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濤,楊善國,郭 鵬,高長棟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水務局,山東 濟南 250400)
平陰位于山東省會濟南西南部,隸屬黃河流域,總面積715km2,人口37萬。全縣主要河道共有7條,其中省級河道1條(黃河),市級河道1條(匯河),縣級河道5條(錦水河、安欒河、玉帶河、浪溪河、龍柳河),總長度138.56km;水庫53座,塘壩120座,總庫容4592.83萬m3;沿黃河有田山、望口山、外山、姜溝等7座萬畝以上排灌站;南水北調濟平干渠穿境而過。這些防洪興利工程,構成了全縣縱橫交錯、點面互補的水網體系。2021年10月17—24日,根據水利部監(jiān)督司《關于開展10月份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稽察的通知》(質監(jiān)稽函〔2021〕6號)的要求,稽察組金問榮等一行10人,按照《水利建設項目稽察常見問題清單(2021年版)》,對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羅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管理情況進行了稽察。稽察組提前了解了工程有關信息,通過聽匯報、查勘、問詢、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工作?,F(xiàn)場稽察結束時就稽察結果與山東省水利廳、濟南市城鄉(xiāng)水務局、濟南市平陰縣人民政府、濟南市平陰縣水務局及平陰縣水庫塘壩整治工程建設指揮部、參建單位交換了意見。
羅宅水庫建成于1958年4月,位于平陰縣玫瑰鎮(zhèn)西南部羅宅村西,是一座攔蓄洪水、調節(jié)徑流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水庫集水面積75.2km2,正常蓄水位58.90m,總庫容276.51萬m3,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10.40m,壩頂長73.00m,工程等別為Ⅳ等。水庫主要建筑物為大壩、溢洪道,無放水、放空設施。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經安全鑒定為三類壩,鑒定結論為:大壩現(xiàn)狀壩頂高程不滿足防洪要求,溢洪道存在泄洪安全隱患。除險加固主要建設內容為拆除現(xiàn)狀溢洪道及砌石拱橋,拓寬新建溢洪道,新建交通橋一座,初設批復總投資530.78萬元,工期2個月。該工程于2021年4月開工,項目法人平陰縣水庫塘壩整治工程建設指揮部以代建制模式進行建設管理。該工程累計招標4項,簽訂合同8份,合同總額464.07萬元,截至2021年9月底,下達資金預算489.2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98.00萬元、地方資金391.20萬元;到位資金303.00萬元、到位率61.94%,其中中央資金98.00萬元、地方資金205.00萬元,到位率為100%和52.40%;累計完成投資490.77萬元、投資計劃完成率100.32%。截至稽察時,該工程已基本完工,主要完成溢洪道擴寬重建,原9孔石拱橋拆除、溢洪道交通橋新建等。
水利部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稽察組反饋羅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書面問題12個。涉及前期管理、建設管理、計劃管理、財務管理、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6個方面的內容,其中較重問題7個、一般問題5個。
2.1.1較重問題
(1)溢洪道未進行跌水消能防沖水力計算。溢洪道結構形式為控制段通過跌水連接消力池,最大下泄流量341m3/s,跌水高差7.55m。設計單位未對跌水進行消能防沖水力計算,不符合SL 253—2018《溢洪道設計規(guī)范》第4.1.1條的規(guī)定。
(2)施工圖設計文件存在缺漏項。溢洪道施工圖中未標注基礎地質剖面圖、無抗沖刷和抗凍指標、缺少典型橫剖面圖,交通橋施工圖中缺少橋面護欄設計圖、無灌注樁基礎承載力指標等。不符合《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guī)定》(水利部令第7號,2017年水利部令第49號修改)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
(3)橋梁工程未進行減災防災設計。新建溢洪道交通橋按公路Ⅱ級設計,通行社會車輛,地震基本烈度Ⅶ度。未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抗風、抗震、抗撞等減災防災設計。不符合JTG D60—201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第1.0.6條的規(guī)定。
2.1.2一般問題
溢洪道混凝土未進行耐久性復核。溢洪道寬度30m、最大下泄流量341m3/s。未根據溢洪道的環(huán)境及運行條件進行混凝土抗?jié)B、抗凍、抗沖磨和抗腐蝕等耐久性復核。不符合SL 253—2018《溢洪道設計規(guī)范》第5.1.3條的規(guī)定。
一般問題:代建合同未按規(guī)定進行備案。2021年4月,項目法人與代建單位簽訂了代建合同;截至稽察時,代建合同未報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不符合《關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代建制管理的指導意見》(水建管〔2015〕91號)第(十)條的規(guī)定。
