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兩當兵變”是中共陜西省委領導的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武裝起義,也是土地革命時期甘肅境內爆發(fā)的一次重要起義。位于兩當縣廣香東路西側的“兩當兵變紀念館”的展廳,分為兵變經(jīng)過、紅色傳承和人物生平三部分內容。紀念館中心廣場有一組氣勢恢宏的人物群雕,雕塑的是兵變的七名領導人——由兵變部隊改編的陜甘游擊隊第五支隊隊委書記習仲勛,政委劉林圃,支隊長兼三連連長許天杰,一連連長呂劍人,三連副連長左文輝,隊委委員李特生,以及曾任兵變部隊營黨委書記的李秉榮。這座神形兼?zhèn)涞娜旱?,是對習仲勛、呂劍人、李秉榮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傳神寫照。李秉榮是這支兵變部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部隊中第一任中共黨小組組長、首任營委書記,先后與李特生、習仲勛、劉書林、李艮、陳云樵、孫一君等共產(chǎn)黨人在部隊中開展軍運活動,是兵變的領導者之一。
李秉榮
李秉榮是綏德縣花家灣村人。1925年考入綏德四師五班。在黨組織的培養(yǎng)下,他很快成長起來。當年寒假,他回到花家灣村后,開辦農(nóng)民補習班,動員同村的馬云澤、鄰村的李明池等青年參加成人補習學校。1926年春開學后,李秉榮加入了共青團。11月,四師黨組織派教師、共產(chǎn)黨員徐夢周帶領李秉榮、白雪山、張慕時、馬承琪、常宣、崔仲英、張志文、馬云澤等八名黨團員和進步學生,前往蘭州報考馮玉祥國民軍的軍事政治訓練班,參加國民軍的政治工作。途經(jīng)銀川時,經(jīng)白雪山、張慕時介紹,李秉榮、馬云澤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黨決定他們留在銀川,考入馮玉祥的隨營軍官學校學習。1927年初,軍校從平?jīng)霭岬轿靼?,駐在東羊市原軍裝局內,更名為國民軍聯(lián)軍軍事政治學校,續(xù)范亭任校長,唐澍任政治部主任兼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李秉榮和白雪山、馬云澤被分到機關槍隊學習。
1927年6月,李秉榮隨國民軍參加北伐,在前敵政治工作團任宣傳員,在宣俠父同志領導下工作。后按照黨組織的安排,進入陜西省政府政治處工作,黨內由中共陜西省委常委徐夢周領導。11月,黨組織獲悉,時任省政府政治處處長的國民黨右派延國符手里有一份花名冊,里面有一百多名共產(chǎn)黨員的名字。黨組織指示李秉榮設法取得名冊。李秉榮和同事、共青團員王德修一起,潛入延國符辦公室,將花名冊偷錄出來。這批黨員安全轉移后,李秉榮和王德修受到監(jiān)視,他們利用外出機會離開西安,來到王德修的老家三原。
1928年,中共陜西省委決定黨到農(nóng)民中去,開展農(nóng)運工作。按照黨組織的指示,李秉榮和王德修在三原、富平、耀縣、旬邑、乾縣、禮泉一帶擴充力量,成立了三百多人的民團,王德修任團總,李秉榮任教練員。他們和其他地方武裝力量一起參與了倒馮活動,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后來,王德修部被編為西北民軍第一師第二支隊。
1929年冬,中共陜西省委把瓦解敵人,變白軍為紅軍作為這一時期的中心任務。省委對王德修部民軍甚為關注,派中共黨員李特生和已在該部活動的李秉榮、陳策等秘密開展活動。1930年2月,習仲勛也打入王德修部,和李秉榮、李特生、田光烈、孫一君等中共黨員一起從事兵運工作。11月,王德修部被蘇雨生編為陜西騎兵第三旅三團二營。楊虎城主政陜西后,蘇雨生部被解散,王德修部改編為十七路軍警三旅(旅長唐嗣桐)二團(團長曹潤華)一營,王德修任營長,李秉榮任二團少校團副。
