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傳穎
當地時間16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對媒體表示,白宮支持國會正在制定的“限制法案”(RESTRICTAct)該法案旨在將美國的制裁延伸到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有分析認為,限制法案是特朗普政府簽署的“關于應對TikTok威脅的行政命令”后續(xù),將會給美國政府后續(xù)制裁包括TikTok在內的中國數字企業(yè)提供法律依據。而在此之前,有媒體透露,美國拜登政府要求TikTok的中國擁有者出售他們的股權,否則該應用將可能在美國被禁。近來美國圍繞著TikTok的一系列表態(tài)和舉措,再一次暴露美國為了確保自身在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不擇手段、無理打壓別國企業(yè)的霸權本質。
在TikTok一事上,美國政府反復在營造一種觀念,就是該應用危害了美國國家安全,損害了美國用戶的數據安全。但是,過去三年,美國政府拿著放大鏡對TikTok進行了360度無死角的“體檢”,也沒有發(fā)現什么蛛絲馬跡。而且,在此期間;為了進一步消除美國的“擔憂”,TikTok宣布在美國投資15億美元建立“得克薩斯計劃,邀請第三方監(jiān)督、審查和核實數據安全??梢哉f,TikTok很好地回應了美國政府和社會的關切,并且為探索數據安全建立了全球標桿。
而且,讓人不禁反問的是,美國政府真的沒有能力維護自身的網絡安全了嗎?眾所周知,美國政府不僅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網絡安全能力,還對全球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網絡監(jiān)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擁有足夠的能力來發(fā)現任何一家在美國運營的數字企業(yè)存在的“有害行為”??梢?,所謂的數據安全、國家安全只是借口而已。
如果放在美國不斷增加對華科技打壓的情況下,則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美國政府的真實動機。TikTok在短視頻領域的成功離不開領先的算法和大數據的持續(xù)訓練,它在全球市場上的成功更是反映出其在算法領域的積累比Meta等美國社交媒體平臺更勝一籌。而引發(fā)美國政府高度警惕和不滿的,正是其表現出來的競'爭優(yōu)勢。實際上,從華為到TikTok,中國企業(yè)被美國無底線打壓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政府試圖壟斷先進的數字技術。只要相關企業(yè)被美國認為有可能影響和打破其主導地位,就會成為被美國政府高度關注的對象,進而上演極限打壓、巧取豪奪的戲碼。
美國這種明顯違反市場規(guī)則的惡性競爭做法,害人害己,應該引起廣泛'的警惕。首先,美國的做法正在嚴重破壞全球數字貿易規(guī)則制定的進程。數據安全、數據跨境是全球數字貿易繁榮的關鍵,中國政府此前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聯合國也正在積極推進談判制定“全球數字契約”,各種數字貿易雙邊、多邊協定更是在不斷推進。美國的做法嚴重影響了各國政府以及數字企業(yè)對于建立全球數字貿易規(guī)則的信心,阻礙數據跨境規(guī)則的形成。
其次,美國的做法還會在國際上.造成嚴重的負面示范效應。一旦美方堅持在數據安全問題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痼家力量無理打壓別國企業(yè),難保不會引發(fā)其他國家的效仿,以后每個國家都可以用類似的理由針對美國的數字企業(yè)。美國的數字企業(yè)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市場,并且多次受到了包括歐盟在內的行政處罰,如果美國政府進一步升級制裁、對TikTok進行封殺,其他國家也可能對美國的數字企業(yè)采取更加嚴厲的監(jiān)管舉措。
最后,美國還需要意識到,在當前中美關系的大背景之下,對TikTok所采取的過激舉措會向中方和國際社會傳遞出什么樣的信號。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已經激起了中國老百姓的廣泛不滿,如果繼續(xù)以這樣的方式打壓中國數字企業(yè),無疑將進一步損害兩國關系的民意基礎,影響中美關系的穩(wěn)定,速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有害而無益。
總之,如果美國政府真的要以所謂的數據安全為由封殺TikTok,無異于遙歷史潮流而動,最終必將為此吞下苦果。在美國對華競爭以及泛化國家安全思維的影響下,關于TikTok的討論已經摻雜了太多的意識形態(tài)、地緣政治因素,使得問題變得越來越無解。還是應該回歸問題的本質,通過專業(yè)的方式來解決專業(yè)的問題。(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公共政策與創(chuàng)新研究所副所長)