較重問題:工程進度付款證書編制不合規(guī)。截至稽察時,該工程辦理1期工程進度款并結算317.24萬元,施工單位編制的《工程進度付款證書》缺少已完工程量匯總表和工程計量報驗單。不符合SL 288—2014《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第6.4.5條和附錄E的規(guī)定。
一般問題: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相關費用。該工程于2021年6月25日完工,項目法人按合同約定應付勘測設計費、代建費等費用61.62萬元;截至稽察時,上述費用均未支付。不符合《財政部 水利部 關于切實加強水利資金使用監(jiān)督管理的意見》(財農〔2012〕22號)第四條(九)。
2.5.1較重問題
(1)土方壓實度未檢測。溢洪道及交通橋擋土墻后土方填筑4800m3,設計要求壓實度0.95。經查,施工單位未對土方壓實度進行檢測、監(jiān)理單位未平行檢測,且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為合格。不符合SL 631—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土石方工程》第3.3.3條、第6.2.6條規(guī)定。
(2)樁基單元工程質量評定程序不合規(guī)。該工程溢洪道交通橋8根混凝土灌注樁于5月11—19日澆筑完成,樁基實體完整性檢測于5月24日進行。經查,該單元工程施工質量于5月19日經施工單位自評、監(jiān)理單位復核確認合格,不是在實體質量檢驗符合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完成質量驗收評定。不符合SL 633—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第8.0.7條的規(guī)定。
2.5.2一般問題
(1)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驗收簽證表不合規(guī)。本工程交通橋樁基項目劃分為8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經查,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簽證表按1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核定質量等級,與項目劃分不一致。不符合SL 176—200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程》第5.3.2條的規(guī)定。
(2)部分商品混凝土未提供出廠合格證。該工程溢洪道消力池、擋土墻和交通橋樁基、墩柱等部位使用商品混凝土1716m3。經查,商品混凝土供應商僅提供了415m3的出廠合格證,其余商品混凝土未提供出廠合格證。不符合GB/T 14902—2012《預拌混凝土》第10.3.1條的規(guī)定。
較重問題:溢洪道交通橋兼做公路未經論證。該工程溢洪道設置一架長30m、通行社會車輛的交通橋,已驗收并投入使用。交通橋工程設計無交通橋兼做公路的相關論證說明,投入使用前也未經大壩主管部門批準。不符合SL 176—200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程》第5.3.2條的規(guī)定。
從反饋的12個問題來看,較重問題7個、一般問題5個。較重問題中,前期設計占了3個,質量管理占了2個,安全管理和計劃管理各占了一個,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勘測設計是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全面規(guī)劃和具體描述實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靈魂??睖y設計等前期工作薄弱,一方面是因為工程規(guī)模小、投資額少,設計費偏低;另一方面是因為設計單位不重視現(xiàn)場調查和地質勘測等前期工作,對現(xiàn)行規(guī)范理解不全面,必須有的計算和復核內容有缺項,未嚴格按照強制性條文對設計成果進行自查,也不夠重視施工圖階段設計深度,施工圖審查單位審查不嚴格,甚至沒有進行施工圖審查,缺乏對設計方面的把關環(huán)節(jié)。
12個問題中,質量管理占了4個,2個較重問題,2個一般問題。雖然從后期的整改抽查情況來看,土方壓實度及樁基質量等均沒有問題,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但這也反映了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認識不到位,管理粗放;水利工程規(guī)模不論大小,基本的操作規(guī)程、管理規(guī)范是一致的,不按部就班,缺少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違規(guī),這也暴露了業(yè)主單位對工程管控的相對缺失。
《關于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代建制管理的指導意見》(水建管〔2015〕91號)有明確的規(guī)定,代建合同需向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但作為縣里來講,自實施代建制以來,縣里的項目法人與代建簽合同,僅在縣水務部門備案,從來沒有向市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還有施工單位編制的《工程進度付款證書》缺少已完工程量匯總表和工程計量報驗單、溢洪道交通橋兼做公路未經論證等等均反映了法人單位、施工單位等對規(guī)范執(zhí)行不深入、不具體,甚至是不了解、不知道,工作慣性思維,習慣老經驗、老做法。
