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左詩人徐田《栩野詩存》初探

      2023-01-24 02:05:20
      濰坊學(xué)院學(xué)報(bào) 2022年6期

      臧 茗

      (天水師范學(xué)院 文傳學(xué)院,甘肅 天水 741001)

      清代著名詩人趙執(zhí)信在《談龍錄》中說“本朝詩人,山左為盛”,此言不虛。諸城作為清初山左文學(xué)重鎮(zhèn),出現(xiàn)了一大批詩人,僅乾隆版《諸城縣志》卷三十六《文苑傳》中所載,清初諸城詩人就有丁耀亢、丁豸佳、劉翼明、丘元武、丘元復(fù)、丘元履、丘元音、丘宗圣、李澄中、徐田、徐蔚、隋平、范德壽、王翰、王謙、曹玉錫、王咸炤、王咸奇、張衍、張侗、張佳、張傃、李讓中、王沛思等,另外《藝文考》中還記載臧爾昌、王瑛、王斗樞、王鉞、孫必振、丘玉常、丘石常、臧振榮、劉果、趙清、竇長琰、曹玉錫、楊蕃、王沛恂等都有詩集。一邑之中,如此眾多的詩人同時(shí)涌現(xiàn),誠為難得之盛事?!段脑穫鳌吩诮榻B丘元武時(shí)說:“是時(shí)縣人多結(jié)社為詩,元武歸,唱和其間,與劉翼明、李澄中、徐田、張侗相伯仲?!笨芍诒娫娙酥?,以劉翼明、李澄中、丘元武、徐田、張侗成就最高。

      在這五人中,以徐田最為狷介,而詩歌氣象也較為渾融。劉翼明以歲貢任利津訓(xùn)導(dǎo),李澄中考中博學(xué)鴻儒后官至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丘元武考中進(jìn)士后曾任施秉知縣,他們?nèi)嗽诿髂┒加H身感受過清兵劫掠之痛,但在清初都能忍辱出仕,可謂節(jié)操有失;而家境富裕的張侗作為普慶村“張氏四逸”中名聲最著者,既在放鶴園廣交四方名流,也游遍大江南北,可謂不甘寂寞。而徐田不曾出仕,他除了跟參加放鶴園雅聚的詩人有交集外,也很少跟其他名流交往;他家境貧寒,經(jīng)常挨餓,但他從不以家境貧寒為意,仍然每天吟詩不輟——即使家中炊煙迷蒙、即使晚年得了渴病在井泉之側(cè),依然不廢吟哦。

      因而徐田是一位真正的詩人,他不應(yīng)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中。下面簡要論述徐田其人、其詩,以期為清初山左文學(xué)研究添磚加瓦。

      一、徐田的生平與著作

      徐田(1631-1698),字若木,號栩野,清朝初年諸城著名詩人。乾隆版《諸城縣志》卷三十六《文苑傳》有徐田小傳:

      徐田字若木。居放鶴村西里許。日與張侗游,侗杖履所至,田皆至焉。嘗作《田家繅絲行》,李澄中曰:“可傳不在多,即此足矣?!碧镌姼黧w皆工,尤長于五古。貧甚,顧不以為意,以諸生終。卒之夕,罍無一粟,友人共葬之,為立碣曰:“詩人徐栩野墓”。栩野,田別號也。

      除此之外,《山東通志》《青州府志》《山左詩鈔》及徐田好友張侗《其樓集》中也有徐田小傳。今所見徐田詩集為《栩野詩存》,分為“鑒廬叢刊之一”和“鑒廬叢刊之二”,由王統(tǒng)照付印,山東省圖書館、諸城市博物館皆有藏本。此本收入《山東文獻(xiàn)集成》第4輯第27冊(本文所引徐田詩皆出自此本)。叢刊之一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十月付印,卷前有王統(tǒng)照的序和例言,書中收錄徐田五言古詩104首、七言古詩77首和五言絕句9首,另有王統(tǒng)照等輯錄的補(bǔ)遺詩30首和投贈詩19首;叢刊之二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付印,卷前有隋平序,卷末有王統(tǒng)照跋,書中收錄徐田五言絕句31首、五言律詩97首、七言絕句22首、七言律詩128首、五言排律3首。兩部詩集共收徐田詩501首,投贈詩19首,是后人了解徐田及其詩歌的重要資料。

