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生成、內涵與時代價值

      2023-02-06 16:21:59魏變竹張有武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山西傳統(tǒng)文化

      魏變竹,張有武

      (1.內蒙古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呼和浩特 010020;2.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 思政部,太原 030008)

      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廉政文化綿亙數千年。自有史以來,山西曾涌現出眾多的清官廉吏,從竇犨到于成龍,在他們?yōu)檎环降膶嵺`中,不僅書寫著廉潔奉公、盡職盡責的故事,更形成了豐富的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深入挖掘和研究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不僅能推動山西廉潔文化建設,打造山西特色文化名片,還有助于在全社會鑄牢人們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形成風清氣正的社會新風。

      一、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生成

      歷史的創(chuàng)造并非依靠某個單一力量而是無數合力作用的結果。文化的產生同樣如此,也是由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便是古代山西經濟、政治與文化等綜合因素合力的產物。

      (一)自給自足的農耕自然經濟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1〕591山西地處內陸,四周山環(huán)水繞,《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描述了山西的特殊地理位置:“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薄?〕成語“表里山河”即是對當時晉國的生動描述。這種特定的地理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產力的發(fā)展,進而影響生產關系的形成。古代山西人民依據客觀條件逐漸形成以灌溉種植為主的農耕自然經濟形式,以簡單的家庭手工勞動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資料的自給自足。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式下,農業(yè)生產主要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使得人們必須克勤克儉、艱苦樸素,沒有理由也沒有條件去追求一種奢華的生活。再則,受自然條件的束縛,加之交通不便,血緣關系成為人們交往的重要紐帶,左鄰右舍及親戚朋友之間在簡單的物物交換中注入了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觀念,特別需要精神和道義的支持。長時期的這種生活方式,助推山西人民養(yǎng)成了儉以養(yǎng)廉、勤儉節(jié)約的廉潔家風、鄉(xiāng)風,在客觀上催生了崇尚道義、追求公平公正、提倡克勤克儉的廉潔理念的形成。

      (二)氏族血緣的宗法制度

      古代山西社會的生產關系建立于家庭血緣親情為紐帶的氏族基礎之上,其不僅承襲了原始社會氏族制度以共同占有為基礎的所有制關系,也強化了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宗法血緣關系。從原始氏族社會繼承發(fā)展而來的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的經濟制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一心為公被稱之為崇高的美德,而損公肥私則被視作可恥的行為,這些觀念體現在從政者的活動中則要求為官者大公無私、去私為公。在人類社會早期,國家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管理方式上則依靠管理者的道德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講,“酋長在氏族內部的權力,是父親般的、純粹道義性質的”〔3〕,氏族部落首領通常具有比較強烈的“為民父母”的樸素公仆意識,認為“民”即是“子”,造?!白用瘛币渤蔀楣糯賳T為政一方的評價原則。由于原始氏族首領和成員共同勞動,共同占有財產,處于平等地位,個人沒有貪欲,因而正直、清廉成為首領所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質。后來依宗法制而產生的封建君主亦被賦予了“內圣而外王”的品質,君主自然也要求臣屬廉潔從政、恪守德政、勤政愛民。

      (三)先秦哲學的影響與山西本土宗教特色

      古代山西文化深受先秦哲學思想影響,儒家重“仁”,道家尚“儉”,法家強調以法促廉,墨家“尚賢、節(jié)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得以生成和發(fā)展,并呈現出自身特點。其一,儒家“仁”與“德”的思想是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崇德尚廉的理論前提??鬃訌娬{人的價值在于“仁”,將仁作為人生矢志不渝追求的道德目標,人就不會“貪”。孟子以性善論為根據,提出君子要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荀子從性惡論出發(fā),論證了人的價值可貴,強調和彰顯人的價值在于能夠制定出禮儀制度來規(guī)避惡。這些傳統(tǒng)儒家思想關于“如何為人”的文化思考,對于山西古代社會的廉政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政治生活中體現為人們如何正確地面對公和私、義和利等價值問題。其二,法家崇尚法治是山西傳統(tǒng)優(yōu)秀廉政文化以法促廉的法治前提。春秋戰(zhàn)國之時,貴族政治禮崩樂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趨疏遠,以往的人治之法施行日益困難,故當時諸國逐漸頒布法律,齊國以及三晉最為盛行。齊國、晉國積極利用法家之學進行政治革新,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齊桓公、晉文公也皆因施行法家之學而成一代霸主。此也為古代山西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引導人們崇尚法治、奉法巡理,是山西廉政文化中秉公執(zhí)法、以法護廉的法治思想之源。