1930年春,該部駐防長武縣時,在長武縣的藥王洞,李秉榮、李特生、習仲勛三人舉行了第一次黨的會議,決定建立黨小組,李秉榮任黨小組長。黨小組決定,黨員到士兵中去工作,以掌握實權;并以二連為中心,開展全營的兵運工作。李秉榮辭去少校團副職務,到一營二連任連副,后任機槍連連長;李特生任一連特務長;習仲勛也辭了王德修給他安排的通訊排長職務,到二連做見習官,后任二連特務長。當時,軍閥部隊中士兵生活困難,裝備和日用品很差。他們根據(jù)省委的政策,發(fā)動士兵進行日常斗爭,提出富有針對性的斗爭口號:反對壓迫雜牌軍,要求平等待遇,反對打罵士兵,改善士兵生活,按時發(fā)餉發(fā)鞋襪等,使得士兵的心一下子貼近了黨,革命活動迅速開展,先后發(fā)展了許天杰、高祥生、吳進財、左文輝等五十多名共產(chǎn)黨員。黨小組利用李秉榮任機槍連長、李特生任文書、習仲勛任見習官等合法職務,經(jīng)陜西省委同意,秘密建立了營黨委,李秉榮、李特生、習仲勛先后任營黨委書記。至1931年底,各連都有了黨的骨干分子,排長和班長大都是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的同者。同時,黨組織又從這支舊軍隊的實際出發(fā),嚴明軍紀,對部隊進行了必要的改造,奠定了發(fā)動兵變的群眾基礎。省委對這支部隊極為重視,又陸續(xù)派來呂劍人等同志做工作。
一營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團長曹潤華采取“摻沙子”的辦法,把機槍連解散,人員分散到其他連隊,將新收編的土匪武裝組建了新的機槍連,全營三個連長都換成自己的親信,并把李秉榮調離機槍連,到團部任軍械官。1931年秋,陜西省委派省委秘書長焦維熾來部隊巡視,商量舉行兵變。因條件不成熟,未予發(fā)動。同年冬,部隊駐防鳳縣時,習仲勛接任營委書記。中共陜西省委又派李杰夫來部隊巡視,在鳳縣東湖秘密召開營委會,傳達省委指示,要求發(fā)動兵變。李秉榮、習仲勛等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未予執(zhí)行。
1932年春,上級命令一營開赴甘肅徽縣與二營換防。因為一營官兵大多是關中人,不愿到甘肅,抵觸情緒很大。李秉榮從團部趕往鳳縣西門外參加營委會議。會上,習仲勛和李秉榮認為起義時機已經(jīng)成熟,遂初步商議在一營和二營換防時發(fā)動起義??紤]到二營營長杜子材也是地下黨員,所以要爭取駐徽縣的二營也參加起義。會后,李秉榮先行出發(fā)去徽縣,策動二營響應起義。營委派劉書林去西安向省委請示,獲得了省委的同意,并派省軍委秘書長劉林圃前來領導起義。
1932年4月2日,一營途經(jīng)甘肅兩當縣時,因士兵革命情緒高漲,提前發(fā)動了起義。營長王德修聞訊翻墻躲離,幾個反動連長被擊斃。起義部隊打出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五支隊”的旗幟,迅速向陜西開拔,連夜推舉許天杰為總指揮,習仲勛為政委。正在徽縣等待一營到來的李秉榮,接到營委派人送來已提前起義的消息后,決定去與起義部隊匯合。此時,團長曹潤華得知兵變消息,命令部隊的創(chuàng)建者李秉榮想辦法去把隊伍帶回來。李秉榮乘機離開徽縣,去尋找起義部隊。走到寶雞通洞峪時,得知起義部隊已被打散,只得返回徽縣。不久,李秉榮離開楊虎城部隊,被省委派往三原武字區(qū),參加渭北游擊大隊第一支隊的游擊活動。