      二、徐田詩歌的內(nèi)容

      徐田詩內(nèi)容豐富,以交游詩、紀(jì)行詩居多,農(nóng)家詩也頗有特色。

      (一)交游詩

      徐田交游詩所涉及的詩友,既有外地詩友李燦章(繪先)、李煥章(象先)、楊涵(水心),更多的是跟他經(jīng)常飲酒賦詩的同鄉(xiāng)友朋李澄中(雷田)、張侗(石民)、劉翼明(子羽)、金奇玉(琢庵)、趙清(壺石)、隋平(昆鐵)、丘元武(龍標(biāo))、張衍(蓬海)等。其中寫給李澄中、張侗、劉翼明的詩最多。

      張侗(1634—1713),字同人,一字石民。張侗與其叔伯兄弟張衍、張傃、張佳俱為名士,合稱“張氏四逸”。張氏兄弟居住的諸城放鶴村(普慶村),是清初山左遺民詩人的主要活動中心。乾隆《諸城縣志》卷三十六有張侗小傳,稱其“為古文詞,喜造奇語”。他著有《瑯邪放鶴村詩集》《其樓文集》《臥象山志》等。《其樓文集》卷一有《詩人徐栩野小傳》,開篇即曰“放鶴村西去里許,余老友栩野家也”,可知兩家距離很近;文中有“風(fēng)晨月夕,與兄蓬海、弟白峰分韻賦詩,無虛日”之句,可知徐田跟張氏兄弟皆交往密切;徐田跟張侗更是密友,兩人一起游山玩水,賦詩抒懷,“蓋予杖履所至,栩野不必不至也”。徐田交游詩寫到張侗的最多,共24首。他在詩中可以向張侗傾訴自己的貧困——“家貧糊口水之涯,歲歉西鄰酒不賒”(《春日即事寄張石民》),交代自己的日?!霸噯柎藭r(shí)余何事,孤村雨過正鋤瓜”(同前);他寫二人的同異——“子彈成連琴,我學(xué)稽公鍛。命志各有歸,濁醪同一戀”(《飲張石民天吟草堂》),也不掩飾自己對張侗的濃烈思念——“思君不得見,日暮依枯松”(《海上懷張石民趙壺石》)。

      劉翼明(1607-1688),字子羽,諸城瑯邪(今屬膠南)人,著名詩人。據(jù)乾隆《諸城縣志》卷三十六劉翼明小傳記載,劉翼明好友膠州王僩被人所殺,劉翼明為他“被發(fā)哭州庭”,又到青州“哭于兵備道門,三日夜不絕聲”,兇手終于伏法,劉翼明因此名傳遐邇。據(jù)李澄中《劉子羽〈鏡庵詩選〉序》記載,劉翼明“少負(fù)經(jīng)世才,喜交游,讀書任俠”,但“久不遇,蹉跎以老。貧益甚,乃諱言俠,專其力于詩。積五十年,存四千余首”。[4]560《栩野詩存》中收錄了徐田寫給劉翼明的7首詩歌,而劉翼明寫給徐田的詩歌也在卷后的投贈詩中收錄了2首。徐田在《利津縣晤劉子羽先生》中說“相逢驚喜后,詩賦待君論”,字里行間透露出久別重逢的欣喜;而劉翼明在《初夏寄懷徐栩野、張同人》中也以“潮水聲過門,良友聚于門”表達(dá)對徐田的懷念。徐田在《將別即席呈子羽先生》中說:“明日將離別,徘徊長者前”——因劉翼明比徐田年長二十多歲,故徐田稱劉翼明為“長者”;而“相逢盡此日,重會復(fù)何年?”兩句充分表達(dá)出兩人分別時(shí)的依依不舍之情。