對于稽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水利部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做好10月份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稽察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辦監(jiān)督函[2021]1125號),山東省水利廳、濟南市水務局也分別下發(fā)了相關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平陰縣水務局督促有關單位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了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清單、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時完成了問題整改并已經逐級上報。補充了溢洪道跌水消能防沖水力計算,逐條核實完善基礎地質剖面圖、沖刷指標、抗凍指標、補充典型橫剖面圖、橋面護欄設計圖和灌注樁基礎承載力指標等。補充了橋梁抗風、抗震、抗撞等減災防災設計計算內容,對溢洪道的環(huán)境及運行條件進行了混凝土抗?jié)B、抗凍、抗沖磨和抗腐蝕等耐久性復核。代建合同已向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備,完善備案手續(xù),已補充完善已完工程量匯總表和工程計量報驗單資料。混凝土供應商已遞交相應商品混凝土合格證并報驗,合格證已歸檔整理齊全。同時,以稽察發(fā)現(xiàn)的問題為導向,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對全縣水利工程建設開展全面排查并及時整改,避免類似問題重復發(fā)生,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
縣一級水利部門承擔著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政監(jiān)察等大量具體工作,既有行政事業(yè),又有大量的業(yè)務工作。專業(yè)技術人員短缺,人員老化嚴重,新技術新思路較少,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不夠。尤其是對于大壩抗滑穩(wěn)定計算工況、溢洪道水力計算等比較專業(yè)的設計內容根本沒有人精通,也就無從說復合結果等專業(yè)工作。由于基層的待遇及工作生活環(huán)境問題,很多年輕同志不愿意到基層,比如,2019年平陰縣水務局好不容易爭取了一個學水工的名額,結果招錄時,根本沒人報名,造成名額浪費?,F(xiàn)在報考大學有定向的公費師范生、公費農科生,但據了解,像我們水利還沒有具體的類似政策,因此,從政策層面也好,從待遇方面也好,建議加大對基層水利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幫扶力度。
平陰縣共有53座小型水庫,120座塘壩,還有7條河道,沿黃7座萬畝排灌站,這幾年來,每年的水利方面的總投資近2億元,每年都需要幾千萬的縣級資金配套,在平陰典型的吃飯財政情況下,配套難度較大,一方面,我們地方建立以政府資助為主,采用PPP模式、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開展建設;另一方面,建議上級加大扶持力度,向基層傾斜,減輕地方配套壓力。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點多面廣,單個水庫投資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如果分散到每一座或幾座水庫招標,對于工程的設計、招標、施工等過于分散,發(fā)包方需要管理的企業(yè)太多,沒有精力對每座水庫全面管控,因此有必要對小型病險水庫打包建設,這樣能夠提高勘察設計、監(jiān)理、施工等參建單位的建設積極性,提升勘察設計、施工和監(jiān)理工作等質量,降低建設管理成本。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工期較短,汛期、臺風等對工期影響較大,建議在基層單位自查的基礎上,由上級主管部門牽頭,在歲末年初做好前期工作,尤其要對前期工作薄弱實際,對水庫安全鑒定結論和初步設計成果進行復核把關,確保安全鑒定結論全面、準確、可靠,初步設計方案合理、經濟、可行。
合理編制最高限價和確定合理工期,簽訂規(guī)范合同,約定合理支付比例,施工過程中規(guī)范計劃、質量、財務、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及時整理完善相關檔案資料,確保除險加固項目按期優(yōu)質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把工程建成質量優(yōu)良、管理規(guī)范、安全可靠、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水利部李國英部長在2022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指出:“2022年大力推進100余座大中型、3400余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我國山塘水庫眾多,從這幾年基層的工作實際情況來看,中央及省市對病險水庫等水利工程的的稽查頻次逐步增多,基層建設管理單位通過稽查,發(fā)現(xiàn)問題,改正錯誤,進一步規(guī)范水利建設行為,確保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