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敬,張 迪,何旺旺
(1.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法醫(yī)學院;2.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3.西安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秉h建是保證、維護和鞏固黨執(zhí)政地位的一項重要工作,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黨建工作的有序推進有利于黨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團結一切積極力量,增強黨的戰(zhàn)斗力、擴大群眾基礎。尤其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更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關鍵。
“組織起來”理念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重要的現實啟示。1927年9月,毛澤東同志總結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血的教訓,認為系“缺乏革命中心力量”導致革命的失敗。為此,他在江西永新三灣村對部隊進行改編,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在部隊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黨的組織體系,即在連隊設黨支部,在優(yōu)秀士兵中發(fā)展黨員,在班排設黨小組,在連以上設黨代表并擔任黨組織書記,為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基礎??梢哉f,“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創(chuàng)舉是黨開始注重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始,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完善。1929年12月古田會議通過的決議案將其制度化,固定成為建黨建軍的基本原則和制度?!爸Р拷ㄔ谶B上”不僅把黨建工作落實在部隊中,更是延伸到基層每一個神經末梢之中,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43年11月26日,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在延安召開勞動英雄大會。11月29日,中共中央招待勞動英雄,毛澤東同志作了《組織起來》的講話,“把群眾組織起來,把一切老百姓力量、一切部隊機關學校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勞動力半勞動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無例外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勞動大軍”,其中關鍵就在于四個字——“組織起來”。盡管“組織起來”當時是針對農民群體提出來的,但同樣適用于其他革命群體,并且越來越得到弘揚。
無論是“支部建在連上”還是“組織起來”,都不僅僅適用于革命戰(zhàn)爭年代,也同樣適用于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開始,“支部建在連上”和“組織起來”被發(fā)揚光大,建立支部的單位也從“連”向別的單位擴展,“組織起來”的對象也向其他群體擴展。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視察古田會議舊址時指出,“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厮輾v史、尋找初心,我們可以發(fā)現黨領導的部隊從弱小走向強大的秘訣之一——“支部建在連上”。同時,被組織起來的黨員和群眾,也要加強學習,主動向“(黨的)組織”靠攏,“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始終不忘初心、行穩(wěn)致遠。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建設者、組織者、領導者,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當前,基層農村情況復雜,部分地區(qū)黨建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第一,黨建保障存在缺位,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具體而言,保障缺位體現在資源保障和制度保障兩方面。資源方面,目前大部分農村基層黨建已不缺場地支持,但依然存在經費、圖書、講解等靜態(tài)化和動態(tài)化資源短缺,部分農村黨支部沒有較為全面的黨的文獻資料。制度方面,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比如黨建人才管理制度、黨務公開制度、政績考核制度等。
第二,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教育總體效果有待強化。“思想建黨的重點,就在于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黨性教育”。但在部分基層農村,黨性教育的效果并不明顯,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形式主義。例如,一說理論學習就要開會,一開會就要寫思想匯報,長此以往,難免會出現懈怠情緒。單一且重復的活動形式,無法生動鮮活地從思想上教育黨員,導致黨員參與感降低。
第三,黨建人才不足,隊伍建設有待完善。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增多,尤其是中西部農村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基層農村無論是村委會還是黨支部,人才更為短缺。由此,農村基層黨建出現了人才斷層、黨員年齡分布不均等情況,影響了村支部黨員的代際更新。
第四,權力監(jiān)督存在缺位,人員履職缺乏有效制約。首先,村民間多有血緣、親緣、情緣關系,使得一些農村黨員同志在工作中礙于情面,拉不下臉,工作畏首畏尾,增加了黨建工作的履職和監(jiān)督難度。其次,部分村民缺乏公共精神,對于與自己利益無關的黨務事宜或村務事宜參與度不高。最后,由于村委會職務一般是由村黨支部成員兼任,加之村黨支部黨員數量有限,存在換屆時候只是簡單的職務對調,原領導班子不變的情況,權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監(jiān)督。