      隋平號昆鐵,他在徐田詩中也多次出現(xiàn)。隋平年少于徐田,視徐田為兄長,《栩野詩存》就是由隋平在徐田去世后整理成書的。隋平在《栩野詩存序》中深情回憶了他跟徐田長達(dá)“三十又三年”的交往,說“栩野一生心血盡于詩”,因此他搜集徐田“雜體詩千首”,并“求甲乙于漁村先生,又拔其尤于石民、于琢嚴(yán)、于霞標(biāo)”,才有了今天所見到的《栩野詩存》。

      (二)紀(jì)行詩

      徐田性好游,不僅游于齊魯,還暢游于大江南北,因此他的紀(jì)行詩很豐富。

      徐田的紀(jì)行詩,如登高游覽的《游五蓮山》《游大耳山、峪泉石諸勝》《登扶云峽望霜潭》《仰天山道中望十石道士》《九日登洪山寺·懷王樵涇》《雪后登曹渭符春浮閣》,探訪景色的《桃花洞歌》《桃花洞短歌》《孟夏尋積霖谷最幽處》,行于道中的《石門道中》《赴龍湫約石梁道中作》《山行》,觀日看海的《日觀觀日》《瑯琊臺觀日行》《瑯邪聽潮吟》《九日胡家山觀?!罚鹊?。徐田還有專頌家鄉(xiāng)諸城的組詩,如《東武吟》四首分別描寫諸城的山水景色、名人風(fēng)俗、煙火人家、文化蹤跡,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徐田寫泰山的詩歌多達(dá)21首,涉及泰山諸多景點(diǎn),如《丈人峰》《東岳廟》《石經(jīng)峪》《大磨崖》等。他詠泰山的詩中常流露出世事滄桑的感慨,如七古《大磨崖》:“今人削去昔人記,后人又鏟今人志”。他甚至批評帝王:“登臨何必多封土,猶恐民勞問芻蕘”(《大駕登岱》其二),這在當(dāng)時(shí)社會中尤為難得。

      (三)農(nóng)家詩

      徐田生活在農(nóng)村,他寫了很多農(nóng)家詩,真切反映了農(nóng)家生活。

      徐田是心思細(xì)膩、頗具才氣的詩人,他能看到“斷垣青竹關(guān),春雨桃花岸”(《坐望海峰下臨丁孟白山村》),注意到“犢觝屋邊樹,鳥散杏花飛”(《耕田》),捕捉到“朝林濛夜露,池蛙沸野塘。農(nóng)人清歌動,白云襲南岡”(《雨后鋤田》)。他的這些農(nóng)家詩寫出了美好的農(nóng)家生活和美麗的農(nóng)村風(fēng)光。

      徐田家貧,“卒之夕,罍無一粟”,因此對農(nóng)家之苦深有體會。如災(zāi)荒來臨時(shí)的絕糧:“長眠對鼠啼,高呼起魅風(fēng)”(《絕糧》),雨水聯(lián)綿時(shí)家中進(jìn)水:“屋底伏泉涌,枕上夜潮生”(《丙子苦雨》其一),冰雹、干旱之后遇雨的喜悅和忙碌:“雹收郭外麥,小旱接春饑”“十畝青陂豆,蓑衣帶月歸”(《喜雨》)。

      徐田寫蠶的四首詩《采桑》《飼蠶》《簇蠶》《繅絲》觀察細(xì)致,將養(yǎng)蠶人的活動寫得絲絲入扣。如母子的溫馨互動:“手提兩筥南陌長,稚子牽衣索母抱”(《采?!罚B(yǎng)蠶女挑蠶葉之輕快:“一寸桑葉一寸絲,綠云兩筥一肩挑”(同上);他還寫了蠶成長中的變化:“小姑柱上掛菱花,蠶蠋入鏡變龍蛇”(《簇蠶》)、繅絲過程:“釜上繅車耔耔鳴,柔玉烹金細(xì)作縷”(《繅絲》)等。李澄中對這四首詩評價(jià)很高,認(rèn)為“足敵張籍、王建一流”。

