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富勤,謝 靖,鄭靜楠,蔡文婧,鄭進烜,王 勇
(1.云南省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院,云南 昆明 650051;2.沾益海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護局,云南 曲靖 655331)
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作為區(qū)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保護對象,在經(jīng)濟、科研、旅游觀光與生態(tài)功能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1-2]。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復(fù)雜的地貌地形與多樣的氣候,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僅高等植物就有19365種,占中國的50.2%,其中在《云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3]就收錄受威脅(極危、瀕危、易危)維管植物1964種,包含蕨類159種、裸子植物39種、被子植物1776種,這些列入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資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均占有重要地位。而這些珍稀瀕危植物資源由于種群分布范圍狹窄、個體數(shù)量少等特點,使得種群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人為干擾較敏感。本文以云南省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diào)查的目的物種為基礎(chǔ)數(shù)據(jù),對其資源的保護級別、瀕危等級、特有性、資源植物進行統(tǒng)計分析,旨在為云南省野生植物保護管理與開發(fā)利用的科學(xué)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據(jù)。
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地理范圍介于97°31′39″—106°11′47″ E、21°08′32″—29°15′08″ N之間。全省總面積39.4萬km2;地勢和地貌類型復(fù)雜多樣,海拔76.4~6740 m,平均海拔2000 m以上,既有深切的高山峽谷,又有相對平坦的高原;由于地形復(fù)雜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全省有7種氣候帶類型,從北到南依次為北溫帶、中溫帶、南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北熱帶,平均氣溫4.7~23.7 ℃;全省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1000 mm,85%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年無霜期長;全省土壤類型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針葉林土等;水文水系主要以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六大河流與滇池、洱海、撫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為主[4-5]。
1.2.1 植物名錄確定 對照國家林業(yè)局確定的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diào)查目的物種313種,云南省記載有135種,云南省林草局結(jié)合云南省植物資源情況,在135種調(diào)查目的物種的基礎(chǔ)上,新增調(diào)查17種,故云南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計152種[6]。依據(jù)《Flora of China》[7]對152種植物的歸屬和名稱進行修訂與歸并,在修訂與歸并時,遵照《Flora of China》[7]中對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學(xué)名的修訂處理意見,獲得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共計150種,其中蕨類植物16種、裸子植物23種、被子植物111種,分別占總種數(shù)的10.67%、15.33%、74.00%。
1.2.2 瀕危等級與特有性分析方法 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級別、瀕危等級與特有性,通過查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8]《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9]《云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3]《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0]《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11]等文獻資料來確定;生活型、資源類型通過查閱《云南植物志》[12]《Flora of China》[7]《資源植物學(xué)》[13]等文獻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據(jù)統(tǒng)計,在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0種中,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收錄的有12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35種,如滇南蘇鐵(Cycasdiannanensis)、毛枝五針松(Pinuswangii)、望天樹(Parashoreachinensis)、杏黃兜蘭(Paphiopedilumarmeniacum)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94種,如蘇鐵蕨(Braineainsignis)、黃杉(Pseudotsugasinensis)、龍棕(Trachycarpusnanus)等。
2)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9]收錄的有104種。其中,地區(qū)絕滅(RE)1種,即云南藏欖(Diploknemayunnanensis);極危種(CR)24種,如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貢山三尖杉(Cephalotaxuslanceolata)、漾濞槭(Aceryangbiense)等;瀕危種(EN)38種,如白桫欏(Sphaeropterisbrunoniana)、攀枝花蘇鐵(Cycaspanzhihuaensis)、勐侖翅子樹(Pterospermummenglunense)等;易危種(VU)48種,如篦齒蘇鐵(Cycaspectinata)、臺灣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紫荊木(Madhucapasquieri)等;近危種(NT)4種,即玉龍耳蕨(Polystichumglaciale)、伯樂樹(Bretschneiderasinensis)、萼翅藤(Calycopterisfloribunda)、榆綠木(Anogeissusacuminata)等。
