油的用量進行稱量評估,未能實現(xiàn)定量評估;第三,因本次調查與社區(qū)診斷同時開展,絕大部分居民對于定量鹽勺和定量油壺缺乏認識,且對于回答大量的問題存在心理抗拒,導致基線調查時定量鹽勺和油壺的使用情況未能開展調查。
綜合分析,本研究顯示基于短視頻的控油限鹽措施對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能起到促進作用。應在研究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與不足,并借鑒國內外其他項目的經驗加以完善。目前國內有開展全面社區(qū)綜合膳食控油限鹽干預措施的項目,國內外還有通過手機移動端平臺結合電子設備開展膳食限鹽干預措施,均展示出良好的干預效果[9-10]。今后應在本研究基礎上改進短視頻的開發(fā)和推廣,使其更加方便易用,從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和改善相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