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嫣嫣
桂林之行是蓄意已久的行程。不管是小時候覺得趣味橫生的歌曲《我想去桂林》,或是20元人民幣背面熟視無睹的山水,還是“山水甲天下”的至高冠名,都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覬覦適合的日子去一睹如畫般的山水真容。
我們在酷暑里出發(fā),陽光毫不費(fèi)力地鋪蓋疾馳的列車,當(dāng)中穿過幾條漆黑的隧道,幾經(jīng)光影交錯斑駁,桂林的群山夾道掩映在車窗上,伴隨著列車,一起抵達(dá)終點(diǎn)站。
初見這座城市,宛如與一位低眉順眼的小家碧玉會面,迎接我們的是南方夏季慣有的暑氣以及滿街扎堆搶道的電動車,在建筑物與交通的熙攘之下可以想見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jì)水平,不過當(dāng)我們還在感慨電動車之多時已在當(dāng)?shù)氐奶厣朗忱锎罂於漕U了,也輕易得知此地生活節(jié)奏緩慢,城中大部分的酒店、餐廳則是為赴山水之約的旅客準(zhǔn)備的。
桂林的山水環(huán)繞全城,綠玉般的漓江涓涓地流動,悠悠地?fù)肀е?,所有的故事都倒映在江里,娓娓道來?/p>
在列車上便可見群山結(jié)伴,在城中,仿佛群山尾隨于我們,放眼望去,山繞城,城擁山,山群像城外豎起的巨大釘子,扎扎實(shí)實(shí)的。于是,我如軍師運(yùn)籌帷幄,等待丈量山高水深。
此行,我看著群山的娟秀,聽著它們的低吟。桂林的山與我之前所見過的山都不一樣,我之前見過的山是孤獨(dú)的弧線,每一座山都是一個個體,它們彼此矗立在城市的角落里,彰顯威風(fēng),而桂林的山層巒疊嶂,高低起伏,連成密不透風(fēng)的屏障,是一條橫貫柔軟的波浪線,在漓江的游輪上,你甚至有群山像海浪般層層涌至的錯覺,竟不時地出現(xiàn)“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微妙。
每一座山高低錯落,同中存異,都是美的,不過它們深諳獨(dú)美不如眾美,于是擰成一股繩,讓美更美。從古至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擅長為美賜名,極美之物更是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桂林的山水也不例外,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行至陽朔興坪,便能看到桂林山水中的精華,脫穎而出的山水便有了更多的寄意,有山壁上的九馬畫山、童子拜觀音等大自然筆墨奇觀,20元人民幣背后的“黃布倒影”也出于此,不得不提的是象鼻山,猶如一只立于江中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令人再次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們乘船從桂林市中心前往陽朔時途中,人人為了觀景,時不時爬上三樓甲板,桂林的天氣是善變的,雖不缺涼風(fēng)習(xí)習(xí),但卻時陰時晴,隨心所欲地調(diào)頻,惹得喜歡拍照的游人無奈至極,不時地更換角度,因?yàn)橐粍x那間,那絕佳的位置就被大塊的云朵給攬去了,令人忍俊不禁;臨近九馬畫山,大家又依循乘務(wù)員的提醒,卯足勁要爭個好彩頭,拿著相機(jī)狂拍一把,后來發(fā)現(xiàn)巨幅之下有足夠的時間抓拍瞬間,又差點(diǎn)從中悟出一大把的人生哲理。
眼見我們快要迷醉在桂林的群山當(dāng)中,當(dāng)?shù)厝藚s告訴我們:桂林的山日夜都在向上生長,只不過速度非常緩慢,導(dǎo)致肉眼一時半會兒無法感知。斗轉(zhuǎn)星移,也許百年之后,這里又是另一幅奇觀。
群山飽了眼福,漓江更是醉了人心。
桂林的漓江是整座城市的生命之源,清澈見底,江水呈青色,七月酷暑,江水清涼甘冽,而江里的石子魚蝦躍然于眼,一點(diǎn)也不生分,仿佛已經(jīng)習(xí)慣慕名而來的人群。