      古代山西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除了上述先秦各家學說,還有宗教文化的發(fā)展。在古代山西,儒釋道宗教并存,有著三教合一、三教同奉的傾向。比如山西境內的懸空寺是國內現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五臺山一些寺廟里的雕塑、壁畫的人物故事圖案中,往往雜有儒、釋、道三教的內容。民間還常常同時供奉著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三尊神像。這種獨特的宗教文化現象中內含著清心寡欲、崇廉尚儉、行善積福的觀念,為政者自然受到其觀念的影響。比如“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曾在呂梁安國寺和太原崇善寺潛修儒業(yè),并兼修佛道,其清廉思想的形成除了在傳統(tǒng)儒學的澆灌之下進行專注的個人品德修養(yǎng)之外,還深受佛道之影響。佛道中的清心寡欲、因果報應等理念對其為人做官處世影響非常大。宗教雖然在本質上是唯心主義世界觀,但并不能否認它在約束人的貪惡之心、弘揚積極向善方面的促廉作用,在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形成過程中宗教文化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四)歷史積淀下的廉潔文化資源

      中國古代歷史基本上是皇權專制的歷史,全天下成了君王的世襲產業(yè),整個國家都是君王的私有財產,全體臣民都為君王而奔走,此乃腐敗產生的根源。正如黃宗羲所言,皇權專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4〕。在古代中國,貪腐成為階級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通過權力獲取利益的表現形式,是歷史上不同時期之通病,如果不對貪腐加以遏制,會危及統(tǒng)治階級地位的穩(wěn)固,甚至會導致王朝覆滅、政權更迭。貪腐亡國警鐘長鳴,既敲打著統(tǒng)治者、為官者,也警醒著有識之士。在古代中國,有許多思想家無情地揭露貪腐的危害,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地位也同貪污腐化進行斗爭。正是在貪腐與反貪腐的斗爭過程中,廉政意識萌芽,廉政制度產生,廉政文化形成??梢哉f,封建社會的貪腐與反貪腐斗爭,是催生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產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基本內涵

      “在歷史上出現的一切社會關系和國家關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論觀點,只有理解了每一個與之相應的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并且從這些物質條件中被引申出來的時候,才能理解?!薄?〕597通 過 研究山西優(yōu) 秀傳統(tǒng)廉政 文化產生的邏輯規(guī)律可以得出,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主要是指在山西古代社會基于特定經濟政治關系下形成的關于廉潔從政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它既包括廉政理念,也包括廉政行為;既包括山西的能臣廉吏,也包括賢明君主;既包括山西籍廉政名人,也包括在山西為官的廉吏。

      (一)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核心思想

      1.勤政愛民,以民為天。古代山西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資源匱乏,人們唯有勤作方能多產。其體現在文化上則形成勤勞的精神特質,反映在為政者身上則為勤政。中國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很早就在生產實踐中看到人民群眾的力量,產生了“民為貴”“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也是中國廉政文化的基礎。歷代山西廉吏大都懷有濃厚的民本思想,能體察民情、不辭勞苦、恪守職責、勤懇做事,始終如一地為國為民。比如唐代武周時期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經科舉入仕,為官之后體恤百姓,關心社會命運和國家前途,處事公正,廉潔勤政,不僅在當時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更為后世留下了體恤百姓、以民為本的勤政故事,成為影響山西廉政文化發(fā)展的光輝范例,為后世爭相傳頌。