1932年5月,李秉榮與汪鋒、馬云澤等4人參加了劉志丹、謝子長領導的陜甘游擊隊,李秉榮先后擔任排長、連長等職務。1932年12月,紅26軍正式成立時,只有一個紅二團,下轄步兵連、騎兵連及少年先鋒連共200余人,李秉榮任步兵連指導員,張秀山任騎兵連指導員。此后,紅二團轉戰(zhàn)陜甘邊區(qū),不斷擴大革命根據(jù)地。1933年夏,紅二團在杜衡的錯誤指揮下,南下攻打西安,遭到敵人重兵圍追堵截,導致南山失敗,劉志丹、王世泰、李秉榮等人分別突出重圍。李秉榮到了西安,接受省委李沖霄的指示,到藍田收容了失散的紅二團人員,又先后去寶雞、扶風、眉縣、岐山等地從事聯(lián)絡,后返回三原從事地下工作。7月底,陜西省委遭到破壞,省委領導杜衡、李沖霄等被捕叛變。9月,李秉榮來到西安聯(lián)絡點,準備向省委匯報工作時,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始終未暴露真實身份,以政治嫌疑犯罪名被判刑五年。
1979年2月,習仲勛同志發(fā)來的唁電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后,社會各界呼吁釋放共產(chǎn)黨人,釋放政治犯,團結抗日。在這個背景下,經(jīng)組織、家人多方營救,李秉榮被釋放出獄。由于在獄中長期遭受折磨,李秉榮病體纏身,在家躺了半年多后才能自如活動。
1938年春天,李秉榮身體剛剛轉好,就尋找黨的組織。經(jīng)地下黨員馬宗昌牽線,李秉榮與當時在綏德西區(qū)一帶活動的黨組織負責人張登鐸建立了聯(lián)系。張登鐸了解到李秉榮過去從事秘密兵運工作的經(jīng)歷,囑咐他設法擔任村保主任,以合法身份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1939年,李秉榮利用這一合法身份,為綏德警備區(qū)即王震的359旅組織了90石軍糧。
1940年,國民黨頑固派綏德專員何紹南被趕走,綏德結束了雙重政權,獲得了徹底解放。1942年,李秉榮在中共綏德地委書記、老戰(zhàn)友習仲勛的領導下,在地委負責后勤運輸工作。其后,在綏德、張家口等地做黨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1946年,胡景鐸部橫山起義后,起義部隊被編為騎六師,李秉榮被派到騎六師任供給部副部長。1947年,李秉榮被調往西北局工作,任西北局辦公廳行政處副處長。之后,李秉榮隨西北局機關轉戰(zhàn)陜北,直到全國解放。
1954年,西北大區(qū)撤銷,李秉榮病休。直至1960年,病體痊愈的李秉榮被陜西省委任命為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1962年9月,長期跟隨習仲勛工作的李秉榮被定為叛徒,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并被戴上“彭高習在參事室的代理人”、“彭高習安插在參事室里的爪牙”的帽子進行批斗。1971年冬,李秉榮在強制挖防空洞勞動中,因腦溢血發(fā)作而偏癱。1979年2月15日,李秉榮逝世。
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的習仲勛得知這一噩耗后,不勝悲痛,很快發(fā)來了唁電,悼念這位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出生入死的老戰(zhàn)友。唁電全文如下:
驚悉李秉榮同志不幸病逝,噩耗傳來,不勝悲慟。李秉榮同志是我的一位老戰(zhàn)友,為黨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工作,是一位好同志。林彪、“四人幫”橫行時,他遭受了種種折磨和迫害。對于他的去世,我是很難過的,謹致深切的悼念,請向他的親屬轉達我的親切慰問,并請代我送一個花圈,以示哀悼。
習仲勛
李秉榮同志永遠活在人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