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劉希
可以外賣的“午睡空間”
見過可以“外賣”的午睡嗎?日本某公司推出了“午睡空間”外賣服務,將改裝成臥室的面包車開到上班族的公司樓下,解決上班族的午睡問題。常言道,“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午間小憩是恢復身體“元氣”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樣午睡更科學?
既往的研究表明,有規(guī)律的午睡可以提高大腦的思維敏捷性、鞏固記憶,從而有效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此外,睡午覺還有助于清除腦內“垃圾”——有害的代謝產物。這是因為,午睡期間,有更多的腦脊液(一種可以清除代謝產物的物質,被稱為腦內“清潔工”)進入淋巴系統(tǒng),從而促進腦內廢物的清除,維護大腦健康。不過,2022 年的幾項研究卻表明,午睡過久不僅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或認知衰退的風險,還會使中老年群體的血壓升高。
這樣看來,午睡對健康是好是壞與午睡時長有關。適時的午間小憩有助于補償腦力與體力的消耗;一旦午睡時間過長,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那么,最佳的“小憩”時長到底是多久?
對于人類來說,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為70~110 分鐘。一般來說,入睡后15~30 分鐘屬于淺睡期,30~60 分鐘屬于熟睡期。在熟睡階段,大腦各中樞的抑制過程明顯加強,腦組織中許多毛細血管網(wǎng)會暫時關閉,腦血流量減少。
如果人在熟睡時突然醒來,由于大腦皮質中較深的抑制過程不能馬上解除,關閉的毛細血管網(wǎng)也不能立即開放,大腦會供血不足,自主神經(jīng)功能會暫時性紊亂,人就會感到非常難受。因此,午睡時間最好控制在30 分鐘內,以免醒后陷入“迷糊”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午睡時間應盡量安排在下午三點以前,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擾亂生物鐘。
除了午睡時長,午睡的姿勢也很重要。很多人午睡過后不僅疲勞未減,反而感覺自己腰酸背痛、越睡越累,很可能就是午睡姿勢不對引起的。
由于條件限制,午休時趴著睡是許多上班族的真實寫照。殊不知,吃飽飯后趴著睡,大量血液會流入腸胃系統(tǒng),更容易讓大腦缺血缺氧;而且胃部被壓迫,極易造成胃部脹氣。因此,午飯結束后應休息半小時左右再睡,以讓腸胃充分消化食物。此外,如果趴著睡,眼睛又長時間枕在手臂上,容易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手臂的血液循環(huán)也會受阻。那么,什么姿勢午睡比較健康?專家建議,午睡時最好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如果實現(xiàn)不了,可以準備一個便攜式頸枕,再找一個有靠背的椅子,背靠椅背坐在上面,讓頸椎盡量處于跟平躺時一樣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如果必須趴著睡,最好用胳膊枕著額頭,避免壓迫眼部。
其實,睡不睡午覺,基因也是有“說話權”的。2021 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午睡的頻率會受到自身基因的調控和影響。因此,如果沒有午睡習慣,不必因為午睡的好處而盲目改變習慣;困意襲來,在睡與醒之間努力掙扎的人也應順應自己身體所需,而不是“負隅頑抗”。畢竟,保證充足的夜間睡眠、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適當?shù)捏w育鍛煉依舊是保持健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