      徐田的農(nóng)家詩融入了親身經(jīng)歷,能讓讀者身臨其境。此外,他還有詠史詩、佛學(xué)詩、抒情詩、敘事詩等多種題材,也自有風(fēng)格,本文不再贅述。

      三、徐田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

      關(guān)于徐田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李澄中在《與徐栩野》中說“雄杰之語,亦時(shí)時(shí)錯(cuò)出其間”,[4]731乾隆版《諸城縣志·文苑傳》評曰“各體皆工,尤長于五古”,王統(tǒng)照在《栩野詩存序》中說“樸勁清茂”。這三個(gè)評語分別指出了徐田詩歌在語言、體裁、詩風(fēng)方面的突出特點(diǎn),皆概括恰切。

      (一)語言:多雄杰之語

      徐田喜歡用“鴻濛”“洪濛”“天地”“乾坤”“山河”“萬里”“萬仞”“千 古”“百年”“千年”“萬年”等雄杰之詞,這是其詩歌“雄杰之語錯(cuò)出”的重要原因。例如他用“一椎動天地,電掃力士跡”(《讀秦皇記》其一)來寫刺秦時(shí)氣勢之雄大,“一椎”之擊能夠令天地振動,這夸張之語雖然不是事實(shí),卻表達(dá)出詩人的雄渾之氣;再如“當(dāng)筵筑聲死,徵歌天地迴”(《易水》),易水送別,高漸離擊筑,荊軻以悲壯亢烈的變徵之聲相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歌聲在天地間蕩漾回旋,此處“天地迴”三字悲烈闊大;其他如《登岱》其三“憑高望八極,萬里見洪濛”中的“八極”“萬里”“洪濛”,都令讀者精神為之一振。而《瑯邪聽潮吟》以“大海雷霆雪里生,蓬山浪接越王城”寫潮水之聲勢,令人駭然。

      徐田的雄杰之語,來源于他的雄杰詩心,這使得詩人在面對世事之憔悴變遷時(shí),不僅沒有消沉低落,反而能以雄杰之語表述之。例如《竹溪飲臺》中的“轉(zhuǎn)瞬天地變,勝跡已成灰”、《秦篆碑》中的“惜哉天地變,金石日憔悴”,將勝跡成灰、金石憔悴這些令人心情低落的話題置于“天地變”這一雄渾意境下,凄涼之境頓時(shí)開闊、悲壯起來。寒冬之季雪中獨(dú)行,該是何等凄冷,但徐田能寫出“天地若虛舟,千山惟一身”(《雪中獨(dú)行》)這樣的曠達(dá)闊大之語。再如“萬里”一詞,在徐田筆下可以用來寫山、寫海,例如“岱巔斧削洪崖起,截?cái)喔咛旖f里”(《大磨崖》)“我來登臺望海水,海水迢迢幾萬里”(《瑯琊臺觀日行》),也可以用來寫白骨,例如“長城萬里青,白者是人骨”(《讀秦皇記》其二),還可以用來寫殘陽,例如“遠(yuǎn)市孤煙滅,殘陽萬里開”(《雪后登曹渭符春浮閣》其一)。

      (二)體裁:各體皆工,尤長五古

      徐田詩諸體皆備,尤以五古成就最大?!惰蛞霸姶妗匪招焯?01首詩歌,除補(bǔ)遺之外,其他都是按照體裁排列,充分展示出徐田詩“各體皆工,尤長于五古”的特點(diǎn)。這些詩歌已經(jīng)過李澄中、張侗、金奇玉等詩友的篩選,皆為精品之作。

