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文
“將軍!”老媽來了一個“掛角馬”。我一驚:不好,敵軍又突襲我方帥帳了!此時老媽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老媽棋齡三十多年,我棋齡兩年半,這場對弈,敵強我弱,要想取勝,必須竭盡全力!看著老媽的“馬”劍指我的“老將”,我趕忙把“老將”移開,沒想到她的“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居然吃掉了我“老將”旁邊的“象”!敵軍步步緊逼,我方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損比達到了恐怖的1:2!怎么辦?怎么辦?我急得抓耳撓腮。
這時,我突然發(fā)現,我的“車”和“老將”剛好在一條線上,如果把敵軍的“元帥”引蛇出洞,不就可以伺機生擒了嗎?我沉住氣,把“炮”派出進攻——“將!”我大喊一聲。老媽一愣,犀利的目光掃視著棋盤,好像在分析我走這步棋的目的。我的心緊張得怦怦直跳,手心甚至有些出汗,生怕老媽識破我的計謀。還好,老媽只是派出“士”來保護“元帥”。哈哈,機會來了,我的“車”長驅直入,干掉了老媽的“士”。老媽的“元帥”剛一冒頭,就被我的“老將”生擒活捉了。老媽臉色大變:“哎呀,我居然輸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初生牛犢不怕虎,絕處逢生靠智慧。這次下棋讓我知道:棋藝跟年齡的大小和棋齡的長短沒有關系,關鍵在于不懼強敵的勇氣和身處困境時的冷靜思考。下棋如此,學習又何嘗不是呢?
老師小評
習作以場景描寫開篇,設置懸念;第二自然段通過“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棋局的危險態(tài)勢和小作者的緊張心理延續(xù)懸念;第三自然段揭開懸念,詳細敘述了“我”獲勝的經過;末段升華了習作主旨。
【作者系福建廈門市英才學校六·7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