3)被IUCN物種紅色名錄[10]收錄的有112種。其中,地區(qū)絕滅(RE)1種,即云南藏欖;極危種(CR)23種,如灰干蘇鐵(Cycashongheensis)、大樹杜鵑(Rhododendronprotistumvar.giganteum)、云南金花茶(Camelliafascicularis)等;瀕危種(EN)37種,如二回原始觀音座蓮(Angiopterisbipinnata)、東京桐(Deutzianthustonkinensis)、毛果木蓮(Manglietiaventii)等;易危種(VU)43種,如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任豆(Zeniainsignis)、圓葉天女花(Oyamasinensis)等;近危種(NT)8種,如單羽蘇鐵(Cycassimplicipinna)、黑黃檀(Dalbergiacultrata)、觀光木(Micheliaodora)等。
4)被CITES[11]列入的有33種。其中,附錄Ⅰ收錄的有6種,均為兜蘭屬(Paphiopedilum)植物;附錄Ⅱ收錄的有26種,包括桫欏屬(Alsophila)3種、蘇鐵屬(Cycas)13種、紅豆杉屬(Taxus)3種、蘭屬(Cymbidium)5種、蛇根木(Rauvolfiaserpentina)及云南沉香(Aquilariayunnanensis);附錄Ⅲ收錄的有1種,即水青樹(Tetracentronsinense)。
5)被《云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3]收錄的有115種。其中,野外滅絕(EW)1種,即杜仲(Eucommiaulmoides);極危種(CR)28種,如叉孢蘇鐵(Cycassegmentifida)、馨香木蘭(Liriantheodoratissima)、富民枳(Citrus×polytrifolia)等;瀕危種(EN)44種,如云南榧(Torreyayunnanensis)、長喙厚樸(Houpoearostrata)、滇桐(Craigiayunnanensis)等;易危種(VU)27種,如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yunnanensis)、丁茜(Trailliaedoxagracilis)等;近危種(NT)15種,如扣樹(Ilexkaushue)、四數(shù)木(Tetramelesnudiflora)、紅椿(Toonaciliata)等。
6)在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0種中,共有中國特有種46種,占總種數(shù)的30.67%,如十齒花(Dipentodonsinicus)、珙桐(Davidiainvolucrata)、獨葉草(Kingdoniauniflora)等;云南特有種27種,占總種數(shù)的18.00%,如滇南黑桫欏(Gymnosphaeraaustroyunnanensis)、彌勒苣苔(Paraisometrummileense)、金平樺(Betulajinpingensis)等。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對外界生長環(huán)境長期適應(yīng)的結(jié)果,而反映在外貌、習(xí)性和結(jié)構(gòu)上表征出來的植物類型[14],參照《云南植被》[15]并根據(jù)植物的生活史,可將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活型劃分為喬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藤本4種類型。其中,喬木89種、灌木32種、多年生草本26種、藤本3種,分別占植物總數(shù)的59.33%、21.33%、17.33%、2.00%。表明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以系統(tǒng)演化地位古老且原始的木本植物為主,尤其是喬木類型占優(yōu)勢。
依據(jù)植物原料與經(jīng)濟用途,可將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劃分為觀賞植物、藥用植物、材用植物、食用植物、油脂植物、鞣料植物和芳香植物7類。
2.3.1 觀賞植物 觀賞植物是指植物花、果、葉、植株等具有觀賞價值,能為城市、庭院、自然公園、園林綠地帶來景觀美化的植物[16]。共有觀察植物86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57.33%。從生活型來看,以喬木類為主,共44種;其次為灌木類28種,多年生草本17種。從觀賞類型來看,觀植株的種數(shù)最多,有48種,如桫欏屬、蘇鐵屬植物;觀花植物次之,有34種,如木蘭科、蘭科植物等;觀果植物有6種,如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云南藍果樹(Nyssayunnanensis)、圓葉天女花等;觀葉植物有4種,即闊葉原始觀音座蓮(Angiopterislatipinna)、銀杏(Ginkgobiloba)、鵝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獨葉草。
2.3.2 藥用植物 藥用植物一般指某個部位器官或全株具有防病、治病的植物[17]。共有藥用植物49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32.67%。其中,喬木類有23種,如紅豆杉屬(Taxus)植物、厚樸(Houpoeaofficinalis)、川黃檗(Phellodendronchinense)等,紅豆杉屬植物,為天然抗癌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18],同時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厚樸為我國傳統(tǒng)藥用植物,其莖皮、根皮、枝皮干燥后,具有下氣除滿、燥濕消痰的功效[19]。灌木類19種,如蘇鐵屬、地楓皮(Illiciumdifengpi)、蛇根木等,蘇鐵屬植物其大孢子葉和種子供藥用,具有止血化淤的功效[20];蛇根木的根是治療高血壓主要藥物原料[21]。多年生草本6種,如金鐵鎖(Psammosilenetunicoides)、云南黃連(Coptisteeta)、茴香砂仁(Etlingerayunnanense),金鐵鎖其根具有消炎、化瘀、止痛、祛風(fēng)濕等功效,是云南白藥的主要原料之一[22];云南黃連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黃連的源植物之一,具有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23]。藤本類1種,即萼翅藤,其根、莖、葉藥用具有補虛、止痛與去毒等功效[24]。
2.3.3 材用植物 材用植物一般指能提供木材或以木材應(yīng)用為主的木本植物[25]。共有材用植物39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25.33%。材用植物主要以喬木類為主,有37種,如金錢松(Pseudolarixamabilis)、金絲李(Garciniapaucinervis)、楠木(Phoebezhennan)、云南榧、云南藍果樹等,是我國特有珍貴用材樹種,其木材堅硬、耐腐性強,可用作房屋建筑、高檔家具等;此外還有熱帶雨林代表樹種,如四數(shù)木、東京龍腦香(Dipterocarpusretusus)、狹葉坡壘(Hopeachinensis)、望天樹等,樹干筆直高大,具有巨大的板根,木材堅實,是重要的建筑與工業(yè)用材[26]。灌木類材用植物僅2種,即篦子三尖杉、白豆杉,二者均木材堅實,可作雕刻、器具等用材。