      徐田五古題材多樣,有詠物寫景、贈答友人、游玩古跡、拜謁古墓等。例如《雨后鋤田》以“池蛙沸野塘”寫雨后池塘群蛙亂鳴,此“沸”字生動貼切,非高手不能為;《絕糧》以“無衣寒岌岌,無食心忡忡”寫衣食無著,以“八口共一釜,十朝九見空”寫絕糧,以“冰霜生戶牖,饑渴怨童蒙”寫?zhàn)嚭浴柏?fù)喧憐日白,乞米發(fā)顏紅”寫窘迫,皆情慘意凄,非饑餓中人不能道也。徐田的一些五古頗有新意,例如《愛妾換馬篇》和《妾答換馬篇》,前者是以“男兒”的口吻寫一位男子用愛妾換寶馬,“前門馬入庭,后門妾去席”的痛快,“朝發(fā)黃腫山,暮宿青海驛”的快意,“千里赴人難,曾不違咫尺”的得意,“將馬來比妾,玉貌何足惜”的豪氣,一位洋洋得意的豪士躍然紙上;但《妾答換馬篇》則是以“妾”的口吻戳穿了豪士的假面目,在怒斥了豪士“千金買妾身,棄捐在中路”的行為之后,說他以妾換馬的原因是沒錢:“馬食芻與粟,妾衣紈與素”,而現(xiàn)在既然“恩情化為仇,薄幸托遠(yuǎn)御”,那你就“從此撤羅帷,郎宿馬廄處”吧———最后這兩句揶揄之詩諷刺性極強(qiáng)。這兩首五言古詩構(gòu)思新奇,令人耳目一新。

      徐田其他體裁的詩歌也多有佳作。七古《冬日濰上望廬山懷古》結(jié)構(gòu)精妙,視野闊大,從眼前的“云中柱杖立濰陽,廬山東望何蒼?!甭涔P,再以“博士成仙隱古洞”寫盧敖洞,以“洞出白云吊始皇”引出始皇及秦朝諸事,又以“此時(shí)韓信胯下卒”引出韓信,以“囊沙計(jì)就三齊亡”寫韓信的濰水之戰(zhàn),以“功成劍冷未央前”寫韓信之死,最后又以“高峰尚戴盧敖姓,秦漢那復(fù)舊山川”回到眼前的盧敖洞,首尾照應(yīng),充分抒發(fā)了懷古之幽情。五絕《哭查哉生》中的“哭友青山下,哀音回蒼穹”、《送別李象先先生》中的“出門望牛山,雪峰似古岱”,平常詩語頗耐回味;而《洪光寺》中的“大珰剝民膏,力作萬佛祠。殿中增一佛,民間賣一兒”,為民發(fā)聲,令人心痛而又震撼;《抱膝長吟》把自己抱膝吟詩作為寫作對象:“獨(dú)坐聞天籟,長吟答孤響。抱膝寒松下,結(jié)想羲皇上”,視角獨(dú)特。五律《喜竹馬船張卯君夜至游石屋步卯君韻》中的“馬耳雙峰古,柴門相對開。霜驕千嶺兔,云凈一林梅”,遠(yuǎn)近相宜,動靜相兼,美不勝收;《苦雨》其二用“南山化為水,片石亦生波”來寫大雨連日不停,詩意清奇;《述病詩六首》其一的中間兩聯(lián)“孤衾嘗死味,獨(dú)鳥作離聲。歲歉饑寒淚,疴沉兒女情”,把自己病重時(shí)的絕望、困苦、軟弱都表達(dá)出來。七絕《春日懷象山》中的“夜來夢食桃花片,不是人間濁酒香”,以夢食桃花之美來寫對象山的美好回憶,可謂獨(dú)出心裁。七律《過故衡藩廢宮有感》中間兩聯(lián)以“秋風(fēng)鬼哭胭脂井,春雨人耕翡翠樓。北寺晨鐘花帶淚,西鄰暮靄笛生愁”來寫前明衡王廢宮,對仗工整,意象選擇恰當(dāng);《渠丘懷趙壺石》的頷聯(lián)“濰水柴門沙似雪,荒村貧士淡如秋”,用“柴門”“荒村”來寫貧士非常恰當(dāng),而“淡如秋”堪稱神奇之筆;《九月一日哭馬東航先生》其三中的“一天白雁鳴秋谷,滿地黃花哭故人”,雖然所寫皆為眼前尋常景物,卻情真意切、撼人心魄。