第五,黨員嚴格要求的自覺性不夠,支部風氣有待改善。一方面,部分村黨支部存在追求政績和應付上級檢查,漠視為村民謀福利現象。另一方面,部分黨員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一些黨員尤其是有職務的黨員,平時不積極為民辦事,一到評優(yōu)評獎時便先上,這些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導致黨員與村民間出現了嫌隙甚至積怨,表現出村黨支部工作風氣不佳。
第六,支部組織渙散,缺乏戰(zhàn)斗力。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能否有效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支部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一些支部組織渙散,黨員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不足,缺乏足夠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目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整體形勢較之前有很大好轉,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上述六方面問題。雖然建立了“支部建在村上”的制度,表面上也有將黨員“組織起來”的特性,但只是將人組織了起來,并沒有將人的思想團結起來,支部沒有凝聚起來。因此,這些影響黨建工作深入開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支撐力量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是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建設作為固本之策?!贬槍r村基層黨建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一些對策,以期使“支部建在村上”和“組織起來”不但在制度上實現,而且也在實質和效果上實現。
第一,提高上級組織重視程度。對于村黨支部建設,上級黨委和政府尤其是縣鄉(xiāng)兩級的黨委和政府要負起責任,在黨建這一問題上應對所有行政村黨支部一視同仁,尤其要重視經濟發(fā)展滯后、地處偏遠、人數較少的村黨支部建設,勤督促、多鞭策。村黨支部書記要進一步提升責任擔當意識,多用心、肯出力,與支部黨員共同開展好村支部的黨建工作。
第二,嚴格把牢入黨關口。首先,在發(fā)展入黨積極分子時,村黨支部書記和支部黨員應多走訪、多詢問、多考察,避免提拔一些只做表面文章或只為自己謀利,卻不愿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或缺少服務村民意識的投機者。其次,發(fā)展成為預備黨員之后,在預備期內,應繼續(xù)定期或不定期對其工作成績進行考察。最后,在黨員隊伍中,無論是村黨支部的職位還是由黨支部黨員兼任村委會委員的職位,應當由真正有責任感、勇于擔當的黨員擔任。
第三,大力培養(yǎng)黨建人才。對于農村基層黨建人才不足,出現斷層這一現象,應及時給予解決。一方面,要進行廣泛宣傳,使村黨支部真正成為傳遞和宣傳黨和國家重要決策的重要陣地,把對開展黨建或黨群活動有意向有能力的人都聚集起來。另一方面,要提供實際服務,如對在外務工但比較關注村里黨建工作、愿意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村民,應注重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其提供便利,并在發(fā)展入黨積極分子時也應給予優(yōu)先考慮。
第四,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載體。開展黨建活動是提升黨建效果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有利于凝聚黨員群眾、匯聚人才力量。就活動形式而言,在對學習內容精挑細選的基礎上,可通過召開討論會、宣講會等各種方式進行。就活動載體而言,要擴大、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將室內室外相結合、線上線下相融合,多載體協(xié)同,提升活動質量。
第五,立足于為民謀福利。在農村黨建過程中,要切切實實為群眾謀福利,尤其要多關心和幫助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并在關心的基礎上形成幫扶的長效機制。只有這樣,黨支部的戰(zhàn)斗力才能提升起來,黨員和村民才能真正組織起來。只有真心實意關心黨員,使其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才能增強黨員的組織歸屬感和認同感。
第六,強化權力監(jiān)督制約。一是明確崗位職責。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應依據黨章、黨規(guī)和《村民委員會自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進行分工,實現權力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而帶來的濫用職權、貪污腐敗等問題。二是堅決查處腐敗問題。首先,上級黨委可以通過干預部分人事任免來加強對村黨支部的監(jiān)督。其次,落實好村黨支部黨務公開和村委會村務公開,并著重對財務收支、宅基地審批、扶貧援助款項分配等內容進行公開。最后,通過任職回避或任職限制對黨支部或村委會成員的權力進行限制,并且在決定村黨支部或村委會的人選時注意選出各個年齡段的優(yōu)秀黨員,使兩個主體的成員在性別、年齡等問題上實現最優(yōu)組合,更有利于正確行使權力和互相監(jiān)督。
“組織起來”和“支部建在連上”是黨在革命時期的兩大創(chuàng)舉,在黨的百年征程中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增強了黨對基層的領導能力,與其他創(chuàng)舉一起使黨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局部走向全國,最終奪取了革命的勝利。在建設與改革時期,通過適當的變通——“支部建在連上”在基層農村開展黨建就表現為“支部建在村上”——這同樣適用于正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層農村。對于當前部分地區(qū)農村基層黨建出現的一些值得警醒的問題,各級各相關部門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力爭及時有效解決。唯有切實將黨建工作從表面上的制度建設向深層次的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推進,黨建工作才可能在基層農村獲得持久的生命力,真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要管黨有方、治黨有力、建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