      2.廉儉自律,以身示范。如前所述,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形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美德。山西古代廉吏是廉儉自律的典范,他們極力戒貪,將貪視作敗壞德行的大敵;他們崇尚節(jié)儉,將儉視為清廉的基礎,儉以養(yǎng)廉;他們率先垂范,廉以修身,嚴以律己,以身率下?!疤煜碌谝涣簟庇诔升?,不僅廉潔自律,還以身垂范,為家人下屬作表率。他任福建布政使時,手握全省錢糧稅收大權,始終保持其廉潔本色不變,不僅自己兩袖清風,不接受任何饋贈,還嚴格考核、督查工作人員,以免出現謊報、冒領、挪用、借墊等不良現象。他在任直隸巡撫和兩江總督期間,懲戒貪腐,嚴格紀律,移風易俗,倡導節(jié)儉,嚴禁饋送、賄賂、火耗、奢靡、私派、衙蠹,地方社會風氣為之大變??滴踉Q贊他曰:“馭下則大革貪風,勵己則寒同儒素,雖古廉吏,曷以加茲?!薄?〕

      3.剛直清正,敢于擔當。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唯有為民務實、敢于擔當,才能作出實績,才稱得上廉政作風。在古代君主專制的王朝體制之下,皇權至高無上,缺乏約束,時有離經叛道之舉,正直的官吏犯顏直諫,可能觸碰逆鱗,輕則丟官重則喪命。山西歷史上曾涌現出一大批剛直清正、敢于為民請命的直臣廉吏,他們明辨是非、秉持公理、公正執(zhí)法,維護著社會的公序良俗。比如西漢郅都,山西洪洞人,侍從漢景帝,一生公忠清廉,剛正不阿,忠于職守,司馬遷稱贊他:“伉直,引是非,爭天下大體?!薄?〕清朝廉吏孫嘉淦,山西興縣人,為官以敢于擔當直諫而聞名。雍正時期鼓勵群臣進言獻策,孫家淦給雍正皇帝上了一道《疏言三事》,其中一條觸及雍正奪嫡之嫌,雍正聞之大怒,但更欽佩他的忠誠與大膽,并升他為國子監(jiān)司業(yè)。乾隆時期,他又被擢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負有整頓綱紀等職權。孫嘉淦勸誡乾隆力除積弊,做一個明君,乾隆對此十分贊賞,后又任命孫家淦為刑部尚書,總理國子監(jiān)事。孫家淦不僅做官清正剛直、敢于直諫,在地方任職時他也心系百姓,興修水利,敢于擔當?,F代史學家郭象升評說孫嘉淦是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

      4.崇德尚廉,弘毅守志。尚其志以促廉是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重要內容。自古以來,山西清官廉吏大都品格高潔,他們守己以正、崇德尚廉,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留給后人受益無窮的廉潔智慧,同時也促進清廉社會風氣的養(yǎng)成。比如北宋范仲淹,曾任河中府(山西永濟)通判,在《岳陽樓記》中寫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千古名句,寓意深遠,被古代正直的士大夫視為立己修身的準則,時至今日依然是人們所崇仰的思想境界和高尚品德。明代于謙,曾任山西都御史,一首“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石灰吟》顯示出詩人崇高的情操。

      (二)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突出特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域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沉淀,在時代的激蕩中不斷與時俱進,呈現出自身的顯著特征:

      1.政治性與為民性相統(tǒng)一。山西古代廉吏的價值觀念集政治性與為民性于一體,一方面廉潔是為君,另一方面廉潔是為民,而從根本上都是為了維持國家的穩(wěn)定,體現著山西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樸素的大天下觀。首先,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每個時代、每個地域的文化都反映著自己獨特的經濟政治發(fā)展歷程,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作為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經濟政治活動中產生的,服務于古代封建專制制度,不可避免地帶有階級性特征。同時其也是古代一定的政治行為在文化觀念上的反映,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無論是晉國大夫竇犨,還是唐朝宰相狄仁杰,抑或是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他們在政治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文化觀念都包含有忠君愛國的政治立場。研究山西傳統(tǒng)廉吏的生動事例可以發(fā)現,廉潔從政、拒絕貪腐是為臣的基本操守。其次,“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一民諺在山西也是婦孺皆知,它生動地體現出為政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絕大多數山西傳統(tǒng)廉吏在為官地方時都懷著愛民、憂民的意識,采取種種養(yǎng)民、利民的措施,致力于解除黎民百姓的痛苦,不斷改善百姓生活,達到了民安邦寧的目的,可謂為政為民、節(jié)用為民。