      (三)詩風(fēng):樸勁清茂

      王統(tǒng)照在《栩野詩存序》中說“徐氏詩樸勁清茂,流傳匪廣,就舊詩論固不失為一時(shí)作者”——作為“一時(shí)作者”的徐田,其詩歌確實(shí)具有樸素本色、蒼勁有力、清雅高潔、豐茂秀美的特點(diǎn)。

      樸素本色之句。如《畢都旅壁觀李杞園遺筆》中有句云:“畢逋啼寒村,茅堂閱車馬?!薄爱呭汀保貘f)“寒村”“茅堂”“車馬”皆樸素之物象,一“啼”一“閱”亦常見之動詞,它們在詩人筆下結(jié)合成句,頓覺詩味無窮;李澄中以“無魔氣,便是佳作”評此詩——樸素之筆,當(dāng)然沒有“魔氣”。其他以“游子千里歸,兒女牽衣服”(《金琢巖歸自長安賦贈》)敘述友人金奇玉歸家,以“驢鳴知君至,兒童齊拍手。開甕漉酒漿,雨后剪堯韭”(《以詩代柬趙壺石》)寫趙清來訪,以“春事不妨三日醉,老年須插滿頭花”(《丘吉六置酒西村杏花下與王魯珍、張白峰醉賦》)記敘跟老友們花下飲酒,皆樸素而生動。

      蒼勁有力之句。如《畢都旅壁觀李杞園遺筆》中的“高飛青云上,忽墜黃泉下”,其力千鈞,分量十足;再如《穆陵關(guān)道中》中間兩聯(lián):“谷口蒼煙迷獵網(wǎng),山頭白草掠饑鷹。寒村遠(yuǎn)樹連姑幕,霸國殘山擁穆陵?!睙煘椤吧n”,草為“白”,鷹為“饑”,村則“寒”,樹則“遠(yuǎn)”,國為“霸”,山為“殘”,皆為蒼勁之意象。

      清雅高潔之句。如《雪中獨(dú)行》:“琉璃清世界,空花落滿巾。梅雪香成夢,人天一色新?!贝嗽妼懗隽嗽娙搜┲歇?dú)行的奇妙感覺:整個(gè)世界清麗如同琉璃,空中的雪花寂無聲息地飄落在衣巾之上,梅香與雪花交融令人如夢似幻,此時(shí)此刻天地人煥然一新皆為潔白之色——雪中獨(dú)行之人多矣,卻很少有人能寫出如此清雅高潔之句。其他如《盤龍村贈別李象先先生》中的“相期紅葉來,白石可漱齒”,《雪中訪張石民南園夜飲》中的“獨(dú)坐抱冰雪,隔林聞嘯聲”,《冬日閑居》中的“茅屋當(dāng)山谷,炊煙出大荒。孤村勞日月,高嶺散牛羊”,皆有清潔高雅的特點(diǎn)。

      豐茂秀美之句。如《秋日至莒觀東郭紅蓮》中的“白鳥狎同群,驅(qū)逐波瀾倒。秋雨潔泉苔,紅香落晚照”,以豐茂秀美之句寫白鳥相狎驅(qū)逐于波瀾之上,秋雨沖洗潔凈了泉苔,紅蓮的清香在落日余暉中飄散開來,顯示出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其他如《重陽前徘徊栗里率爾成詩》中的“萬里春風(fēng)開栗皺,一林殘雨濕萸花”,《子陵釣臺》中的“石梁啄白鶴,花間落紅泉”,這些詩句皆茂美可人,值得再三回味。

      阿克陶县| 亳州市| 年辖:市辖区| 正定县| 屏东县| 呈贡县| 金华市| 清水县| 龙山县| 尼勒克县| 龙游县| 景洪市| 育儿| 贵南县| 周至县| 凌海市| 黔江区| 云林县| 南阳市| 湖口县| 嵊泗县| 美姑县| 乐清市| 澄江县| 泰州市| 武隆县| 龙游县| 西充县| 通化县| 澄城县| 桐柏县| 寻乌县| 隆林| 呼伦贝尔市| 白朗县| 新民市| 嘉善县| 荆州市| 富裕县| 吕梁市|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