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從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出發(fā)作出的重大決策。五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完全符合我國國情水情,是江河保護治理領域根本性、開創(chuàng)性的重大政策舉措,是一項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特別是總書記五年三次到山西視察,每次都對山西河湖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囑托,為我們做好相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五年來,山西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安排部署,河湖長制在三晉大地全面推行,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推動全省河湖治理取得積極成效。
組織體系全面建立。全省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902條河流都有了河長,14個湖泊都有了湖長,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河湖長共17 675人、河湖長助理1 058人、巡河湖員9 803人。
機制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變“九龍治水”為“攥指成拳”,形成了黨政主導、水利牽頭,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有關部門協調聯動,政府社會協同共治的河湖管理保護新局面,全面推行河湖長、警長、檢察長“三長治河”,“河湖長+”機制不斷拓展。
河湖面貌明顯好轉。大力開展河湖“清四亂”等專項行動,汾河等河流入黃水質基本達到Ⅳ類以上,穩(wěn)定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沁河、丹河、滹沱河、清漳河等河流出境水質穩(wěn)定保持Ⅱ類水平,南遷的西伯利亞大天鵝重現我省芮城圣天湖等地。
生態(tài)紅利持續(xù)釋放。堅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沿黃地區(qū)生態(tài)脆弱狀況有效改善。全省地下水用量占比從60%降到38%。年均向汾河引調黃河水4億立方米,推動汾河谷地地下水位持續(xù)回升。超額完成“十三五”全省水耗雙控目標,水資源集約節(jié)約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災害防御取得勝利。面對去年汾河流域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秋汛,各級河湖長奮戰(zhàn)一線、全力搶險,巡河員、護河員堅守崗位、擔當盡責,成功處置多起險情,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
五年來,從山西一域充分證明,河湖長制完全符合我國水情,是河湖保護治理領域根本性、開創(chuàng)性的重大舉措,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不折不扣落實,必須推動河湖長制在山西不斷深化、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不斷取得新成效,凝心聚力做好山西治水興水這篇大文章,為全省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水支撐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