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是高中新課程和高考改革前沿陣地.廣東高考試題是《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在廣東的具體體現(xiàn),是新課程和新高考改革的階段性呈現(xiàn).研究好高考試題,尤其是選擇題,對教師的物理教學和教研,對學生的備考和成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關鍵詞:高考;選擇題;賞析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1-0107-03
收稿日期:2022-10-05
作者簡介:林浩亮(1982.12-,男,廣東省佛山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1 試題背景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宣告對新課標省份不再制訂考試大綱,同年發(fā)布指導性文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2021年由于沒有考試大綱,廣東新高考備考主要參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21年廣東高考物理卷較全國新課標卷難度降低不少.
2022年是廣東新高考的第二年.經(jīng)過第一年新高考后,試題的難度、深度和模式是否改變,試題模式和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情境要求是否調整,是懸在每一個物理老師心中的石頭.因此,今年廣東高考物理卷極具研究意義.
2 總體概析
2.1 結構穩(wěn)定,難度略升,突顯考查主干知識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卷選擇題題型和數(shù)目維持不變,都是7道單選題和3道多選題.題目模式不變,都是1道原子物理題,5道力學題和4道電磁學題.較上一年廣東高考物理卷,運算量稍有增加,如第1、5、9題都要求學生進行定量計算,2021年廣東高考物理卷只有第7題要求定量計算.題中情境來源于身邊所見所謂或者平常練習,難度有略升仍適中.
選擇題沒有出現(xiàn)偏題、怪題,平時學習的主干知識就是主要考點,如受力平衡、萬有引力在天體上的應用、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動能定理、功能關系、原子躍遷、原子核反應等,體現(xiàn)試題對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要求.
2.2 情境厚植家國情懷,引領核心價值,堅持立德樹人
如第2題中,題目情境中出現(xiàn)了“祝融號”火星車.該情境能很大程度引起學生對我國航空事業(yè)的關注度和民族自豪感,另外“祝融”名字本身就是中國人文深厚底蘊的體現(xiàn),其背后的故事毫不遜色于西方的“雷神”、“海王”系列.如第3題中,該題目以運動員滑雪為素材,要求學生對滑雪和騰空過程中的受力和運動分析,引導學生關注冬奧會中國奪金項目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民族自信心.
2.3 發(fā)揚物理學科特點,把學生導向全面發(fā)展通過體育運動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熱愛體育運動,加強身體素質,有效管理自己,健康生活.如第3題中,考查學生在滑雪運動中能否聯(lián)系到斜面運動和平拋運動,順利完成知識遷移,利用牛頓第二定律順利解題,考查了學生的物理建模和推理能力.
2.4 立足日常情境,注重建模和推理,考查科學思維能力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提出高考從主要“考查內容”的一維評價模式向“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評價模式的轉變.選擇題中常見情境和新設計涉及較多正是高考對“考查載體”的體現(xiàn).如第1題,以農(nóng)村常見的石磨裝置為背景,考查學生能否正確以O點為對象,建立合適的力學模型.如第3題,以滑雪為背景,考查學生能否建立斜面運動和平拋運動的模型.如第9題,以防疫小車為背景,考查學生能否建立汽車啟動模型.
2.5 重視圖像和圖形,考查關鍵能力
科學探究過程,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圖像處理是關鍵能力.圖像和圖形在選擇題的出現(xiàn),可以增加題中信息的深度,重在考查學生處理圖像的能力和從圖像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如第7題的運動軌跡圖形,考查學生對軌跡彎曲規(guī)律的認識.如第3題的v-t圖像和a-t圖像,考查學生對圖像斜率的掌握.
2.6 注重三維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體現(xiàn)選拔功能
用立體圖來呈現(xiàn)“曾幾相逢”的情境,避開繁瑣數(shù)學運算,不乏創(chuàng)新地提問,考查學生對物理狀態(tài)和物理過程的理解和應用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如第7題和第10題,用立體圖表示整個空間,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如第8題,用似曾相識的電場、磁場復合場為情境,考查學生對常見情境中甄別不同運動模型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