      2.理想性與務實性相統(tǒng)一。梳理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核心思想,可以看出山西古代廉吏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統(tǒng)一性。首先,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價值觀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極深,從政者在個人品德修養(yǎng)上都追求理想型人格,如“內圣外王”“先修身而后求能”等?!傲笔且环N高尚的境界和操守,形成于自身的內在修養(yǎng),有了好的人品作保障,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做官才有正氣。其次,山西古代廉吏在實際履職中,勤政務實、恪盡職守,認真負責地為國為民做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無論個人際遇如何,都不忘百姓疾苦,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司馬光性情淡泊,做人低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自己省吃儉用,對窮困親友則慷慨解囊,助人解困,為后世所景仰;于成龍高尚的情操和卓著務實的政績更令世間贊譽。山西古代廉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范式,深刻地揭示了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包含著將個人理想與社會需求相統(tǒng)一的價值選擇,對于今天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正確的人生觀、政績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3.教育性與傳承性相統(tǒng)一。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在教育中傳承,在傳承中發(fā)揮著教育功能,實現了教育與文化傳承的統(tǒng)一。山西古代廉吏都非常重視自我教育,通過自律、自省、自警與自勵來保持清廉品格,并且用告誡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后代養(yǎng)成清廉儉樸之德,形成清廉家風。比如宋代司馬光,不僅個人廉潔自律,并寫有《訓儉示廉》《家范》《居家雜儀》等家規(guī)家訓,要求后輩們發(fā)揚祖輩清白處世為官的傳統(tǒng)。其中《訓儉示廉》專門寫給兒子司馬康,要求他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教育好下一代。于成龍的長孫于準,秉承了先祖的遺風,總結了包括于成龍在內的于氏先祖的家風家訓,編纂整理了《于清端公政書》,續(xù)修《于氏宗譜》,涵蓋“勤、廉、儉、學、善”等內容,為于氏子孫后世提供了行為規(guī)范。這些清正廉潔之士通過自我教育與家庭教育、自律與他律的方式,傳承了清正廉潔的文化,實現了廉政文化的教育性與傳承性的統(tǒng)一,為當代廉政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范本。

      三、傳承與弘揚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時代價值

      一定文化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基礎之上,體現和反映經濟政治運行狀態(tài),同時又通過一定的形式反作用于政治和經濟。勤勞勇敢的先民們在山西這片厚重的土壤中種出了自己繁榮的生活,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燦爛的精神文化。其中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品質高雅、特色鮮明,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今天依然要依托的力量源泉。

      (一)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打造山西特色文化名片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毛澤東曾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fā)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薄?〕今天的山西是發(fā)展中的山西,繼承和發(fā)展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山西特色文化品牌,是山西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作為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唯有回應時代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在新的時代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成為引領山西社會發(fā)展的不竭精神動力。推動山西文化發(fā)展,應當從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運用新技術,讓歷史資源“活”起來,不能僅僅停留于講廉吏故事、看遺跡展示,要把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精神內涵提煉、展示出來。要充分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運用新媒體讓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火”起來,形成富有山西特色、山西底蘊、山西風貌的文化名片,讓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深厚、內斂的歷史底蘊跟上熱烈、開放、奔跑的時代,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講好山西故事,傳播好山西聲音。

      (二)牢記初心使命,鑄牢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核心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相契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古人勤政愛民、以民為本的廉政故事,不僅能夠滌蕩人的心靈,潤澤個人健康成長,更為山西黨員干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供了生動范本。傳承弘揚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勤政愛民、以民為天的思想,有利于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自覺以山西歷史上的清廉為政者為榜樣,“?!彼?、“長”學、“久”踐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沒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個黨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都應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廉潔自律、以身示范的思想,為今天黨員干部正心修身、涵養(yǎng)文化,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提供了歷史養(yǎng)料。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必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剛直清正、敢于擔當、崇德尚廉、弘毅守志的廉政思想,是當前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道德基因。廣大黨員干部要從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思想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豐富精神世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用古代優(yōu)秀的廉吏典范故事滌蕩心靈,增強精神力量,弘毅守志,敢于擔當、敢于斗爭,自覺承擔現代化建設的使命。

