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元年(前206年)八月,劉邦打著東征的旗號,開始了聲勢浩大的修棧道工程。因為之前燒毀的棧道有三百多里,都在陡峭的大山里,重修的難度非常大,工程進度十分緩慢。不過,雖然棧道修得慢,但修棧道的消息卻很快傳到了關中。
雍王章邯本來就是替項羽看守大門,防備劉邦的,接到這份情報很是重視,但仔細一打聽,按當時的工作效率要好幾年才能修成,這下他就放心了,派了一隊兵馬守住棧道的出入口,其他事情也沒多想。但是突然有一天,偵察員跑來報告說:“漢軍奪去了陳倉(今陜西省寶雞市東),向這邊打過來了!”當時章邯還有點半信半疑——棧道并沒修好,漢軍怎么能過來呢?
章邯哪里知道,漢軍大張旗鼓地修棧道只是做樣子給他看的。當初韓信進漢中,棧道已經被劉邦燒了,就是從陳倉走的小路,所以這會兒韓信用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吸引章邯的注意力。章邯派兵守住棧道那一帶,可漢軍的精銳部隊已經從陳倉繞到后面來了。章邯手忙腳亂地組織軍隊抵抗,連打了幾次敗仗,被包圍在一個小城里不敢出來。“三秦”的另外兩位,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投降了。
(《巴蜀軍事論壇》特約記者 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