2.3.4 食用植物 野生食用植物一般指自然生長且為人類直接提供食物的植物[27]。共有野生食用植物23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15.33%。灌木類有14種,為蘇鐵屬(13種)和云南金花茶,蘇鐵屬一般做菜用,食用部位為嫩葉、大孢子葉、外種皮;云南金花茶做飲品,食用部位為嫩葉。喬木類有9種,多為食種類,用來做食用油,如金錢松、云南金錢槭(Dipteroniadyeriana)、蒜頭果(Malaniaoleifera)等;還有作為果品類的銀杏、龍眼(Dimocarpuslongan)。
2.3.5 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一般指能釋放香氣、可提取芳香油或其它活性物質(zhì)的植物[28]。共有芳香植物10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6.67%,如地楓皮、長喙厚樸、圓葉天女花、黑黃檀等。該類資源植物主要應(yīng)用于藥用、化妝品、香料等領(lǐng)域[29],因此,該類植物多具有藥用價值。
2.3.6 油脂植物 油脂植物一般指植物器官含有一定油量的植物,多做作工業(yè)用[30]。共有油脂植物7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4.67%。主要以喬木類為主,有6種,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如滇南風(fēng)吹楠(Horsfieldiatetratepala),種子含固體油33.6%,為重要的工業(yè)用油;蒜頭果為良好的木本油料植物,可作潤滑油和制皂的原料。灌木類僅1種,即篦子三尖杉,用種仁榨油工業(yè)用。
2.3.7 鞣料植物 鞣料植物是指植物體內(nèi)含鞣質(zhì),能提取單寧原料,作栲膠用[31]。共有鞣料植物4種,占植物總數(shù)的2.67%,生活型均為喬木類,包含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金錢松、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紅椿,均為樹皮含鞣質(zhì),但純度不高。
云南省第二次調(diào)查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0種,生活型劃分為喬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藤本4種類型,以喬木類型占優(yōu)勢。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8]收錄的有129種,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9]收錄的有104種,被IUCN物種紅色名錄[10]收錄的有112種,被CITES[11]列入的有33種,《云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2017版)》[3]收錄的有115種。有中國特有種46種,云南特有種27種。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可劃分為觀賞植物、藥用植物、材用植物、食用植物、油脂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等7類。其中以觀賞植物、藥用植物和材用植物種數(shù)居多,許多物種具有材用價值,又有藥用與觀賞價值,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利用前景。如西藏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紫檀(Pterocarpusindicus)、黑黃檀、云南榧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翠柏、金錢松、水松、云南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yunnanensis)等具較高的觀賞價值。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多樣性一定程度體現(xiàn)了云南野生植物資源的豐富和利用潛力。
目前,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群數(shù)量日趨稀少,一些具有較高藥用、觀賞或材用等經(jīng)濟價值的物種遭受盜挖、采伐而趨于瀕?;驕缃^,如姜狀三七(Panaxzingiberensis)[32]、長葉蘇鐵(Cycasdolichophylla)[33]、黑黃檀[34]。當(dāng)前情況下,應(yīng)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shè)與管理[35]。自然保護地是最為重要的珍稀瀕危植物遺傳資源的原生境保護地,云南省90%的國家重點野生保護植物得到了有效保護[5],因此,可依據(jù)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情況,升級一批州、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擴大自然保護區(qū)面積。不適宜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但分布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特殊類群,如漾濞槭、華蓋木、彌勒苣苔,可搶救式地規(guī)劃建設(shè)為自然保護小區(qū),以保護野生植物原有生境[36]。堅決制止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的不良行為,以有效保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禁止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被破壞與過度開發(fā)利用。
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種類較少、利用率低。而對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xiàn)對這些物種的可持續(xù)利用,因為合理利用是珍稀瀕危植物最好的保護方式[37]。目前,資源開發(fā)利用較為成功的珍稀瀕危植物有銀杏、紅豆杉、金鐵鎖、董棕、蒜頭果等物種,這些物種已成為通過合理開發(fā)利用達到保護目的的典范。根據(jù)云南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價值分析,應(yīng)優(yōu)先加強蘇鐵屬、木蘭科、蘭科、山茶科等觀賞、藥用、材用價值較高,具有開發(fā)潛力植物的引種馴化、人工培育、規(guī)?;耘嗟燃夹g(shù)手段的研究,擴大物種種群數(shù)量,大面積人工栽培與推廣種植,以迅速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規(guī)模化種養(yǎng),充分發(fā)揮其經(jīng)濟與生態(tài)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