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第一初級中學 沈麗麗
為了表達的需要,在正文開始前摘錄富有哲理的句子或是巧妙地引用名人名言,作重要闡釋,這樣的句子就是題記,在作文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優(yōu)化行文結構,錦上添花,突出思想性和哲理性,從而提高作文的檔次,讓讀者產生深刻的印象。因此,如何巧妙“領好頭”,把握題記寫作的內涵和技巧,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重點。
一、巧用比喻
比喻作為常用的修辭手法,能夠給人以更豐富的閱讀體驗,增強論述的直觀性和具象性。例如:
日子就像一把握在手里的細沙,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慢慢從你手中溜走,一去不回頭。
——《翻撿過去的日子》
也許,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遙遠的戈壁灘,我們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都希望讓這片無人涉足的土地開滿鮮花。
——《生命好似一朵常開不敗的鮮花》
在第一個例子中,作者把日子比作掌中細沙,使得沙子的特點更加靈動,點明了日子的本質,貼切而又飽含哲理。在第二個例子中,作者把人生比喻成盛開的花朵,以更獨特的方式亮出觀點,利用題記統(tǒng)領了全文內容,讓文章更富哲理,在論述道理的同時充分展現了作者豐富的知識積累。
二、引用詩句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古詩詞是其瑰寶。巧妙地運用簡練的古詩詞完成題記的設計,能夠讓文章的內涵更加豐富,展現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
昨夜西風吹拂著碧樹,在獨自仰望高樓的同時,似望斷了那來時的天涯路。
——《獨上高樓遇瓊宇》
只有在不斷的磨練和豐富的經歷中,才能擁有創(chuàng)造的力量;只有在時間和血液的洗禮中,才能彈奏出絕美的音樂。
——《那時花開是堅持》
在第一個例子中,作者描述了王國維詩中獨特的境界,并暗示了“獨”與“高”并存的心境,婉轉地表達了自己對生命最高境界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與這篇文章的主題進行對應,體現了文章的主旨,突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清醒地認識到“自我認知”和“他人期望”難以達到一致時,“獨上高樓”就成為了作者的新追求。在第二個例子中,作者巧妙地運用泰戈爾的名言作為題記,與文章的主題高度切合,增強了可信度,也無限提高了文章的哲理性,彰顯了作者思考的縝密。
三、活用對比
在鮮明的對比中,往往能夠突出論述對象的特點,加深論述內容在讀者腦海中的印象,彰顯題記在作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高樓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佇立于城市的各個角落,使得城市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而隨著高樓的層層升高,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變得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有撥開層層云霧的力量,詮釋著人文精神的內涵。
——《感動,開出人文之花》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那你只是失去了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那你也只是失去了人生中一小半的快樂;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會變成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像是在贊美皇帝的新裝》
第一位作者靈活借助城市中的高樓談“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客觀地展示了當代生活中殘酷的現實。寫作時,作者快速找到亮點設計題記,在文章一開始就亮出了主要觀點,為讀者提供了明確的閱讀思路,提升了吸引力。在第二個例子中,為了更直觀地彰顯主旨,作者運用層層遞減的寫作方法,先論述錢的重要性,然后論述健康的重要性,最后通過失去錢、健康與失去誠信的對比,展現作者的價值觀,能夠幫助讀者從宏觀層面把握主要方向。
四、排比遞進
排比能夠讓作者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自己論述的內容,通過層層遞進的排比句,有效增強論述的語勢,突出中心思想。
庸俗的人,相信別人說的一切,懷疑自己滿是不足;愚鈍的人,相信自己什么都行,拒絕別人的建議;智慧的人,不僅要相信自己,更要有聽取別人的意見。
——《相信自己,更要適當相信別人》
年幼時,父親是避風的港灣;長大后,父親就變成了一尊身形偉岸的偶像;人到中年,父親變成了一段審視過去的歲月;而到暮年,父親則成為了一本獨具韻味的史書。
——《父愛是成長的風向標》
在第一個例子中,作者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安排句式,提升了說理的氣勢,對“庸者”“智者”以及“愚者”這三類人的對比,強調了智者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庸者容易迷失自我,而愚者只一味地自信,讓中心觀點更加突出,方便讀者快速把握思考和研究方向。在第二個例子中,從句式層面來說,整個句子相對比較整齊簡潔,能給人直觀的閱讀感受;而從內容層面來說,這種寫作方法充滿詩情畫意;從修辭手法的運用層面看,整個句子構成了排比句,每個分句都是一個精美的比喻,直觀形象地論述了父親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扮演的角色和影響,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佳作展示
為自己加油鼓勁
面對困難時,千萬不要氣餒,更不要驕傲,而是要為自己加油鼓勁,并且這不需要任何理由。
——題 記
無可奈何花落去
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寧靜后,暴風雨終于來臨了,父母還是在無數的爭吵中鬧上了法庭,選擇分開生活。我不受控制地留下了痛苦的淚水,跟爸爸一起生活,可以吃飽穿暖,可是媽媽就要孤單了,看著媽媽臉上的淚水,我心疼極了,我告訴自己要堅強,要一直陪著媽媽!過去的生活雖然很美好,但我要學會放手,勇敢地面對未來!
似曾相識燕歸來
父親離開后,家里的經濟狀況每況日下,僅依靠媽媽每月400元的微薄工資生活,相比之前的生活,我產生了巨大的落差,開始焦躁不安。一夜之間,我從愛吃肉變成了不能吃肉,吃飯成了我崩潰的源頭。因為這個,我和媽媽有過很多次的爭吵,而媽媽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說對不起我。
不過,在和媽媽進行了面對面的談心后,我的焦慮被驅散了,終于明白了貧窮沒有那么可怕,我還有愛我的媽媽,最可怕的是什么都不做。于是,我擦干眼淚,開始相信媽媽,相信自己,過去的幸福生活好像又在向我們招手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我漫步在考試的香徑中,為自己加油和打氣,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
無論是過去的“無可奈何花落去”,還是現在的“小園香徑獨徘徊”,我都要為自己交,并且學會勇敢地面對生活,堅定自己的成長之路。我要相信自己,這樣才能更快速地達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