      (三)凝聚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共同富裕的經濟動能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具有相對獨立性,一經產生就會對經濟基礎產生反作用。廉政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fā)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仡櫄v史,但凡實行廉政建設、倡導廉潔風氣的時期,都是經濟發(fā)展、國家興旺的時期。不同的文化對經濟發(fā)展產生不同的作用,先進的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能。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作為一定經濟、政治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具有繼承性和發(fā)展性,是先進的政治文化,對山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承續(xù)著天下為公、克勤克儉的理念,體現著山西先民們追尋“大同社會”的理想,在當今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更加彰顯其推動共同富裕的時代價值。新時代,要用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凝聚力量,搞好廉政文化建設,打造公平公正、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經濟環(huán)境,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要素充分涌流,激發(fā)每一位社會建設者的潛能,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軟環(huán)境”,形成山西獨特的競爭力和優(yōu)勢,為實現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經濟動能。

      (四)加強價值引領,營造良性循環(huán)的政治生態(tài)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tài)。實現政治生態(tài)風清氣正,必須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崇廉拒腐的社會氛圍。為政以德、為官清廉是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內容之一,是從政者的基本政治素養(yǎng),也是古代社會選拔官員、衡量官品的重要評價指標。深入挖掘山西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豐富內涵,提煉其包括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勤儉節(jié)約、甘于奉獻等在內的廉政價值觀,對于引領山西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具有積極政治導向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8〕。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鍛造和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了廉潔奉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注重用廉潔規(guī)范、制度文化凈化基層黨內政治生態(tài),為取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不管是熟知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還是“三反”“五反”運動,抑或是新時代中共中央印發(fā)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等,都是我們黨通過廉政文化建設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生動體現。深刻挖掘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監(jiān)察、御史、彈劾、諫官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對于新時代加強廉政制度建設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用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將共產黨人大公無私的本性與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廉潔品性有機結合起來,將共產黨人的廉潔傳統(tǒng)與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結合起來,有助于促進廉政制度建設,營造良性循環(huán)的政治生態(tài)。

      (五)樹立良好家風,營造社會文明新風尚

      任何社會的發(fā)展都需要廉潔向上的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以家為基,家以廉為貴。2015 年2 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強調: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山西民風淳樸,有著豐富的廉潔家風文化。如山西省聞喜縣有個裴柏村,兩千多年先后出了59 名宰相3 000 多名七品以上官員,被人稱為“中華宰相村”。裴氏家庭之所以世代人才輩出,與其嚴格的祖訓家規(guī)有著密切的關系。歐陽修曾說過,好家風是裴氏家族興旺的主要原因。當前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家庭已成為反腐的重要陣地,拒腐防變先要建設好家風,每位黨員干部都要作表率,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把自身的家風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以家風建設為切口,通過文化浸潤、正向激勵、反面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及其家屬嚴正家風,筑牢家庭反腐的基礎防線,弘揚清廉之風,凝聚清風正氣,以家風帶民風、促黨風、清政風。另一方面,要挖掘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清白傳家的家風以及家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家庭生活中樹立正確的親情觀與公私觀,做到“家屬清、親屬清、身邊清”。在實踐中,應大力弘揚山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中的廉潔家風文化,將良好的家風寓于學習教育中,不斷傳承和推進;融入家庭建設等日常生活實踐中,不斷外化和發(fā)展;將家庭建設與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用每一個廉潔的家庭細胞帶動整個社區(qū)廉潔文化機體建設,進而塑造清廉城市、清廉社會的時代新風。

      猜你喜歡
      山西傳統(tǒng)文化
      我在山西等你
      黃河之聲(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飯后“老傳統(tǒng)”該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青年歌聲(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42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tǒng)
      老傳統(tǒng)當傳承
      傳媒評論(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誰遠誰近?
      西城区| 沙雅县| 罗定市| 兴安盟| 齐齐哈尔市| 陕西省| 高陵县| 兴仁县| 通城县| 福贡县| 章丘市| 灵石县| 东源县| 贺兰县| 长海县| 河西区| 尉氏县| 三江| 屏边| 大宁县| 石河子市| 和政县| 翁牛特旗| 盘山县| 四会市| 大同市| 九龙坡区| 当涂县| 汪清县| 读书| 延安市| 乌什县| 陆河县| 板桥市| 五峰| 沈阳市| 凤凰县| 廊坊市| 高阳县| 陆川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