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對水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游離微生物細胞限制在一定空間內,既能免受流水沖刷流失,又可重復循環(huán)利用、保持生物活性,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但因現有材料及制作方法的限制而未得到廣泛應用。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研究所環(huán)境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與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吳立新團隊合作,開發(fā)出含有異養(yǎng)硝化細菌的新型雙網絡交聯(lián)PEGDA-藻酸鹽-PVA-納米黏土(PAPN)的高分子微生物3D 打印墨水??蒲腥藛T利用擠出式3D 打印技術,打印了具有去除污水中氨氮的PAPN 細菌活性功能體。該3D 打印生物活性功能體可在12 h 內有效去除污水中96.2%±1.3%氨氮,且在模擬常溫無培養(yǎng)基的運輸模式下保存168 h 后,仍具有去除氨氮的微生物活性,具有環(huán)境友好、可定制化制備、重復利用等優(yōu)勢。這將提升3D 生物打印在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應用潛力。
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院.光固化3D 打印微生物活性功能體研究獲進展[EB/OL].(2022-11-28).https://www.cas.cn/syky/202211/t20221123_4855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