白天,漓江美得通透,在陽光下閃著粼粼金光。小孩大人嬉戲于江邊的淺灘,仿佛人間的酷暑被這山水與歡聲笑語拒而遠(yuǎn)之,枉然不敢靠近,有趣的是捕魚的鸕鶿也幻化成懂事的仙童,靜靜地不打擾這番享樂,忘情地駐足一旁;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間煙火迎著夕陽冒騰了起來,南方的夜從來就不曾寂寞,我們登上了夜游兩江四湖的輪船,與白天的清朗相比,暗夜里的桂林披上了科技的外衣,流光溢彩卻又不失自然可愛,竹筏上開始表演的鸕鶿,被感染得歡快,興致勃勃地往江里銜起魚共享人間盛景。
張藝謀導(dǎo)演的山水實(shí)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截取陽朔段的山水,以山、水、夜幕為底色,將桂林的山、水、民俗融入高科技,集聚了600多名的演出人員,讓桂林之夜像閃光的金鳳凰時而盤旋山巔,時而俯身水岸,劉三姐的傳說在漓江上擺渡不息,嘹亮的歌聲在廣袤的夜幕響徹遠(yuǎn)久,這場文化盛宴無疑是勞動人民汗水的凝聚。
內(nèi)外兼修的漓江不僅有絲綢般的外表,內(nèi)里更是殷實(shí)豐富,這里的劍骨魚、石巖魚、江螺等淡水江鮮,經(jīng)過當(dāng)?shù)厝饲墒峙腼?,令人唇齒留香,不辭長做桂林人。
說起江鮮,難免與我家鄉(xiāng)的河鮮、海鮮來一番較量,我自小愛吃海鮮,屬魚最甚,加之父親善烹飪,我對魚吃法很是挑剔,所有的魚都貪鮮,漓江由于水質(zhì)好,從江里撈起的魚肉質(zhì)肥美,連江螺雖外形與田螺無異,卻鮮上百倍,撿拾后清洗便可下鍋,不用另置清水請螺們吐吐污泥,是饕餮者的心中大好。
說起了食物,就不得不提當(dāng)?shù)氐拿朗趁鹆置追邸?jù)悉,這桂林米粉并不是當(dāng)?shù)厝税l(fā)明的,戰(zhàn)亂時期,北方到此地的援兵,由于不適應(yīng)當(dāng)?shù)氐娘嬍?,思念家鄉(xiāng)的面食,導(dǎo)致軍風(fēng)潰散,兵力消減,于是他們就嘗試著用南方的大米磨成末,繼而制作成粗圓的面條,煮熟后加以佐料,以饗辛勞的士兵,米粉就這樣誕生。一年后,當(dāng)我在桂林初次品嘗作為本地美食名片的桂林米粉時,想起了之前在平頂山品嘗的撈面,一南一北各異的面食,在我的味蕾里相遇,綻放著尋常的城市印記。平頂山的撈面也為戰(zhàn)爭而生,為了整日馬不停蹄傳遞戰(zhàn)況的士兵能在途中填飽肚子,想出了面煮熟后,將湯水和面分開,待到食用便可將面與湯汁混合,又成了一碗解渴飽腹的湯面。在和平年代,物資豐富,而那些帶著故事封印的食物,世世代代地講述一方水土人情。
如果你以為桂林只有甲天下的山水,那就大錯特錯了。桂林還有一寶——桂花,這是當(dāng)?shù)厝藰O為推崇的。桂花是桂林的市花。由于七月桂樹并未開花,街道上的桂樹對于不熟悉的游客來說與其他綠樹無益,但不難從當(dāng)?shù)厝丝谥懈惺芮锾旃鸹ň`放的馨香盛宴。我雖未能體驗(yàn)滿城桂花飄香,滿眼金桂的盛況,但似乎并不覺遺憾,群山綠水已讓我目不暇接。我已擁有了夏天的桂林,不再奢求秋天的桂林。
桂林地處亞熱帶,天氣濕熱,時晴時雨,聽當(dāng)?shù)厝苏f即使天氣預(yù)報(bào)顯示有雨,也不能含括整個桂林市,因?yàn)橥谶@一處大雨傾盆,行至別處卻艷陽高照。我在桂林的這幾天,都是晴朗的,除了最后一天,雨后的桂林又是另一番景致。那天我們趕往漓江遇龍河段,準(zhǔn)備乘竹筏漂流,路上遇雨,但到達(dá)目的地后,我才意識到這場臨別雨是桂林給予我們珍貴的送行大禮。煙雨桂林是大自然大手筆的饋贈,雨后的霧氣將本是晴明的群山洇染了墨色,煙青色的天空下,每一幀舒展的水墨卷軸讓我恨不能是游歷的詩人,在這美景之下以天地為廬,揮墨頌吟,只好以一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相抵。
列車在雨中疾馳,心中的不舍慢慢地隨著雨滴冷卻,光影的斑駁恍若晨曦微醺,這不是夢,桂林之旅畫下了句符,可是怎么能說句點(diǎn)是結(jié)束呢?那是我生命中的珍珠,是一座城到另一座城的休止符,亦是伴奏,一顆一顆地串起,我抬腳跨過,新的旅程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